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爆炸危险性及其评估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贝克等著;张国顺译;贝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0022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爆炸危险性及其评估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燃烧现象和爆炸现象1
§1-1 引言1
目录1
§1-2 基本原理2
1-2-1 燃烧热化学2
1-2-2 失控放热反应4
图目7
8-4-1 概述 (517
图1-1 经历纯粹“热爆炸”的弧立系统之爆炸表现7
失热和得热的关系曲线9
图1-2 在有放热反应的有限容器中9
的反应器中之温度时间历程10
图1-3 含有放热反应并通过器壁散热而被冷却10
1-2-3 预混合气体体系中的波12
烧特性14
表1-1 某些有代表性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燃14
表号 页码14
表目14
图1-4 说明预热带厚度(η0)界区的示意图16
图1-5 实测的延滞时间(τ秒)与氧气(O2)、20
甲烷(CH4)的初始浓度(摩尔/厘米3)和20
反射冲击温度(°K)之间的关系20
前的延滞时间21
~210℃的范围内,空气中NPN引燃21
图1-7 温度对液体燃料蒸气在空气中的22
可燃性极限的影响22
图1-8 从状态1到状态2的稳定而严格23
的一维流动,伴随着一个发生在A区的23
化学变化过程23
图1-9 一维稳态流动过程的终态压力-体积曲24
线,伴随有标明隔断区的供热和高24
低查普曼—朱盖特(C-J)状态24
图5-27 采用刚性大梁的双层框架(图5-25
表1-2 与雨果尼奥曲线相吻合的数据26
表1-3 几种等化学比组成的燃料-空气混合物27
的爆轰性质27
§2-5 冲击波计算与经验数据的一致性 (127
图1-10 爆炸气体的起爆条件不变时,就起爆30
能和起爆功率密度而论,球形爆轰波起30
爆数据的比较30
的试验装置32
图1-12 按时间顺序实验的冲击波前沿位置33
图1-14 向爆轰转变;(A)早期,(B)后期35
图1-13 分解-不爆轰;(A)早期,(B)后期35
1-2-4 两相体系和原来未混合体系36
1-2-5 凝聚相体系39
1-3-1 燃烧爆炸的特性42
§1-3 燃烧爆炸动力学42
1-3-2 火焰空气动力学43
图1-15 半球燃烧实验及实验安排44
期时拍摄的照片45
气囊直径10米,快到燃烧传播末45
图1-17 实验序号13,空气中含10%甲烷,45
图1-16 实验序号18,含乙炔7.7%的火焰位置45
表1-4 半球形气囊试验结果总表46
表1-5 气囊试验中燃烧速度的增量47
器壁顺法向传播48
图1-18 中心点火的球形容器燃烧总是向48
图1-19 闪烁火焰记录52
间的相互作用54
图1-20 冲击波和初期为粗略球形火焰之54
图1-21 由于火焰传过格网产生湍流而造成56
的火焰速度增大56
1-3-3 封闭体爆炸动力学58
图1-22 在长直管中火焰的加速过程(早期)59
图1-23 在长直管中由火焰加速而激起的爆轰60
图1-24 长管中的火焰传播——无起爆出现61
§1-4 燃烧和爆炸的安全性62
1-4-1 引言62
1-4-2 可燃蒸气和可燃气体64
图1-25 用电容火花测量猝灭距离和最小点火能65
表1-6 某些测量闪点的“标准”方法68
图1-26 20毫升爆炸容器70
图1-27 8立升爆炸容器71
1-4-3 燃爆性云雾74
1-4-4 可燃粉尘74
图1-28 在实验室议器中测得的Kst值与在77
大容器中测得的Kst值之比较(平均77
为直线)77
热曲线(温度对时间)80
1-4-5 炸药和推进剂80
图1-29 在使用绝热量热计的试验中的加80
图1-30 NOL间隙试验的装药部件和尺寸82
§1-5 危险物质的资料及危险性评估82
1-5-1 有关资料82
1-5-2 法规和程序84
