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口与社会学研究丛书 时代变迁中的青年择偶与婚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口与社会学研究丛书 时代变迁中的青年择偶与婚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2488430.jpg)
- 贾志科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207943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恋爱-研究-中国-现代;婚姻-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口与社会学研究丛书 时代变迁中的青年择偶与婚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青年择偶与婚育研究概况1
第一节 关于择偶和择偶模式的研究1
一、关于择偶的理论解释2
二、择偶模式及其影响因素4
三、择偶标准与择偶观念7
四、新择偶现象研究10
第二节 关于婚恋观念与行为的研究12
一、关于大学生婚恋观念与行为的研究12
二、关于城市青年婚恋观念与行为的研究14
三、关于农村青年婚恋观念与行为的研究15
四、关于大龄青年婚恋观念与行为的研究17
五、关于青年婚恋研究的思考与总结19
第三节 关于生育意愿的研究20
一、我国生育意愿研究的总体状况22
二、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已发生根本性变化22
三、特定人群的生育意愿差异逐渐缩小25
四、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和实证调查为主28
五、生育意愿研究维度日益多元化30
六、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逐渐多样化32
第四节 关于婚育政策的研究34
一、有关青年婚恋的政策性研究概况34
二、有关青年生育的政策性研究概况35
第二章 都市青年集体相亲现象分析40
第一节 问题与背景40
第二节 简要文献回顾41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42
一、研究方法42
二、研究对象43
第四节 集体相亲中的参与主体及其角色45
一、信息筛选者——代子女相亲的父母45
二、结果决定者——单身青年46
三、旁观者——普通市民46
四、组织者——相亲会工作人员46
第五节 集体相亲中的行动策略47
一、被动等待VS主动出击47
二、低调保密VS炫耀性宣传48
三、相互帮助VS攻击议论49
四、宁缺毋滥VS宁滥毋缺51
第六节 结论与思考52
一、基本结论52
二、进一步的思考53
第三章 当代都市青年的择偶标准与观念56
第一节 问题与背景56
第二节 简要文献回顾与述评57
第三节 研究设计59
一、资料收集与数据来源59
二、研究方法60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60
一、青年择偶标准的总体情况60
二、不同性别、出生年份及文化程度青年的择偶标准分析63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71
第四章 城市在职青年择偶模式的行业差异研究7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72
第二节文献回顾73
第三节 研究设计74
一、数据来源74
二、概念界定与变量操作化76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78
一、不同行业青年的择偶时间与途径选择差异78
二、青年所在行业对择偶条件自评的影响81
三、不同行业青年的择偶标准差异83
四、不同行业青年的择偶参谋与择偶地域范围差异85
五、不同行业青年的择偶拥挤感与择偶结果差异87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89
第五章 农村大龄青年的择偶压力及社会风险分析9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92
第二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方法93
第三节 多重叠加的择偶压力95
一、婚姻支付——数额偏高,无力承受95
二、择偶年龄——弱势显著,无法相亲96
三、择偶困境——困难多样,难度加大97
第四节 大龄青年未婚的社会风险99
一、损害身心健康,精神压力增强100
二、家庭关系紊乱,成员矛盾凸显102
三、非理性观念蔓延,失范行为增多103
第五节 结语105
第六章 贫困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恋窘境分析10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06
第二节 简要文献回顾与述评107
第三节 贫困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恋状况109
一、大龄未婚男青年扎堆现象明显,面临严重择偶拥挤109
二、婚姻攀比盛行,高额婚姻支付较为普遍110
三、屡次遭受相亲失败,承受较大精神压力110
四、长期处于单身状态,择偶标准大大降低111
第四节 贫困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面临婚恋窘境的原因分析112
一、位置偏僻和交通闭塞是导致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的首要客观因素112
二、家庭经济条件差是制约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自由的重要原因113
三、自身文化水平低是影响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机遇的主要原因113
四、性别比例失衡是造成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的结构性因素114
第五节 缓解贫困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的对策115
一、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从根本上化解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115
二、大力发展交通事业,扩展大龄未婚男青年的择偶范围116
三、强化综合技能培训,提升大龄未婚男青年的择偶竞争力116
四、平衡男女性别比例,从结构上缓解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117
