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 下
  • 孟兆祯,陈晓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206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36页
  • 文件大小:236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园林设计-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主旨发言文章3

风景园林之和谐发展&周干峙3

论数字文化遗产与数字园林&李德仁5

认识苏州古代园林&孟兆祯6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保护15

此时、彼处——超越时空的借景&边春霖15

论以景观更新促进遗产保护&曹新23

浅析颐和园琉璃勾头纹饰的演变&陈曲 刘瑗28

明代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意境追求&杜雁 高翅3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地方特色的保护&傅凡 赵彩君34

自下而上的历史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机制构建探讨&高伟 谢晓欢3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乡土景观保护方法探讨&郭美锋41

浅论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对策&贺艳44

水与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的营造——以西递、宏村为例&侯晓蕾 郭巍48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视觉评价及管控对策研究&黄耀志 罗曦52

以曼旦规划为例,浅谈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黎琼茹 于宁55

江南水网小城镇生态特点与景观格局的保护研究&李春辉 黄耀志 毕婧59

自然遗产——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思考——基于游客行为&李艳军 唐晓岚 张乾 周讯62

楠溪江流域传统聚落景观研究&林箐 任蓉65

基于地方性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产品创意开发研究——以海宁市百里钱塘休闲长廊旅游开发为例&刘芬芳 董玮玮 林小如71

构建中国遗产地整合保护网络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刘海龙75

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平衡问题研究——以杭州凤凰山路景观设计为例&马军山 邵竹宏 魏琳玲79

上海历史园林的再生策略&莫非 周向频85

传承与创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秦岩88

以绿地为补丁——旧城更新中的景观织补策略&邱冰 张帆90

清代皇家园林中阁廊组合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任莅棣 雷芸94

维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申世广 王浩97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信息化策略研究——以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为例&孙振强100

遗产保护视角下汉正街自建街区的价值与保护&万艳华 杜锦 姚维勉104

让百年古墓中的主人与当下老百姓欢歌共舞——曾水源墓的保护与景观整治&汪辉 曹绪峰 冷金泽 刘晓伟109

苏州私家园林保护刍议&王劲韬114

守护人类的遗产——丽江古城区传统民居及环境保护研究&王功 汪勇翔 赵鸣120

兰亭风景的记忆与曲水的重归——兰亭文化景观变迁及保护规划思考&王丽娴124

解析·保护·传承——李市古村空间解析与保护更新&王鹏 张青萍130

鄂西南古村落的空间解析及保护——以湖北利川市老屋基村为例&王威 陈鑫133

“遗产区域”在中国历史城市中的发展运用——“遗产网络”的构建&王学环 李延松137

世界遗产完整性概念的产生及演变研究初探&王应临139

探究园林掇山设计理法,保护古代园林文化遗产&魏菲宇 李运远143

风景名胜区现状问题的判读与解析&魏民146

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吴宇江148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一次实践——济南园博会北京园的设计思路&夏成钢 王智150

中国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邢海峰153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再思考&徐点点157

“可居”的山水——从两宋山水画看当时的建筑特征&徐桂香161

气候变化下的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策略与措施——以湖北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徐姗164

融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于现代风景园林&杨滨章168

陕北地区乡土聚落环境中的文化特征研究与保护策略&杨豪中 韩怡171

历史名城西安的大遗址保护与开发&于东飞 贾永强 乔征173

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的若干特征&张国强 贾建中 邓武功177

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为例&张建庭 杨小茹 李玉红182

香山静宜园的保护和利用&张英杰 刘晓明188

中西自然观比较探析——基于“实施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操作指南”变更解读研究&张敏193

遗产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赵梦196

中国文化与园林艺术之特征&朱建宁198

风景名胜区缓冲区现状及概念模型初探&庄优波203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211

拥泉而眠 尽享桃源——黄山风景区温泉地段整治改造规划设计研究&常兵 邱天怡211

无声的记忆——浅谈南京古城墙在城市景观中的再利用&陈蓉215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山水城市建构途径&陈晓彤 郭玉219

当代风景园林空间设计的“共时性”与“历时性”——以“网、湿、园”为例&崔柳 朱建宁222

表面锈蚀钢板材料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崔庆伟227

公园绿地网络化中的滨水型绿带研究&戴菲 刘婕 胡剑双232

论世博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山水园林思想&戴军 董楠楠236

过程艺术对雨水花园设计的启示&冯潇239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的现代景观规划实践——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景观规划&韩毅244

