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所有权转让的抽象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所有权转让的抽象性研究
  • 李峰沄责任编辑;郝丽燕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22388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所有权-转让-民法-研究-德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所有权转让的抽象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原因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3

三、研究内容9

四、研究方法12

五、概念解释14

第一章 物权契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7

第一节 物权契约理论提出前所有权转让学说的发展18

一、萨维尼之前所有权转让学说18

二、物权契约理论的先行者24

第二节 萨维尼物权契约理论的提出及发展31

一、潘德克顿手稿中提出的物权契约32

二、讲座中关于所有权变动的学说发展33

三、《当代罗马法体系》中的物权契约38

四、中间结论40

第三节 影响物权契约理论形成的因素分析40

一、“取得名义+取得形式”与即时赠与的不和谐41

二、“意思”信条以及自由主义哲学思想的共同作用45

三、契约理论48

四、所有权概念50

五、中间结论51

第四节 各方对物权契约理论的继受52

一、在理论界产生的影响53

二、对司法裁判的影响55

三、对立法的影响56

第五节 物权契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73

一、从所有权保留买卖的构建视角看物权契约74

二、从拟制交付的视角看物权契约77

三、从不动产登记的视角分析物权契约78

四、种类物交易的具体化和未来物交易的“交付”79

五、中间结论81

第六节 现行德国民法中所有权转让的要件82

一、不动产所有权转让的要件82

二、动产所有权转让的要件82

第七节 本章结论86

第二章 抽象原则的发展89

第一节 罗马法中所有权转让与“原因”的关系90

一、罗马法中要式物所有权转让的抽象性90

二、交付制度中所有权转让与原因行为之间的关系91

三、对罗马法中所有权转让的“合法原因”的解释97

四、中间结论102

第二节 抽象原则在德国的形成104

一、古斯塔夫·胡果时期104

二、萨维尼时期105

三、萨维尼之后其他学者对物权契约抽象性的发展113

四、德国传统土地取得中的抽象原则116

五、中间结论118

第三节 19世纪各国对抽象的所有权转让的继受118

一、德国民法典之前对抽象原则的承认119

二、《德国民法典》立法时对抽象原则的承认123

三、抽象原则在当时得以广泛接受的原因分析131

第四节 20世纪学界对抽象原则的态度136

一、20世纪前期对抽象的法律行为的批判浪潮136

二、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德国学界的争议142

三、抽象原则对邻国的影响144

第五节 物权行为的内容抽象性145

一、有因的负担行为145

二、抽象的处分行为147

三、小结149

第六节 对抽象原则的评价149

一、支持抽象原则的主要理由150

二、批评抽象原则的主要理由151

三、中间结论154

第七节 本章结论154

第三章 抽象原则的突破158

第一节 条件关联性160

一、《德国民法典》第158条的可适用性论证160

二、司法裁判168

三、对条件关联性约定的要求170

四、中间结论172

第二节 一体法律行为173

一、理论界观点的分歧174

二、司法裁判179

三、其他问题184

四、中间结论185

第三节 共同瑕疵187

一、物权行为基于意思表示的错误被撤销189

二、物权行为因为欺诈和胁迫而撤销203

三、债权法律行为和物权法律行为无效208

四、中间结论221

第四节 区分原则的突破222

第五节 本章结论223

第四章 关联制度及面临的问题分析226

第一节 善意取得制度227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28

二、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构建的差异232

三、“抽象原则+善意取得”vs.“有因原则+善意取得”239

四、不动产交易中的善意取得与抽象原则的关联244

五、中间结论246

第二节 抽象原则与破产程序及强制执行程序的问题解决249

一、取得人陷入破产程序249

二、对取得人进行强制执行254

三、中间结论256

第三节 标的物返还: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Kondiktion) vs.原物返还请求权(Vindikation)257

一、债权法律行为自始无效257

二、债权法律行为和物权法律行为都自始无效263

三、债权行为向未来失去效力265

第四节 比较制度经济分析视角下的物权契约和抽象原则266

一、比较制度经济分析法的理论基础267

二、从比较制度经济分析的视角看物权契约和抽象原则270

三、中间结论273

第五节 其他问题274

一、欧洲私法统一过程中所有权转让模式274

二、多重买卖276

第五章 抽象原则的其他适用278

第一节 债权让与的抽象性278

一、债权让与制度的发展280

二、德国民法典之前债权让与的抽象性285

三、德国民法中的债权让与及抽象原则289

四、中间结论295

第二节 抽象之债296

一、基本原则——负担行为有因297

二、抽象之债理论发展298

三、理论界对抽象之债的态度305

四、中间结论313

第三节 代理授权的抽象性313

一、代理制度抽象性的发展315

二、拉班德提出的代理授权抽象性的内容317

三、《德国民法典》中代理权的抽象原则321

四、中间结论324

第四节 著作权法中的抽象原则325

一、著作权中的区分原则326

二、抽象原则在著作权法中的可适用性333

三、立法和实践对抽象原则的态度340

四、中间结论345

第五节 本章结论346

结论348

一、关于物权契约348

二、关于抽象原则352

三、关于抽象原则的突破357

四、关于抽象原则关联制度及问题361

五、关于抽象原则的扩展适用364

六、结语兼展望365

参考文献367

中文参考文献379

后记3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