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评论 第3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兴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法评论 第3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1
域外视野1
德国刑法学中构成要件论的演变/蔡桂生1
一、诉讼法上的构成要件论2
二、前古典的构成要件论4
三、古典的构成要件论9
四、新古典的构成要件论20
五、目的论的构成要件论32
六、新古典与目的论相结合的构成要件论39
七、机能论的构成要件论47
八、小结65
德日刑法上的监督、管理责任/吕英杰68
引言68
一、日本的监督、管理责任69
二、德国的监督、管理责任78
三、比较与结论88
美国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的演进及其启示/叶良芳90
引言90
一、相关概念及比较91
二、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的适用状况93
三、挑战与回应: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的最新发展96
四、无需定罪的惩罚: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评析105
五、借鉴与启示108
18世纪英国刑事私诉剖析——兼谈英国刑事起诉史的重新书写/杨松涛114
一、检察制度史框架中的18世纪英国刑事私诉114
二、18世纪英国刑事起诉中的被害人116
三、以被害人为中心重新书写英国刑事诉讼史125
域外传译128
辩诉交易和刑事审判的消失——来自英美和德国法律史的教训&﹝美〕约翰·朗拜因文江 溯译128
一、美国与德国的鲜明对比129
二、危险130
三、历史131
四、德国人为什么转向交易司法?136
荷兰恢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约翰.布拉德 文 郝方昉 何显兵 译 王平校139
上篇:恢复性司法制度化与刑事司法改革139
一、制度化(Institutionalisation)140
二、关于制度化的思考142
三、非正式的恢复性实践143
四、刑事司法中的恢复性实践145
五、将恢复性司法制度化?148
六、改革刑事司法体制?149
七、从恢复性实践到恢复性司法153
下篇:恢复性司法与刑事法律的重构155
一、导言155
二、刑事司法、恢复性司法与和解156
三、惩罚、制裁与规范秩序160
四、对法律进行重新安排163
五、重构刑事法律165
六、小结168
刑法学人172
山色不言语——王作富教授学术印象/陈兴良172
一173
二177
三183
共犯研究190
两种犯罪参与论之比较分析与反思/赵希190
一、对二元参与体系的反思190
二、单一正犯体系的启示198
三、单一正犯体系的完善201
未遂教唆不可罚说之提倡/赖隹文204
一、范围限定:排除不能犯205
二、立场选择:不可罚说209
三、立场检验:价值论考察214
四、关系辨正:未遂教唆与陷害教唆218
五、结语221
论共谋关系的脱离/吴昌植223
一、问题的提出223
二、共谋关系脱离的概念224
三、学说分析227
四、判例考察235
五、共谋关系的脱离与中止246
监狱研究252
论监狱设计/吴宗宪252
一、监狱设计及其特点252
二、监狱设计原则253
三、监狱设计的主要内容256
论监狱的多维定义——以监狱惩罚为主线的多元分析/刘崇亮286
一、引论286
二、监狱的基本定义——刑罚学定义287
三、监狱的衍生定义之一——政治学定义290
四、监狱的衍生定义之二——监狱的社会学定义292
五、监狱的衍生定义之三——监狱的建筑学定义294
六、监狱的衍生定义之四——监狱的经济学定义297
七、论题之外的话300
专题研究301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刑法解释学上的口号之争/陈坤301
一、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在解释结论上的一致性301
二、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在定罪思路上的一致性304
三、不同解释主体得出不同解释结论的根源306
四、分歧的口号性:对语义、客观性与彼此的误解310
五、代结论:别让学派之争成为口号之争314
论刑法归因与归责关系的嬗变/邹兵建317
一、问题的提出317
二、有归责,无归因319
三、有归因,无归责323
四、先归因,后归责331
五、归责突破归因344
六、结语348
罪量因素:构成要素抑或处罚条件/王强350
一、学说之争350
二、性质定位:引鉴客观处罚条件概念的前提355
三、未遂论:客观处罚条件概念的中国场域?356
四、违法论:真正的客观处罚条件之辨359
五、责任论:构成要件要素抑或不真正的客观处罚条件365
六、构成要件要素:绝大多数罪量因素的归属376
七、小结382
中止犯自动性的司法认定/张鹏384
一、问题的提出384
二、我国自动性认定理论的基本脉络385
三、本文观点:新折中说之提倡387
四、自动性司法认定中的具体问题394
五、简要结论415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成立条件/马卫军416
一、适格的自我答责能力417
二、任意、行为与结果的统一体425
三、法规范上不存在他人阻止危险现实化的特别义务428
四、复数法益下被害人自我答责的成立433
五、结论436
假性竞合与想象竞合之辨/郑世创439
引言439
一、行为之辨440
二、假性竞合构造与类型之厘清444
三、想象竞合之构造449
四、真假竞合之分野455
五、真假竞合之法律效果458
结语465
侵犯著作权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关系——以“复制发行”与“销售”的关系为中心/王静466
一、问题的提出466
二、立法沿革469
三、理论现状与反思472
四、复制或发行说之提倡479
五、复制或发行说的应用488
量刑辩护及辩护律师在量刑程序中的作用/汪贻飞493
一、问题的提出493
二、一种新型的辩护形态:量刑辩护495
三、量刑辩护的比较考察498
四、我国目前量刑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501
五、我国量刑辩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504
六、求法与求情:量刑辩护的策略506
“由刑及罪”逆向路径在司法实践中之体现与应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及司法解释为样本/聂昭伟508
一、“由刑及罪”逆向路径在罪与非罪认定中的体现509
二、“由刑及罪”逆向路径在区分此罪与彼罪时的应用515
三、“由刑及罪”路径在犯罪形态、主从犯区分及转化犯中的应用523
四、结语525
公众参与刑事政策评估实证研究/汪明亮526
一、问题的提出526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527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公众对刑事政策主体的态度528
四、调查结果分析(二):公众对基本刑事政策的态度530
五、调查结果分析(三):公众对若干具体刑事政策的态度538
六、结论及进一步思考540
恐怖主义犯罪案件庭审结构比较研究/倪春乐544
一、英美法系国家反恐诉讼庭审结构545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反恐诉讼庭审结构556
三、反恐庭审结构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560
再犯危险性评估在英美法系的应用/文姬568
一、再犯危险性评估的种类568
二、再犯危险性评估的应用574
三、再犯危险性评估的实体和程序要求576
刑事案卷制度研究/谢雯579
一、问题的提出579
二、刑事案卷的价值与结构580
三、我国刑事案卷制度的面目585
四、我国刑事案卷制度的改革592
五、结语599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