图1-31 燃烧安全性概要框图85
§1-6 第一章符号表88
第二章 自由场爆炸和它们的特性91
§2-1 爆炸的一般定义91
表2-1 爆炸的类型92
§2-2 “理想”爆炸93
2-2-1 爆源特性93
2-2-2 冲击波特性94
表2-2 某些高级炸药的换算系数(TNT当量)95
图2-1 理想冲击波的构造96
2-2-3 点爆源冲击波98
2-2-4 比例定律100
爆炸冲击波比例定律101
图2-2 霍普金森-克兰兹(Hopkinson-Cranz)101
2-2-5 侧向冲击波的比例性质102
图2-3 冲击波超压与比例距离的关系,数103
据取自一些参考书(小范围的)103
图2-4 对于图2-3上列出的参考书中的冲击104
波,其超压与比例距离之间的关系104
图2-5 喷托莱特炸药爆炸的比例比冲量曲线105
2-2-6 波的能量分布特性106
击波中的分布109
图2-6 爆炸后能量作为时间函数在冲109
2-3-1 概述109
§2-3 大气影响和地面影响109
2-3-3 地面影响110
2-3-2 大气影响110
§2-4 非理想爆炸的一般特性111
2-4-1 引言111
2-4-2 球面波、能量密度和焦聚时间112
图2-7 固定γ值理想气体的能量附加113
图2-8 球形爆源区的能量附加(理想化的)115
图2-9 由高速燃烧波和低速燃烧波产生的116
冲击波的超压分布变化116
图2-10 q=8时爆炸球流动的压力时间变化117
2-4-3 非球形爆炸冲击波118
球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时间历118
图2-11 含有高压空气或氩气的易碎玻璃118
程举例118
图2-12 圆柱形装药爆炸冲击波的发展122
图2-13 圆柱形装药爆炸时,沿装药轴线记123
录的压力-时间关系123
图2-14 强冲击波的反射123
2-4-4 爆源能量及其估计124
2-5-1 爆炸球127
表2-3 对压力球爆炸所设想的初始条件129
图2-15 用于计算爆炸球超压的?对?曲线130
图2-16 ?为常数,γ=1.4时的容器温度对132
容器压力的关系曲线132
图2-17 ?为常数,γ=1.667时的容器温度132
对容器压力的关系曲线132
图2-18 爆炸球的?对?关系曲线133
?关系曲线134
图2-19 喷托莱特和气体容器爆炸的?对134
图2-20 气体容器爆炸时,小?情况下的?135
对?关系曲线135
2-5-2 泄爆室135
图2-21 各种结构单元壁的有效泄压面积138
比率的确定138
图2-22 适合于抑爆结构外边之侧向压力138
图解处理的曲线图138
2-5-3 无约束可燃蒸气云爆炸139
图2-23 适合于抑爆结构外边之比例侧向139
冲量图解处理的曲线图139
表2-4 与可燃蒸气云爆炸事故有关的可141
燃气体的燃烧热141
图2-24 定速火焰(爆炸)的爆炸冲击波结构143
图2-25 对于能量密度q=δ具有各种法向速度的144
爆燃性爆炸来讲,其最大冲击波超压与能144
量比例距离的关系曲线144
图2-26 定速火焰的能量比例冲量对能量比145
例半径的关系曲线,以喷托莱特作145
参比物的球形爆炸145
图2-27 加速火焰的爆炸冲击波结构146
图2-28 火焰加速度对无量纲超压的影响147
表2-5 在半径100米处产生10千帕超压的要求149
图1-6 在压力为6900千帕斯卡、温度为150
比例距离的关系曲线151
图2-29 形体比为5的圆盘形燃料云从中151
心点火爆轰时,最大超压对能量151
图2-30 形体比为10的圆盘形燃料云从中心152
点火爆轰时,最大超压对能量比例152
距离的关系曲线152
比例距离的关系曲线153
比例距离的关系曲线153
图2-32 形体比为10的圆盘形燃料云从中心153
点火爆轰时,能量比例冲量对能量153
点火爆轰时,能量比例冲量对能量153
图2-31 形体比为5的圆盘形燃料云从中心153
2-5-4 物理爆炸154
图2-33 蒸汽爆炸的功对质量比率曲线155
2-5-5 液体骤然蒸发造成压力容器破裂156
图2-35 等熵膨胀的θ—S曲线157
图2-34 等熵膨胀的P—V曲线157
2-6-1 事故爆炸类型159
§2-6 事故爆炸159
