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针灸经络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佟秋芬主编 著
- 出版社: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00802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针灸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针灸经络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经络学总论1
一、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1
(一)经络学说的起源2
(二)基本概念的产生2
(三)经络学说的形成4
(四)经络学说的发展过程8
二、经络学概说12
(一)经络及经络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2
(二)经络的命名意义13
(三)经络与脏腑的关系16
(四)经络与自然界的关系19
三、经络在人体的分布概况20
(一)十二经脉分布概况21
(二)奇经八脉分布概况35
(三)十二经别分布概况36
(四)十二经筋分布概况37
(五)十二皮部分布概况38
(七)小络、孙络、浮络分布概况39
(六)十五大络分布概况39
四、经络的功能及应用40
(一)经络的基本功能40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40
2.运行气血,调理阴阳41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48
4.传注病邪,反映病候48
5.传导感应,调整虚实50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51
1.指导经络诊断51
2.指导辨证归经54
3.指导选穴治疗55
五、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57
(一)标本57
1.标本的意义57
2.标本的内容及应用58
1.根结的意义61
2.根结的内容及应用61
(二)根结61
(三)气街64
1.气街的意义64
2.气街的内容及应用64
(四)四海66
1.四海的意义66
2.四海的内容及应用66
(一)手太阴肺经69
一、十二经脉69
下篇 经络学各论69
(二)手阳明大肠经74
(三)足阳明胃经80
(四)足太阴脾经87
(五)手少阴心经93
(六)手太阳小肠经98
(七)足太阳膀胱经103
(八)足少阴肾经109
(九)手厥阴心包经115
(十)手少阳三焦经119
(十一)足少阳胆经124
(十二)足厥阴肝经131
二、奇经八脉139
(一)任脉139
(二)督脉143
(三)冲脉147
(四)带脉152
(五)阴跷脉154
(六)阳跷脉156
(七)阴维脉159
(八)阳维脉160
(九)奇经八脉的临床应用163
三、十五大络165
(一)手太阴大络165
(二)手阳明大络167
(三)足阳明大络169
(四)足太阴大络169
(五)手少阴大络170
(六)手太阳大络170
(八)足少阴大络172
(七)足太阳大络172
(九)手厥阴大络173
(十)手少阳大络173
(十一)足少阳大络175
(十二)足厥阴大络176
(十三)督之大络177
(十四)任之大络177
(十五)脾之大络177
(十六)十五络脉的临床应用178
四、十二经别180
(一)手太阴经别180
(二)手阳明经别180
(三)足阳明经别181
(四)足太阴经别182
(五)手少阴经别183
(八)足少阴经别184
(九)手厥阴经别184
(七)足太阳经别184
(六)手太阳经别184
(十)手少阳经别185
(十一)足少阳经别186
(十二)足厥阴经别187
(十三)十二经别的临床应用188
五、十二经筋190
(一)手太阴经筋190
(二)手阳明经筋190
(三)足阳明经筋191
(四)足太阴经筋193
(五)手少阴经筋195
(六)手太阳经筋196
(七)足太阳经筋197
(八)足少阴经筋198
(九)手厥阴经筋200
(十)手少阳经筋201
(十一)足少阳经筋202
(十二)足厥阴经筋204
(十三)十二经筋的临床应用204
(二)六经皮部206
六、六经皮部206
(一)关、阖、枢206
(三)十二皮部的临床应用211
附篇 经络学现代研究214
一、经络现象的观察214
(一)关于循经感传的研究214
1.循经感传现象的一般资料214
2.影响循经感传出现的因素215
3.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217
4.头针感传现象222
5.循经感传的临床意义223
6.隐性感传及循经感传的激发与控制224
7.有关循经感传的一些客观指标的探讨227
8.循经感传机理之假说229
(二)其他经络现象231
二、经络实质与形态学的研究234
(一)解剖、组织学方法的研究234
(二)化学示踪法的研究239
(一)经络皮肤导电量的变化及其机理242
三、经络电现象及其他物理特性242
(二)皮肤电位的变化及其机理247
(三)经络的其他物理特性249
四、经络与神经系统的相关研究253
(一)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253
(二)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255
(三)对穴位的研究256
(四)对外周传入途径的研究258
(五)对传出途径的研究260
(六)对针感的研究261
五、经络与神经—体液理论的相关研究262
(一)经络与内分泌腺262
(二)经络与神经递质268
(三)经络与防卫免疫反应269
(四)经络与其他体液273
六、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275
七、关于经络的见解和假说277
(一)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277
(二)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