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情操论 (中文导读英文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英)亚当·斯密原著;王勋,纪飞等编译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德情操论 (中文导读英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论行为的适宜性2
第一篇 论适宜性2
第一章 论同情3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快乐10
第三章 论比较他人的感情与我们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他人感情是否适宜的方式14
第四章 续前章19
第五章 论亲切的和值得尊敬的美德26
第二篇 论各种适宜的激情程度31
引言32
第一章 论源于身体的激情34
第二章 论源于某种特殊倾向或想象习惯的激情40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45
第四章 论友好的激情52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55
第三篇 论繁荣和灾祸对人们判断行为是否适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在一种情形下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60
第一章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一般比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但是它通常远没有主要当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强烈61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和社会阶层的区别70
第三章 论源于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忽视穷人和小人物的道德情操败坏83
第二卷 论优、缺点;报答与惩处的对象92
第一篇 论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92
引言93
第一章 任何适宜的感激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得到报答;同样,任何适宜的愤恨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受到惩罚95
第二章 论适当的感激对象和适当的愤恨对象99
第三章 不认可施恩者的行为,就几乎不会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对损人者的动机表示认同,对受难者的愤恨就不会有一点同情103
第四章 对前几章的概括106
第五章 对优点和缺点感觉的分析108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115
第一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116
第二章 论对正义、懊悔的感觉,兼论对优点的意识122
第三章 论这种天性构成的效用127
第三篇 关于行为的优点或缺点,论命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136
引言137
第一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140
第二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145
第三章 论这种无规律情感变化的最终原因155
第三卷 论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162
第一章 论自我认同和不认同的原则162
第二章 论对赞扬和值得赞扬的喜欢;兼论对责备和该受责备的恐惧167
第三章 论良心的威信和影响190
第四章 论自欺欺人的本性,兼论一般准则的起源和用途217
第五章 论道德的通常规则的影响和威信,以及它们被公正地看作神的法则224
第六章 在何种情况下,责任感应该成为人们行为的唯一准则;在何种情况下,它应该同其他动机一起发生作用237
第四卷 论效用对认同情感的作用250
第一章 论效用的表现赋予所有艺术作品的美,兼论这种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250
第二章 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人的行为和品格的美,以及关于这种美的概念可能在何种程度上被看成一种原始的认同原则261
第五卷 习惯和风气对认同的与不认同的道德情操的影响272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施加于人们对美和丑看法的影响272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281
第六卷 论美德的品格298
引言298
第一篇 论个人的品格,就它对其幸福的影响而言;或论谨慎299
第二篇 论个人的品格,就它对其他人幸福的影响308
引言309
第一章 论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所依据的次序311
第二章 论天性使社会团体成为人们行善对象的次序324
第三章 论世界性的行善334
第三篇 论自我支配338
第六卷的结论371
第七卷 论道德的哲学体系376
第一篇 论应当在道德情感理论中考虑的问题376
第二篇 论已对美德的本质做出的各种说明379
引言380
第一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适宜性之中的那些体系382
第二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那些体系413
第三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善行之中的那些体系421
第四章 论放肆的体系430
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认同原则的各种体系441
引言442
第一章 论从自爱推断出认同原则的那些体系444
第二章 论把理性看成认同原则的根源的那些体系448
第三章 论把情感看成认同原则的根源的那些体系453
第四篇 论不同的作者论述道德实践规则的方式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