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中爆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贝克(W.E. Baker)著;江科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15175·424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空中爆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原序1
第一章一般现象学1
1-0符号表1
1-1爆炸的定义2
1-2爆炸波特性3
1-3在自由空气中的理想爆炸波4
1-3.1测量到的主击波特性4
1-3.2主击波特性的函数形式5
1-3.2.1压力-时间历程5
1-3.2.1.1正相5
1-3.2.1.2负相8
1-3.2.2粒子速度和其他参数8
1-3.3二次和三次击波的特性8
1-4.1在自由空气中10
1-4非理想的爆炸波10
1-4.2地面效应11
1-5爆炸波的反射和绕射13
1-5.1平面波的反射13
1-5.1.1反射的类型13
1-5.1.1.1正反射13
1-5.1.1.2规则斜反射14
1-5.1.1.3马赫反射15
1-5.1.2反射过程16
1-5.1.2.1强击波16
1-5.1.2.2 弱击波19
1-5.2平面击波的绕射20
1-5.2.1二维刚性厚壁20
1-5.2.2三维块状结构21
1-5.2.3 圆柱23
1-6.1源的形状即对称性对爆炸波的影响25
1-6.1.1普通的形状25
1-6对爆炸波的影响25
1-6.1.1.1直线装药26
1-6.1.1.2腔口爆炸波27
1-6.1.1.3大平面装药27
1-6.1.2距离的影响27
1-6.2远区聚焦28
1-6.2.1 均匀介质28
1-6.2.2非均匀介质29
1-6.2.2.1理论30
1-6.2.2.2实践30
1-6.3不同类型的能源引起的变化34
1-6.3.1化学炸药34
1-6.3.2核炸药36
1-6.3.3其他源37
参考文献39
2-0符号表44
第二章空中爆炸波理论44
2-1 总论46
2-2基本方程47
2-2.1坐标系47
2-2.2方程组的形式48
2-2.2.1拉格朗日形式48
2-2.2.2欧拉形式49
2-2.3兰金-雨贡纽条件50
2-2.4单一空间变量的情况51
2-2.4.1 线性流52
2-2.4.2球对称流52
2-2.4.3柱对称流53
2-2.4.4应用53
2-3方程组的解析解54
2-3.1球对称爆炸波的泰勒相似解54
2-3.2解的初始条件60
2-3.2.1初始等温的球形爆轰阵面60
2-3.2.2其他初始条件62
2-3.3马赫击波反射63
2-3.4一些新理论71
2-3.4.1爆炸波的弱击波区71
2-3.4.2中等和强的击波强度的情况72
2-3.5空气爆炸波“时间常数”的西尔海默解78
4-5.2.3计算的第三阶段(运动函数)81
2-4有关方程摘要82
2-4.2兰金-雨贡纽条件83
2-4.3球对称流的基本方程83
2-4.1基本运动方程83
2-4.4泰勒相似解84
2-4.5击波初始衰减的西尔海默解84
参考文献85
第三章爆炸波相似律89
3-0符号表89
3-1 引言91
3-2.1.1定义92
3-2.1霍普金森比例定律92
3-2爆炸波参数比例定律92
3-2.1.2试验证明94
3-2.1.3概论98
3-2.1.4模型分析99
3-2.2萨克斯比例定律103
3-2.2.1假设106
3-2.2.2模型分析106
3-2.2.3试验证明110
3-2.2.4应用113
3-2.3爆炸波参数的其他比例定律114
3-2.3.1附加爆源参数114
3-2.3.2小比例距离116
3-2.3.3韦肯定律118
3-3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比例定律121
3-3.1 “复印”比例定律121
3-3.2脉冲荷载比例定律122
3-3.3导弹对空中爆炸波的响应125
3-4比例定律的局限性125
参考文献128
第四章计算方法131
4-0符号表131
4-1概论133
4-2含有不连续冲击波阵面的方法134
4-2.1柯克伍德和布林克利方法134
4-2.2格兰斯托姆方法140
4-2.3特征线方法141
4-3虚拟粘性法146
4-3.1布罗德方法147
4-3.2 WUNDY编码和LSZK状态方程152
4-4 PAF计算法160
4-4.1约束方程式161
4-4.2有限差分形式163
4-4.2.1邻域165
4-4.2.2.1无耗散166
4-4.2.2力166
4-4.2.2.2耗散169
4-4.3试验实例171
4-4.3.1绕楔流171
4-4.3.2绕钝头圆柱体流172
4-4.3.3绕圆锥体流173
4-5 PIC计算法175
4-5.1状态方程176
4-5.2二维问题的演算177
4-5.2.1计算的第一阶段177
4-5.2.2计算的第二阶段(物质的迁移)180
4-5.3其他边界条件182
