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潜能开发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潜能开发教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2378158.jpg)
- 周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729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潜能开发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教育概述1
第一节 定义及其与德育的关系1
一、 什么是心理教育1
二、 心理教育与德育其他方面的关系2
第二节 途径与类型4
一、 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4
二、 心理教育的基本类型5
第三节 心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6
第四节 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8
一、 心理教育的原则8
二、 心理教育的方法17
第五节 心理教育的基本策略26
一、 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26
二、 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27
三、 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30
第二章 西方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模式31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模式31
一、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与模式32
二、 行为治疗理论与模式33
三、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与模式35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模式37
一、 职业指导咨询模式38
二、 指导咨询即教育的模式39
三、 指导咨询是分配与适应的模式40
四、 指导咨询是“做决定”的模式41
第三节 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模式42
一、 发展性辅导的模式43
二、 “辅导是有目的行为的科学”模式44
三、 “辅导即心理的教育”的模式45
四、 “辅导是全员服务”的模式47
第一节 心理教育评定的界定51
一、 心理教育评定与心理测验51
第三章 心理教育评估的原则和方法51
二、 医学诊断的评定模式52
第二节 心理评定的信效度55
一、 信度55
二、 效度56
第三节 心理评定的策略56
一、 特异性与一般性评定56
二、 以问题解决为宗旨57
三、 选择测验的策略58
第四节 评定报告的撰写58
一、 有效报告的撰写59
二、 报告使用者喜好的报告内容60
一、 如何开始61
三、 效果不好的报告61
第五节 评定的步骤61
二、 外表与观察63
三、 测验中的行为表现64
四、 测验的实施65
五、 测验结果及其解释66
六、 提出建议67
第四章 心理教育中的心理测验71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71
一、 什么是心理测验71
二、 心理测验的特点73
三、 心理测验的分类74
四、 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76
一、 智力测验79
第二节 心理教育工作常用的心理测验79
二、 人格测验84
三、 心理健康检测89
第五章 心理教育课程设计91
第一节 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91
一、 智能和创造性93
二、 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93
三、 爱的品格和社会适应性94
四、 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特征94
第二节 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95
一、 认知法95
二、 操作法96
三、 集体讨论法97
四、 角色扮演法98
五、 行为改变法99
第三节 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100
一、 课程设计101
二、 课程组织102
第四节 心理教育课程评价105
一、 超始评价105
二、 过程评价106
三、 终结评价106
第六章 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109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109
一、 对弗洛伊德的印象110
二、 对弗洛伊德的理解112
三、 精神分析与健康心理学114
第二节 马斯洛与健康心理学119
一、 马斯洛的梦——超越死亡119
二、 “第三势力”心理学120
三、 健康心理的研究122
第三节 心理教育的理论背景124
一、 心理学的理论意义124
二、 作为哲学的思考126
三、 心育之道的思路128
第七章 心理应付技能131
第一节 应付技能的内涵131
一、 概念的一般解释132
二、 应付的综合分析133
三、 应付的功能和意义134
第二节 人的防御系统135
一、 防御的观念135
二、 躯体的防御136
三、 心理的防御140
一、 情绪定向应付142
第三节 心理应付的方式142
二、 问题定向应付146
三、 心理应付方式测验149
四、 心理应付能力测验153
五、 应付的态度与原则160
第八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163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163
一、 咨询的特征及定义163
二、 心理治疗的定义165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异166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169
一、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发展169
二、 新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4个阶段170
三、 值得注意的问题174
一、 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176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176
二、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的职责177
三、 对治疗者与咨询者个人的要求179
第九章 学校心理咨询183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183
一、 心理咨询的定义与任务183
二、 心理咨询的分类184
三、 心理咨询的特点184
四、 心理咨询与思考教育的区别与联系184
五、 心理咨询的形式185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185
一、 平等、交友性原则185
二、 教育性原则185
六、 整体性原则186
七、 保密性原则186
三、 因人而异原则186
五、 明确与委婉相结合原则186
四、 启发性原则186
八、 预防性原则187
九、 咨询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187
十、 社会性原则187
十一、 情感上保持中性原则188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有关技巧及注意事项188
一、 咨询谈话的种类及特殊要求188
二、 咨询谈话的一般要求及基本原则189
三、 谈话中的有关技巧的运用190
四、 学校心理咨询的具体要求192
五、 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建议193
第一节 沟通技能系统:五味俱全197
第十章 沟通技能——心理咨询的操作工具197
一、 “甜”与“辣”的巧妙结合198
二、 因人而异,灵活运用198
三、 催化剂:少而精199
四、 手段服务于目的199
五、 沟通技能的三个基本维度199
第二节 关注与倾听——进入当事人世界200
一、 不能忽视的领域——非言语行为200
二、 关注:此进无声胜有声201
三、 倾听:主动地与当事人同在202
第三节 神入——心灵的沟通204
一、 神入;为人处世方式与沟通技能204
二、 神入的奇妙作用205
三、 突出重点的神入205
五、 准确地神入206
四、 掌握时机的神入206
六、 建立神入的行为模式207
第四节 探究——帮助当事人自我探索209
一、 探究的多种形式209
二、 探究与神入的巧妙结合211
第五节 挑战——机智的邀请书212
一、 拓展视野的信息212
二、 深层的神入——促进自我探索213
三、 咨询师的自我暴露214
四、 直接性反应——及时地解决关系问题214
五、 总结——新的起点217
六、 如何进行有效的挑战218
第六节 如何学习沟通技能220
第十一章 几种常用的操作技法221
第一节 会谈的意义、目标与方法221
第二节 避免功亏一篑225
第三节 相互作用的无形方面227
第四节 几种基本的咨询风格与方法228
一、 对当事人应答的深度228
二、 认知重建法228
三、 回答不同类的提问230
四、 如何处理标签232
第五节 知识、技艺与决断性的综合233
一、 洞察当事人的不健康心理并给以巧妙的引导233
二、 提问和应答技术235
第十二章 测评技能:提供侧面与断面241
第一节 测验的作用241
第二节 测绘的种类243
一、 信度和效度244
二、 测验的种类245
三、 分数的解释247
第三节 实施要确保客观性249
一、 测验与学校心理咨询249
二、 测验实施程序250
三、 结果的解释253
第四节 评估法254
一、 观察法254
二、 个案法255
第十三章 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259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目标259
一、 医学的目标与心理学的目标259
二、 中间的目标和终级的目标260
三、 内部的目标和外部的目标260
四、 一般性的目标与特殊的目标261
五、 矫正、发展和预防的目标261
七、 影响治疗目标的因素262
六、 综合的目标262
第二节 治疗的几个不同阶段263
一、 心理诊断阶段264
二、 帮助和改变的阶段270
三、 结束阶段276
第十四章 心理行为分析及矫正279
第一节 厌学279
一、 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279
二、 厌学行为的矫治技巧283
第二节 说谎287
一、 说谎的成因287
二、 说谎现象的教育与引导技巧289
第三节 烦恼294
一、 烦恼的成因294
二、 烦恼的教育与引导技巧298
一、 孤独现象产生的原因301
第四节 孤独301
二、 孤独现象的教育与引导技巧306
第五节 自卑309
一、 自卑的表现309
二、 自卑感的成因314
三、 自卑心理的克服与引导技巧316
第六节 嫉妒319
一、 嫉妒的危害319
二、 嫉妒的矫治技巧320
第七节 逆反心理323
一、 逆反心理的成因323
二、 逆反心理的引导技巧326
第八节 冷漠心态330
一、 冷漠心态的成因330
二、 冷漠心态的矫正技巧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