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儿科危重症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儿科危重症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846476.jpg)
- 董声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020834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710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儿科危重症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心脏和循环危重症1
第一章 临床循环生理1
第一节 心肌的舒缩与心脏泵功能1
第二节 血管、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11
第三节 末成熟心血管系统的发育生理12
第四节 肺循环13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4
第一节 体格检查18
第二章 心血管功能检查与监测18
第二节 心电图监测19
第三节 动脉血压监测19
第四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23
第五节 肺动脉插管术25
第六节 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29
第三章 心力衰竭与心源性休克34
第一节 心力衰竭34
第二节 其他系统疾病并发的心力衰竭47
第三节 心源性休克50
第四章 休克56
第一节 概述56
第二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57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65
第四节 低血容量休克72
第五节 过敏性休克74
第六节 神经源性休克76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原理77
第五章 危重心律失常77
第二节 危重心律失常79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及临床应用97
第六章 心脏起搏、电复律及射频消蚀术101
第一节 人工心脏起搏器在儿科的应用101
第二节 小儿电复律105
第三节 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AICD)的应用106
第四节 射频消蚀术(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09
第七章 临床呼吸生理117
第一节 呼吸道和肺的发育117
第二篇 呼吸系统危重症117
第二节 肺容量和肺的通气118
第三节 肺循环121
第四节 肺的换气123
第五节 呼吸力学125
第六节 呼吸肌128
第七节 肺表面活性物质130
第八节 呼吸调节133
第一节 临床观察136
第八章 呼吸功能的监测与检查136
第二节 常用床边呼吸监测137
第三节 危重儿的肺功能检查和监测142
第九章 血液气体149
第一节 二氧化碳149
第二节 血氧和氧的运输157
第十章 呼吸衰竭168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168
第二节 病理生理169
第四节 临床表现170
第三节 呼吸衰竭的类型170
第五节 呼吸衰竭的诊断171
第六节 呼吸衰竭的病程与预后172
第七节 呼吸衰竭的治疗173
第八节 呼吸衰竭的并发症184
第九节 呼吸衰竭的预防184
第十节 不问疾患的呼吸衰竭和呼吸危重症185
第十一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5
第一节 病因195
第二节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196
第三节 病理学改变198
第四节 临床表现199
第五节 治疗201
第十二章 哮喘持续状态206
第一节 哮喘持续状态定义206
第二节 哮喘持续状态与死亡关系206
第三节 发病机制207
第四节 临床表现208
第六节 哮喘持续状态治疗210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210
第七节 哮喘持续状态的预防214
第十三章 呼吸机的应用216
第一节 呼吸机的作用216
第二节 呼吸机的基本结构和性能219
第三节 呼吸机的工作221
第四节 呼吸机参数的调节227
第五节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229
第六节 应用呼吸机的日常管理233
第七节 应用呼吸机的并发症234
第八节 高频通气237
第十四章 体外循环膜肺支持疗法242
第一节 历史242
第二节 ECMO原理243
第三节 循环途径245
第四节 ECMO的基本用品247
第五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250
第六节 ECMO的管理251
第七节 并发症254
第三篇 肾功能衰竭及相关危重症257
第十五章 肾功能衰竭257
第一节 临床生理257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262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270
第四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80
第五节 肾移位282
第一节 血液透析287
第十六章 血液净化疗法287
第二节 血液滤过291
第三节 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291
第四节 血液灌流293
第五节 免疫吸附294
第六节 血浆置换295
第七节 腹膜透析296
第八节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比较303
第十七章 脑水肿与脑功能衰竭305
第一节 脑水肿305
第四篇 脑功能衰竭及相关危重症305
第二节 脑功能衰竭315
第十八章 惊厥持续状态321
第一节 病理生理321
第二节 病理变化322
第三节 病因323
第四节 临床表现324
第五节 诊断327
第六节 治疗328
第十九章 高压氧治疗332
第一节 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知识332
第二节 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333
第三节 高压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338
第四节 高压氧治疗的设备和使用338
第五节 高压氧治疗程序342
第六节 高压氧治疗脑功能衰竭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342
第二十章 肝功能衰竭345
第一节 小儿肝脏解削小理特点345
第五篇 消化系统危重症345
第二节 肝功能衰竭的病因346
第三节 病理347
第四节 发病机制347
第五节 临床表现发348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350
第七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352
第八节 治疗353
第九节 预防355