4-6 FLIC方法186
4-6.1计算网格186
4-6.2.1第一步187
4-6.2差分方程187
4-6.2.2第二步190
4-6.2.3边界条件和稳定性192
4-7各种方法的比较193
参考文献195
第五章空中爆炸试验200
5-0符号表200
5-1概论201
5-2爆炸波数据的单位和量纲201
5-3 “自由大气”测量202
5-4地面爆炸测量210
5-5马赫波和斜反射波的测量220
5-6正反射波的测量223
5-7实际高度和模拟高度条件下的测量226
5-8系列爆炸的测量229
5-9爆炸波参数的测量准确度232
参考文献234
第六章空中爆炸波参数汇编238
6-0符号表238
6-1概论240
6-2空中爆炸波汇编资料的来源240
6-3空中爆炸波参数图表的产生242
6-3.1冲击波阵面参数245
6-3.1.1兰金-雨贡纽方程245
6-3.1.2用超压(Ps≤3.5)表示的理想气体条件下各参数的表达式245
6-3.1.3用冲击波速度表示的理想气体条件下各参数的表达式(U≤2.0)246
6-3.2冲量和作用时间252
6-3.3时间常数和初始衰减率256
6-3.4斜反射波数据258
6-3.5换算因子266
6-4计算举例267
参考文献271
7-1概论274
7-0符号表274
第七章 空中爆炸波传感器274
7-2压力传感器275
7-2.1 静压计275
7-2.1.1 BRL静压计276
7-2.1.2西南研究所静压计277
7-2.1.3大西洋研究协会静压计278
7-2.1.4英国的静压计278
7-2.1.5其他静压计279
7-2.2反射压力计280
7-2.3小型压力计281
7-2.3.1 BRL小型传感器283
7-2.3.2兰利研究中心小型传感器284
7-2.3.3其他小型传感器285
7-3到达时间传感器和零时标记290
7-4总压传感器和拖曳力传感器293
7-4.1总压传感器294
7-4.2.1约翰逊和尤因的拖曳传感器295
7-4.2拖曳力传感器295
7-4.2.2 NOL拖曳力传感器296
7-4.2.3 SRI拖曳力探头297
7-4.2.4BRL双轴向拖曳计297
7-5密度计298
7-6冲量传感器300
7-6.1自由活塞传感器300
7-6.2滑动活塞计301
7-6.3弹簧活塞计301
7-7各种机械计302
7-7.1形变计302
7-7.2峰值压力计305
7-8小结308
参考文献315
8-2.1阴极射线管系统318
8-2地面仪表系统318
8-1概论318
第八章仪表系统318
8-2.1.1 BRL的CRT系统319
8-2.1.2 CEC5-140型CRT系统321
8-2.1.3英国CRT系统321
8-2.1.4 DENVER研究所的CRT系统322
8-2.1.5兰利研究中心的CRT系统322
8-2.1.6其他CRT系统323
8-2.2磁带系统323
8-2.3振子示波器系统325
8-2.4瞬时记录器326
8-2.5与核爆炸有关的仪表问题327
8-2.5.1 TREE328
8-2.5.2 EMP328
8-2.5.2.2靠近表面的爆炸329
8-2.5.2.3自由空中爆炸329
8-2.5.2.1 EMP的产生329
8-2.5.2.4 EMP和系统的相互作用330
8-2.5.2.4.1传感器330
8-2.5.2.4.2进入电缆的感应电流330
8-2.5.2.4.3记录系统331
8-3便携式系统332
8-3.1振子示波器系统332
8-3.2.1 Leach MTR-1200记录器333
8-3.2磁带记录系统333
8-3.2.2 Genisco Data 10-110记录器334
8-3.2.3典型的便携式磁带记录系统335
8-3.3自记仪339
8-3.3.1爆炸波压力传感器340
8-3.3.2时标342
8-3.3.3起动方法342
8-3.3.4加速方法343
8-4标定方法346
参考文献350
第九章爆炸波摄影术353
9-1概论353
9-2电影摄影装置353
9-2.1低速分幅摄影机353
9-2.2高速分幅摄影机354
9-2.2.1旋转棱镜摄影机354
9-2.2.2旋转鼓轮摄影机356
9-2.2.3旋转反射镜摄影机357
9-2.2.4象分解摄影机359
9-3条纹摄影装置361
9-4静止摄影装置362
9-4.1一般摄影机362
9-4.2高速快门摄影机363
9-4.3变象管摄影机364
9-5阴影装置和纹影装置367
9-5.1阴影装置367
9-5.2纹影装置368
9-6空中爆炸波摄影方法369
参考文献375
第十章数据处理方法376
10-0符号表376
10-1概论376
10-2胶卷和纸带图迹的处理377
10-2.1记录的类型377
10-2.2记录的判读380
10-2.3关于仪器尺寸和流动效应的记录修正381
10-2.4动压数据的处理383
10-2.5正相持续时间的确定385
10-3磁带数据的处理388
10-4自记仪数据的处理389
10-5运动或静止相片的数据处理389
10-6其他数据处理392
参考文献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