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技术发展优秀文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技术发展优秀文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2391587.jpg)
- 彭建国,段翔宇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39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021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1035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文集;技术发展-研究-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技术发展优秀文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特稿3
要像重视“三农”问题那样重视“四矿”问题 朱训3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辩证思考 朱训5
论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检查工作 孙树义8
经济全球化与我们的对策 徐玉麟13
突出布局调整 加速生态建设实现新世纪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周生贤16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立法工作 顾昂然19
抓好结构调整 加快垦区经济发展 刘成果21
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路明 陈玉领24
规范地产市场 管好土地资产 王先进26
抓住机遇 积极发展天然气化工 潘连生29
认清形势 增强信心 做好我们的工作 冯梯云32
总结经验 面向未来 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孙隆椿35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广播电视技术走势 何栋材38
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有线电视网络 何栋材41
知识经济对我国信息化的挑战 胡启恒45
美国经济增长中潜伏着危机因素 李连仲48
我国城镇就业的问题、原因、趋势及对策 李欣欣51
中国“入世”后的外贸、外资形势及中期走势 白和金53
依法管理后勤应把握的基本问题 宋文玖56
实践“三个代表”维护社会稳定 胡忠59
开展“双思”教育活动 实践“三个代表”要求 杨永茂62
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吴久会65
国企改革与国资战略调整的全新构想:让“国有企业”成为历史,建立“国有事业制”模式 彭建国68
第二部分 政治思想79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别克木哈买提·木沙79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人权 谷春德80
《科普法》引发的思考 徐俊如85
提高“两个水平”、增强“两个能力”是实现“三个代表”如何代表的关键 季新民87
论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坚持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贡献 韦德先90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狄国忠93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西部开发思想与实践 陈东林94
权力资本配取的倾向与调适 许平97
与时俱进 努力开创人才辈出新局面 宋学平102
确立国有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意识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前提 申利一104
刍议审计监督与时俱进势在必行 曹春107
思源幸福感谢党 思进路灯前程亮 陈善学110
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 朱启湘112
“实事求是”是革命事业制胜的法宝 单六生114
关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考 邸永君115
邓小平经济效益核心思想初探 火剑117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 张铁120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任务 朱玉芬123
文化主体价值实现是文化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王远林125
发挥工会作用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文家富128
认识与思考 陈骏130
精神文明建设与我国的功勋制度 龚成13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杨发仁135
中国社会的信用危机 陈伟140
由游览卢沟桥想到的 沈运良143
第三部分 党的建设147
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党的作风建设 李庆奎147
强化责任追究是加大党内监督力度的有效途径 梁育群149
掌握强大的思想武器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谢德寿151
用“三个代表”指导基层党的建设 陈彦云153
严肃党的纪律 坚持从严治党 单国强154
抓好“村委”选举换届工作 强化基层政权建设 王文龙157
抓源头 筑牢反腐防线 高建荣159
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叶健宁160
学“讲话”思廉正 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张继贤162
科学地理解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 柯年妹164
从“三个代表”中把握三个辩证统一关系 赵光166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制度法律思考 牟辉军168
论我国关联企业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 王远明 陈凌云170
贪污罪主客体的界定 于跃江173
第四部分 理论探讨179
劳者有其股与收入分配 王珏179
西方学者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胡代光18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行性和艰巨性 汪海波186
论中国转型期经济学 谷书堂189
我国居民收入地区差距原因分析 马从辉192
用“七一”讲话精神 指导《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 王福成196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董德刚199
从产值大国走向科技大国 宗寒201
价值规律是支配市场经济分配的客观规律 张素芳204
我国转型时期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走势 田芊 王丛虎206
DSM(需求侧管理)的政府行动 杨志荣210
正确认识“邮”与“政” 胡仲元212
企业竞争能力辩析 王伯安214
钱学森与系统科学 苗东升217
钱学森与地理科学 马蔼乃219
论中文域名的知识产权属性与立法、执法框架 张玉瑞224
我国年产一亿吨钢的思考 黄务涤227
我国非营利性机构税收优惠政策初探 靳东升 张磊231