第一节 慨述357
第二十一章 胃肠衰竭357
第二节 应激性出血359
第三节 麻痹性肠梗阻361
第四节 短肠综合征363
第二十二章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367
第一节 营养支持概念367
第二节 营养支持对危重病儿的重要意义367
第三节 危重病儿的营养评价和监测371
第四节 危重病儿营养支持的适应证376
第五节 肠外营养支持377
第六节 肠内营养389
第六篇 血液系统危重症393
第二十三章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393
第一节 病因393
第二节 发病机制395
第三节 病理397
第四节 病理生理397
第五节 临床表现397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398
第七节 诊断399
第八节 鉴别诊断400
第九节 治疗401
第十节 预后403
第二十四章 输血与血液制品的应用405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学特点405
第二节 儿科输血的适应证406
第三节 儿科输血量和输血速度407
第四节 儿科成分输血407
第五节 新生儿输血413
第七节 儿科常见输血反应及其处理417
第六节 贫血性心力衰竭和肺炎患儿的输血417
第七篇 代谢的危重症423
第二十五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423
第一节 正常体液分布和生理423
第二节 水代谢紊乱424
第三节 电解质平衡紊乱426
第二十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437
第一节 正常酸碱平衡及其凋节机制437
第二节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438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439
第四节 阴离于间隙和三重酸碱紊乱442
第五节 代谢性酸中毒445
第六节 代谢性碱中毒446
第二十七章 高血糖与低血糖449
第一节 基础知识449
第二节 高血糖症450
第三节 低血糖症455
第一节 渗透压的基本概念462
第二十八章 高渗状态462
第二节 危重症与高渗血症464
第三节 高渗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465
第四节 高渗血症的治疗466
第五节 医源性高渗血症的预防468
第八篇 新生儿危重症471
第二十九章 新生儿危重症的病理生理基础471
第一节 胎盘和脐带结构异常471
第二节 缺氧和产伤472
第三节 感染474
第四节 先天畸形475
第五节 遗传性代谢疾病476
第六节 各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特点478
第三十章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82
第一节 病因482
第二节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483
第三节 病理变化485
第四节 临床表现485
第五节 K线胸片及血液生化改变486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487
第七节 治疗488
第八节 并发症491
第九节 预防492
第三十一章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494
第一节 病因494
第二节 病理494
第三节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496
第四节 临床表现497
第五节 诊断498
第六节 鉴别诊断499
第七节 治疗500
第三十二章 危重新生儿硬肿症505
第一节 新生儿体温调节特点505
第二节 危重硬肿症的病理生理改变506
第三节 临床表现508
第四节 治疗509
第一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15
第三十三章 窒息后的危重并发症515
第二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523
第三节 窒息后心肌损害525
第四节 窒息后肾功能损害528
第三十四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33
第一节 胆红素代谢533
第二节 病因和诊断536
第三节 治疗541
第一节 腹痛的病理生理学基础545
第九篇 外科危重症545
第三十五章 小儿急腹症545
第二节 小儿腹痛的分类546
第三节 小儿外科急性腹痛的分类547
第四节 小儿急腹症的诊断549
第五节 小儿急腹症的处理原则553
第六节 不同年龄组常见的急腹症553
第三十六章 颅脑外科危重症(脑疝)557
第一节 脑疝的解剖、病理和临床557
第二节 小儿神经外科引起脑疝的常见病因560
第三节 诊断562
第四节 辅助检查563
第五节 颅内压监护565
第六节 处理原则567
第三十七章 新生儿外科危重症572
第一节 新生儿外科疾病的特点572
第二节 呼吸困难573
第三节 呕吐578
第四节 出血582
第三十八章 心脏手术后患儿的管理586
第一节 心脏手术对患儿的影响586
第二节 监测技术591
第三节 心脏手术后的系统监护及并发症的处理594
第十篇 危重症与感染609
第三十九章 危重症的医院感染609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一些基本问题609
第二节 小儿重症临护病室的医院感染612
第三节 医院肺部感染615
第四节 侵入性诊疗技术相关感染622
第五节 医疗器械的消毒624
第四十章 危重败血症626
第一节 概念626
第二节 病原学627
第三节 发病因素628
第四节 发病机制629
第五节 病理学特点631
第六节 临床表现633
第七节 败血症的诊断634
第八节 治疗637
第四十一章 抗生素在危重症患儿的应用642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642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耐药性643
第三节 危重症患儿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和用药特点644
第四节 抗生素的选用646
第五节 抗生素在危重症的应用648
第六节 抗芮药物的不良反应651
第七节 常用抗生素651
第八节 应用抗菌药物失败原因及处理658
第四十二章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661
第一节 概述661
第十一篇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661
第二节 MSOF的发病机制662
第三节 小儿MSOF的临床特点666
第四节 MSOF诊断标准667
第五节 MSOF防治669
第四十三章 心肺复苏673
第一节 概述673
第十二篇 心肺复苏673
第二节 病因和病理生理675
第三节 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678
第四节 小儿CPR-BLS程序和技术681
第五节 小儿CPR-ALS操作方法684
第六节 小儿CPR-PLS692
第四十四章 脑复苏和脑死亡696
第一节 脑复苏696
第二节 脑死亡703
第三节 持久的意识丧失(植物状态)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