五、加强青年心理疏导,引导大龄未婚男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念117
第七章 城市在职青年的婚恋年龄期望及影响因素119
第一节 问题与背景119
第二节 简要文献回顾与述评120
第三节 研究设计122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124
一、青年对婚恋年龄期望的基本认识124
二、不同青年群体的婚恋年龄期望差异126
三、青年婚恋年龄期望与实践之比较134
四、与现存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135
五、城市在职青年理想婚龄的影响因素模拟136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140
一、研究结论140
二、若干问题的讨论141
第八章 性别失衡背景下的青年婚姻支付问题研究144
第一节 当代青年婚姻支付压力剧增的基本表现144
一、婚姻支付数额高,彩礼索取现象明显145
二、婚姻支付畸形增长,青年自身无力承担146
三、婚姻支付的承担主体以男青年及家庭为主,且城乡差异较大148
第二节 婚姻支付压力剧增带来的社会影响与后果149
一、婚姻支付压力剧增可能会导致婚姻市场的恶性竞争149
二、婚姻支付压力剧增可能会诱发婚姻致贫和未来养老困境150
三、婚姻支付压力剧增可能会带来姻亲关系和代际关系的变化151
第三节 当代青年婚姻支付压力剧增的原因分析152
一、传统婚恋观念制约是影响婚姻支付压力剧增的关键因素152
二、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提高是造成婚姻支付压力剧增的直接原因153
三、攀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是导致婚姻支付压力剧增的重要诱因153
四、性别失衡导致的婚姻挤压是影响婚姻支付压力剧增的结构性因素154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155
第九章 青年进城务工人员的“闪婚”现象研究15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57
第二节 文献回顾158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160
第四节 透视“闪婚”现象161
一、“闪婚”的一般模式161
二、“闪婚”的主要特征162
第五节“闪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165
一、各种现代因素的影响166
二、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169
第六节“闪婚”现象的社会影响170
一、“闪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170
二、当前“闪婚”中存在的问题172
第七节 思考与讨论173
第十章 城市“单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调查研究175
第一节 问题与背景175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176
第三节 研究设计179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182
一、“单独夫妇”的生育意愿状况与比较182
二、与现存调查研究结果的对比187
三、青年夫妇二胎生育意愿的相关因素分析189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192
一、研究结论192
二、若干问题的讨论193
第十一章 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城市在职青年的生育意愿19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95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196
第三节 调查研究设计200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203
一、不同特征城市在职青年的意愿生育数量203
二、现有一孩青年夫妇的性别偏好207
三、城市在职青年的生育目的与意愿生育子女数208
四、不同生育政策背景下在职青年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因素210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214
第十二章 城市青年夫妇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217
第一节 问题与背景217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218
第三节 研究设计221
一、数据来源221
二、概念界定与操作化223
三、研究假设224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225
一、城市青年夫妇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数量与性别差异225
二、与现存调查研究结果的比较230
三、城市青年夫妇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232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236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青年婚育政策的演变历程238
第一节 引言与政策背景238
第二节 青年婚育政策历程回溯与现状分析239
一、我国青年婚育政策的演变历程239
二、现行婚育政策的现状特征244
第三节 青年婚育政策的执行效果评估245
一、“黄金阶段”效应明显,但“人口红利”优势弱化245
二、贫困农村“计划”的控制力疲弱,超生现象未能较好约束246
三、“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全面二孩”政策逐渐“升温”247
四、婚姻政策“无痕迹式”宣传,“钻漏洞”非常规行为渐增248
第四节 未来青年婚育政策的完善方向250
一、建立健全兼顾公益、福利与保障的婚育利益导向机制250
二、逐步淡化晚婚晚育观念,鼓励青年适龄结婚生育250
三、加强婚前婚恋辅导与生育教育,倡导青年理性婚育251
四、建构“非常规”婚育行为的监测制度,增强政策的完备性252
后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