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工程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系统工程导论
  • 陈宏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系统工程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序言1

1.1 系统工程产生的背景1

1.1.1 系统工程的起源1

1.1.2 推动系统工程发展的重要理论4

1.2 系统工程发展简史6

1.3 我国系统工程的发展7

1.3.1 我国古代朴素系统观念的自发应用7

1.3.2 钱学森对我国系统工程发展的贡献9

1.3.3 我国系统工程发展的几个阶段10

1.4 系统工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2

习题与思考题13

第二章 系统与系统工程15

2.1 系统的概念15

2.1.1 关于系统的定义15

2.1.2 要素与系统的关系18

2.1.3 系统的基本性质20

2.1.4 系统的数学表示23

2.1.5 系统的分类24

2.1.6 系统研究的内容25

2.2 系统工程的概念29

2.2.1 关于系统工程的定义29

2.2.2 系统工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30

2.2.3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31

2.2.4 常见的四类系统工程问题32

2.3 系统工程的重点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系统35

2.3.1 遵循因果律35

2.3.2 具有多重反馈36

2.3.3 存在反直观性37

2.3.4 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37

2.3.5 存在时滞(延迟)效应38

2.3.6 存在大惯性39

2.3.7 不适合做直接试验39

2.3.8 因果有时在空间上分离40

习题与思考题40

第三章 系统工程方法论41

3.1 系统工程方法与方法论41

3.2 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基本观点41

3.2.1 整体观点42

3.2.2 综合观点42

3.2.3 层次观点42

3.2.4 价值观点43

3.2.5 发展观点43

3.3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43

3.3.1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的时间维44

3.3.2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的逻辑维45

3.3.3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的专业维46

3.3.4 霍尔管理矩阵(活动矩阵)48

3.4 切克兰德的系统工程方法49

3.5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51

3.5.1 理解意图52

3.5.2 调查分析52

3.5.3 形成目标53

3.5.4 建立模型53

3.5.5 提出建议53

3.5.6 实施方案53

3.5.7 协调关系53

3.6 综合集成系统方法54

3.7 螺旋式推进系统方法57

3.7.1 宏观旋进的第一环——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58

3.7.2 宏观旋进的第二环——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59

3.7.3 宏观旋进的第三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59

3.7.4 宏观旋进的第四环——求解模型和系统仿真59

3.7.5 宏观旋进的第五环——决策分析59

3.8 系统方法64

3.8.1 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64

3.8.2 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65

3.8.3 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65

3.8.4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66

习题与思考题66

第四章 系统建模方法67

4.1 系统模型概述67

4.1.1 系统模型的定义67

4.1.2 系统建模的重要性68

4.1.3 系统模型与原型70

4.1.4 系统模型与数学模型71

4.1.5 系统模型与计算机模型72

4.1.6 系统模型的分类73

4.2 系统建模技术75

4.2.1 系统模型的要求75

4.2.2 建模的原则77

4.2.3 建模的主要方法79

4.2.4 系统建模步骤80

4.2.5 建模工作的注意点81

4.2.6 建模者的素质81

4.3 静态与动态模型83

4.3.1 静态系统模型83

4.3.2 复杂静态模型举例:投入产出模型83

4.3.3 动态系统模型90

4.3.4 蛛网模型92

4.4 离散和连续模型95

4.4.1 升学模型95

4.4.2 弱肉强食模型(狼羊模型)97

4.5 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建模98

4.5.1 问题的提出98

4.5.2 系统模型的建立99

习题与思考题104

第五章 系统分析方法106

5.1 系统分析的定义、特点与作用106

5.1.1 系统分析的由来106

5.1.2 系统分析的定义107

5.1.3 系统分析的特点108

5.1.4 系统分析的作用109

5.2 系统分析的内容、步骤与原则110

5.2.1 系统分析的内容要点110

5.2.2 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113

5.2.3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117

5.2.4 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118

5.3 系统环境分析120

5.3.1 系统环境的概念120

5.3.2 系统环境的边界122

5.3.3 环境分析的内容123

5.3.4 环境分析的方法126

5.3.5 企业系统环境性质识别和预测128

5.4 系统目标分析130

5.4.1 系统目标分析内容131

5.4.2 目标分析的要求与原则133

5.4.3 目标方案的产生方法134

5.5 系统结构分析137

5.5.1 系统结构的定义137

5.5.2 系统结构与功能139

5.5.3 系统要素分析140

5.5.4 系统相关性与阶层性分析141

5.5.5 系统结构整体性分析143

5.6 系统分析的定性方法144

5.6.1 目标-手段分析法144

5.6.2 因果分析法145

5.6.3 KJ法146

5.6.4 德尔菲(Delphi)法147

5.7 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150

5.7.1 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150

5.7.2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151

5.7.3 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的常用四类模型方法153

5.8 系统分析案例158

5.8.1 系统分析案例之一——山江湖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系统分析158

5.8.2 系统分析案例之二——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发展指标体系设计164

习题与思考题169

第六章 系统评价方法170

6.1 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170

6.1.1 系统评价的定义170

6.1.2 系统评价的特性171

6.1.3 系统评价的基本要素172

6.1.4 系统评价的步骤173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75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175

6.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需解决的几个问题176

6.2.3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176

6.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78

6.2.5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程序179

6.3 评价指标数量化的方法181

6.3.1 排队打分法182

6.3.2 体操计分法182

6.3.3 专家评分法182

6.3.4 两两比较法182

6.4 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184

6.4.1 加权平均法184

6.4.2 功效系数法185

6.4.3 主次兼顾法187

6.4.4 效益成本法与罗马尼亚选择法187

6.4.5 分层系列法189

6.5 可能满意度方法及案例分析190

6.5.1 可能度的定义190

6.5.2 满意度的定义190

6.5.3 可能满意度的定义191

6.5.4 常用的多维价值综合方法191

6.5.5 可能满意度方法指标的量化方法193

6.5.6 应用举例——地区市场秩序评价197

6.6 层次分析法及案例分析199

6.6.1 层次分析法简介199

6.6.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00

6.6.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200

6.6.4 特征根、特征向量的计算206

6.6.5 案例分析207

6.7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212

6.7.1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213

6.7.2 应用举例215

习题与思考题219

第七章 系统仿真221

7.1 系统仿真的概念、分类及其方法221

7.1.1 系统仿真的概念221

7.1.2 系统仿真的分类222

7.1.3 系统仿真的方法223

7.2 连续系统仿真227

7.2.1 连续系统模型描述227

7.2.2 连续系统仿真的基本算法228

7.2.3 连续系统仿真技术——Simulink动态仿真软件234

7.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237

7.3.1 排队系统的基本概念239

7.3.2 仿真中的时间表示241

7.3.3 离散事件仿真的基本方法245

7.3.4 下一个事件推进仿真模型的成分和流程251

7.3.5 离散事件的仿真技术253

附录1:单队单服务台仿真模型262

附录2:Arena问题实例的建模过程268

习题与思考题272

主要参考文献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