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教育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教育社会学
  • 张德祥,周润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1180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教育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高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

一、高等教育社会学的涵义及其研究领域2

二、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5

三、高等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8

四、我国教育社会学及高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10

第二节 高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1

一、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11

二、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架构13

一、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23

第三节 学习高等教育社会学的意义23

二、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24

三、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素质24

四、有助于提高和丰富高等教育学理论24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26

第一节 教育的基本功能与功能的结构26

一、教育的基本功能26

二、教育基本功能研究的历史回顾27

三、深化对教育基本功能的认识:教育基本功能研究视角的拓展28

四、教育功能的结构分析30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37

一、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37

二、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38

三、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41

四、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职业社会化43

五、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化43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44

一、高等教育的亚功能44

二、高等教育的作用47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的联结50

一、教育的作用与社会功能的联结51

二、教育的作用与人的身心发展功能的联结52

三、教育功用的内部联结52

第三章 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54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54

一、社会分层54

二、社会流动55

三、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57

二、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58

一、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58

第二节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研究58

三、社会分层研究的发展趋势59

第三节 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学历的影响60

一、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学历影响的事实分析60

二、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学历影响的理论分析63

第四节 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65

一、制约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66

二、高等教育学历与职业的关系67

一、教育机会的内涵73

第一节 教育机会73

第四章 高等教育机会问题73

二、关于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75

第二节 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问题的分析76

一、理论分析76

二、事实分析77

第三节 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机会问题的可能性与阈限90

一、效率、平等、公平90

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机会问题的思考91

三、确立教育平等的社会经济效益观92

一、高等学校组织目标的特性95

第五章 高等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95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怀95

二、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特性99

三、高等学校组织行为的特性100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权力结构102

一、高等学校二元权力结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02

二、高等学校二元权力结构的冲突与协调104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及其整合107

一、高等学校中两种基本的决策管理模式107

二、高等学校决策管理的整合模式108

第六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111

第一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释义111

一、概念的涵义111

二、概念生成的社会背景112

第二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118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化理论118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约因素120

三、国家政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125

一、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要素128

第七章 高等学校教学的社会学分析128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要素及结构128

二、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要素结构129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学的社会控制132

一、培养目标的规训133

二、课程结构的导向135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社会学释义143

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143

二、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分类144

一、作为社会研究视角的交往150

第一节 交往的社会涵义150

第八章 高等教育中的师生交往150

二、人类交往的历史演变151

三、交往与人类现代生活的联结152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中师生交往的基础153

一、社会基础153

二、群体基础159

第三节 师生交往的价值重塑164

一、师生交往的实然与应然164

二、大学理念与师生交往166

三、关注交往的命运走向168

第一节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170

一、大学校园文化释义170

第九章 大学校园文化170

二、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172

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174

第二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功能177

一、社会化功能177

二、社会控制功能178

三、管理功能179

一、我国当代社会主导文化与教师文化180

第三节 教师文化与社会文化180

二、教师文化与教育改革182

第四节 国家高等教育政策中的教师186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186

二、教师与教育改革的关系分析188

三、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中教师的多元角色190

四、高等教育改革与教育范式192

二、社会病理的理论基础194

一、病理的内涵194

第一节 社会病理194

第十章 高等教育病理194

三、社会病理理论的生成与发展196

第二节 教育病理198

一、教育病理的表现198

二、教育病理研究的范式198

第三节 高等教育原理202

一、高等教育原理的性质202

二、高等教育原理的诊断标准203

三、高等教育原理研究的架构205

一、社区的涵义211

第十一章 高等教育与社区211

第一节 社区的涵义与构成要素211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213

三、社区的分类214

第二节 社区的起源及特征216

一、社区的起源216

二、城市社区217

三、农村社区218

二、联结高等教育与社区的媒介219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社区的内在关联219

一、高等教育与社区的联结219

第四节 高等教育与社区的互动223

一、高等教育与社区互动的历史进程223

二、高等院校同社区之间的互动形式与内容225

第十二章 高等教育与网络社会230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与人类生存方式的转型230

一、人类生存方式的涵义及其历史演进的轨迹230

二、网络社会的诞生与人类生存方式的转型232

一、我国传统社会中高等教育的文化情结及其命运234

第二节 网络社会中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锻造234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取向237

三、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文化建构238

第三节 网络社会与高等教育知识观念的变革243

一、知识的价值243

二、知识流变的社会学释义245

三、高等教育与知识制度248

附:图表索引253

后记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