城镇住区中的绿色更新——以阜阳市文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胡大勇250

“山水城市”——中国特色生态城市&胡洁253

RPG模式在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金庸武侠城设计为例&胡哲 陈可欣260

基于原型的设计&金云峰 项淑萍264

古城镇规划建设中的文脉传承——以神农架木鱼古镇景观规划为例&李嘉 王艳269

用辩证的观点看中国风景名胜区的灾后重建——四川省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有感&李金路 王富德 朱婕妤 曹金清 张丽平273

为什么现代园林成为“invisible gardens”?——从Peter Walker的设计思想透视现代园林&李睿煊277

当代园林设计的受众认同分析&李香会280

与场所融合——北京101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李晓光 张红卫 贾更生283

灾后重建再现羌乡古韵——牛飞村环境整治设计&李欣韵287

当代城镇聚集区绿地景观规划研究&李志英 李晖291

回应生活——景观设计中事件记忆转置设计方法探讨&梁尚宇295

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功能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梁尧钦 白伟岚 曹炳轩300

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进程——基于五种视角的评论&林广思309

快速城市化中面向土地集约的绿地空间规划——以无锡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刘颂 刘滨谊314

乡土之美、设计之源——以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农业观光园)为例&刘希娟 张俊玲321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初探——以亦庄金地格林小镇为例&潘亦佳325

青岛之“链”——青岛滨海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链接”原则探析&邱天怡 常兵329

基于“天人合一”观念的桥梁景观规划——以铜仁市谢桥新城片区概念性规划为例&邵佳332

在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运用“五维理论”对园林规划领域的一些探索研究&唐剑337

增强城市活力的开放空间设计方法——以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唐静云343

基于控制论的社区参与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研究&王玮 董靓347

“因借无由,触情俱是”——论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对文字的运用&王向荣 张红卫350

古今辉映,水韵秦淮——南京市秦淮河河岸景观改造思路探讨&王燕燕 祝晓353

重建诗意栖居初探&邬东璠356

上海都市旅游吸引物分类分级系统研究&吴承照 王婧358

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吴祥艳361

绿色街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夏欣366

校园规划设计中的特色景观营造——以青川县竹园教学园区环境规划设计为例&徐文辉 张晓猛372

上海市户外休闲空间采光与遮阴设施之市民偏好评价&徐晞 帕特里克·米勒377

北京市城中村儿童游戏行为与环境认知之研究&许庭云 Ron Henderson381

非自然色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杨茜386

贝氏山水园林——记苏州博物馆新馆&杨文灏391

湿地的概念和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以秦皇岛北戴河海滨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杨云峰395

基于RS/GIS和景观格局分析的武汉东湖风景区植被规划&姚崇怀 肖志忠 梁发 刘洁399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超现实主义修辞&姚朋 霍丹403

追寻和谐的设计语言&于亮405

营造多元化体验的景观设计&余洋 王未 陆诗亮409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街道空间景观更新策略——以台北科技大学“生态河流”为例&曾煜朗412

为所有人而设计——便于残障人士使用的公园调研&翟宇佳 董楠楠 冯帆 张迎霞 李石磊415

用分形几何分析风景园林&张橙华422

城市旧港区更新中的开放空间设计&张晋石425

世博会绿地会间和会后功能转换途径的研究——以上海世博会绿地为例&张绿水 张青萍428

诗意的栖居——当代居住区景观营建的类型学方法研究&张文英433

探寻北京行洪河道的景观设计途径——以北京市房山区刺猬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为例&张小宇 王绍斌 杨毅438

景观负价值的转换——废弃石宕口景观价值的重新审视&张哲 韩凝玉 华予 田夏梦441

涉门成趣,得景随形——北京国际梅园园林建筑设计有感&赵鸣444

整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新城中心区绿色开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赵铁铮 赵杨448

公园中的景观解释体系&郑曦453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解析城市公园&周爱菊456

景观作为棚户区复兴的策略之一——以上海苏州河地区为例&周向频 陈枫460

岭南名园——新文化背景下的岭南名园规划策略探讨——以惠州丰渚园为例&庄荣466

风景园林看护与管理473

当代中国私人绿地研究&鲍沁星473

上海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模式及运行——兼谈世博园区公园绿地养护管理&陈动 祝燕475