2-6-2 凝聚相系统的爆轰160
图2-36 奥堡(Oppau)爆炸破坏鸟瞰图161
性爆炸事故破坏鸟瞰图162
图2-37 1947年4月16日得克萨斯城灾难162
图2-38 得克萨斯城灾难性爆炸事故对蒙桑托163
2-6-3 封闭体(非受压的)中的燃烧爆炸,163
气体的或液体的163
(Monsanto)化工厂的破坏情形163
房顶散落在地基上164
图2-39 房子内的爆炸超压使完整的墙壁倒塌,164
图2-40 1976年12月16日,在美国洛杉矶港166
口的利比亚油船桑辛内纳166
舱内爆炸后的残骸166
“S、S、Sansinena”号船166
图2-41 “空哈康Ⅶ”(Kong HaakonⅦ)号油轮167
燃料蒸气爆炸后的情景167
图2-42 在一个25层的商业大楼里电梯间(位于168
图中左面)发生了天燃气爆炸,摧毁了168
电梯周围所有的砖墙和全部窗户168
2-6-4 气体压力容器爆炸170
图2-43 得克萨斯州Galveston农场出口谷171
物贮仓于1977年爆炸后的鸟瞰图171
化爆炸)174
2-6-5 BLEVE′S爆炸(沸腾液体急剧气174
图2-44 从克列森特城(Cressent City)发生175
槽车一部分175
BLEVE′S爆炸事故时火箭般飞来的175
2-6-6 无约束蒸气云爆炸176
2-6-7 物理蒸气爆炸179
2-7-1 爆炸气体的爆压和冲量180
表2-6 蒸汽爆炸举例180
§2-7 第二章例题180
2-7-2 TNT的爆炸参数182
图2-45 TNT的侧向爆炸参数183
图2-46 TNT的正反射爆炸参数184
图2-47 TNT的附加侧向爆炸参数185
2-7-3 蒸气云的爆炸参数187
2-7-4 电弧开关引起的爆炸188
§2-8 第二章符号表190
§3-1 引言194
第三章 爆炸冲击波荷载194
§3-2 外爆炸荷载195
3-2-1 正向入射产生的反射波195
3-2-2 倾斜入射产生的反射波197
斜反射198
图3-1 平面冲击波由刚性壁面产生的规则198
图3-2 由刚性壁面产生的马赫反射199
角对反射角的关系曲线201
图3-3 不同强度冲击波规则反射时,入射201
3-2-3 绕射冲击波的荷载201
区与马赫反射区202
图3-4 在γ=1.4的α-ζ平面中的规则反射202
条纹照片203
图3-6 表明冲击波与圆桶槽相互作用的203
射角的函数关系203
图3-5 各种侧向超压的反射超压比同入203
横切压力的时间历程204
图3-8 冲击波通过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净204
图3-7 冲击波与不规则物体的相互作用204
图3-9 冲击波时间常数b与无量纲侧向206
表3-1 冲击波时间常数b与无量纲206
侧向超压?的关系206
超压?的关系曲线206
表3-2 各种形状物体的滞止系数(C1)208
3-3-1 冲击波荷载209
§3-3 内爆炸荷载209
图3-10 从圆筒形容器结构内壁发生的冲210
击波反射图解210
图3-11 圆筒形封闭结构侧壁某点的211
压力冲量实侧值和计算值比较211
3-3-2 泄出压力与准静态压力213
图3-12 简化了的内爆炸压力214
内压力-时间历程214
图3-13 在抑爆结构的内表面上,典型的214
图3-14 简化了的气体泄出压力218
图3-15 容器中TNT爆炸时产生的峰值准220
静态压力220
图3-16 比例排气持续时间对比例最大压220
力的关系曲线220
力的关系曲线221
图3-17 比例气体压力冲量对比例起始压221
图3-18 几种可燃粉尘的泄爆列线图225
比例泄压面积的关系曲线226
图3 20 未泄出的气体或粉尘爆炸的典型226
压力-时间历程226
图3-19 可燃粉尘爆炸的最大比例压力对226
图3-21 未泄出的(曲线A)和泄出的(曲线B)227
爆燃性爆炸的压力-时间历程227
图3-22 关于敝开泄压口时可燃气体爆炸227
的安全设计参数227
图3-23 关于堵住泄压口时可燃气体爆炸228
的安全设计参数228
特性229
表3-3 在初始条件为1大气压和298°k时,229
有代表性的几种燃料-空气混合物的229
