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演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演进
  • 陶一桃,蔡增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109621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演绎及修正1

第一节 对“经济人”假设的历史回顾2

一、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2

二、 西尼尔的四大演绎公理9

三、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经济人”概念11

四、 保罗·萨缪尔森关于“经济人”的另一种表述13

第二节 对经济人假设来自逻辑与现实的修正17

一、 马歇尔的“社会人”17

二、 信息不完全及“有限理性”对“经济人”假设的拷问20

三、 制度经济学派关于“最大化”的证伪及对“偏好”的制度约束诠释26

四、 行为科学对“经济人”内涵的挑战34

第三节 从“经济人”到“经济一文化人”的演变38

一、 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38

二、 “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47

三、 对“经济—文化人”内涵的经济学诠释53

第二章 分配理论的演进57

第一节 分配理论内容的演进57

一、 古典学派的分配理论57

二、 边际主义的分配理论63

三、 新古典学派马歇尔的分配理论69

四、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75

五、 维克塞尔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79

第二节 分配理论的方法论演进81

一、 重商学派的经验总结法82

二、 威廉·配第的经济学归纳法83

三、 古典学派方法论84

四、 马尔萨斯与萨伊的现象描述法88

五、 奥地利学派方法论91

六、 克拉克的经济学分类方法及主观边际分析方法93

七、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97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及评述102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102

一、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102

二、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105

三、 托马斯·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108

四、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112

五、 阿林·扬格的经济增长理论117

一、 哈罗德—多马模型118

第二节 传统经济增长模型及评述118

二、 新古典增长模型121

第三节 新增长理论模型128

一、 罗默的新增长理论模型128

二、 卢卡斯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134

三、 新增长理论简评及增长理论展望141

第四节 新增长理论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146

一、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146

二、 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特征和产业结构调整149

三、 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151

四、 美国“新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52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金融体系变迁158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涵义158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涵义158

二、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发展轨迹159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条件161

一、 哈多德——多马模型告诉了我们什么162

二、 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修正163

三、 资本的生成机制与资本—产出效率的中介:金融体系164

一、 金融中介的作用与问题166

第三节 关于金融中介的一般理论166

二、 信息经济学168

三、 金融中介机构的信息生产机能和信用分摊理论171

四、 银行的货币供给机能和“存款挤兑”理论176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历史回顾与分类178

一、 金融体系论178

二、 对各金融体系的比较分析181

第五节 金融体系的结构183

一、 资金运用的构成:投资和金融资产购入183

二、 金融体系的其他层面185

三、 金融的长期性模型186

四、 美国188

五、 日本190

第六节 内部金融与外部金融193

一、 什么是金融与外部金融193

二、 内部金融与外部金融的关系194

小结196

一、 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与分类197

第五章 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应用原理和定价理论197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197

二、 主要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背景198

三、 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动因分析202

第二节 主要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原理208

一、 期货的应用原理208

二、 金融期权的应用原理220

三、 互换的应用原理223

一、 期货定价理论227

第三节 主要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理论227

二、 期权定价理论230

三、 互换定价理论237

展望240

第六章 汇率经济学的演进241

第一节 汇率经济学综述241

一、 汇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41

二、 汇率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历史阶段242

三、 国外汇率经济学研究文献回顾244

四、 中国学者对汇率经济学的研究247

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PPP)249

第二节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249

二、 利率平价理论(IPT)253

三、 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调节分析法256

第三节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262

一、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262

二、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266

三、 有效市场理论与汇率决定270

一、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之争271

第四节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271

二、 汇率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IS-LM-BP)模型277

三、 汇率目标区理论282

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经济学286

一、 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长期平价方程286

二、 人民币汇率决定的货币替代模型288

三、 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290

四、 汇率长期稳定的条件方程和人民币汇率的贴现现金流模型292

五、 人民币汇率短期决定的利率平价分析295

六、 人民币汇率制度296

小结:汇率经济学尚在继续演进中300

第七章 教育经济学306

第一节 教育经济学的历史沿革306

一、 历史追溯306

二、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307

第二节 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309

一、 狭义的人力资本概念309

三、 人力资本指标310

二、 广义的人力资本310

四、 教育的成本与利益(回报)311

五、 教育的内部效率312

六、 人力资源预测313

七、 教育经费的来源314

八、 教育的外溢作用314

九、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15

第三节 教育的内在利益和外溢利益319

一、 教育补贴319

二、 教育的内在利益320

三、 教育外溢利益的概念321

四、 教育外溢利益的内容322

第四节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325

一、 教育与经济增长325

二、 理论框架、样本与数据326

三、 回归的主要结果328

四、 几点推断337

第五节 对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的估计338

一、 明瑟尔模型的推导339

二、 微观数据与宏观数据的差别340

三、 数据、模型、回归结果和模型检验341

四、 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343

五、 若干思考345

第六节 新经济增长与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345

一、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由来346

二、 知识产品的产权至关重要346

三、 知识经济并不能一蹴而就347

四、 改善我国国土资源的基本状况是最终出路348

后记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