德国北威州风景园林法建设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董荔冰 叶雪479

刍议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付彦荣482

景观规划作为转型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探索可能的途径&李志明486

六十年城市园林回首&刘秀晨489

基于南京幕府山12年矿山植被恢复的视觉景观评估&芦迪 夏倩 芦建国492

毛白杨飞絮控制技术的研究&王建红 车少臣 邵金丽 郭蕾 仇兰芬497

小尺度气象模式在北京城市绿地建设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谢军飞 李延明 韩丽莉 郭佳 桑建国501

园林绿化维护的原理和准则&杨志明506

风景权——人对风景的权利和责任&朱时雨509

(下册)513

生态系统的更新、恢复和发展513

从上海世博看太阳能技术在我国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现状&笪儒扣 张青萍513

浅谈“低碳城市”目标下的武汉市绿色空间管护&丁静蕾 邓冰 高翅516

矿山废弃地的景观利用模式探讨&葛书红520

劣地型景观规划方法探索&郭峥524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七星湖湿地景区规划设计&韩炳越 韩秀茹530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规划战略思考&何昉 王永喜 夏兵537

卫堰之道——都江堰绿色基础设施设计&雷艳华 刘磊540

淤泥景观公园——以无锡太湖梅梁湖为例&李倞 徐析 于冰沁 李利544

城乡结合地带景观生态修复研究——基于南京的实践&李鹏宇 袁艳华 杨春娟548

昔日废弃地,今日变公园——焦作市利用废弃地进行生态系统恢复研究&李天雄 李秀华 毛建三558

低碳式风景园林建设探析&李先军 张丽梅561

人文景观在滨水空间中的生态设计——以南京玄武湖为例&梁会民 修梅艳 牛晓宇563

生态基础设施在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实践——依托铁岭新城、唐山南湖生态城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吕晓芳566

九龙山山体水系生态景观规划&吕志华574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化构建量化途径探讨&骆天庆585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废弃车站的改造与更新——以南京浦口车站为例&牛晓宇 梁会民 朱宏赓 佘娇娇588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二氧化碳浓度特征&潘剑彬 董丽591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主动恢复性设计探析——以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一期)规划为例&裘鸿菲 邱斓俊 周静帆595

黄河中上游生态脆弱区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的探索——刘家峡龙源生态治理研究营地的景观规划设计&王葆华 王琼601

绿道规划中的地域文化景观多样性保护策略——以上海市宝山绿道为例&王敏 鲍鲁泉605

绿地生态网络概念演变及其在中国的研究概况&王鹏 刘滨谊609

城市湿地的生态景观营造实践探究&魏依莎611

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景观生态恢复——以常熟市为例&肖禾 李良涛 佟曈 王静 刘文平615

德兴铜矿尾矿库植被恢复调研&肖雪霁 薛昳 何海燕 赵惠恩621

基于GIS的南京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许浩623

干旱地区绿地系统建设若干思考——以鄂尔多斯乌审旗嘎鲁图镇绿地建设为例&薛晓飞 周虹628

景观突围: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杨锐 王浩632

基于低技术的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尹希达637

浅谈城市特殊境域的风景园林建设和生态保护&俞慧珍 沈颖640

北京市乡村景观特征评价和提升研究&宇振荣 段美春 张茜643

林业碳汇导向下的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设计方法初探——以陕北靖边北门沟村为例&岳邦瑞 李齐丽 陈磊648

生态学原理在风景区规划中的融合&张德顺 李秀芬653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张建平 翟付顺 郭美锋656

快速发展城市中的环城绿带建设思考——以西安环城绿带建设为例&张卓林 王葆华 申亮658

风景园林教育665

风景园林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达婷665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与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戴代新 王敏669

现代构成学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邓炀 刘尧676

园林院校钢笔画教学研究&高文漪681

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中的空间塑造能力培养&郭巍 侯晓蕾691

走向真实的风景园林——定位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学&李景奇693

基于西北半干旱地域特征的“植物与生境”实践教学探索&李莉华 宋功明 刘晖697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盆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李庆卫702

试论“本硕连读”培养模式下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李瑞冬705

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刘滨谊710

探索体系化的风景园林本科课程模式建构&刘骏 杜春兰714

“金字塔”理论在景观设计专业课中的运用&刘曦婷 罗谦717

文化遗产先导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讨——西安浐灞区中法合作研究及联合Workshop&吕琳 刘晖 樊亚妮721

