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形势与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形势与政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209287.jpg)
- 徐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20374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时事政策教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形势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局势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情基础4
三、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5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7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7
二、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8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9
第三节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面对的重点社会问题及对策14
一、“三农”问题14
二、收入差距问题16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18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其他重点问题20
思考与练习20
拓展性阅读导航21
第二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2
第一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23
一、国际形势的新挑战2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考验25
三、党自身变化的新课题26
四、世界上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新总结26
第二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28
一、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28
二、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30
三、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31
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32
五、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33
第三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34
一、前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35
二、核心:保持党同人民联系的血肉联系35
三、关键: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36
四、重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37
五、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38
思考与练习39
拓展性阅读导航40
第三章 树立科学发展观41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和现实背景42
一、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历史演进42
二、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44
三、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47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49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49
二、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50
三、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51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52
五、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53
第三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54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54
二、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56
思考与练习58
拓展性阅读导航59
第四章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历程61
一、从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61
二、“南巡”谈话打开了新思路6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6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6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中的突出问题65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措施67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67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措施68
思考与练习79
拓展性阅读导航79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81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82
二、国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历史起点83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87
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87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87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90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92
第三节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94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9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95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坚持创新性理念95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95
五、把强化保障功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96
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制和制度保障97
思考与练习98
拓展性阅读导航98
第六章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99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是当代政府建设的基本模式100
一、服务型政府概述100
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103
第二节 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104
一、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提出104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06
三、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措施108
第三节 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的重点112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12
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115
思考与练习119
拓展性阅读导航119
第七章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20
第一节 实施科教兴国,应对时代挑战121
一、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121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122
第二节 科教兴国战略阐释123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演进123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126
三、科教兴国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128
第三节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30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约因素130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策133
思考与练习138
拓展性阅读导航138
第八章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139
第一节 实行依法治国的背景139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140
二、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法制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续和发展142
三、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44
第二节 依法治国理论概述145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145
二、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内容147
三、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148
第三节 加快推进依法治国进程150
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50
二、切实贯彻依法行政152
三、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153
四、坚持依法执政155
五、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156
六、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157
思考与练习158
拓展性阅读导航158
第九章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背景160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160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164
一、政治文明的内涵164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1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原则和途径170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170
二、国情基础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171
三、以政治体制改革解决当前政治生活的突出问题173
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176
思考与练习177
拓展性阅读导航178
第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18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80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1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18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18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87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190
第三节 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192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92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3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194
四、以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195
思考与练习197
拓展性阅读导航197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198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99
一、“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199
二、“一国两制”理论的成功实践202
三、我国关于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204
第二节 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新调整和新提法206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新政策出台的背景206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对台新政策208
第三节 力促祖国和平统一213
一、对台工作更注重策略性213
二、在力促统一中反对“台独”214
三、增强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215
思考与练习216
拓展性阅读导航216
第十二章 国际战略与对外政策217
第一节 我国的国际战略218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战略的变化与发展218
二、新时期我国的国际战略221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政策223
一、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223
二、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225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227
四、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229
五、联合国及多边外交战略:新的、共同的国际秩序229
第三节 我国对外关系所面对的问题与任务230
一、我国对外关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30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外交新任务232
思考与练习235
拓展性阅读导航235
第十三章 国际新秩序的重建236
第一节 国际秩序与国际旧秩序237
一、国际秩序237
二、国际旧秩序239
第二节 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新秩序242
一、当前国际形势242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性243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难点244
四、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245
第三节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48
一、构建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248
二、国际新秩序主张中的分歧250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障碍251
四、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的艰难过程251
思考与练254
拓展性阅读导航254
国内大事记(2002~2006)255
国外大事记(2002~200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