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
  • 修海林编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
  • ISBN:750621817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9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729页
  • 主题词:音乐史(地点: 中国 年代: 古代) 音乐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专家推荐信两封1

第一篇 先秦部分3

第一章 尚书3

舜典(选录)4

大禹谟(选录)4

益稷(选录)4

第二章 诗经5

周南·关睢5

邶风·简兮6

郑风·萚兮7

郑风·溱洧8

郑风·野有蔓草8

小雅·棠棣(选录)9

小雅·彤弓10

小雅·鼓钟11

小雅·楚茨(选录)12

小雅·甫田(选录)12

小雅·宾之初筵(选录)13

大雅·灵台14

周颂·执竞15

周颂·有瞽15

商颂·那16

第三章 周礼18

春官宗伯(选录)19

冬官考工记(选录)23

乡饮酒礼(选录)25

第四章 仪礼25

燕礼(选录)26

第五章 左传28

隐公五年(选录)29

文公四年(选录)29

文公七年(选录)29

襄公四年(选录)30

襄公十一年30

襄公二十九年(选录)31

昭公元年(选录)32

昭公二十年(选录)32

昭公二十一年(选录)33

昭公二十五年(选录)33

周语上(选录)35

第六章 国语35

周语下(选录)36

晋语四(选录)38

晋语八(选录)39

郑语(选录)39

楚语上(选录)40

第七章 曾侯乙编钟编磬铭文释文41

编钟铭文释文42

编磬铭文释文81

第八章 论语89

八佾(选录)90

述而(选录)90

泰伯(选录)90

宪问(选录)91

子路(选录)91

子罕(选录)91

先进(选录)91

卫灵公(选录)92

季氏(选录)92

阳货(选录)92

微子(选录)92

第九章 墨子93

三辩93

非乐上94

公孟(选录)97

鲁问(选录)97

非命上(选录)97

二章(选录)98

第十章 老子98

十二章99

十四章(选录)99

三十五章99

四十一章99

第十一章 孟子100

梁惠王章句下(选录)101

离娄章句上(选录)102

万章章句下(选录)102

告子章句上(选录)102

尽心章句上(选录)102

尽心章句下(选录)103

第十二章 管子104

霸形(选录)104

五行(选录)105

地员(选录)106

立政九败解(选录)106

第十三章 庄子107

齐物论(选录)107

人间世(选录)108

骈拇108

马蹄(选录)110

胠箧(选录)110

在宥(选录)111

天地(选录)111

天运(选录)112

山木(选录)113

至乐(选录)113

第十四章 荀子114

富国(选录)114

王霸(选录)116

正论(选录)117

乐论117

第十五章 晏子春秋121

内篇谏上(选录)121

外篇第八(选录)122

第十六章 韩非子123

十过(选录)123

外储说左上(选录)125

第十七章 吕氏春秋126

大乐(选录)127

本生(选录)127

情欲(选录)127

侈乐128

适音129

古乐130

音律(选录)132

音初132

精通(选录)133

长见(选录)133

本昧(选录)134

遇合(选录)134

顺说(选录)134

察传(选录)135

不苟论(选录)135

淫辞(选录)135

先识览(选录)135

第二篇 汉代部分139

第一章 毛诗序139

毛诗序139

第二章 韩诗外传141

卷五(选录)141

卷七(选录)142

第三章 淮南子143

原道训(选录)143

精神训(选录)144

本经训(选录)145

主术训(选录)146

缪称训(选录)147

齐俗训(选录)148

诠言训(选录)149

说山训(选录)150

修务训(选录)150

泰族训(选录)151

第四章 春秋繁露153

楚庄王(选录)153

玉杯(选录)154

立元神(选录)155

举贤良对策(选录)155

第五章 礼记·乐记157

乐本篇158

乐论篇159

乐礼篇160

乐施篇161

乐言篇162

乐象篇162

乐情篇163

乐化篇164

魏文侯篇165

宾牟贾篇167

师乙篇168

第六章 史记169

乐书(选录)169

项羽本纪(选录)172

赵世家(选录)173

晋世家(选录)173

孝武帝本纪(选录)173

高祖本纪(选录)173

孔子世家(选录)174

李斯列传(选录)175

货殖列传(选录)175

商君列传(选录)176

第七章 说苑177

善说(选录)177

修文(选录)178

第八章 白虎通德论180

礼乐(选录)180

本性篇(选录)185

第九章 论衡185

感虚篇(选录)186

第三篇 魏晋南北朝部分189

第一章 乐论189

第二章 声无哀乐论194

第三章 琴赋204

第四章 列子208

汤问(选录)208

第五章 宋书210

律历志上210

乐一(选录)221

第六章 晋书224

律历上224

陶潜传(选录)234

乐府235

第七章 文心雕龙235

声律237

第八章 魏书239

乐志(选录)239

第四篇 隋唐五代部分251

第一章 隋书251

音乐上(选录)251

音乐中(选录)254

音乐下(选录)258

万宝常传266

儒林列传(选录)268

第二章 贞观政要270

论礼乐(选录)270

辩音声 审音源(选录)272

第三章 乐书要录272

论七声相生法(选录)273

