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通大学校史 1896-1949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通大学校史 1896-1949年
  • 《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150·3575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交通大学校史 1896-1949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交通大学校史序 陆定一1

第一章南洋公学时期(1896—1906年)1

第一节 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1

一、南洋公学的诞生1

二、机构和更迭4

三、经费和待遇10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12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的渊源12

二、西学与中学之争14

一、师范院的诞生21

第三节设立师范院21

二、外院27

三、附属小学堂28

第四节 南洋公学的主体31

一、中院31

二、上院缓办33

第五节加速培养从政人才36

一、设立特班36

二、设立政治班、商务班40

三、设立译书院和东文学堂41

第六节 反封建专制斗争的“墨水瓶”事件45

本章小结48

第一节 创办工科,加强实业教育50

一、办学方向的转变50

第二章创建近代工科大学(1906—1920年)50

二、停办商科、转向工科52

三、增设专科、扩大规模54

四、行政体制、人事更迭59

五、艰苦创业、勤俭治校61

第二节 教育宗旨和唐文治的办学主张63

一、教育宗旨63

二、唐文治的办学主张64

第三节 教学概况和尚实办学思想的实施71

一、专科的教学概况71

二、附属中、小学的教学概况85

第四节教学特色和学风88

一、教学特色88

二、爱国、俭朴、勤奋、求实的学风97

第五节体育100

一、体育运动开展概况100

二、技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03

三、足球运动的开展104

第六节 学生的管理、就业及社团组织105

一、学生的管理105

二、学生就业和留学概况108

三、社团组织110

第七节 孙中山先生莅校讲演113

一、辛亥武昌起义后本校的形势113

二、孙中山先生莅校讲演114

第八节 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115

一、救亡图存,走向社会115

二、创办义务学校,为工农服务117

本章小结119

第三章正式定名交通大学(1921—1927年)121

第一节 学校三次改组121

一、第一次改组合校121

二、第二次改组分校128

三、第三次改组137

第二节 教研结合的办学思想138

一、办学思想的变化138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41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特点155

第三节 严格的教学管理和朴实的学习风气159

一、教学制度、环节及管理159

二、教学特色及学风165

三、一支有良好素养的教师队伍170

四、讲究教学效果171

第四节 学术活动的兴起175

一、学术研究活动175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179

第五节体育及课外活动180

一、体育活动180

二、课外活动183

第六节 学生群众社团蓬勃发展184

一、学生会184

二、南洋义务学校187

三、南洋周刊社190

四、南洋通讯社192

五、南洋学会193

六、工程学会195

七、经济学会196

八、南洋歌社197

九、学术研究会198

十、赎路储金会198

第七节 中共交大党支部的建立和反帝199

反封建斗争199

一、建立第一个中共党支部199

二、在斗争中团结群众壮大组织203

三、在“五卅”运动的洪流中206

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党团210

组织遭受破坏210

本章小结211

第四章建立理、工、管理结合的交通大学213

(1928—1936年)213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接管交大213

一、校长更迭213

二、行政组织和管理体制216

三、经费、基建、图书、设备221

第二节 教育宗旨、课程设置与办学特点222

一、教育宗旨222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224

三、办学特点与教学作风226

第三节各院、系教学概况232

一、科学学院233

二、管理学院251

三、土木工程学院271

四、电机工程学院279

五、机械工程学院285

六、中国文学系293

七、外语系295

第四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297

一、研究所概况297

二、各院系的科学研究299

三、社团组织和学术活动301

第五节训育、体育和军训305

一、训育305

二、体育和军训307

一、教师和职工概况310

第六节 教职工和学生概况310

二、学生概况312

第七节 交大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314

一、觉醒314

二、掀起抗日反蒋怒潮316

三、积极参加“一·二八”抗战319

和“一二·九”运动319

本章小结321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交通大学323

(1937—1945年)323

甲,上海法租界时的交通大学325

第一节校务概况325

一、迁校法租界325

二、改隶与部分院系改名之争327

三、经费与图书329

第二节教育概况332

一、维持教学传统332

二、教学、实验、实习333

三、入学与毕业334

四、训育与体育336

第三节 各院系概况338

一、理学院338

二、工学院348

三、管理学院365

四、中国文学系376

一、国民党和租界当局的高压与控制377

第四节抗日救亡运动377

二、组织学生抗日救亡协会378

三、参加“救济失学义卖”活动379

乙,重庆的国立交通大学(1940—1945年)380

第五节校务概况380

一、创办国立交通大学分校380

二、成立国立交通大学本部382

第六节教育概况388

一、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388

二、教学新气象390

三、坚持优良传统391

四、科学研究395

五、训育与体育397

一、电机工程系(附电信研究所)401

第七节各院系概况401

二、机械工程系407

三、土木工程系411

四、航空工程系415

五、造船工程系(附轮机、航海科)418

六、管理学院425

第八节抗日民主活动430

本章小结432

第六章 抗战胜利后的交通大学434

(1945—1949年)434

第一节渝沪两地师生会合建校434

一、重庆师生分批复员上海434

二、沪校师生迎接复员435

三、整理校务正式开学436

第二节 人事、机构、经费、基建、设备、图书437

一、行政系统437

二、校长更迭438

三、教师概况440

四、职工概况441

五、学生概况442

六、经费、基建、设备、图书443

第三节教学概况444

一、院系规模445

二、教育宗旨445

三、坚持优良办学传统446

四、规章制度448

一、理学院451

第四节 院系概况451

二、工学院453

三、管理学院483

四、电信研究所486

第五节 学术活动487

一、各种学会林立487

二、举行学术演讲488

三、出版学术刊物488

四、中、英文竞赛活动489

第六节体育活动489

一、制定《一年级学生体育成绩测验项目489

和给分标准规定》489

第七节 在第二条战线的革命洪流中491

二、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491

一、争取读书权利的斗争492

二、反帝与抗暴494

三、护校洪流496

四、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499

五、黎明前的战斗502

本章小结505

附录507

一、《国立交通大学学籍规则草案》507

二、《国立交通大学重习、留级、停学、休学、退学规则》516

三、《国立交通大学学生奖惩规则》518

四、《国立交通大学学生奖惩规则实施程序》522

交通大学校名、隶属沿革、历任负责人概况表523

后记5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