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皮肤性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皮肤性病学
  • 张学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557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皮肤病学-医学院校-教材;性病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皮肤性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皮肤的解剖学和胚胎学1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学1

一、概述1

二、皮肤的解剖层次2

第二节 皮肤的胚胎学8

一、表皮的发生8

二、皮肤附属器的发生9

三、真皮的发生9

四、真-表皮交界的发生10

第二章 皮肤的超微结构11

一、表皮的超微结构11

二、真-表皮连接的超微结构14

三、真皮的超微结构15

四、皮肤附属器的超微结构17

五、皮肤神经的超微结构18

六、皮肤血管的超微结构19

第三章 皮肤细胞生物学20

第一节 皮肤主要构成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20

一、角质形成细胞20

二、黑素细胞21

三、朗格汉斯细胞22

四、成纤维细胞22

五、血管内皮细胞23

六、肥大细胞23

第二节 细胞间连接及其细胞间粘附分子24

第三节 细胞增生、凋亡与肿瘤转化24

一、细胞增生24

二、凋亡24

三、肿瘤转化25

一、细胞受体26

第四节 细胞受体及其信号传导26

二、细胞信号传导27

第五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27

一、形态学方法27

二、免疫荧光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27

三、流式细胞术28

四、细胞培养技术28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28

六、动物实验技术29

第四章 皮肤生理学30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作用30

一、对机械性损伤的防护30

二、对物理性损伤的防护30

二、皮肤对几种主要物质的吸收作用31

一、皮肤的吸收途径31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作用31

五、防止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31

四、对生物性损伤的防护31

三、对化学性损伤的防护31

三、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32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作用33

一、皮肤感觉分类33

二、几种常见的皮肤感觉33

一、汗腺34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34

二、皮脂腺36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36

一、体温36

二、体热平衡37

三、体温调节38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作用38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作用38

