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角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612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府角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1
第一章 政府角色论的历史考察1
一、政府角色论的主要流派2
(一)自由主义政府论2
(二)福利国家政府论5
(三)民族主义政府论6
(四)凯恩斯主义政府论9
(五)新自由主义政府论10
(六)马克思主义政府论11
二、政府角色论的主要议题13
(一)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政府角色论13
(二)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府角色论16
(三)现当代西方的政府角色论24
第二章 国家政治制度中的政府定位33
一、政治制度与政府33
二、国家与政府的关系35
(一)国家的本质与形式36
(二)政府的含义与定位41
(一)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46
三、中国政府与人大的关系46
(二)行政权力的监督50
四、处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之间的政府行政改革51
第三章 社会政治体系中的政府角色56
一、一体化与二元化56
(一)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全能政府”56
(二)国家与社会二元化的“守夜人政府”59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界定61
二、市民社会的形成及其意义61
(二)市民社会的特征66
(三)“单位制”与市民社会的冲突70
(四)市民社会与“第三领域”的界限72
(五)形成市民社会的重要性76
三、政府与社会的二元化79
(一)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范式选择79
(二)培育社会自治能力81
(三)社会自治的机制83
(四)约束政府行为89
(五)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分离91
四、政府与公民94
(一)公民身份和公民意识的确立95
(二)社会保障体系与公民意表达机制97
(三)效率与公平的体制安排98
第四章 政府管理经济的角色103
一、政府作为“有形之手”的角色103
(一)“无形之手”与“市场失灵”104
(二)“有形之手”与“政府失效”105
(三)市场与政府角色的融合107
二、政府的二重经济职能110
(一)制度的供给者110
(二)经济增长的推动者111
三、公有制产权管理中的政府角色112
(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社会化113
(二)两权分离的要求115
(三)产权制度与政府角色117
四、政企关系中的政府角色122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体现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122
(二)国有企业的二维行为方式124
(三)政企分开的体制安排126
(四)公有制下政企分开的难点128
第五章 政党制度中的政府角色134
一、政党制度与执政党134
(一)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134
(二)新型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137
(三)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角色142
二、中国的党政关系149
(一)党政关系模式149
(二)党政分开的争议150
(三)党政关系中的决策机制153
三、政府与执政党的法律关系155
(一)党领导下的政府角色155
(二)党的领导机制的法律基础159
(三)党政关系的法律保障162
四、政府与参政党的合作168
(一)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168
(二)中国政党关系对政府的影响172
(三)政府与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合作173
第六章 中央与地方的角色关系180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80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结构181
(二)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183
(三)集权与分权的倾向选择186
二、条块关系192
(一)条块结合的体制193
(二)事权与税权的合理划分194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规定197
三、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200
(一)地方政府层级的设置200
(二)地方政府自主权与自治权的建立201
(三)地方保护主义的防范203
(一)政府权能的有限性208
第七章 政府角色与职能的关系208
一、政府角色定位208
(二)政府权能的适应性211
(三)职能的混淆是角色的错位所致213
二、政府职能类型215
(一)政府职能的类型215
(二)我国政府职能的界定217
(三)政府职能的实施220
三、政府角色转换与政府职能转变223
(一)角色转换影响职能转变223
(二)政府角色和职能对政府规模的影响227
(三)政府行政权的强化232
第八章 重塑政府角色:一个世界性课题236
一、重塑政府角色的理论思潮236
(一)行政生态理论237
(二)公共选择理论239
(三)企业家政府理论242
(四)委托人代理人理论243
(五)知识管理理论244
(六)政策科学理论246
二、重塑政府角色的实践248
(一)对传统科层制的反叛248
(二)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251
(三)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特点与启示254
三、信息技术对政府角色重塑的影响255
(一)“双廉”政府(廉洁政府+廉价政府)257
四、未来政府角色的发展方向257
(二)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261
(三)从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向负责任的现代政府转变265
(四)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最佳模式268
第九章 21世纪的中国政府角色272
一、后发国家的政府角色272
(一)范式选择272
(二)信息化提供的“跳跃式发展”机遇273
(三)行政扩张的运用276
(四)后发国家政府角色的定位282
二、转型期国家的政府角色284
(一)转型期的政府模式285
(二)中国政府现状弊端的根源286
(三)不断推动政府转型287
三、与西方政府改革有方向性差异的政府角色289
(一)效率、公平的差异性290
(二)数字化、网络化的差异性291
(四)市场化、民主制的差异性292
(三)制度化、法律化的差异性292
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政府角色293
(一)对政府角色的基本要求293
(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主要职责295
(三)政府角色的法定化296
(四)部分政府职能的社会化297
(五)法治国家的政府角色298
主要参考文献302
后记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