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学简明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学简明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2518313.jpg)
- 《法学简明教程》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学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的起源和本质1
第一节 原始公社制度下的社会规范1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1
二、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3
第二节 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和法的产生4
一、阶级的出现和法的产生4
二、法和原始社会习惯的主要区别8
第三节 法的本质9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10
二、法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或称社会规范12
三、法是干什么的?它的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13
第二章 剥削阶级类型的法18
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法19
一、奴隶社会法的阶级本质19
二、奴隶社会法的特征20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法23
一、封建社会法的阶级本质23
二、封建社会法的特征25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法29
一、资产阶级法的阶级本质29
二、资产阶级法的特征31
第四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法37
一、旧中国法的本质37
二、旧中国法的特征38
第三章 社会主义类型的法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本质41
一、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41
二、社会主义法的本质45
三、社会主义法的特征48
四、社会主义法是历史上最新类型的法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57
一、什么是共产主义道德57
二、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的联系61
三、社会主义法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区别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关系64
一、什么是共产党的政策64
二、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联系65
三、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区别6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69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69
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结构和种类及其体系70
三、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形式74
四、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77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79
一、法律适用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方式79
二、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80
三、法律的效力、解释和类推适用83
第六节 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86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和前提86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88
三、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统一89
第四章 宪法91
第一节 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91
第二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93
一、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93
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结合95
第三节 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家97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产生和发展97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原则和优越性98
第四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102
一、我国的民族概况102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05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108
第五节 我国的经济制度108
一、我国现阶段主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09
二、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不可侵犯110
三、国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112
四、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13
第六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115
一、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115
二、国家机构系统118
第七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24
一、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本质125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26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33
第八节 我国的国旗、国徽和首都136
一、国旗136
二、国徽137
三、首都138
第五章 刑法140
第一节 我国刑法的性质和任务140
一、什么是刑法140
二、我国刑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刑法140
三、我国刑法的任务144
第二节 犯罪和犯罪构成146
一、什么是犯罪146
二、犯罪构成149
三、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156
四、共同犯罪159
第三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61
一、正当防卫161
二、紧急避险163
三、意外事件164
第四节 刑罚和刑罚的具体运用165
一、我国刑罚的性质和目的165
二、我国刑罚的种类168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172
第五节 犯罪的种类和特征178
一、反革命罪178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80
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182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83
五、侵犯财产罪185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86
七、妨害婚姻、家庭罪189
八、读职罪191
第六章 刑事诉讼法194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任务194
一、什么是刑事诉讼法194
二、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任务195
三、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198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00
一、侦查、检察、审判权必须由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的原则200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01
三、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202
四、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203
五、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206
六、两审终审制的原则207
七、公开审判的原则209
八、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210
九、人民陪审员参加陪审的原则212
十、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214
十一、回避的原则216
十二、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217
十三、对外国人追究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218
第三节 证据218
一、什么是证据218
二、证据种类219
第四节 强制措施224
一、什么是强制措施224
二、强制措施种类224
第五节 管辖228
一、什么是管辖228
二、立案管辖228
三、审判管辖229
第六节 刑事诉讼的阶段和程序230
一、立案231
二、侦查233
三、提起公诉235
四、审判237
五、执行244
第七节 自诉案件246
一、什么是自诉案件246
二、自诉案件的特点247
三、自诉案件的程序247
第七章 行政法250
第一节 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250
一、行政法调整的范围250
二、健全和完善行政法的重大意义251
第二节 行政法规选讲254
一、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254
二、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60
三、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267
第三节 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271
一、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的区别271
二、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的联系272
第八章 民法274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274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276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76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278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280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诉讼时效281
一、民事法律行为281
二、诉讼时效283
第四节 所有权、债、合同、继承关系284
第五节 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91
一、什么是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91
二、如何确定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93
第九章 民事诉讼法298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298
一、什么是民事诉讼法298
二、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299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参加人300
一、当事人301
二、诉讼代理人303
三、共同诉讼人306
四、第三人307
第三节 诉与诉权309
一、什么是诉309
二、什么是诉权310
三、诉的种类311
四、诉的要素312
五、辩驳313
六、反诉314
第四节 民事诉讼程序314
一、审判314
二、执行317
三、判决书内容318
第十章 婚姻法320
第一节 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320
一、什么是婚姻法320
二、婚姻法的基本原则321
第二节 结婚326
一、婚姻恋爱观326
二、结婚条件328
三、结婚登记331
第三节 家庭关系334
一、我国的家庭职能335
二、夫妻关系336
三、父母子女关系338
四、其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339
第四节 离婚340
一、什么是离婚340
二、处理离婚的原则和程序342
三、关于处理离婚纠纷的政策界限343
四、离婚后的子女问题346
五、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问题347
第十一章 经济法350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350
一、经济法的概念350
二、经济法的产生351
第二节 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354
一、经济法的本质354
二、经济法的特征355
第三节 我国经济立法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356
一、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有力武器357
二、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357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358
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的协作359
五、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359
六、促进对外经济联系,扩大国际间合作36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的一般原理361
一、经济合同的概念和作用361
二、经济合同的种类和内容364
三、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原则365
四、经济合同的履行366
五、合同的效力和监督368
六、合同的鉴证管理370
第五节 经济司法371
一、经济司法的概念371
二、经济司法的任务372
三、经济审判庭的建立372
四、经济审判庭的收案范围372
五、经济案件的诉讼程序和审级制度374
第十二章 国际法376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376
一、什么是国际法376
二、国际法的特点377
三、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379
四、国际法的渊源380
五、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381
第二节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382
一、国家主权原则382
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383
三、互不侵犯原则384
四、平等互利原则386
五、和平共处原则387
六、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387
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388
八、民族自决原则388
九、忠实履行条约义务原则389
第三节 国际法的主体390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390
二、国家的主权392
三、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92
四、国家和政府的承认及继承393
五、国家责任398
第四节 居民与国籍401
一、什么是国际法上的居民401
二、国籍问题402
三、我国的国籍法408
四、庇护和引渡问题408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领土410
一、领土的概念410
二、领土的组成411
三、领土的取得412
四、国界413
第六节 海洋法415
一、什么是海洋法415
二、公海417
第七节 宇宙法418
一、什么是宇宙法418
二、宇宙空间的法律地位419
三、关于宇航物的问题420
第八节 国家外交关系机关421
一、外交机关的分类、组成及其职权422
二、外交代表424
三、外交代表的派遣和接受427
四、外交团428
五、外交特权与豁免429
六、领事432
第九节 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434
一、国际会议434
二、国际组织435
三、联合国436
四、区域性的国际组织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