图3-24 使用2?个泄压口时,AP-5号丙烷试验230
的压力信号230
的压力信号231
图3-25 使用六个泄压口时,BE-1号乙烯试验231
§3-4 失控的化学反应器232
3-5-1 泄压参数235
§3-5 第三章例题235
3-5-2 敞开泄压口时,气体爆炸的最大压力236
§3-6 第三章符号表237
3-5-3 盖住泄压口时,气体爆炸的最大压力237
4-1-1 正弦荷载240
§4-1 放大系数240
第四章 结构响应:简化分析技术240
图4-1 正弦受激的动态放大系数241
图4-2 表示成持续时间比的放大系数242
4-1-2 爆炸荷载242
图4-3 承受爆炸冲击波荷载的线性振子242
图4-4 承受爆炸荷载的弹性振子的冲击响应244
4-2-1 弹性体系247
§4-2 理想爆炸源的P*—I图247
图4-5 承受爆炸荷载的弹性振子的P*-I图248
4-2-2 刚-塑性体系249
图4-6 承受爆炸荷载的刚-塑性体系的P*-I图249
4-2-3 实验结果的分散性250
区遭受的破坏252
图4-7 X-镍铬铁合金悬壁梁在动受载252
图4-8 简支钢梁在冲量受载区中遭受的破坏252
4-2-4 实验取得的P*—I图253
压力的关系曲线254
图4-9 建筑物破坏程度不变时,冲量对254
§4-3 非理想爆炸的P*—I图255
历程256
图4-10 被封闭的气体或粉尘爆炸的超压-时间256
P*-I图比较257
图4-11 上升时间为零和上升时间有限的257
图4-13 塑性对P*-I图的影响258
P*—I图的影响258
图4-12 上升时间有限的荷载之tr/ta变化对258
图4-14 由爆炸球试验记录的压力-时间历程259
图4-15 高压容器爆炸产生的爆炸荷载260
图4-18 简单的刚-塑性体系的临界荷载曲线261
图4-17 弹簧-质量体系的临界荷载曲线261
图4-16 压力容器爆炸对P*—I图的影响261
§4-4 其它P*—I图的说明262
侧向超压和冲量的P*-I图外包线263
图4-19 由喷托莱特球形装药产生的入射263
图4-20 复杂目标的P*-I图264
§4-5 能量解析法264
4-5-1 弹性悬臂梁265
图4-21 悬臂梁的弹性能量解法266
图4-22 悬臂梁在冲量受载区的弹性响应268
4-5-2 梁的塑性变形269
4-5-3 变形形状对能量解法的影响272
图4-23 冲量受载区中梁的弯曲272
4-5-4 双轴态应力274
表4-1 弹性简支梁的冲量弯曲解274
表4-2 塑性简支梁的冲量弯曲解275
图4-24 承受均匀冲量荷载的矩形板的预279
测变形与实验变形279
§4-6 无量纲P—i图280
图4-25 承受准静态荷载的矩形板的永久变形280
4-6-1 梁的解析281
图4-26 承受爆炸荷载的梁弯曲时的弹-塑性解281
图4-27 承受爆炸荷载的弹性梁弯曲时的282
应力、剪切力和挠度282
4-6-2 板条的延伸特性289
图4-28 承受均匀冲量荷载的简支梁的弹-塑性解289
图4-29 梁延伸时的弹-塑性解290
4-6-3 柱的压曲293
图4-30 动态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压曲294
§4-7 板297
4-7-1 板的破坏变形297
图4-31 各种板的标准荷载冲量图298
表4-3 各种构件的基本周期305
4-7-2 结构响应时间305
§4-8 小结306
图4-32 本例题的平面图307
§4-9 第四章例题307
4-9-1 本题定义307
4-9-3 屋面檩条的损坏308
4-9-2近似分析308
表4-4 构件的特性参数309
4-9-4 屋面梁的损坏310
4-9-5 柱的损坏312
4-9-6 柱的弯曲破坏313
4-9-7 板壁的损坏314
4-9-8 例题提要314
§4-10 第四章符号表315
第五章 结构分析的数值解法317
5-1-1 运动方程317
§5-1 单自由度体系317
图5-1 (a)单自由度弹簧-质体体系318
5-1-2 数值积分318
(b)隔离体图解318
图5-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320
5-1-3 数值解析320
