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往人的全面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往人的全面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
  • 张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58737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全面发展(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往人的全面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二、研究历程与文献综述4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0

第一章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人的现代化24

第一节 人的现代化基本原理概述25

一、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25

二、人的现代化的动因及模型34

三、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39

四、人的现代化的经验与规律49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与人的现代化的悖反54

一、“物的人格化”与“人的物化”57

二、“资本的增殖”与“人的贬值”61

三、“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64

四、“总体发展全面性”与“人的主体性”66

五、“人的异化生存”与“人的自由本性”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之于人的现代化的价值73

一、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世界现代化形态75

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78

三、生活资料按劳分配:人的现代化的生活保障80

四、人与自然和谐一致:人的现代化的生态条件82

五、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政治保证84

六、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终极旨归8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渊流精要8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源泉89

一、理论渊源: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承继89

二、现实根源:对资本统治下人的命运的关切92

三、方法论基础: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改造及超越9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演进过程100

一、孕育期(1839—1843年):承继和批判“抽象的人”100

二、雏形期(1843—1846年):发现和立足“现实的人”103

三、成熟期(1847—1895年):解放和发展“现代的人”11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要义118

一、“现实的人”:人的现代化的逻辑起点118

二、“个人需要”:人的现代化的内驱动力121

三、“物质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首要前提124

四、“人类自身生产”:人的现代化的第一动因127

五、“精神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动能130

六、“社会关系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障134

七、“普遍交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条件138

八、“异化的人”:人的现代化的历史阵痛141

九、“联合劳动”: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力量144

十、“自由个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注147

十一、“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理想目标151

第三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探索历程157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人的现代化的探索及实践158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探索158

二、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实践165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178

一、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与国民性改造思潮178

二、毛泽东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探索187

三、邓小平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开拓195

四、江泽民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推进200

五、胡锦涛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发展205

六、习近平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创新2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214

一、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214

二、类的现代化与个人现代化相统一215

三、社会现代化与个体现代化相统一216

四、理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相统一217

五、党的现代化与群众现代化相统一218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图景220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方位判定22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2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总依据224

三、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精神基因228

四、人的依赖与物的依赖并存:当下中国人的存在状态23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现实阻滞236

一、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236

二、民主政治制度尚需健全239

三、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固化242

四、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242

五、公共服务供给仍显不足245

六、文化价值观念有些浮躁248

七、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加剧250

八、人口数量规模相当庞大25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发展诱因257

一、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58

二、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60

三、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62

四、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64

五、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67

六、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69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建设策略2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273

一、坚持充分发展与公正发展相统一273

二、坚持多元发展与立体发展相统一274

三、坚持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274

四、坚持高效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统一2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276

一、国内外人的现代化测度相关指标体系概览277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初探289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战略路径294

一、实行人性化能力教育,促进中国人的观念行为现代化295

二、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夯实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299

三、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底线公平302

四、完善参与式民主政治,健全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权利保障305

五、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机会公正310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农民现代化赶进步伐313

七、培育现代性文化价值,涵养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精神品质317

八、建设可持续生态环境,优化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天人关系321

九、利用全球化发展契机,推动中国人的现代化的世界交往325

结语 挑战与机遇:13亿多人的现代化330

主要参考文献333

后记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