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风俗通史.民国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风俗通史.民国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2506694.jpg)
-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54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8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风俗通史.民国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饮食风俗1
第一节 基本特征1
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1
二、多元开放的饮食文化2
三、崇洋与尚奢的饮食3
四、饮食层次的不平衡5
第二节 饮食结构与方式7
一、饮食结构7
二、饮食方式16
第三节 西餐风俗19
一、西餐的传入19
二、西菜馆在大都市的普及20
三、上层社会的西餐饮食23
四、西餐流行的原因及影响24
第四节 饮酒与饮茶风俗26
一、饮酒风俗26
二、饮茶风俗28
第五节 社会各阶层的饮食生活32
一、上层人士的饮食生活32
二、知识分子的饮食生活33
三、平民百姓的饮食生活33
四、少数民族的饮食习尚39
第六节 饮食思想与养生观念43
一、饮食思想43
二、养生观念48
第二章 穿着风俗50
第一节 新旧交替50
一、传统与变化50
二、洋布与土布55
三、崇尚与非议59
第二节 特征渐现66
一、俭朴66
二、模仿68
三、改良72
四、发展81
第三节 时代繁华95
一、争辩95
二、时装99
三、搭配115
四、差别120
五、形体128
第四节 新的个性137
一、传统与现代137
二、皮装与绒线141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风俗150
第一节 居住的择居卜宅与选址风尚151
一、居住建筑的功能属性151
二、择居卜宅与选址风尚15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居住的建筑156
一、乡土居住建筑与生活习尚156
二、城镇居住建筑与生活新风时尚161
第三节 住宅的装饰与起居用具176
一、住宅装饰与时尚特点177
二、住宅居室的布置183
三、民国时期住宅的起居用具185
第四章 交通习俗190
第一节 新旧运载工具的并行190
一、机械动力交通工具190
二、畜力交通工具195
第二节 水路交通工具201
一、船201
二、筏203
第三节 人力及人力交通工具205
一、轿子205
二、滑竿206
三、手推车207
四、黄包车208
五、自行车210
六、三轮车211
七、肩挑背驮步行212
第四节 新型交通方式影响下的出行及其行为观念的变化216
一、穿越时空的风情画216
二、行旅时空观念的变化217
三、外出旅行习尚219
四、近代交通方式、交通规则下的出行习俗221
五、女性出行的解放225
第五节 传统出行观念的延续226
一、安土重迁习惯依然存在226
二、启程227
三、路途习俗235
四、传统船运生活习俗的延续243
五、交通习俗的地域性251
第五章 生育习俗256
第一节 祈子256
一、结婚仪式中的祈子256
二、送子神灵与瑞物260
三、节令祈子267
第二节 怀孕与分娩271
一、胎儿性别预测271
二、孕期注意事项272
三、产前准备276
四、分娩279
第三节 产妇与新生儿习俗288
一、坐月子288
二、新生儿295
第四节 从三朝到周岁307
一、三朝、五朝、七朝等307
二、满月315
三、百日【附四个月】319
四、周晬320
五、起名322
第五节 护佑婴孩儿童的习俗328
一、关煞328
二、拜干亲331
三、寄名出家与烧替身334
四、穿戴习俗337
五、家中奉祀护身神340
六、痘疹341
七、应对小孩疾病的法术344
八、小孩受惊的习俗350
九、其他护佑习俗353
第六节 成年礼358
一、冠笄礼遗俗358
二、出关365
三、出花园366
四、十二岁成年礼368
第六章 婚姻风俗370
第一节 政策制度370
一、民国政府层面的立法370
二、人民政权层面的立法372
第二节 婚姻观念375
一、争取婚姻自由376
二、男女平等,一夫一妻378
三、离婚与再婚381