图5-3 图5-2中单自由度体系的位移321
5-1-4 荷载持续时间的影响322
图5-4 荷载特续时间对单自由度体系响应323
的影响323
5-1-5 冲量荷载323
图5-5 用方程(5-8)计算的初始速度代替325
表5-2 用方程(5-8)计算的初始速度325
F(t)的效果325
移的数值解326
表5-1 图5-2中单自由度弹簧-质体体系位326
5-1-6 阻尼329
5-1-7 框架330
图5-6 图5-2中单自由度体系的阻尼对位330
移的影响330
图5-7 采用刚性大梁的简单框架332
5-1-8 大梁的柔性333
图5-8 采用柔性大梁的框架334
图5-9 框架中的位移334
图5-10 弯曲中的二自由度梁的刚度距阵335
图5-11 有位移的悬臂梁336
图5-12 说明大梁柔性效应的框架侧移340
表5-3 柱中的最大弯矩340
5-1-9 弹-塑性特性341
图5-13 非线性弹簧-质体体系341
抗力函数的位移343
图5-15 图5-2中单自由度体系随双线性343
图5-14 非线性抗力函数343
表5-4 弹-塑性特性的数值积分344
5-1-10 单自由度的等效体系349
图5-16 简支梁的变形模型350
图5-17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351
表5-5 梁与单向板的转换系数355
图5-18 等效体系的抗力356
图5-19 单自由度弹-塑性体系对三角形荷358
载的最大响应358
图5-20 动态荷载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简支梁359
5-2-1 弹簧-质体体系361
§5-2 二自由度体系361
图5-21 二自由度弹簧-质体体系361
图5-22 二自由度体系举例363
-修正解364
表5-6 图5-22中二自由度体系的预测364
5-2-2 二自由度体系的偶合作用370
图5-23 二自由度体系的响应370
图5-24 (a)支座刚度对最大位移的影响372
(b)荷载通过柔性结构的传递372
5-2-3 具有刚性大梁的双层框架373
图5-25 具有刚性大梁的双层框架374
图5-26 双层框架的受力函数375
的位移375
5-2-4 采用柔性大梁的双层框架376
图5-28 双层框架的位移和受力方向377
表5-7 双层框架中的弯矩与位移的比较381
图5-29 具有柔性大梁的双层框架的位移381
§5-3 多自由度体系382
5-3-1 运动方程382
5-3-2 塑性特性384
图5-30 单层框架中的自由度与塑性铰385
5-3-3 模拟框架394
表5-8 单层框架的模拟比较396
5-3-4 可利用的计算机程序403
表5-9 双层框架的模拟比较404
图5-31 表5-9中第二种情况的结果404
图5-32 表5-9中第四种情况的结果405
表5-10 几个通用计算机程序功能的比较408
表5-11 对弹-塑性状态最适用的四个程序410
的附加特性410
§5-4 第五章符号表412
目录415
第六章 破片及抛射作用415
§6-1 概述和定义415
6-1-1 初始破片或初始抛掷物415
6-1-2 次生破片或次生抛掷物416
6-1-3 阻力型破片和升力型破片416
术语417
6-1-4 关于破片和抛掷物撞击作用的几个417
§6-2 爆炸产生的破片和抛掷物418
6-2-1 初始破片418
6-2-2 相等破片419
图6-1 爆裂成两半的球形容器的参数419
图目419
图6-2 假定的破片型式420
表目421
表6-1 球形玻璃容器爆炸形成的初始破片之速度Vi421
表6-2 钛合金球形容器爆炸形成的初始破片之422
速度Vi422
图6-3 比例无量纲破片速度与比例无量纲压力的424
表6-3 几种气体的比热比和理想气体常数424
关系424
6-2-3 长径比为10.0的圆柱形容器爆裂时形成425
两个不相等破片425
图6-4 假设爆裂成两个不相等的破片425
图6-5 质量不等的破片的修正系数K426
6-2-4 次生破片427
图6-6 次生破片参数的图解说明429
的物体的无量纲速度430
图6-7 以无量纲压力?和无量纲冲量?的函数表示430
图6-8 非约束试验的目标的方位431
