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和参与科学技术 议题与困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英)约翰·K.吉尔伯特编;王黎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93771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传播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和参与科学技术 议题与困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科学传播模式——理论进入实践3
第一章 为科学传播制订“设计方案”3
第一节 引言4
第二节 科学传播框架相关的既有研究5
第三节 反思:科学传播的本质6
第四节 新框架:政策化的科学传播10
第五节 框架中的核心问题12
第六节 进入公共政策领域(CODA)19
注释20
参考文献20
第二章 参与科学:科学传播模式23
第一节 引言24
第二节 科学传播的模式30
第三节 劣性问题32
第四节 模型的建构34
第五节 应用模型:找到传播的解决方案40
第六节 结论44
注释45
参考文献45
第二篇 传播科学的挑战51
第三章 科学家与公众结缘51
第一节 修辞52
第二节 责任54
第三节 规则56
第四节 风险60
第五节 约束62
第六节 现实63
第七节 回报64
第八节 举措67
注释70
参考文献70
第四章 科学技术在公共政策中的角色:知识何为?75
第一节 概述76
第二节 什么是决策?77
第三节 有用的信息?科学-政策鸿沟79
第四节 解决方案:弥合鸿沟87
注释91
参考文献92
第五章 化解公众参与科学技术的阻力95
第一节 引言96
第二节 攻击还是捍卫科学:我们谈的是同一件事吗?97
第三节 科学和技术的缺点及危险99
第四节 公众参与决策的重要性105
第五节 改善受众对科学的敌意:成功的故事107
参考文献112
第三篇 科学传播的重大主题119
第六章 就风险的意义进行沟通119
第一节 引言120
第二节 风险认知视角122
第三节 乐观偏差126
第四节 重要因素述评128
第五节 传播风险信息的方式132
第六节 最佳实践134
第七节 结论137
参考文献137
第七章 科学传播中的定量素养141
第一节 运算与定量素养理念142
第二节 获得定量素养的挑战144
第三节 实现科学传播:定量素养的角色147
第四节 结论161
注释162
参考文献162
第八章 科学技术中的伦理和责任165
第一节 场景设置166
第二节 责任、伦理与科学167
第三节 科学家对什么负责,对谁负责?172
第四节 科学的公众形象180
第五节 伦理、责任、科学与传播182
参考文献185
第九章 信仰与证据的价值187
第一节 背景188
第二节 信仰对宗教和科学的重要性189
第三节 有关进化论的科学共识190
第四节 拒绝进化论191
第五节 科学传播者应该如何应对?——来自“疯牛病”和转基因生物的教训193
第六节 在学校科学中传播进化论196
第七节 在科学博物馆中传播进化论199
第八节 在宗教场所和宗教教育课上传播进化论201
第九节 结论203
参考文献204
第四篇 非正式学习209
第十章 通过科学传播帮助学习209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210
第二节 为什么对于许多人来说,学习科学是很“困难”的?211
第三节 让学习更容易213
第四节 如何辨别科学传播是否有效?224
参考文献224
第十一章 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226
第一节 引言227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科学传播和教育230
第三节 当代科学传播与教育:变革的时代233
第四节 探究式教学法234
第五节 变革实施中的问题235
第六节 在职职业发展计划237
第七节 基于有效科学传播原则的在职培训框架239
第八节 结论241
注释243
参考文献243
第十二章 科学博物馆中的科学技术传播实践246
第一节 引言247
第二节 探索议程248
第三节 在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科学传播250
第四节 参观者与展品的互动及科学的传播252
第五节 参观博物馆的学习成果研究253
第六节 在科学中心和博物馆中科学传播的研究实例254
第七节 讨论259
注释261
参考文献261
第五篇 科学与社会中的当代议题传播267
第十三章 传播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与困境267
第一节 引言268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科学及术语271
第三节 公众知道和相信什么?272
第四节 大气科学:争议与混淆之源273
第五节 公众相信什么,相信谁?274
第六节 信任问题276
第七节 公众信任层次277
第八节 教师对气候变化的看法278
第九节 改变态度或行为279
第十节 传播气候变化的障碍280
第十一节 翻越过障碍281
第十二节 结论283
参考文献284
第十四章 短期危机中的科学传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案例286
第一节 引言287
第二节 科学和科学传播的角色288
第三节 世界卫生组织的角色298
第四节 信息通信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影响299
第五节 经验教训与未来的挑战300
注释302
参考文献302
第十五章 可持续性问题的传播挑战306
第一节 引言307
第二节 可持续性词典及其修辞用法308
第三节 实践可持续性311
第四节 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性314
第五节 可持续性科学316
第六节 可持续性问题的传播挑战318
参考文献322
第十六章 21世纪本土知识系统的价值324
第一节 引言325
第二节 定义本土知识326
第三节 什么是本土知识系统认识论?327
第四节 西方现代科学及其批判333
第五节 对本土知识系统和民主政治的追求335
第六节 充实科学知识系统336
注释337
参考文献337
第十七章 科学传播:进化成人的后果339
第一节 引言340
第二节 演生现象342
第三节 意识的若干属性344
第四节 信念体系与科学传播348
第五节 科学传播:成功还是失败?349
第六节 科学传播者的新问题352
第七节 科学传播与互联网357
第八节 结论358
参考文献359
第六篇 深入探索363
深入探索363
关于作者388
关键词索引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