第二节 糖代谢39

一、糖的分解代谢39

第一节 能量代谢39

第五章 皮肤生物化学39

二、糖原的合成与分解40

三、粘多糖代谢40

第三节 脂类代谢41

一、皮肤的脂质代谢41

二、皮肤中的脂肪代谢42

一、表皮蛋白质43

第四节 蛋白质代谢43

二、真皮蛋白质44

三、结缔组织成分的分解47

四、结缔组织成分合成和分解的调节48

第五节 水和电解质代谢49

第六节 黑素代谢49

一、皮肤的颜色50

二、黑素的形成和代谢50

三、影响皮肤黑素调节的因素50

二、光的生物学效应52

第六章 皮肤光生物学52

一、光的物理特性52

三、皮肤对光的防御功能53

四、皮肤对光的反应53

五、光敏性皮肤病概述55

第七章 临床免疫及变态反应58

第一节 免疫活性细胞58

一、T细胞和B细胞58

二、自然杀伤细胞(NK)60

第二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概念及临床意义61

第三节 抗原递呈及免疫识别62

一、抗原递呈作用62

二、TCR-多肽-MHC分子的相互识别63

第四节 细胞因子63

第五节 超抗原65

第六节 变态反应分类65

三、Ⅲ型(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型)66

一、Ⅰ型(立刻过敏反应型)66

二、Ⅱ型(细胞毒性反应型)66

四、Ⅳ型(迟发反应型)67

第七节 皮肤免疫系统67

一、SIS的细胞成分67

二、SIS的分子成分68

第八章 皮肤遗传学70

第一节 遗传的基础70

一、核酸的结构和特征70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71

三、基因的表达71

四、基因的突变72

第二节 遗传性皮肤病的特征和类型73

一、遗传性皮肤病的特征73

二、遗传性皮肤病的类型73

一、遗传流行病学调查77

二、微卫星DNA的多态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技术77

第三节 鉴定遗传性皮肤病致病基因的研究策略77

三、以家系作为遗传学材料进行连锁分析78

四、候选区域寻找基因的方法79

五、致病基因的突变筛选79

六、动物模型的研究——阐明基因功能80

第四节 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80

一、基因诊断概述80

二、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治疗81

一、适应证85

二、损害的选择85

第九章 皮肤组织病理学基础85

第一节 皮肤活组织标本的检查85

三、采取皮肤标本的方法86

四、皮肤病理组织的切片制作86

五、切片染色86

第二节 皮肤病理学中常用术语88

一、表皮病变88

二、真皮病变97

三、皮下组织病变102

四、其他常用名词103

五、结构式分析的诊断方法104

第十章 皮肤病流行病学105

第一节 皮肤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105

第二节 皮肤病流行病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06

一、皮肤病流行病学方法的基本特点106

二、研究方法107

二、皮肤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分类107

第三节 我国皮肤病流行病学研究前景114

一、研究前景114

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15

第十一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16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116