论二变义273

论相生类例(选录)273

论三分损益通诸弦管274

论历八相生意274

论七声次第义(选录)275

论每均自立尊卑义275

乐谱(选录)276

论律吕旋宫法276

十二律相生图(选录)276

论一律有七声义277

一律有七声图(选录)277

第四章 琴诀278

第五章 教坊记280

《教坊记》序286

《教坊记》补录287

第六章 乐府杂录289

第七章 羯鼓录308

第八章 白氏长庆集318

废琴诗318

邓鲂张彻落弟诗319

法曲歌319

立部伎320

华原磬320

五弦弹321

夜琴322

议礼乐322

清夜琴兴322

沿革礼乐323

复乐古器古曲324

采诗以补察时政325

问杨琼326

好听琴326

船夜援琴326

听琵琶妓弹《略略》327

弹《秋思》327

和令孤仆射小饮听阮咸327

水调328

第十章 旧唐书329

音乐一(选录)329

音乐二(选录)337

祖孝孙传350

吕才传351

第十一章 新唐书 欧阳修 宋祁 等353

礼乐十一(选录)353

礼乐十二(选录)357

第五篇 宋代部分365

第一章 范文正公集365

今乐犹古乐赋365

与唐处士书366

第二章 宋史368

乐志(选录)368

第三章 通书370

乐上第十七370

乐下第十九371

乐中第十八371

第四章 梦溪笔谈372

乐律(选录)372

补笔谈·乐律(选录)377

第五章 琴史382

莹律382

释弦383

论音384

审调386

声歌386

尽美387

志言389

第六章 乐圃余稿390

乐在人和不在音赋390

序392

第七章 乐书392

第八章 琴论395

琴论(选录)395

第九章 碧鸡漫志399

《碧鸡漫志》序399

卷一400

卷二406

卷三413

卷四421

卷五426

第十章 词源432

序(选录)432

讴曲旨要433

拍眼434

音谱(选录)434

第十一章 乐府诗集436

鼓吹曲辞(题解)436

横吹曲辞(题解)438

相和歌辞(题解)439

相和歌辞·平调曲(题解)440

相和歌词·清调曲(题解)441

相和歌辞·瑟调曲一(题解)442

相和歌辞·楚调曲443

清商曲辞(题解)443

清商曲辞·吴声歌曲(题解)445

清商曲辞·西曲歌(题解)445

舞曲歌辞(题解选录)446

舞曲歌辞·杂舞(题解)447

舞曲歌辞·雅舞(题解选录)447

琴曲歌辞(题解)448

杂曲歌辞(题解)450

第六篇 元代部分455

第一章 琴律发微455

制曲通论455

制曲凡例456

起调毕曲459

第二章 唱论460

第三章 乐论464

乐论464

第一章 新刊发明琴谱489

序489

第七篇 明代部分489

第二章 杏庄太音补遗491

序491

第三章 曲律493

附:南词引正496

第四章 重修真传琴谱499

弹琴杂说499

第五章 焚书501

读律肤说501

征途与共后语(选录)502

琴赋503

第六章 律学新说505

《律学新说》序505

约率律度相求第二(选录)508

律吕本源第一(选录)508

密率律度相求第三(选录)509

密率求周径第六(选录)509

吹律第八(选录)510

立均第九(选录)511

论准徽与琴徽不同第十(选录)514

《律学四物谱》序515

第七章 律吕精义519

《律吕精义》序519

总论造律得失第一(选录)521

不用三分损益第三(选录)522

不拘隔八相生第四(选录)523

不取围经皆同第五之上(选录)524

论腔调527

第八章 曲律527

论板眼528

第九章 度曲须知530

序言530

曲运隆衰531

弦索题评533

弦律存亡534

第十章 山歌537

叙山歌537

第十一章 《乐论》注疏539

第十二章 松弦馆琴谱570

《琴川汇谱》序570

第十三章 大还阁琴谱572

溪山琴况572

别解务头585

第八篇 清代部分585

第一章 闲情偶寄585

别古今586

剂冷热587

变调第二588

缩长为短588

变旧为新590

授曲第二592

解明曲意593

调熟字音594

字忌模糊595

曲严分合596

锣鼓忌杂596

吹合宜低597

教白第四598

高低抑扬599

缓急顿挫600

声音恶习601

第二章 竟山乐录603

声律603

乐器不是乐604

乐书不是乐604

乐不分古今605

论古乐今乐606

第三章 律吕新论608

声音自有流变608

度量权衡不必泥古609

俗乐可求雅乐609

乐器不必泥古609

第四章 治心斋琴学练要611

总义八则611

第五章 乐府传声613

序613

源流615

元曲家门616

曲情616

起调617

断腔617

顿挫618

轻重618

高腔轻过619

徐疾619

低腔重熬620

一字高低不一620

句韵必清621

定板622

底板唱法622

第六章 律吕臆说623

雅乐论一623

雅乐论二624

雅乐论三625

俗乐论一627

俗乐论二628

乐本说629

音韵清浊630

第七章 琴论630

弹琴总法631

指下蓄音631

琴曲无古调可宗632

曲分南北632

弹琴忌江湖时派633

琴本无派633

第八章 琴学粹言634

听琴弹琴诗录634

昌黎听琴诗论637

音乐诗赋节录638

右手纪要639

左手纪要639

论文641

论派641

第九章 与古斋琴谱、补义643

按谱鼓曲奥义643

制琴曲要略645

乐奏明调收音起接传神说646

琴曲音节美善论648

琴曲收音起句考649

琴曲音调节奏考650

依谱鼓曲合节真诠652

修养鼓琴653

授受琴约654

重要史料辑录6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