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现代商战透析诸葛亮智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现代商战透析诸葛亮智慧
  • 张小莉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沈阳出版社
  • ISBN:754412022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现/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现代商战透析诸葛亮智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谦逊好学 遍寻名师1

千百年来人们仰慕诸葛亮,因为他博学多才、忠心耿耿。诸葛亮在青少年时代是如何求取知识的呢?1

2.少年坎坷 自觉磨砺5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话说明很多成功者都是经历了许多磨难,诸葛亮也不例外。5

3.隐居隆中 博览群书9

一个人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拥有真才实学 不学无术之徒也许短时间内靠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成就,但终究不能成就大业。只有那些拥有真正才干的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9

4.娶妻娶德 不图虚表12

终身伴侣的选择,是人生一大事,诸葛亮之妻黄氏在当地是有名的才女,但其貌不扬,诸葛亮没有因为她不漂亮而放弃这门亲事,而是为黄氏的才华所吸引,不顾时人的讽刺,娶黄氏为妻。12

古今成大事者,必首先胸怀大志,诸葛亮也不例外,他在隆中隐居期间,以古代圣贤管仲和乐毅为奋斗目标,博览群书,为成功打下坚实基础。15

5.志向远大 期待成功15

6.志同道合 广交智士19

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无价的财富,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诸葛亮注意朋友的选择,这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19

7.运筹帷幄 庙算料胜24

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这种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使他为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的主张,使刘备的力量逐渐强大。24

8.审时度势 慎重抉择28

诸葛亮人称卧龙,乃天下奇才,他为什么偏偏选择力量弱小的刘备来辅佐呢?选择刘备是诸葛亮的明智决定,这使他得以实现自己的夙愿28

9.善寻间隙夹缝生存33

曹操已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弱小的刘备集团如何生存下去?33

战争前的计划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举足轻重的,如果计划得好经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7

10.先计后战 全胜至上37

如何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对于刘备集团来说事关生死存亡,诸葛亮巧舌如簧,终于使孙权下定决心41

11.情理并容 妙说孙权41

12.以智克智 巧得渔利44

诸葛亮和周瑜都想取得南郡,在此情况下,诸葛亮在周瑜与曹军鏖战之机,坐山现虎斗,等二者两败俱伤之时,借机取得南郡,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44

13.用人要疑 疑人要用47

俗语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但是诸葛亮在长期用人实践中,却贯彻”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方针,既充分地发挥人才的优势,也给自己留一分余地47

14.先公后私 不徇私情50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智慧、为人的楷模,这与他公而忘私、不徇私情的品格是密不可分的50

草船借箭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传颂,诸葛亮也几乎处于半人半神之间,他能化无为有,化害为利,让人佩服53

15.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53

16.宽容大度 见识超人56

俗话说:“将军额上能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如果没有容人纳人的能力,只能像周瑜一样高声三呼“既生瑜,何生亮”,而被活活气死56

17.巧借东风 火烧赤壁59

风也能借,真堪称奇,偏偏诸葛亮就能做到这一点,在周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时恰到好处地借来了东风,助周郎火烧赤壁成功。59

18.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62

所谓知己知彼,并不是简单地了解敌人的基本情况,而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永远比对手要站在更高一级的台阶上,俯视全局,这样才能取得胜利。62

19.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65

诸葛亮之所以常胜,就是因为他对任何大事都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决不打无准备之仗。65

作为一名领导,如何统驭下属是一门艺术,诸葛亮深谙其道,使得他的部属同心同德,誓死效劳,其奥妙何在?68

20.与人为善 为人着想68

21.因势利导 诱敌深入71

打击敌人要寻求最有利的时机,时机不成熟怎么办?这就需要把故人引进自己的包围圈内,关门打狗,痛痛快快。71

22.举荐庞统 不嫉贤能74

诸葛亮人称“卧龙”,面对另一奇才——”凤雏”庞统时,他惺惺相惜,毫不嫉妒,把庞统引见给刘备,丝毫没有考虑庞统会不会超过自己。74

23.审视全局 有备无患77

曹操大军侵袭孙权,希望借此消灭东吴并平定荆州,面对大兵压境,孙权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原来他心中早已有所准备。77

