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库全书荟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四库全书荟要》研究
  • 江庆柏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2843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730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742页
  • 主题词:《四库全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库全书荟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四库学文献的基本类型1

第二节《荟要》研究概述及本书的写作思路17

第一章《荟要》概说29

第一节《荟要》的一般情况29

一、《荟要》纂修完成的时间29

二、摛藻堂与味腴书室33

三、《荟要》收录图书的种数、册数35

四、《荟要》的进送39

五、《荟要》的缮写与装潢41

第二节《荟要》的覆校46

第三节《荟要》与《全书》的一般关系50

一、《荟要》的卷次标注及与《全书》的差异51

二、《荟要》和《全书》的抄写用纸54

三、《荟要总目》与《全书》的参照问题57

第二章《荟要》纂修机构与办理人员59

第一节《荟要》办理机构的设置59

第二节 于敏中与《荟要》纂修66

一、《于文襄手札》基本内容67

二、《于文襄手札》与《荟要》纂修71

三、于敏中与办理《荟要》纂修74

第三节 陆费墀与《荟要》纂修82

一、陆费墀与《荟要》缮录82

二、陆费墀与《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86

三、陆费墀与《荟要总目》93

第四节《荟要联句》研究95

一、《荟要联句》的参加人员95

二、《荟要联句》的基本内容97

三、《荟要联句》与《荟要》内容的脱节问题103

第三章 乾隆帝与《荟要》纂修108

第一节 乾隆帝谕旨与《荟要》纂修108

第二节 乾隆帝题书诗文与《荟要提要》的撰写112

一、乾隆帝题书诗文与《荟要提要》的撰写时间113

二、乾隆帝题书诗文对《荟要提要》的影响117

三、乾隆帝题书诗文对《荟要提要》的吸纳与批评120

第三节《荟要》与《全书》敕撰本的类目改易131

第四节《荟要》本《铁崖古乐府》作者姓名的书写问题140

第四章《荟要》的图书来源及版本著录145

第一节《荟要》的图书来源145

一、《荟要总目》的图书来源著录145

二、《荟要》的图书来源分析147

三、《荟要总目》著录图书来源存在的问题152

第二节《荟要总目》与《总目》著录图书来源比较153

一、《荟要总目》与《总目》著录来源不同但实际无差异153

二、《荟要总目》与《总目》著录差异分析155

三、《荟要总目》与《总目》著录差异例证159

第三节《荟要》缮录依据的版本168

第四节《荟要》本《明诗综》考略173

一、《明诗综》版本考173

二、《荟要》本与原刻本《明诗综》的差异183

第五章《荟要》的图书选录188

第一节《荟要》图书选录的基本标准188

一、《荟要》各类目收录图书的品种188

二、《荟要》收录图书的标准190

三、《荟要》图书选录的缺陷196

四、《荟要》图书选录的几个问题198

第二节《荟要》与《通志堂经解》203

一、《荟要》与《通志堂经解》的采用203

二、《全书》与《通志堂经解》207

三、《荟要》未采用《通志堂经解》本之图书214

第三节《荟要》史部图书的选录215

一、正史类图书的选录215

二、史部其他类别图书的选录222

三、《荟要》与《全书》史部图书选录的差异223

第四节《荟要》集部图书的选录226

第六章《荟要》的图书分类233

第一节从《初目》到《荟要》的图书分类233

一、《初目》建立了最早的《四库全书》图书分类体系233

二、《荟要》图书分类概述236

三、《荟要》与《全书》的类目改易238

第二节《荟要》经部图书分类242

一、类目设置的差异242

二、类目名称的差异246

三、类目顺序的差异249

第三节《荟要》史部图书分类251

一、类目设置的差异251

二、类目名称的差异253

三、类目顺序的差异260

第四节《荟要》子部图书分类262

一、类目设置的差异262

二、类目名称的差异266

三、类目顺序的差异268

第五节《荟要》集部图书分类271

第七章《四库全书荟要总目》研究274

第一节《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概述274

一、上谕、联句、职名、凡例275

二、《荟要总目》281

三、《荟要总目》与《荟要》参校本286

四、《四库全书荟要分架图》289

第二节《荟要总目》与图书版本著录290

