图书介绍
渤海湾盆地区前第三系构造演化与潜山油气成藏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立宏,李三忠,刘建忠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3627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老第三纪-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渤海湾盆地区前第三系构造演化与潜山油气成藏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绪言1
1渤海湾盆地区大地构造背景2
1.1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2
1.1.1走滑断裂发育2
1.1.2两个重要板块4
1.1.3不同时期的重要造山带4
1.1.4多个构造域的交接地带6
1.1.5类型复杂的盆地及其时空演化7
1.2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逃逸构造模式与盆地动力学12
1.2.1逃逸构造模式与东亚构造12
1.2.2中国东部逃逸构造及其发生的大地构造背景与盆地动力学13
2渤海湾盆地区的地球物理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22
2.1岩石和地层的物理特征22
2.1.1东秦岭地区22
2.1.2渤海湾及周边地区23
2.2重磁数据处理及深度反演方法29
2.2.1基础资料情况29
2.2.2布格重力异常处理说明30
2.2.3航磁数据处理说明37
2.2.4密度界面的反演44
2.2.5磁性体最小埋深计算及磁性基底的计算47
2.3重磁异常特征分析48
2.3.1区域重磁场特征及其地质解释48
2.3.2重磁场分区及解释49
2.4主要断裂的重磁异常特征52
2.4.1利用重磁异常划分断裂的方法52
2.4.2主要断裂构造的重磁异常特征54
2.5利用重磁异常确定火成岩分布的方法57
3渤海湾盆地区主要断裂带及构造单元划分59
3.1主要断裂带59
3.1.1郯庐断裂带59
3.1.2盐山一聊城一兰考断裂带62
3.1.3沧东断裂带63
3.1.4太行山山前断裂带65
3.2渤海湾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68
3.2.1郯庐沉降带70
3.2.2渤海—济阳沉降带72
3.2.3黄骅—东濮沉降带73
3.2.4冀中沉降带73
3.3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74
3.3.1华北板块东部新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变形特征74
3.3.2新生代构造对中生代构造的继承性76
3.3.3新生代构造的新生性76
3.3.4新生代构造的双向伸展特性77
3.3.5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迁移77
3.3.6华北板块东部新生代成盆动力学背景77
4渤海湾盆地区基底构造格局及形成演化79
4.1结晶基底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形成演化80
4.1.1结晶基底的构造单元划分80
4.1.2太古宙构造格局及形成演化82
4.1.3吕梁期构造格局及形成演化85
4.1.4晋宁期构造格局及形成演化87
4.2盖层基底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形成演化90
4.2.1渤海湾盆地区前新生代的大陆动力学背景90
4.2.2渤海湾盆地区盖层基底的构造单元划分91
4.2.3印支期构造格局及形成演化98
4.2.4燕山期构造格局及形成演化99
5渤海湾盆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深部构造演化110
5.1渤海湾盆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110
5.2渤海湾盆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背景111
5.2.1郯庐沉降带111
5.2.2渤海—济阳沉降带114
5.2.3黄骅—东濮沉降带118
5.2.4冀中沉降带119
5.3渤海湾盆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成因与盆地形成的深部过程122
5.3.1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深部背景及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122
5.3.2中生代火山岩的深部构造动力学机制制约125
5.3.3新生代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背景125
5.3.4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反映的深部动力学信息127
5.4渤海湾盆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与油气富集规律128
6渤海湾盆地前第三系油气成藏模式131
6.1复合含油气系统与叠合型盆地131
6.2渤海湾盆地典型潜山油气藏解析133
6.2.1郯庐沉降带的典型潜山油气藏分析134
6.2.2渤海—济阳沉降带的典型潜山油气藏分析135
6.2.3冀中沉降带的典型潜山油气藏分析143
6.2.4黄骅—东濮沉降带的典型潜山油气藏分析150
6.3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与前第三系油气富集关系分析159
6.3.1逆冲推覆带与油气富集规律159
6.3.2走滑断裂与油气富集规律161
6.3.3断裂分段性与油气富集规律162
6.3.4基底断裂活化与潜山油气富集规律162
6.3.5盆地叠合对油气聚集的影响164
6.3.6新生代构造样式对潜山油气聚集的影响165
6.4渤海湾盆地前第三系油气成藏模式166
6.5渤海湾盆地前第三系油气聚集有利区带170
6.5.1油气生成与来源170
6.5.2储层、盖层177
6.5.3油气运移178
6.5.4渤海湾盆地前第三系潜山勘探方向或油气聚集有利区带178
参考文献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