24.趋同适应 谐振同事81

诸葛亮辅佐刘备多年,深得其信任,这不仅是因为诸葛亮足智多谋,也是由于孔明深深了解刘备,在行事时多顺应刘备的心理,这为政之道实在重要。81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诸葛亮的激将法用得真可谓84

25.巧用激将 鼓舞士气84

26.以敌制敌 以内破亡87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敌人的阵营也是如此,挑拨离间,分化瓦解敌人之间的联盟常常是诸葛亮惯用的绝活。87

27.充分肯定 适时赞扬90

人的内心都渴望自身被肯定,自我的能力得到赞扬,领导者如果适时地赞扬部属,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90

28.了解属下 放手使用94

张飞为引张郃出兵与之对战,便故意每日钦酒至大醉,坐在山前辱骂,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责备张飞,而是又派军将给他送美酒至军前,这是何故?94

29.藏锋敛锷 图穷匕见97

战争是心智与武力的争逐,双方互相设计,以图胜利,在这真假难辨的复杂情形中,如何取胜?97

毛泽东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追击残敌中,势必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巩固已有的胜利成果。101

30.一鼓作气 乘胜追击101

31.吊民伐罪 师出有名104

古人言: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了使刘备集团的存在合理合法,诸葛亮煞费苦心地使刘备称帝。104

32.沉着冷静 处险不惊107

作为一名军事统帅,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情况,面临险情,如果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处险不惊,就可以化险为夷107

33.从善如流 集思广益112

善于倾听他人的良好建议,在决策时考虑他人的合理化意见,是诸葛亮的一个优点112

34.上下配合 相得益彰116

一个团体在对外交主中,互相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争取利益的过程中,有些事不宜由主要领导提出,这时就需要一个“唱黑验”的角色。116

作为领导,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尽量多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科,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准确性。120

35.事必躬亲 远征“南蛮”120

36.分清主次 区别对待123

如果遇到几个对手,他们之间互相结成联盟,在此情况下,应该怎么办?请看看诸葛亮的做法吧。123

37.攻城为下 攻心为上127

如何真正彻底地征服敌人?是以从肉体上消灭之,占据其城池为妙,还是以征服他们的心,使其从心底臣服为佳?127

38.罪不及众 减少树敌131

诸葛亮在征服南方孟获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一起同孟获起兵反叛的少数民族将领,对于他们,诸葛亮并没有一网打尽,而是尽量避免伤害他们131

39.功于忍耐 败于暴躁134

忍字心上一把刀,可见忍之困难,然而只有知难而进,才能取得成助。134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在这变化的世界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应该使用不同的对策。137

40.因地制宜 因机而变137

在对手没有准备好,没有考虑周全的时候进攻,无疑是一好机会,不容错过。141

41.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141

42.将计就计 假痴不癫143

在别人设好计策等你去钻时,如果你已有所了解的话,不妨将计就计,来他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143

43.避其锋芒 攻其懈怠146

选择一个最恰当进攻的时刻进攻。比如说在敌人已经失去锐气,懈怠不堪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146

44.善于观察 重视信息149

从古至今,信息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了充分、准确的信息,就是成功了一半。149

作为一名领导,其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从容镇定,而且在下属面前要表现得胸有成竹,不能自乱阵脚152

45.从容镇定 稳定军心152

46.满招损 谦受益155

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认可的一条准则“满招损,谦受益”,对于谁都是适用的,连聪明过人的诸葛亮也不例外。155

47.重视环境 巧借地利158

地理环境不论对于行军打仗,还是经商做买卖,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158

48.忠心耿耿 舍我为国161

诸葛亮明知烧死藤甲兵会折损他的阳寿,可是为了汉室社稷,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如此做,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61

49.夷人治夷 本土战略163

诸葛亮千辛万苦地征服南方,却并没有派一名官吏、一名壬卒来管理这里,他这葫芦里是什么药?163

诸葛亮平定南方,班师回国,至泸水处,有人告之此处有猖神作祸,往来者心须用人头祭之。一边是顺利回国,一边是活人的性命,在此情况下,诸葛亮如何抉择?167

50.爱惜苍生 以人为本167

51.深入敌后 妙用反间171

在与对手抗衡过程中,用一切手段使对手之间心生猜忌,互不信任,这常常可以减弱对方的实力。171

52.循循善诱 金玉良言175

诸葛亮对于刘备及其子刘禅,可谓是忠心耿耿,在他即将去远征的时候,也不忘对刘禅进行真实、坦诚的进谏。175

53.爱才惜才 体恤赵云180

曹操用人坚持“用人如器,扬其长而避其短”,但他很少讲情义 诸葛亮在择人善用的基础上,视部将如手足,这是他比曹操更富有人情味的地方。180

54.虚虚实实 示假隐真184

俗话说:“兵不厌诈。”诸葛亮在战争中经常示假隐真,让对万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184

