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村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村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2449699.jpg)
- 宋立杰,陈善平,王晓东,赵由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80349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158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乡镇-垃圾处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村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基本概念1
1.2 生活垃圾堆场的识别2
1.2.1 外部特征2
1.2.2 内在特征3
1.3 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场的危害4
1.3.1 填埋气污染与安全隐患5
1.3.2 渗滤液污染地下和地表水系5
1.3.3 土壤污染6
1.3.4 填埋场土地利用与景观问题6
1.3.5 传播疾病6
1.3.6 坍塌和滑坡7
1.4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管理7
1.4.1 国外情况7
1.4.2 国内情况8
1.5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技术15
1.5.1 排查对象和范围15
1.5.2 排查内容和要求15
1.5.3 整治技术16
2 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18
2.1 场地调查18
2.1.1 第一阶段调查18
2.1.2 第二阶段调查21
2.1.3 初级场地概念模型的建立26
2.2 风险评估27
2.2.1 垃圾堆体风险评估27
2.2.2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评估32
3 垃圾堆放点修复技术选择42
3.1 垃圾堆体的修复43
3.1.1 原位好氧修复技术43
3.1.2 就地封场技术43
3.1.3 原地筛分处置技术44
3.1.4 整体搬迁治理45
3.2 污染土壤修复45
3.2.1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土壤类型45
3.2.2 土壤修复技术介绍46
3.2.3 固化/稳定化技术47
3.2.4 阻隔技术51
3.2.5 化学氧化技术55
3.3 污染地下水修复57
3.3.1 技术适用条件及过程监测58
3.3.2 优化措施59
3.3.3 技术优缺点59
4 就地封场修复技术61
4.1 概述61
4.2 覆盖系统62
4.2.1 防渗材料选择62
4.2.2 覆盖系统设计64
4.3 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66
4.3.1 总体原则66
4.3.2 垂直防渗系统67
4.4 填埋气体导排收集、处理与利用工程69
4.5 渗滤液收集处理70
4.5.1 总体原则70
4.5.2 渗滤液收集系统70
4.6 防洪与地表径流导排72
4.7 垃圾堆体绿化72
4.7.1 生态恢复过程72
4.7.2 实施过程73
4.8 环境监测76
4.9 堆放点封场后维护78
5 原位好氧修复技术79
5.1 概述79
5.1.1 非正规填埋场/堆放点中垃圾的降解过程79
5.1.2 原位好氧修复技术强化垃圾的降解稳定80
5.2 主要影响因素83
5.2.1 垃圾的组成和含量84
5.2.2 含水量84
5.2.3 氧气含量84
5.2.4 通风压力89
5.3 好氧修复系统93
5.3.1 系统组成93
5.3.2 实施步骤96
5.3.3 治理目标96
5.3.4 治理工期96
5.3.5 治理费用估算96
5.4 武汉市金口垃圾填埋场应用实例97
5.4.1 概况97
5.4.2 填埋场场地调查97
5.4.3 填埋场治理方案和效果98
6 异位开采和分质资源化技术101
6.1 概述101
6.1.1 填埋场开采102
6.1.2 开采方案102
6.2 开采过程103
6.2.1 前处理工艺103
6.2.2 开采104
6.2.3 分选系统104
6.2.4 开采过程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106
6.3 矿化垃圾的利用106
6.3.1 矿化垃圾的概念106
6.3.2 矿化垃圾的形成过程107
6.3.3 矿化垃圾的综合利用108
6.3.4 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垃圾渗滤液实证109
7 环境管理和修复验收119
7.1 环境管理计划119
7.1.1 大气环境污染的控制119
7.1.2 地表水环境污染122
7.1.3 固体废物123
7.1.4 环境管理计划的实施125
7.2 环境监测和监理127
7.2.1 前期准备127
7.2.2 监理过程129
7.2.3 非正规填埋场修复后的环境与安全监测131
7.3 修复工程验收133
7.3.1 文件审核133
7.3.2 现场勘察134
7.3.3 采样布点方案制定134
7.3.4 修复效果评价136
7.3.5 编制验收报告137
7.3.6 施工验收及要求137
8 修复后场地的再利用开发139
8.1 概述139
8.2 场地再利用方式140
8.2.1 农林类(E2)模式140
8.2.2 绿地类(G)模式141
8.2.3 商业服务设施类(B)模式141
8.2.4 工业用地类(M)模式141
8.3 影响因素142
8.3.1 非区域因素142
8.3.2 区域因素146
8.4 应用实例150
8.4.1 美国150
8.4.2 韩国兰芝岛填埋场152
8.4.3 中国153
参考文献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