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评论.3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法评论.38](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2745106.jpg)
- 刑法的工具论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5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法评论.3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1
理论前沿1
工具化的刑法诠释&陈文昊1
一、问题意识1
二、刑法工具化的理论内核——实质判断优先2
三、刑法工具化的衡量标尺——实质价值填充5
四、刑法工具化的解释进路——概念工具化与类型化12
五、结语16
不作为犯研究17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本质与归责——基于罪刑法定视角的展开&马永强17
一、不作为犯的罪刑法定学说简史18
二、构成要件、刑法规范与罪刑法定23
三、不作为犯:价值迷思与实然观察29
四、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本质与归责36
五、一个未尽的结论43
先前行为作为义务来源否定说批判&温登平45
一、问题的提出45
二、事实承担理论46
三、结果原因支配理论:“非排他性+支配”理论51
四、因果过程支配理论:“排他性+支配”理论57
五、开放与闭锁关系理论62
六、本文的立场64
共犯研究68
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从属性之提倡&秦雪娜68
一、问题的提出68
二、研究共犯要素从属性的前提69
三、对严格从属性说的批驳71
四、对限制从属性说的质疑75
五、“客观构成要件从属性说”之提倡84
六、结语93
论过失共同正犯的共同性&谭堃94
一、过失共同正犯共同性研究之方法论误区94
二、过失共同正犯意思联络之否定97
三、机能的行为支配说下共同性之重构106
四、过失共同正犯共同性的具体判断108
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以客观归责理论为路径的展开&白丽煊116
一、引言116
二、中立帮助行为的概念、范畴与徵表119
三、中立帮助行为的理论流变122
四、中立帮助行为的立法规定与司法适用130
五、观点聚讼与说案检讨134
六、以客观归责理论为路径的展开141
七、结论与展望157
刑法学人160
外国刑法学的开拓者何鹏的治学之路&陈兴良160
域外传译164
构成要件论的诸问题&〔日〕山口厚 文 王充 译164
一、有关构成要件这个概念164
二、因果关系165
故意与事实错误&〔日〕山口厚 文 郑军男 译174
一、故意174
二、事实错误的思考方法175
三、因果关系错误177
四、抽象的事实错误179
针对互联网上儿童色情的封锁义务——2009年5月5日BT-Drucks.16/12850号法律草案之评论及完善&〔德〕乌尔里希·齐白 文 袁国何 译184
一、导论184
二、对建议的解决办法的分析187
三、综合性的评价及结论197
域外视野201
日本的医疗过失犯罪研究&于佳佳201
一、日本的医疗过失犯罪概况201
二、“战前”的医疗过失犯罪204
三、从事医疗的前提欠缺206
四、诊疗中的不注意219
五、医学判断错误235
六、医院组织管理体系缺陷247
七、总结251
惩罚的社会维度:加兰刑事思想检讨——兼论社会理论下的刑法研究&刘涛252
一、引言:社会理论与刑事法研究252
二、批判、重构与实践中的经典社会理论:加兰早期思想述评254
三、从理论批判到实践观察:加兰刑事思想的转变时期264
四、系统自治与行动者取向:加兰刑事思想成熟时期268
五、刑事惩罚社会维度的路径选择272
六、结语277
为普适性的刑法体系而奋斗——品读乔治·弗莱彻之《刑法的语法》(第1卷)&陈世伟279
引言279
一、作者对于本书的定位280
二、本书基本框架与作者宏愿282
三、本书的智识贡献284
四、结语299
专题研究300
我国犯罪定性定量立法模式检论&吴亚可300
一、犯罪圈立法划定的不同模式及其思维向度300
二、对我国犯罪定性+定量立法模式的三个追问与反思304
三、犯罪圈划定的合理化路径探寻:立法定性不定量311
四、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轻微罪相关制度的跟进316
死刑适用的控制路径&张继钢318
一、重温死缓比例318
二、死缓限制减刑概述319
三、刑罚结构调整与死缓限制减刑324
四、减少死刑与死缓限制减刑327
五、通过限制减刑控制死刑329
六、废死路线图333
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与交通肇事罪之判断&王海涛335
引言:问题的提出335
一、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结论能否直接成为交通肇事罪审理中的定案根据336
二、道路交通法上的同等以上(含同等)责任与交通肇事罪之成立342
三、道路交通法上的次要以下(含次要)责任与交通肇事罪的成立352
盗窃罪数额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的定位&张忆然356
一、问题的提出356
二、盗窃罪数额认定为“客观处罚条件”的理论可行性357
三、实效检验:盗窃罪数额认识错误问题的处理367
四、余论374
毒品犯罪防控中截利问题研究——以涉毒洗钱犯罪为视角&李春375
一、当前国内对毒品犯罪三种截利理论研究概述375
二、毒品犯罪防控中的截利践行:以“反洗钱”法律之剑截“毒品之利”387
三、涉毒反洗钱的“截利”困境392
四、“截利不利”的因素探析401
五、突破406
论克服犯罪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特殊方法&王彪412
一、引言412
二、通过证明对象变更的方法克服证明困难414
三、通过证明责任分配的方法克服证明困难421
四、通过证据标准降低的方法克服证明困难440
五、特殊方法克服主观要件证明困难的限度446
六、结论459
准中止犯制度构建——以制度理念差异分析为展开&汪东升460
一、制度的缘起460
二、制度理念差异:基于不同立法例的比较分析462
三、制度理念倡导:对“犯罪结果未发生”与“真挚努力”的坚持465
四、制度内容构建469
论《罗马规约》第30条中的“故意”与“明知”&俞巧华472
引言472
一、《罗马规约》第30条概述472
二、两大法系刑法中的故意和明知475
三、“要素分析模式”及物质要素的划分482
四、“故意和明知”解读486
结语497
审判中心视野下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改造&兰跃军499
一、我国刑事审前程序诉讼构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99
二、我国法院进入刑事审前程序实行司法控制的法理分析505
三、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改造的基本思路511
瑕疵证据理论的反思与重建&万旭519
一、反思的缘由519
二、瑕疵证据的本质特征525
三、瑕疵证据规则与非法证据规则的区别532
四、瑕疵证据的准用与排除534
五、结束语541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