第三节 婚姻形式386
一、同居386
二、抢婚388
三、指腹婚389
第四节 婚嫁礼仪390
一、择偶途径390
二、征婚393
第五节 婚礼仪式397
一、旧式仪俗397
二、新式婚礼399
三、新旧合璧的婚礼402
四、集团结婚406
五、教堂婚礼409
第七章 丧葬风俗412
第一节 传统丧葬礼俗的延续412
一、僧道超度413
二、风水术417
三、烧活418
第二节 厚葬风气的炽盛420
一、地方志中的厚葬记载420
二、力求观美的厚葬场面424
第三节 传统丧葬观念的转化430
一、进步人士对传统丧葬礼俗的批判430
二、新式丧葬观的提出442
第四节 传统丧葬礼俗的变革447
一、民国新式丧葬礼仪的制定447
二、新式丧葬礼俗的初步确立451
第八章 商业贸易风俗468
第一节 集市贸易468
一、集市的名称与种类468
二、赶市风俗472
第二节 庙市贸易474
一、盛行南北的庙会活动474
二、庙市的举办时间479
第三节 商店的店名与幌子、招牌483
一、商家字号与匾额484
二、幌子487
三、招牌492
第四节 传统服务业的经营风俗498
一、旅馆业498
二、典当业504
三、浴池业506
第五节 摊贩与货郎的经商风俗510
一、定点式摊贩510
二、流动摊贩513
第六节 商业经营方式和交易风俗522
一、广告宣传522
二、礼仪服务530
三、市声与代声536
四、讨价还价与“真不二价”544
五、现金交易与“秋后算账”546
六、名目繁多的销售方式549
七、伙计辞退、惜字及商铺迷信553
第九章 民间宗教信仰风俗557
第一节自然崇拜与灵物崇拜557
一、天地崇拜557
二、日月星辰崇拜561
三、气象崇拜565
四、山川水火崇拜578
五、动植物崇拜583
第二节 卜筮、星相与禁忌风俗590
一、巫风与巫术590
二、卜筮和星相风俗595
三、避讳与禁忌613
第三节 祭祀风俗615
一、尊孔风气615
二、关公、岳飞祭祀620
三、祖先祭祀628
四、祖师祭祀634
第四节 神灵信仰与活动648
一、神灵信仰648
二、烧香礼佛668
三、赛会活动671
四、社会各界对神鬼迷信的非议和激烈抨击689
第十章 岁时风俗696
第一节 历法的变更696
一、废除夏历,推行西历696
二、传统节日的革新698
第二节 春季节日风俗701
一、元旦改名为春节701
二、新年习俗703
三、元宵节704
四、清明节705
第三节 夏季节日风俗708
一、浴佛节708
二、端午节709
第四节 秋季节日风俗711
一、中秋节711
二、重阳节713
第五节 冬季节日风俗715
一、十月一,送寒衣715
二、冬至活动716
第十一章 游艺风俗718
第一节 娱人游艺718
一、说唱曲艺718
二、民间小戏731
三、杂技与魔术736
第二节 自娱游艺739
一、民间器乐739
二、民间歌舞744
第三节 竞技游艺750
一、民间体育竞技750
二、民间游戏755
第十二章 交际风俗759
第一节 相见礼俗759
一、传统拜跪礼的革除759
二、西式脱帽鞠躬礼的实施与推广763
三、握手礼的流行与传统礼节的遗存767
四、军礼的盛行771
五、相见时的礼貌用语772
第二节 称谓风俗773
一、大人、老爷、少爷等名称的逐步革除773
二、同志、先生等称谓的使用与流行777
三、社交上的家族称呼780
第三节 男女交往风俗783
一、清末民初男女之间的礼教之防783
二、对“男女大防”封建礼教观的抨击786
三、“男女社交公开”口号的提出789
四、男女社交自由的实践活动793
第四节 社交风俗与礼仪798
一、拜访作客798
二、礼品馈赠801
三、洋式名片的流行805
四、宴会请客808
第十三章 帮会813
第一节 组织结构815
一、洪门帮会816
二、青帮帮会819
三、其他帮会组织822
四、上海帮会主要组织者827
五、四川袍哥和东北土匪的主事人831
第二节 社会活动833
一、贩卖鸦片,售卖毒品833
二、开设赌场,攫取钱财834
三、贩卖人口,血腥牟利836
四、偷抢扒窃,明夺暗拿837
五、粪便也包,霸粪敛财837
六、霸占码头,横行不法838
七、控制鱼市,欺行霸市839
八、霸占菜场,剥削渔利839
九、闯关走私,强取豪夺840
十、开设车厂,剥削车夫841
第三节 特征842
一、秘密入会与退帖子842
二、徒弟与门生844
三、袍哥分“清”“浑”845
四、做会846
第四节 习俗847
一、穿着打扮847
二、行事谈吐848
三、充光棍和赖光棍848
四、不用姓名用绰号849
五、迷信850
六、切口851
后记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