物流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刘力进235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赵传彪237
论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 李志杰238
市场经济进程中规范政府收费机制的思考 王龙华 徐岚240
浅议政府经济管理的角色转换 沈一鸣243
系统园地绽奇葩 冯国瑞245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朱少平250
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朱少平252
民营是推动林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尚平安254
与时俱进 发展民营经济 丁桂培257
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启示 杨玉甫260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模式探索 石银燕263
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的文化准备 黄伟文265
分形及其在证券市场上的应用 林勇269
通货膨胀条件下历史成本核算原则暴露出的问题 解丽梅273
只有差异化才能生存 陶天274
招投标和监理制在我国的发展及市场运行机制 聂庆轶277
论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杨家荣280
矿山安全增值效益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 黄盛仁 罗云281
企业文化对决策的影响 林祖跃28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 杨淑娥 张俊瑞 张晓明286
科技人员兼职中的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 陈洪琏290
登记公信力适用范围之我见 张兰兰291
文献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沈芳293
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 黄金春295
论名牌战略 朱玉龙297
当前农村供销合作社经营的难点、有利条件与对策 乌守尔·再都拉·柯坪300
组织人事部门要高度重视合理使用人才 梁伟光302
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颜光华 李建伟303
新时期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 王全新306
系统诠释价值流理念 创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 杨振球309
试论产品整体概念与老年消费市场开发 李大雁316
中国经济特区的“聚宝盆” 庞新梁320
提高 QMS 运行有效性的途径 王世芳323
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研究 田明华326
发展乡镇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佳途径 韩余辉329
“南桔北移”的研究体会 姜志敏330
评目录学研究对象“矛盾说” 刘国华332
西部大开发中的劳动人口迁移研究 徐乃瑞 杨兆文 许绍忠335
廿一世纪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与问题 沈建法 黄叶芳339
行政执法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蔡仲玉 章海341
重塑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力结构 石士钧344
劳动力供求的弹性矛盾律与效率矛盾律 刘仁彪346
房地产业新理念 陈梦玉 张炯349
积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推进西部开发的理性思考 许建争350
博弈理论在股票和期权交易中的应用 云天铨354
相乘性结构指数的再认识 孙慧钧356
失业的国际比较与统计界定 张淼358
下岗与失业并轨面临的挑战 申晓梅361
价值初探 张晓山363
论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体系 晏磊 谭仲军365
试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价值 宋士锋367
人力资本及其税负 吴保华372
中国股票上市公司盈利成长规律实证分析 黄志忠374
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律性特征 朱震葆37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 赵胜利382
第五部分 入世应对389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吕黄生389
开拓总承包市场 积极应对 WTO 挑战 李进峰391
发挥优势 合理调整 积极应对加入 WTO 的挑战 方炳祺394
再论国企改革攻坚之路 孟建波396
东亚经济大幅减速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谢明干398
传统企业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张淑荣401
全球化、多元化、网络化 孟纪新404
加入 WTO 后计量工作的应对策略 张成悌406
WTO 与中国行政法治建设 任进411
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势与加入 WTO 后中国经济特区再发展 唐永红415
论入世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 戴克商420
经济国际化战略与政府宏观调控问题思考 孙公准423
加入 WTO 将有力促进中国法治化建设 黄秋生426
积极应对入世 李朝海430
中国加入 WTO 后矿业和土地市场发展战略与对策 潘文灿432
入世:中国政府体制的第二次转型 段海波 邹俊煜435
加入 WTO 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孟笑梅 杜法义438
WTO 对中国矿业的影响及对策 钱丽苏441
环球经济与地方发展 陈宝民444
试析入世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及当前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王高泽445
抓住入世机遇 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邹谋信447
涂料、涂装与 WTO 方震448
WTO 与企业标准化 潘文君453
论我国油脂工业入世后发展战略基础 王尔惠457
中国“入世”与日用陶瓷走向 张锡秋458
搞好国产化 迎接聚酯工业发展的挑战 黄志恭462
加入 WTO 专业化服务对进出口公司的挑战 徐战菊464
转变职能改善服务 郑勇明468
加入 WTO 后我国农技推广系统经营农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梁桂梅469
中国入世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张永忠471
WTO 与我国反补贴立法 胡江峰473
中国加入 WTO 后对轮胎行业标准化的影响 邹盛翔475
中国邮政面对知识经济的思考 申振峰477
入世后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的形势 卜亚479
加入 WTO 后对厦门电厂供热的思考 郑功坦48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面面探 张洪484
加入 WTO 之后江华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朱东安487
关于中国加入 WTO 后铝工业面临若干问题的思考 殷建华489
加入 WTO 与建筑业管理的应对 蒋长安492