图6-9 实际测得的非约束次生破片的比冲量432
图6-10 约束悬臂梁的比例破片速度436
图6-11 大气压力与海平面以上不同海拔标高的关系437
曲线437
§6-3 飞行轨迹与撞击条件438
6-3-1 飞行轨迹438
图6-12 预测破片范围的比例曲线441
6-3-2 撞击作用442
表6-4 侵彻金属簿板和金属板的参数表443
表6-5 侵彻金属簿板和金属板的无量纲项443
图6-13 “短粗”、可压扁破片的无量纲挠度与无量纲速度的关系曲线444
与无量纲厚度的关系曲线445
图6-14 “短粗”无变形破片的无量纲极限速度445
表6-6 目标材料的性质446
表6-7 破片对屋顶材料的撞击破坏448
界值450
图6-15 用钢管撞击钢筋混凝土板形成崩裂的临450
图6-17 破片撞击示意图453
图6-16 实心棒状抛掷物撞击钢筋混凝土板形成崩裂的临界值453
图6-18 目标在破片撞击下开始剥落的条件456
速度与A/M的关系曲线458
图6-19 对有隔离层的人体和山羊皮肤作的弹道极限458
表6-8 玻璃破片侵彻腹腔的概率为50%时的461
撞击述度461
§6-4 第六章例题462
6-4-1 圆柱形容器爆炸例题(破片速度462
的计算)462
表6-9 非侵彻破片间接冲击作用暂行标准462
图6-20 破片撞击对人员的伤害(腹部和四肢)462
图6-21 破片撞击对人员的伤害(严重伤害的463
临界值)463
6-4-2 次生破片速度计算例题464
6-4-3 破片散布最大距离的计算例题465
6-4-4 板上撞击出凹痕的例题466
6-4-5 铝合金板上出现穿透的的计算例题466
6-4-6 杆状抛掷物侵彻钢板的计算例题467
§6-5 第六章符号表467
第七章 热辐射效应470
§7-1 引言470
图7-1 由一辆原来容积为120米3的液化石油气槽车471
爆裂所产生的火球471
§7-2 瞬变火球的成长473
表7-1 确定火球大小的参数474
图7-2 不同类型和不同质量的推进剂之火球直径476
图7-3 不同类型和不同质量的推进剂之火球持续477
时间477
图7-4 瞬变火球的几何形状与尺寸的关系478
图7-5 火球持续时间tb对燃料质量M的对数关系480
表7-2 估算火球持续时间的方法之间的比较481
图7-6 未发表过的推进剂火球持续时间482
§7-3 火球热能的传播485
表7-3 传播辐射能的参数485
表7-4 土星V号火箭发生事故时火球的热辐射487
§7-4 接受体破坏的判据489
图7-7 大当量爆炸的比例热流量和比例热能量489
图7-8 q-Q关系曲线的例子490
图7-9 灵长目动物视网膜被烧伤的临界值491
图7-10 热辐射在裸露皮肤上引起痛苦的临界值493
图7-12 核爆炸辐射能的辐照量(拉格斯东)494
图7-11 核爆炸辐射能的辐照量(扎里特)494
表7-5 引燃家用普通材料和干木柴的近似辐496
射辐照量496
§7-5 第七章例题497
表7-6 引燃织物的近似辐射辐照量498
§7-6 第七章符号表502
第八章 破坏标准503
§8-1 总论503
§8-2 建筑物的破坏标准503
8-2-1 对炸弹轰炸破坏进行调查所提出的标503
准503
图8-1 建筑物破坏的压力和比冲量的关系曲线504
8-2-2 开始破坏或产生表面破坏的标准506
表8-1 某些药量—距离的关系表506
8-2-3 有明显永久变形或破坏的标准507
图8-2 窗玻璃的破裂压力508
图8-3 平窗玻璃的破裂压力509
表8-2 一类房屋构件组的估价510
§8-3 交通工具的破坏标准512
表8-3 陆地运输设备的破坏标准514
图8-5 能使目标翻转的临界冲量515
图8-4 作用于目标上能使目标翻转的比冲量515
§8-4 人员受伤害的标准517
表8-5 美国能源部关于高级炸药工作间的安517
全防护等级517
表8-4 暴露在不同超压下时预计人员受到的影响518
8-4-2 直接冲击波作用520
8-4-3 间接冲击波作用521
8-4-4 空气冲击波对肺的伤害522
图8-7 人体长轴垂直于爆炸气浪(人朝向任何524
(人朝向任何一个方向)524
图8-6 肺部靠近垂直于爆炸气浪的反射表面524
一个方向)524