一、古代书目的版本著录291

二、《荟要总目》与《荟要提要》的版本著录294

三、《荟要总目》《荟要提要》与《总目》的版本著录295

四、《荟要总目》版本著录存在的问题299

第三节《荟要总目》与《荟要提要》的著录差异302

一、图书著录形式上的差异302

二、《老学庵笔记》的图书著录差异310

第八章《荟要提要》研究(上)——《荟要提要》的文献来源314

第一节 四库提要研究概述314

一、四库提要研究314

二、四库提要比较研究317

第二节 分纂稿与《荟要提要》324

一、翁方纲分纂稿与《荟要提要》325

二、姚鼐分纂稿与《荟要提要》334

三、余集、邵晋涵分纂稿与《荟要提要》336

第三节《初目》与《荟要提要》340

一、从《荟要提要》看《初目》的成书时间340

二、《初目》与《荟要提要》之关系比较346

三、《初目》与《荟要》的篇卷分合354

第四节《武英殿聚珍版》提要与《荟要提要》361

第五节 文渊阁提要与《荟要提要》366

第九章《荟要提要》研究(下)——《荟要提要》对四库提要的影响374

第一节 分纂稿与四库提要374

一、从分纂稿到《总目》提要比较375

二、关于四库提要的选择性录用问题386

三、提要内容与部类的不相一致388

四、提要差异与政治干预389

第二节《初目》与四库提要394

一、四库提要关系考察395

二、从《初目》到《总目》提要比较401

三、《初目》与《荟要提要》在提要文献系统中的作用414

第三节《荟要提要》与四库提要420

一、《荟要提要》与文渊阁提要420

二、《荟要提要》与文溯阁、文津阁提要427

三、《荟要提要》与《武英殿聚珍版》提要431

四、《荟要提要》与文澜阁提要434

五、朱鹤龄《李义山诗集注》提要的分析438

第四节《荟要提要》和《总目》440

一、《荟要提要》与《总目》异同比较441

二、《荟要提要》与《总目》所见改动情况445

三、四库提要与纪昀的修改界线454

第十章《荟要》本研究457

第一节《荟要》本与四库底本457

一、四库底本及所依缮录本457

二、底本的编辑记录与《荟要》本的改正462

三、《荟要》对底本的删改463

四、《荟要》与《全书》的文本差异与底本问题468

五、《荟要》本《经义考》与底本问题478

第二节《荟要》本与《全书》本比较485

一、书名、卷数、注释、绘图486

二、序跋、篇目489

三、《荟要》本与《全书》本乾隆帝题书诗文比较505

四、《荟要》本优于文渊阁本例证511

第三节 图书的改动与四库本的差异515

一、改字与四库本的差异515

二、从“按语”看《荟要》与《全书》的关系518

三、四库本《明史》赞语的差异523

第四节《明诗综》赵迪、张翨条文与四库本的差异533

第十一章《荟要总目提要》学术观念研究541

第一节《荟要提要》的目录学成就541

一、《荟要提要》概述541

二、《荟要提要》的崇实观念544

三、《荟要提要》体现的“史”的观念549

四、《荟要提要》存在的问题554

第二节《荟要提要》与《总目》学术观念的差异557

一、《荟要提要》与《总目》异同的总体比较558

二、《荟要提要》与《总目》基本观点相同性比较559

三、《荟要提要》与《总目》观念差异的一般分析563

四、《荟要提要》与《初目》、文渊阁提要学术观念的比较568

第三节 关于正统、汉宋、朱熹评判问题570

一、宋辽金元“正统”问题570

二、汉学、宋学评判问题574

三、朱熹评判问题579

四、四库提要关于理学、朱熹态度转变的分析591

第四节 四库提要对清朝皇帝态度的差异599

一、《荟要提要》、文渊阁提要与《总目》相异600

二、《荟要提要》与文渊阁提要、《总目》相异603

三、四库提要对清朝历代皇帝的差异性表述611

第五节《荟要总目提要》的经学观念613

第六节《荟要总目提要》的史学观念620

第七节《荟要总目》子部序言与《总目》的比较630

第八节《荟要总目提要》的文学观念646

一、《荟要总目》集部序言的文学观念646

二、《荟要提要》对文学演化过程的分析653

三、《荟要提要》对作品的文学性分析655

四、《荟要提要》与《总目》文学观念比较658

第十二章《荟要》的文字校勘664

第一节《荟要》文字校勘的基本情况664

一、有关《荟要》本校勘的基本规条664

二、《荟要》的校改形式671

三、《荟要》本“按语”与校勘675

四、荟要处对图书校勘情况的处理676

第二节《荟要》本的文字优点683

一、《荟要提要》的文字优点683

二、《荟要》本文字优点简述686

三、《荟要》与“二十四史”的校勘689

第三节《荟要》本的文字错误695

一、《荟要总目》的错字695

二、《荟要提要》的错字695

三、《荟要》本的错字700

第四节《荟要》的阙文问题710

一、《荟要》的“阙文”现象710

二、《荟要》对“阙文”的处理712

三、四库本“阙文”的人为因素718

主要参考文献721

后记7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