人才是成功的关键。俗话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了求取这一将,诸葛亮真是费尽了心机,使尽了办法188

55.不惜一切 求取人才188

56.轮番作战 以盈待竭192

所谓轮番作战就是以疲劳战拖垮对方,诸葛亮就是以此法收降了猛将姜维192

57.以舌为刀 骂死王朗194

诸葛亮善于运用语言,在两军阵前竟然不费一兵一卒,活活骂死了魏将王朗,实在令人佩服。194

58.顺详敌意 并敌一向198

在决策前搞清敌人的意图,对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在精心部署本部的行动,这是诸葛亮取胜的法宝之一。198

59.知天知地 胜乃可全201

诸葛亮善于运用一切自然因素,正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这些外在条件,他才取得了别人没有取得的成功。201

诸葛亮之所以一生中极少犯错,与他事事谨慎,处处提防是密不可分的,所谓谨慎驶得万年船正是这个道理。204

60.小心谨慎 绝不轻敌204

61.妙用空城 敢于冒险207

千百年来,人们传颂诸葛亮的空城计,正如罗贯中所总结的:“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士人指点到今疑。”207

62.一视同仁 赏罚分明211

诸葛亮非常赏识马谡,但是为了严军纪,正法令,他还是忍痛割爱地将失街亭的211

63.将与众同 遇过责己216

诸葛亮对自己要求极严,当他犯错误时,他主动向后主刘禅请罪,要求将自己降职处分。216

64.居安思危 以攻代守219

诸葛亮高瞻远瞩,意识到不能将眼光停留在一时安乐之上,必须居安思危,因此他选择以攻代守的方法巩固蜀汉的稳定。219

古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就要求聪明的人对事物发展的形势有着正确的认识,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取得胜利。224

65.顺势者昌 逆势者亡224

66.进退有节神鬼莫测228

在做事时,需要有一个全局的眼光,当进刚进,当退则退,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228

67.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232

机会稍纵即逝,如何判断准确,抓住时机是一个决策者的基本素质。232

68.张机设阱 以逸待劳236

兵法讲,以近待远,以逸待劳,这样才能“制人于危难,扼人于深绝,诱人于伏内,使敌人不可脱而受制”。236

69.料事在先 胜人一筹239

在战场上,领先敌人一步就可能取胜,胜利往往是属于那些在战前精心谋划的人。239

对于坚守不出的敌人,诸葛亮有办法:他假装撤退,引诱敌军来追。 等敌军一出兵,诸葛亮就率军掉转方向,回击敌军。退是为了更好的进。242

70.退避三舍 迂回反击242

荀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的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一切自然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点在诸葛亮身上也有所体现。245

71.巧借天时 以少胜多245

72.从严治军 举威务严248

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否则就难以在部将心中有威信。 明智的领导者是如何树立起威信的呢?248

73.退兵增灶 瞒天过海252

历史上孙膑曾经利用增兵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而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一边退兵,一边增加饭灶的数量,是何道理?252

74.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256

战争对一个国家的物质供应要求极高,因为战争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富,如何既减轻本国的负担,又取得胜利呢?请看诸葛亮的妙计。256

讲究信用是一个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作为一名领导者,如果没有信用,那他绝对不会赢得部将的尊重。260

75.言而有信 一诺千金260

76.将欲取之 先以予之265

有的时候,想得到某种东西,这个时候最好是不直接求取,而是需要转换脑筋,先给予对方他想要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想取得就比较容易了。265

77.豁达大度 襟怀宽广268

宽容大度是对人的一种个性要求,对于领导者更是如此,所谓“为政之妙在于协调”,这种协调就包括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的关系,要使各种关系协调,必须要有宽容大度的性格,才能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促进工作效率。268

78.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271

诸葛亮在给刘禅的遗书中写道:“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其两袖清风可见一斑。271

79.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