图8-8 肺伤害与人的生存关系曲线526
图8-9 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曲线527
8-4-5 空气冲击波对耳的伤害 (528
图7-10 耳鼓膜破裂百分率与超压的关系曲线529
图8-11 垂直入射冲击波对人耳的伤害曲线530
伤害531
8-4-6 整个身体位移时对头和身体的撞击531
表8-6 头部受第三作用(减速撞击)伤害的标准532
表8-7 人体受第三作用(整体撞击)伤害的标准532
图8-13 0米海拔高度处整个身体位移的死亡率曲线534
图8-12 0米海拔高度处头骨破裂曲线534
8-5-1 窗玻璃的破坏535
§8-5第八章例题535
8-5-2 空气冲击波引起的翻车535
8-5-4 耳的伤害536
8-5-5 第三伤害536
8-5-3 初始冲击波伤害536
§8-6 第八章符号表537
9-2-1 爆炸事故的调查和评估方法538
第九章 爆炸评估方法和抗爆、抗冲击设计538
§9-1 概述538
§9-2 爆炸评估方法538
表9-1 爆炸事故的调查和评估方法539
表9-2 简化的爆炸分析步骤540
9-2-2 简化的爆炸分析540
表9-3 简化的破片分析步骤541
9-2-4 简化的火球分析541
9-2-3 简化的破片分析541
9-3-1 概述542
§9-3 设计原理和指南542
表9-4 简化的火球危险分析步骤542
9-3-2 建造材料545
9-3-3 构造类型547
9-3-4 基础设计548
§9-4 设计方法549
9-4-1 概述549
9-3-5 密闭结构549
9-4-2 动态响应分析的要素551
9-4-3 分析和设计步骤555
§9-5 第九章例题561
9-5-1 钢筋混凝土墙的设计561
图9-1 高级炸药工房之一侧561
图9-2 通过“D”墙的横断面562
图9-3 “D”墙上的压力-时间历程564
图9-4 “D”墙上的横断面566
图9-5 “D”墙板条的有限元模型570
9-5-2 对大型综合企业的危险性评估570
图9-6 为例题2假设的工厂示意图571
表9-5 爆炸危险估计578
图9-7 侧向峰值超压与距离的关系578
图9-8 侧向比例冲量与距离的关系579
§9-6 第九章符号表582
附录A 几种构件的转换系数584
表A-1 梁和单向板的转换系数584
表A-2 梁和单向板的转换系数585
表A-3 梁和单向板的转换系数586
边简支板;泊桑比为0.3588
表A-4 双向板的转换系数:承受均匀荷载的四588
支;泊桑比为0.3590
表A-5 双向板的转换系数:短边固定-长边简590
定;泊桑比为0.3592
表A-6 双向板的转换系数:短边简支-长边固592
表A-7 双向板的转换系数:承受均布荷载的594
固定支承板;泊桑比为0.3594
表A-8 圆板的转换系数;泊桑比为0.3596
表A-9 平板的动力学设计系数:正方形内部均597
布荷载597
附录B 单自由度振荡响应图598
最大响应598
图B-1 无衰减单自由度弹-塑性体系对三角形荷载的598
大响应599
图B-2 无衰减单自由度弹-塑性体系对阶梯荷载的最599
时间的阶梯脉冲的最大响应600
图B-3 无衰减单自由度弹-塑性体系对具有有限上升600
形脉冲的最大响应601
图B-4 无衰减单自由度弹-塑性体系对等边三角601
附录C 对压力球体爆裂产生的破片速度的预测分602
析602
析606
附录D 空气冲击波作用于约束物体的速度的预测分606
表D-1 应变能系数?的变化608
附录E 正方形或圆形破片的升阻比的计611
算分析611
图E-1 飞行中的正方形板612
图E-2 作为一个夹角函数的法向力系数的确定612
系数表613
表E-1 作为一夹角函数的法向力、升力和阻力613
表E-2 确定升阻比的计算实例614
附录F 动态结构设计方法流程图616
图F-1 承受外部爆炸荷载的建筑物设计程序618
图F-2 承受内部爆炸荷载的建筑物设计程序632
附录G 附有简要评介的文献目录636
附录H 文献目录(按作者姓氏字母序排列)648
图1-11 柯尼斯陶塔斯(Knystautas)等人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