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新素养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师新素养 第2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2398908.jpg)
- 周宏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9000079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师新素养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1
第一节 培养高素质人才2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2
二、育人为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4
三、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才5
四、终身学习是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
五、学校应当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7
六、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9
七、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10
八、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10
九、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11
十、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12
第二节 信息技术13
一、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13
二、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14
三、研究教法首先要研究学法,这样才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16
四、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18
五、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19
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20
七、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21
八、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22
九、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依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23
十、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24
十一、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25
十二、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26
第三节 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27
一、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27
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28
三、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30
四、有了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31
五、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向往的地方32
六、让中国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需要良好的政策空间33
七、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34
八、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5
一、终生教育思潮的形成37
第一节 终生教育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概述37
第二章 终生教育思潮37
二、终生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完善40
第二节 终生教育产生和形成的原因42
一、学者观点42
二、终生教育形成因素的系统分析46
三、终生教育形成的社会因素分析46
四、终生教育形成的教育因素分析52
第三节 终生教育的理论观点54
一、终生教育的概念54
二、保罗·郎格朗的终生教育理论57
三、戴夫关于终生教育的20条原则61
四、《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关于终生教育的理论观点63
第一节 背景和内容67
一、背景67
第三章 合作教育:塑造新型的师生人际关系67
二、内容70
三、前苏联使用教育学的基本主张73
第二节 简要评价76
第三节 案例分析:“对称图形”教学实录77
一、“对称图形”教学实录77
二、评析81
第四章 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83
第一节 创新教育的产生和发展83
一、创新教育的特征86
第二节 创新教育的特征和内容86
二、创新教育的内容89
第三节 案例分析92
一、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整体优化93
二、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94
第五章 范畴教育: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97
第一节 “范畴教育”理论的提出97
第二节 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99
一、范畴教育的基本思想99
二、教学论分析103
第三节 教学论分析的实施——实例分析107
一、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的背景111
第六章 多元智力理论: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111
第一节 背景和内容111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113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的意义119
第二节 简要评价120
第三节 案例:儿童的多元智力评估核查量表121
一、语言智力:121
二、逻辑——数学智力:122
三、空间智力:122
四、运动——操作智力:122
七、内省智力:123
六、人际智力:123
五、音乐智力:123
第七章 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125
第一节 背景和内容125
一、环境教育的产生背景125
二、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127
三、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129
第二节 环境教育的内容131
一、中小学教育现状131
二、小学环境教育133
三、中学环境教育134
第三节 案例:教学大纲135
二、第二学年:应能较深入地理解环境科学的有关理论136
一、第一学年:应能掌握有关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36
三、第三学年:应该具有调查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137
第八章 现代教育思想139
第一节 我国新时期的人才观139
一、我国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39
二、几个值得探讨的人才观问题144
第二节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146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46
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150
三、学生是责权主体151
四、学生是独特的人154
第三节 现代课程观的特征155
一、现代课程观概述155
二、现代课程观的具体特征156
三、影响课程观发展的主要因素160
第四节 教育机会均等164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及其实现的前提条件164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168
第五节 教育管理民主化170
一、教育管理民主化的涵义170
二、教育管理民主化的特征171
一、教学民主化的涵义174
二、教学民主化的特征174
第六节 教学民主化174
第九章 教学方法179
第一节 发现学习179
一、关于发现与发现法179
二、发现法的益处182
三、发现法的教学模式183
四、发现法应用范例184
五、发现学习应用策略186
第二节 掌握学习187
一、“差生”是如何产生的?188
二、测验与评价的目的是什么?190
三、“常态曲线”观的危害190
四、掌握学习应用策略191
第三节 暗示教学192
一、生理学、心理这研究对教育的启示192
二、暗示教学的原则193
三、暗示教育应用举例194
四、暗示教育应用策略195
第十章 创造性教学模式197
第一节 吉尔福特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197
一、理论构想197
二、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198
三、举例:创造性思维教学习题的编制199
第二节 威廉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倾向教学模式202
一、理论构想202
二、教学策略203
第三节 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模式206
一、理论构想206
二、操作程序207
三、教学原则208
第四节 泰勒发展多种才能的教学模式208
一、理论构想208
二、操作重点209
三、教学步骤210
第五节 我国创造性教学现行的几种模式211
一、学科课堂教学渗透211
二、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212
三、开展创造活动214
第十一章 课堂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方式217
第一节 培养发散思维的方式217
一、发散性提问217
二、延迟评价218
三、集体讨论219
四、思路提示220
五、结果预测221
六、多向求解222
第二节 培养创造想象的方式223
一、培养创造想象的一般要求223
二、课堂上培养创造想象的几种方法225
二、宽容急性回答230
第三节 培养直觉思维的方式230
一、鼓励大胆猜测230
三、允许跳跃思考232
四、引导学生整体观察232
第四节 发现法——培养发现能的方法234
一、什么叫发现法234
二、怎样运用发现法238
第十二章 创造性教学评价243
第一节 创造性教学评价的性质243
一、创造性教学评价的涵义243
二、创造性教学评价的分类244
三、进行创造性教学评价的目的245
一、创造性教学评价的原则247
第二节 创造性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247
二、创造性教学评价的方法248
第三节 课堂创造性教学评价252
一、评价的指标体系252
二、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255
第十三章 满足学生需求 创建积极课堂环境259
第一节 情绪安全感259
第二节 趣味性260
第三节 自信262
第四节 归属感266
第五节 权力和自由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