高等教育:入世后的挑战与对策 庞光明494
地方经济如何面对中国“入世” 申全民496
中国的知识经济与新世纪发展战略 刘杰 柴晓山 赵顺497
应对 WTO 企业迫切需要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戴元钦502
深圳特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思考 夏秋503
加入 WTO 要按国际惯例改进企业审计 李晓明506
第六部分 体制改革511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周叔莲511
必须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魏杰513
对改革重庆市主城区六桥一隧机动车通行费收取办法的思考 周建中518
改革为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开拓了坦途 董志凯522
“九五”时期我国计划体制改革 李朴民 李冰524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扎实做好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工作 谷孟群527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亟待有效推进 董迎530
进一步深化我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钟金泉533
土地税费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 孟祥舟536
上市与企业转型 吴肇琪538
浅谈公司制改制中的法人治理结构 宋登文540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重塑 李赞梅543
长路漫漫 上下求索 孟东平546
推进质量管理改革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毛亚杰550
浅议以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的理论构架与实践模式 单中天 汪斌555
建立规范化的公司制度是国有企业“强身健体”的有效途径 宋士军558
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的思考 严明560
对我国勘察设计单位转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易冰源562
用股份制改造推动国有保险公司发展 邹平565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李锋567
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激励机制研究 韩保元 向洪568
WTO 与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芮夕捷572
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卢秀华575
引入内部竞争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王继宁579
从法人责任制看政府投资控制改革 王顺柱580
兼营性外商投资企业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何建堂582
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主要目标 汪向东584
关于推进各级供销合作联社改革的思考 梁兆雄587
工人自治 期股买断 李炳炎589
论“税费分筹” 彭树生592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探讨 刘天祥594
加快改革步骤 完善建设银行企业化管理 岑英才598
对基层央行干部任用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林万里600
关于成本核算改革的几点探索 付田华603
社会参与制: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创新 周晓庄606
债转股对上市公司影响研究 吴宁玫609
商业流通企业改革必须抓住四大问题 张国龙613
山东黄河三制改革在实践中优化推进 曹志华614
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 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管理的路子 王文波617
深化改革 转换机制 邱天红 郭敏619
农业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实践和有关问题探讨 林洁梅 陈友订623
高技术进步与人文经济趋势 黄河626
树立新的发展观 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曹玉书631
第七部分 发展研究631
把好重大项目质量关 包锡盛 刘世虎634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首钢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 罗冰生637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 米建国 李建伟639
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姜代晓650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优化升级的财税对策 杨德向653
湛江发展战略研究的回顾与探讨 陈炜655
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李永安658
以新的思路发挥广东独有优势 吕伟雄661
念山水经 唱特色戏 走致富路 刘贤木663
直辖五年 成就辉煌 谢德禄 吴安 李琼666
重庆市主城区住宅需求总量影响因素分析 曹光辉670
关于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的几点思考 尹永日673
“三抓三促一引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 林果先676
不断加强的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事业 王中新679
抓好旅游产业 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 黄桂辛681
再造农垦茶叶新优势 实现农垦茶叶新发展 杨孟觉682
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李志军684
关于湖南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 黄寿德687
三管齐下建设“信用福建” 方寿中689
2002年中国经济运行前景 韩孟69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 王安建 王高尚694
面向廿一世纪上海的选择人居环境·城市品位·文化建筑 邢同和696
谁来做大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 于其芳698
广州市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陈程飞700
以人力资源优先开发取代传统资源开发导向战略 杨安民701
奶业的发展必须依托高新技术的应用 张志平704
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之发展路线 吴纬国706
培育发展 依法规范 构建新学会 开创新局面 李小萍 李正墨709
水库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 杨文建 舒平711
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周政坤714
我国新闻纸行业竞争结构浅析 陈志鸿715