一、症状116

二、体征116

二、体格检查123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诊断123

一、病史123

三、其他临床检查124

四、各部位常见皮肤病124

第十二章 皮肤病治疗学126

第一节 内用药物疗法126

一、抗组胺类药物126

二、胶敏疗法128

三、维生素类药物128

四、糖皮质激素130

五、性激素131

六、抗生素131

七、抗真菌药物133

八、抗麻风药物134

九、抗病毒药物134

十、抗肿瘤药物135

十一、免疫疗法137

十二、维A酸138

十三、封闭疗法139

第二节 皮肤病外用药物治疗139

一、抗细菌剂139

二、抗真菌剂140

三、抗病毒剂141

四、杀寄生虫剂141

五、清洁剂141

六、保护剂142

七、收敛剂142

八、止痒剂142

九、角质促成剂142

十、角质剥离剂142

十三、脱色剂143

十五、细胞毒性药物143

十四、遮光剂143

十二、止汗剂143

十一、腐蚀剂143

十六、维A酸144

十七、其他144

十八、外用糖皮质激素145

第三节 光化学疗法145

第四节 物理疗法146

一、激光146

二、冷冻147

三、放射治疗148

四、电疗及其他150

第五节 外科疗法151

一、化学剥皮术151

二、封包疗法151

三、皮肤磨削术151

七、皮肤恶性肿瘤的切除术152

六、修治疗法152

五、切割术152

四、刮除术152

八、皮肤移植153

九、毛发外科154

第十三章 皮肤的保健与美容155

第一节 皮肤的保健155

一、皮肤健美的标志155

二、皮肤的类型及测定156

三、影响正常皮肤性状的因素156

四、皮肤的老化157

五、皮肤的保健157

第二节 皮肤的美容159

第十四章 皮肤性病常用诊断技术161

第一节 病原学检查161

一、真菌检查161

二、麻风杆菌检查162

一、免疫荧光检查163

第二节 免疫学检查163

二、双链DNA检测164

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65

四、狼疮带试验165

五、红斑狼疮细胞检查166

六、局部免疫复合物检测167

七、细胞免疫功能检查168

八、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查170

九、斑贴试验170

十、光斑贴试验171

十一、划破试验171

十二、皮内试验172

十三、被动转移试验172

第三节 性病检查173

一、梅毒螺旋体的检查方法173

二、梅毒血清学检查174

三、淋球菌检查176

四、衣原体检查177

五、支原体检查178

六、杜克雷嗜血杆菌检查178

七、醋酸白(甲苯胺蓝)试验179

八、阴道毛滴虫检查179

九、线索细胞的检查180

十、阴虱检查180

十一、疥螨检查180

第四节 其他检查181

一、刚果红试验181

二、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181

三、组胺试验181

四、甲皱襞微循环检查181

五、蠕形螨检查182

第十五章 细菌性皮肤病183

第一节 脓疱疮183

第二篇 皮肤病各论183

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疖病186

第三节 化脓性汗腺炎188

第四节 丹毒188

第五节 类丹毒189

第六节 皮肤炭疽190

第七节 皮肤结核病190

第八节 麻风病195

第九节 棒状杆菌癣样红斑201

第十节 腋毛棒状杆菌病202

第十六章 病毒性皮肤病203

第一节 单纯疱疹203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205

第三节 传染性软疣206

第四节 疣207

第五节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209

第六节 手足口病210

第七节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211

第八节 川崎病212

第十七章 真菌性皮肤病214

第一节 癣菌疹214

第二节 头癣215

第三节 体癣、股癣218

第四节 手癣、足癣219

第五节 甲真菌病221

第六节 汗斑(花斑癣)223

第七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225

第八节 念珠菌病225

第九节 孢子丝菌病228

第十节 着色芽生菌病230

第十一节 暗色丝孢霉病231

第十二节 马尔尼菲青霉病233

第十三节 足菌肿234

第一节 疥疮236

第十八章 动物性皮肤病236

第二节 螨皮炎238

第三节 蠕形螨病239

第四节 毛虫皮炎239

第五节 隐翅虫皮炎240

第六节 虱病241

第七节 昆虫叮咬伤242

第八节 皮肤猪囊虫病243

第九节 匍行疹244

第十九章 职业性皮肤病245

第一节 工业性皮肤病245

第二节 沥青249

第三节 橡胶250

第四节 合成树脂和塑料250

第五节 农业性皮肤病251

一、浸渍擦烂型皮炎251

二、尾蚴皮炎252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253

第二十章 皮炎和湿疹253

第二节 湿疹256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259

第四节 自身敏感性湿疹263

第五节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264

第六节 婴儿湿疹265

第七节 郁积性湿疹265

第八节 汗疱疹266

第二十一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268

第一节 荨麻疹268

第二节 丘疹性荨麻疹272

第三节 血管性水肿273

第二十二章 药疹276

第一节 日光引起的皮肤病284

一、日晒伤284

第二十三章 物理性皮肤病284

二、多形性日光疹285

三、慢性光化性皮炎287

四、光化性网织细胞增生症288

五、植物(泥螺)-日光皮炎289

第二节 夏季皮炎290

第三节 痱子290

第五节 鸡眼与胼胝291

第四节 冻疮291

第六节 手足皲裂292

第七节 褶烂292

第八节 摩擦性苔藓293

第九节 放射性皮炎293

第二十四章 瘙痒性皮肤病295

第一节 瘙痒病295

第二节 妊娠性瘙痒症297

第三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297

第四节 痒疹298

第五节 结节性痒疹299

第六节 妊娠性痒疹300

第二十五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302

第一节 多形红斑302

第二节 远心性环状红斑303

第三节 银屑病304

第四节 副银屑病307

第五节 红皮病310

第六节 白色糠疹311

第七节 玫瑰糠疹311

第八节 扁平苔藓312

第九节 光泽苔藓314

第十节 线状苔藓315

第十一节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316

一、慢性皮肤红斑狼疮318

第一节 红斑狼疮318

第二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318

二、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320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321

第二节 皮肌炎325

第三节 硬皮病327

第四节 重叠综合征330

第五节 混合结缔组织病330

第六节 干燥综合征331

第二十七章 大疱性皮肤病333

第一节 天疱疮333

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337

第三节 瘢痕性类天疱疮339

第四节 疱疹样皮炎340

第五节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341

第六节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43

第七节 妊娠疱疹344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346

第二十八章 血管性皮肤病346

第二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348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349

