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2364140.jpg)
- 张宗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953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融资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 融资制度范畴的确立1
1.1 融资及相关范畴的界定1
1.1.1 融资、筹资与投资1
序 戴园晨1
1.1.2 融资机制与融资方式5
1.1.3 融资体制与融资制度10
1.2 融资制度范畴确立对经济发展的意义11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融资理论:一般理论基础14
2.1.1 马克思关于信用制度的基本原理14
2 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14
2.1.2 信用制度在社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17
2.1.3 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22
2.2 西方经济学的融资理论:方法与借鉴25
2.2.1 储蓄论: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内部积累理论25
2.2.2 投资论:凯恩斯主义的储蓄—投资理论27
2.2.3 资本形成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视角29
2.2.4 金融发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融资理论的新发展30
2.3 国内学术界对融资体制改革的研究:直接理论依据32
2.3.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信用的重新认识32
2.3.2 80年代末90年代初:“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原则的确立34
2.3.3 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36
3 中国融资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39
3.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39
3.1.1 重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融资制度的形成39
3.1.2 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的特征42
3.1.3 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的作用和弊端45
3.2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48
3.2.1 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形成的背景48
3.2.2 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的特征52
3.2.3 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的缺陷57
3.3.1 证券市场融资方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63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63
3.3.2 证券市场融资方式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66
3.3.3 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的初步建立68
4 中国融资制度现状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71
4.1 金融资源配置和融资制度绩效72
4.1.1 融资格局与经济增长格局:一种非相称性分析72
4.1.2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融资制度绩效分析75
4.2 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融资规模收缩81
4.2.1 银行信贷融资:1996—2000年融资规模的缩减81
4.2.2 证券市场融资:比重过小不能弥补融资缺口86
4.2.3 政府扩张性财政融资:存在的必要性87
4.3.1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Ⅰ:结构性缺陷90
4.3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阻滞90
4.3.2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Ⅱ:体制性缺陷99
4.3.3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Ⅲ:功能性缺陷103
4.4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的生成:基于寻租理论的一种解析108
5 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114
5.1 融资制度创新效应Ⅰ:经济增长效应114
5.1.1 融资制度:经济增长中的一种金融制度安排114
5.1.2 融资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东亚例证118
5.1.3 融资制度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124
5.2.1 经济结构调整:从融资制度的视角分析132
5.2 融资制度创新效应Ⅱ:经济结构优化效应132
5.2.2 融资制度创新作用于经济结构的内在机制136
5.2.3 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分析139
6 融资制度创新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效应148
6.1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一个契约理论的研究149
6.1.1 企业契约理论与公司融资结构149
6.1.2 融资结构选择与治理结构形成的内在机理154
6.2 企业治理内在缺失:一种融资结构症结的体制性解释160
6.2.1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严重畸形160
6.2.2 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内在缺失的体制症结164
6.3 提高企业治理绩效的视角:融资结构优化169
6.3.1 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169
6.3.2 融资结构优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绩效的改进效应173
7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182
7.1 融资制度模式:一个国际比较的分析框架182
7.1.1 两种融资制度的形成机制分析183
7.1.2 两种融资制度的经济绩效分析189
7.1.3 融资制度的发展趋势:融合化196
7.2 政府推进和市场增进的制度创新模型197
7.2.1 融资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市场还是政府198
7.2.2 政府推动与市场增进的互动模型200
7.3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三化”原则204
7.3.1 市场化原则204
7.3.2 效率化原则206
7.3.3 经济协调化原则207
7.4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209
7.4.1 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融资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209
7.4.2 经济转轨时期融资制度创新的过渡模式214
8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218
8.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中国金融发展218
8.2 深化产权改革,建立融资制度创新的微观基础224
8.3 推进金融组织创新,构造有序竞争型金融体系228
8.4 实施金融控制,化解融资制度创新风险236
参考文献246
后记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