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肝胆病诊疗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肝胆病诊疗全书
  • 刘学勤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031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肝胆病诊疗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肝胆病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景3

一、现状与成就3

(一)基础研究方面3

(二)实验研究方面4

(三)临床研究方面6

(四)脏器移植研究16

(五)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16

(六)内毒素血症的研究进展17

(七)基因治疗的研究近况18

二、存在的问题19

三、研究方向及前景19

第二章 肝胆的生理病理21

一、现代医学对肝胆生理病理的认识21

(一)对肝胆生理的认识21

(二)对肝胆病理的认识23

二、祖国医学对肝胆生理病理的认识24

(一)对肝胆生理的认识24

(二)对肝胆病理的认识25

(二)对病理的认识的异同26

(一)对生理的认识26

三、中西医结合对肝胆生理病理的研究26

第三章 肝胆病诊断方法与思路27

一、诊断方法27

(一)辨病诊断27

(二)辨证诊断29

二、诊断思路32

(一)明病识证,病证结合32

(二)审度病势,把握演变规律32

(四)注重引进诊断新技术33

(三)审证求因,把握病机33

第四章 治则与用药规律34

一、治疗法则34

(一)常规治疗34

(二)新动态与新疗法38

二、用药规律39

(一)辨病用药39

(二)辨证用药43

(三)病证结合治疗45

(四)特殊用药方法46

二、注意治法的选择48

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48

第五章 肝胆病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48

三、关于如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问题49

(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49

(二)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50

(三)加强中西医结合51

(四)倡导内外治并举51

(五)强化单味药的研究52

(六)深化专病专方的研究53

四、注重调养与护理54

(一)肝脏疾病的诊断55

第六章 肝胆病检查诊断技术55

一、超声波检查55

(二)胆囊疾病的诊断58

二、X线检查60

(一)食管、胃部静脉曲张的X线诊断60

(二)肝胆造影61

(三)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62

(四)肝血管造影63

(五)门静脉造影64

(六)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65

(七)核磁共振成像术67

(一)临床应用价值68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68

(二)原理69

(三)临床应用69

四、腹腔镜检查71

(一)适应症71

(二)禁忌症71

(六)注意事项72

(一)检查方法72

五、肝血流图检查72

(五)并发症72

(四)操作顺序72

(三)术前准备72

(二)肝血流图形73

(三)临床意义73

六、肝穿刺检查74

(一)适应症74

(二)禁忌症74

(三)术前准备74

(五)并发症75

(四)操作步骤75

(六)注意事项76

七、肝功能检查76

(一)蛋白质代谢的试验76

(二)糖类试验78

(三)脂类代谢试验79

(四)血清酶学试验79

(五)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性试验82

(六)色素的排泄试验84

(八)维生素的代谢试验85

(七)激素的代谢试验85

(九)药物转化功能试验86

第七章 常见症状及简易处理87

一、黄疸87

二、发热87

三、胁痛88

四、腹胀88

五、恶心呕吐88

六、腹泻89

七、腹水89

第一节 概述93

中篇 各论93

第八章 病毒性肝炎93

第二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95

第三节 急性乙型肝炎114

第四节 慢性乙型肝炎137

第五节 丙型肝炎164

第六节 丁型肝炎174

第七节 戊型肝炎181

第八节 重型肝炎187

第九节 淤胆型肝炎208

第十节 小儿病毒性肝炎的特点221

第十一节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特点225

第十二节 病毒性肝炎与妊娠230

第九章 肝硬化235

第十章 中毒性肝病283

第一节 药物性肝病283

第二节 酒精性肝病300

第三节 毒物性肝病314

第十一章 肝胆系统感染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327

第一节 阿米巴肝脓肿327

第二节 细菌性肝脓肿336

第三节 胆囊炎346

第四节 胆道蛔虫症370

第五节 脂肪肝381

第十二章 严重并发症391

第一节 肝昏迷391

第二节 上消化道出血402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411

第四节 原发性腹膜炎420

第五节 内毒素血症429

第六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37

第十三章 引起肝损害的其它疾病445

第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45

第二节 疟疾452

第三节 伤寒性肝炎459

第四节 瘀血肝462

第五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68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476

下篇 开设肝胆病专科专病科室应注意的问题487

第十四章 了解病人来源 决定专科取舍487

第十五章 分析论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490

第十六章 正确评估医院现有条件做好开设专科的专门投资492

第十七章 注重专科专病工程的系统性497

第十八章 专科专病应突出“六专”“一高”501

第二十一章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503

附篇507

第十九章 新疗法507

第二十章 新药物512

第二十二章 卫生部颁发的肝胆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45

1.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45

2.中药新药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49

3.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51

4.中药新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54

5.中药新药治疗血吸虫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56

6.中药新药治疗黄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59

7.中药新药治疗胁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62

8.中药新药治疗肝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65

9.中药新药治疗胆胃不和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67

10.中药新药治疗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70

第二十三章 最新临床常用实验检查正常值573

肝胆病常用方剂索引601

参考文献6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