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0217410.jpg)
- 西安交通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09010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金属塑性成形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
1-2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1
1-3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程的目的和任务3
1-4 金属塑性成形理论的发展概述4
思考题5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和塑性变形6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6
2-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10
2-3 位错理论的基本概念14
2-4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19
2-5 加工硬化20
2-6 回复和再结晶22
2-7 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26
习题26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27
3-1 塑性和塑性指标27
3-2 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对塑性的影响28
3-3 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对塑性的影响32
3-4 应力状态对塑性的影响38
3-5 提高金属塑性的主要途径42
3-6 金属的超塑性43
3-7 金属的断裂48
思考题50
第四章 应力分析51
4-1 外力和应力51
4-2 直角坐标系中一点的应力状态52
4-3 平衡微分方程65
4-4 平面应力状态和轴对称应力状态66
习题69
第五章 应变分析71
5-1 有关变形的一些基本概念71
5-2 小变形分析72
5-3 应变增量和应变速率张量84
5-4 平面变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87
习题89
第六章 屈服准则91
6-1 有关材料性质的一些基本概念91
6-2 屈雷斯加屈服准则(最大的应力不变条件)92
6-3 密席斯屈服准则(弹性形变能不变条件)93
6-4 屈服准则的几何表达——屈服轨迹和屈服表面94
6-5 中间主应力的影响96
6-6 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中屈服准则的简化98
6-7 屈服准则的实验验证98
6-8 应变硬化材料的屈服准则99
习题100
第七章 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102
7-1 弹性应力应变关系102
7-2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104
7-3 塑性变形的增量理论(流动理论)106
7-4 塑性变形的全量理论(形变理论)109
7-5 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实验验证111
7-6 最大散逸功原理111
习题113
第八章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115
8-1 拉伸试验曲线115
8-2 压缩试验曲线122
8-3 变形温度、速度对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125
习题128
第九章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和润滑129
9-1 金属塑性成形时摩擦的特点129
9-2 塑性成形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129
9-3 摩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131
9-4 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134
9-5 金属塑性成形用的润滑剂135
9-6 润滑方法138
9-7 不同塑性加工条件下的摩擦系数139
思考题140
第十章 塑性成形问题的主应力解法(切块法)141
10-1 平衡微分方程和塑性条件联立求解的数学解析法141
10-2 主应力法(切块法)145
10-3 镦粗的变形特点和力能计算153
10-4 受内压厚壁筒进入塑性状态时的极限应力166
10-5 模锻167
10-6 拉延173
习题176
第十一章 塑性成形问题的滑移线解法178
11-1 滑移线的基本概念178
11-2 汉基(Hencky)应力方程180
11-3 滑移线的几何性质181
11-4 塑性区的应力边界条件184
11-5 常见滑移线场的类型186
11-6 滑移线场的建立188
11-7 格林盖尔(H.Geiringer)速度方程193
11-8 关于速度间断的概念195
11-9 速度矢端图(速端图)196
11-10 滑移线理论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199
习题220
第十二章 塑性成形问题的上限法及其他方法222
12-1 虚功原理和虚功方程222
12-2 应力间断和速度间断223
12-3 上限法原理224
12-4 上限法的应用225
12-5 功平衡法231
12-6 视塑性法简介236
习题237
附录239
Ⅰ 角标符号及求和约定239
Ⅱ 张量简介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