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自然科学思想 中国古典自然科学思想与西方现代自然科学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西自然科学思想 中国古典自然科学思想与西方现代自然科学思想
  • 刘里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336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63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6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自然科学思想 中国古典自然科学思想与西方现代自然科学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原始朴素的自然观2

第一章 远古文明追忆录2

第二章 从巫术、宗教到科学10

第三章 数字的哲理24

第四章 感觉中的世界33

第二卷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和科学思想40

第五章 老子《道德经》自然哲学思想40

一、大道的内容和名称42

二、道在哪儿44

三、道是什么样子45

四、道怎样生成天地万物47

五、道生养万物的三大德性48

六、道的质朴性与微小性48

七、道的调和性49

八、道的水样属性50

九、有无之道50

十、无为之道51

十一、无为之法56

十二、为微之道和无执之道57

十三、同一之道59

第六章 庄子《南华经》科学哲学思想62

一、广大天地间的几个物理学问题63

二、声和风的理论及认识事物的修道法65

三、是非的判断方法与自然之道67

四、认识自然的观察法75

五、顺其自然的方法82

六、有无之道——以无为有84

七、道的本质和得到道的方法85

第七章 孔子《论语》治学思想89

一、学习和交流90

二、敏行慎言92

三、怀才不遇与知己知彼96

四、举一反三98

五、为师之道100

六、多才多能与君子不器104

七、学习与思考105

八、过错与坦率107

九、君子之争109

十、三人行必有我师109

十一、殉道之心112

十二、好学之德与乐而忘忧113

十三、进退之道与半途而废118

十四、因材施教120

十五、博学之道与多学陷阱——一以贯之121

十六、孔子其人127

十七、后生可畏128

十八、自己动手129

十九、践迹入门130

二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31

二十一、欲速则不达133

二十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34

二十二、无为之道134

二十四、大哉孔子135

第八章 《学记》教育思想140

第九章 从《河图》《洛书》到《周易》162

一、易学之谜163

二、河洛阴阳学171

三、阴阳鱼184

四、八卦和《易经》的产生190

五、阴阳八卦分类法205

六、五行学说207

七、《易经》卦名和卦意214

第十章 《黄帝阴符经》的古典自然思想234

一、天盗234

二、修身之盗236

三、对立之盗239

第十一章 《黄帝内经》科学思想242

一、感官真实性、宏观性和模糊性243

二、中医阴阳理论248

三、五行生成论与中国生命诞生说259

四、阴阳五行学说与五脏272

五、从经络研究看中国人的科学观念278

六、中医的思想和研究中医的思想285

第三卷 现代西方自然科学思想289

第十二章 时间289

一、经验中的时间289

二、绝对而均匀的时间291

三、相对时间292

第十三章 空间与运动299

一、古老的相对长度299

二、起源于经验的几何空间301

三、早期的天象观察305

四、早期的宇宙观306

五、哲学的地球中心说309

六、天体测量和太阳中心说313

七、科学的地球中心说314

八、宗教的地球中心说317

九、哥白尼时代——思想革命的时代320

十、伽利略时代——稳步前进的时代323

十一、牛顿时代——突破的时代329

十二、爱因斯坦时代——观念革命的时代336

十三、芝诺时空悖论348

第十四章 物质与心灵354

一、古希腊朴素唯物哲学时代——哲学原子论355

二、古希腊唯心哲学时代366

三、准科学时代376

四、从二元哲学到科学原子论380

五、新物质时代——原子的破裂394

六、起自电子的量子论402

第十五章 科学认识论的成长历程406

一、古希腊时代朴素的科学与哲学思想406

二、现代科学思想从中纪世中萌芽415

三、文艺复兴后的科学思想革命426

四、科学时代的真正开始447

五、哲学和科学的实在性458

第四卷 自然科学和教育科学方法论471

第十六章 科学的思索471

一、什么是科学471

二、什么是科学思想476

三、人类面临的疑难与挑战478

四、中国传统科学思想480

五、先哲确定的认识世界的思维486

六、中西一般思想对比与互补489

七、教育素质492

八、教师三素质496

九、培养人才498

十、人才构造500

十一、优秀人才502

十二、读书与学习506

十三、宏观与整体510

十四、人与生命513

十五、科学的社会环境524

十六、指鹿为马与叶公好龙527

十七、古今哲学疑难528

十八、四大宇宙规律531

十九、科学展望533

第十七章 科学的法则535

一、我与科学535

二、科学研究与哲学研究541

三、科学研究的对象与意义542

四、博学与科学年龄律544

五、实验法则548

六、实践法则550

七、推理法则553

八、发现法则554

九、整体法则559

十、思考法则560

十一、观察法则566

十二、步长法则575

十三、错误法则578

十四、简化法则580

十五、规律法则582

十六、极端法则582

十七、动手法则585

十九、科学假说586

十八、图形法则586

二十、科学的心灵587

二十一、精确与模糊591

第十八章 近代中国落后八因说593

一、中国为什么落后593

二、中国近代与西方逐渐拉开的四大差距594

三、中国科技落后的八大原因601

第十九章 科学思想对中国的呼唤614

一、认识论源流614

二、中国古代无科学吗615

三、思想和观念——锋利的双刃剑616

四、科学思想——其实我们很陌生617

五、科学思想的作用619

六、实质论621

七、东方西方,一阴一阳623

八、科学历程——从巫术、宗教到科学624

九、西方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论625

十、怀疑的哲学和可靠的科学627

十一、科学的态度628

十二、中国科学之路629

后记:最深的感受、写作动机与信心、怎么读6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