基于生态可持续观念的景观设计教育模式研究&吕小辉 何泉727

风景园林教育中城市规划课程的整合与创新&庞颖 许大为731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建议&邱巧玲733

大地艺术多维介入地景空间的景观设计基础课&宋功明 韩晓莉 樊亚妮 李莉华736

基于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园林设计教学方法研究&王淑芬739

中国古典园林佳作认知与分析在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王晓博 张勃742

“风景区规划”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吴妍 赵志强746

风景园林学的定义探讨&熊和平 赵纪军748

高效、生动、务实的园林工程教学方法探讨&徐振 韩凌云752

略论新时期园林设计教学&雍振华756

园林树木学网络课堂的研建&于晓南 陆光沛 郭芃芃759

“后京都”时代基于风水环境伦理观念下的风景园林教育——以中国和法国为例&张春彦762

在建筑学、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风景园林教育的意义——以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风景园林教育为例&张红卫766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771

四川山地农村住区风环境改善研究&陈睿智 董靓771

浅谈颐和园建筑彩画的保护与修复&丛一蓬 刘瑗775

探索北京“绿色”轨道交通系统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手段&董丽 张云路 蒋冬月779

上海世博绿地景观建设中空间绿化技术(节地技术)的运用研究&董智 张青萍783

屋顶绿化研究与示范——以红桥市场屋顶绿化为例解析屋顶绿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韩丽莉 李连龙 单进786

武汉市城区内湖泊整治的若干思考——以武汉市内沙湖、后襄河整治为例&贺慧 胡湘晖791

北京公园复合型绿地耗水研究&赖娜娜 蔺艳 赵晓燕 郄怡彬 李高794

长三角小城镇水网系统低碳化调控措施研究&李清宇 黄耀志797

材料在地域性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李运远 魏菲宇800

对城市公园废弃物处理新模式的构想——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梁斯佳804

杭州3家疗养院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空气质量研究&林冬青 金荷仙 唐宇力808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节能建筑技术&吕璐珊813

城市特殊生境下垂直绿化建设施工技术研究——以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生态绿墙的建设施工为例&乔国栋 丁学军 庞炳根819

面向开发利用过程的景观资源动态保护技术——以丹霞地貌景观资源保护为例&王川 党安荣823

园林工程设计进度优化模型研究&王坚 林冬青826

石家庄科技主题公园绿色可持续设计分析&王沛永 陈雯 张媛829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王艳春 张娟 田宇835

基于景观整合设计的雨水收集利用研究——以城市中的居住区为例&俞伟 唐晓岚840

风景园林植物845

银川市居住区绿地绿化树种多样性调查与分析&曹兵 刘寅莹 宋丽华845

城市公园节约型植物群落评价体系研究&车生泉 倪文峰 靳思佳849

丁香属植物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陈进勇 程炜 孟昕852

北京地区草花混播配置方法研究&高亦珂 吴春水 袁加856

观赏海棠品种评价体系&郭翎 曹颖 包铮炎 沈向 束怀瑞859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郝培尧 董丽863

枇杷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何小芳 吴雪飞870

小型花卉“配菜”研究&贺亚川 王琴 岳远征 马方芳 胡惠蓉873

植物景观生态规划——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李春娇 董丽 胡洁877

不同水分和保水剂处理对高羊茅光合特性及抗逆性的影响&李芳 邓裕881

从“世博绿地”到“和谐城市”:上海世博公园种植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原则&李静 朱祥明885

园林种植设计单元的概念及其应用&李树华 马欣888

中国芳香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孙明 李萍 张启翔892

水湿生植物的动态管理在西湖内塘水质修复中的应用初探&王华胜 丁水龙 徐冰 应求是 沈笑896

芳香植物的应用研究&武珊珊 张鸽香899

以水土文化及科学搭建植物景观新舞台——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一期植物造景实践&肖洁舒902

浅探梅花造景与篆刻艺术之关联&杨和平 高翅907

中国江南文人园林中的植物文化研究&杨晓东 张启翔911

北京地区立体花坛植物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尹豪 邢雨914

杭州西湖小水域滨水陆生植物造景艺术探析&应求是920

太阳岛风景区植物景观特色分析与优化策略&张俊玲925

不同植物群落对城市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比较&祝遵凌 杜丹928

北京地区丁香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邹明珠 刘燕9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