第四节 白塞病350

第五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351

第六节 雷诺病353

第七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354

第八节 荨麻疹性血管炎355

第二十九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357

第一节 痤疮357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361

第三节 酒渣鼻362

第四节 斑秃364

第五节 男性型秃发366

第六节 白发367

第七节 毛发结构异常367

第八节 多汗症368

第十节 色汗症及血汗症369

一、色汗症369

二、血汗症369

第九节 臭汗症369

第十一节 口周皮炎370

第十二节 甲病370

第三十章 色素性皮肤病373

第一节 白癜风373

第三节 白化病376

第二节 无色素痣376

第四节 黄褐斑377

第五节 雀斑378

第六节 黑变病379

第七节 文身379

第八节 斑驳病380

第三十一章 角化及萎缩性皮肤病381

第一节 毛发红糠疹381

第二节 黑棘皮病382

第三节 小棘苔藓384

第四节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385

第五节 毛囊角化病385

第六节 鳞状毛囊角化病386

第七节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387

第八节 萎缩纹388

第三十二章 皮肤肿瘤389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389

一、痣细胞痣389

二、皮脂腺痣391

三、先天性血管瘤391

四、瘢痕疙瘩392

五、脂溢性角化病393

六、汗管瘤394

七、粟丘疹394

八、皮肤纤维瘤395

九、皮样囊肿396

十、多发性脂囊瘤397

十一、结节性硬化病398

十二、化脓性肉芽肿400

十三、淋巴管瘤400

十四、神经纤维瘤病401

第二节 癌前期皮肤病402

一、日光角化病402

二、粘膜白斑402

三、皮角403

第三节 恶性皮肤肿瘤404

一、Bowen病404

二、Paget病405

三、基底细胞癌406

四、鳞状细胞癌407

五、蕈样肉芽肿408

六、恶性黑素瘤410

七、Kaposi肉瘤411

八、皮肤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413

九、皮肤白血病414

第三十三章 遗传性皮肤病415

第一节 鱼鳞病415

第二节 毛周角化病417

第三节 掌跖角化病418

第四节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19

第五节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421

第六节 汗管角化症422

第七节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423

第八节 色素失禁症424

第九节 着色性干皮病425

第十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427

第三十四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疾病429

第一节 维生素缺乏症429

一、烟酸缺乏症429

二、维生素A缺乏症430

三、维生素B2缺乏症431

第二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432

第三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433

第四节 黄瘤病434

第五节 胫前粘液性水肿436

第六节 皮肤卟啉病436

第七节 痛风439

第三十五章 粘膜疾病441

第一节 光化性唇炎441

第二节 剥脱性唇炎442

第三节 腺性唇炎443

第四节 阿弗它口炎443

第五节 皮脂腺异位症445

第六节 地图舌445

第七节 黑毛舌446

第一节 结节病448

第三十六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与脂膜炎症448

第二节 环状肉芽肿450

第三节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451

第四节 结节性脂膜炎453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后脂膜炎454

第三十七章 生殖器部位非性传播疾病455

第一节 下疳样脓皮病455

第二节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456

第三节 珍珠状阴茎丘疹457

第六节 急性女阴溃疡458

第四节 女阴假性湿疣458

第五节 坏疽性龟头炎458

第三十八章 皮肤病综合征460

一、Bloom综合征460

二、CHILD综合征460

三、Cockayne综合征461

四、Down综合征461

七、Gardner综合征462

五、Farber综合征462

六、Francios综合征462

八、Goltz综合征463

九、Jadassohn-Lewandowsky综合征463

十、Kasabach-Merritt综合征464

十一、Maffucci综合征464

十二、Netherton综合征464

十三、Rothmund-Thomson综合征465

十四、Rud综合征465

十五、SAPHO综合征465

十六、Sj?gren-Larsson综合征466

十七、Klippel-Trenauney-Weber综合征466

十八、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467

十九、黄甲综合征468

二十、Zinsser-Cole-Engman综合征468

二十三、Olmsted综合征469

二十一、Turner综合征469

二十二、皮肤僵硬综合征469

二十四、Turner-Kisser综合征470

二十五、KID综合征470

二十六、Hartnup综合征471

二十七、Hallopeau-Siemens综合征471

二十八、Hallermann-Streiff综合征471

二十九、Cowden病472

第三篇 性传播疾病473

第三十九章 性传播疾病概论473

一、流行病学474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475

三、病征管理476

四、防治480

第四十章 梅毒482

第四十一章 淋病491

第四十二章 非淋菌性尿道炎495

第四十三章 尖锐湿疣499

第四十四章 生殖器疱疹505

第四十五章 软下疳511

第四十六章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516

第四十七章 艾滋病520

第四十八章 其他性传播疾病531

第一节 生殖器念珠菌病531

第二节 细菌性阴道病533

第三节 阴道毛滴虫病534

附录1 参考书目536

附录2 医学名词中英文对照537

附录3 缩写名词553

附录4 病原微生物名词556

附录5 著作权说明558

附录6 插图及版权人559

附录7 部分皮肤性病科学相关网址5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