我国聚合氯化铝工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晏永祥719
大跨度 越常规 创辉煌 刘学库723
关于江苏“十五”计划有关结构调整 翁展726
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名牌战略 许准728
南部经济区:在比较优势中寻求新的动力 李敢建731
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状况及结构调整任务 周秉利733
天津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模式应当与时俱进 阎耀军736
联合重组——世界发展新趋势 薛传钊738
新疆棉花流通与棉纺织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甄鹏742
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炼铜产业 孔繁义744
强化创新意识 实现跨越发展 朱炳国751
赴陕、豫、湘考察民办教育见闻 陈道远 沈晓春753
2002年国际商品市场回顾与2003年前瞻 郭培兴756
北京之源再放异彩 刘焕忠760
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 徐益民763
论结构调整中的山西杂粮 李杰林765
对中国农药工业发展的思考 王律先768
经济增长的第二引擎:扩大对外输出 张良卫772
中国水泥制品工业五十年发展回顾 张树凯774
2000—200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姚洁777
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的 DEA 方法 马占新 唐焕文779
区域定位与发展战略 施景钤781
跨国公司与中国应策研究 陈树高783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 宋学宝786
风景区旅游开发中的客源市场研究 任黎秀 史爱玲 廖南 刘小英 冒宇晨790
对新世纪重庆制造业发展战略选择的思考 沈晓钟793
对我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叶岱夫795
谈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的途径 原哲文797
以两岸经济合作促闽港澳台经济合作 金泓汎801
新疆棉纺织企业的经济发展探讨 聂红803
中华国漆亟待复兴 王有槐 胡炳环 林金火806
上海氯碱烧碱生产和营销策略探讨 潘天宁809
强化工业技术进步 促进我市产业升级 范毓川812
构建宁镇扬旅游区 实施区域旅游开发战略 高曾伟816
用信息化削平税收征管改革路 彭志华819
关于我国铅锌工业现状及“十五”发展思路的探讨 周国宝822
浅论拍卖企业中介服务 张惠琴825
资源综合利用对我国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意义 杜尧君827
新形势下我国商办工业的发展方向 罗梦传829
我国专用塑料的市场现状及发展 范忠庆830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 张威833
“十五”江苏经济的灰色预测 门可佩840
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韩少奇844
南京市出口供货与实际出口的比较研究 王朔南 袁颖 刘克845
萍乡矿业技术学院百年办学史和新世纪的思路 周锡祥851
黄华镇“十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工作浅谈 郑鹏飞853
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廖承军855
县级财政亟待走出“窘境” 谌争勇857
落实十五工业发展规划 加快广西医药工业发展 董进明861
我国商品混凝土发展现状浅析 吴晓泉 闻德荣864
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发展 白景瑞867
国外无机化工市场动态 陶道敏871
农地流转 黄土生辉 杨柳873
深圳国有外贸公司发展的思路 顾大公875
走在致富前列的天峨人 张人健 张同欢877
从“兰溪”看老工业基地走出困境的途径 冯拾松883
提高航天组织部门工作整体水平之我见 邹育高885
21世纪轮胎工业发展趋势 隆有明887
乘风而上铸辉煌 刘波 郑士娜 皮凡891
喂好“落地的大鸟” 陈良893
承东启西扬优势 沟通南北求发展 陈南京894
浅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叶子瑞896
关于技工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牛宪民897
乐清市森林旅游资源及其产业发展意见 李振南 杨建青900
对昭通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邱清遐902
构建邮政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刘冬青904
非晶合金变压器发展前景探讨 冯文胜907
常熟市第三产业展望 仲立910
台湾地区城乡发展历程之历史论述 梁又文911
您的心血我们没有败了 何荣富917
春风吹皱一池水 秋后光辉半亩园 张少泉920
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 叶怀珍 杨泽轶923
物流概念和物流定义 靳伟925
汽车运输的市场化探讨 陈忠富927
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 杨挺 孙家康930
加强内贸集装箱运输网络建设的探讨 曹春起 方芳 向军 张长山932
浅析珠江水域船舶超载现象及其管理对策 邓锋934
关于苏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相关思考 朱名驹937
预测未来10年太平洋东行集装箱货物运输的发展趋势 唐昀943
正确认识物流业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扬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吉爱平945
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张文尝947
赴德国、意大利消防考察见闻 郑保新955
第八部分 世界经济955
全球知识经济的21世纪 何备景 周理959
农业国际化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影响及对策 孙长学964
论日本经济体制改革 范纯967
日本保险业困境的原因与我国保险业的现状的比较 李凌969
美国土地征用制度研究 李珍贵971
欧美反倾销政策及我国企业应对措施 杨宏973
美国金融业实行全能化经营之路及对中国的启示 张莲英977
美国农业补贴法案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分析 牛犁980
美国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由来与评析 贾琳982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变化 李仲生984
美国改革贫困衡量方法的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 孙瑶986
美国华人与硅谷 符瑜988
美国制药业的完全市场化管理 梅冀蓉993
德国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及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之启示 杨国平 孙旭平995
日本的通货紧缩及治理措施 瞿见哲998
对“9·11”事件、美国与世界经济衰退后四川扩大出口创汇的思考 韩世隆1000
20世纪末英国保守党执政期间的私有化政策 杨国彪1003
对联邦德国反垄断机制的思考 胡明生1007
中介服务机构的体系、功能及其运作特点 蒋爱玲1009
国外及世界银行对非自愿移民的基本做法 蔡频1014
2001年全球股市综述 王中海1016
外籍公司在阿联酋的市场准入条件 郭浩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