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862398.jpg)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马丕环责任编辑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2596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59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地方志(地点: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编 建置 政区2
第一节 建置2
第一节 位置2
第二节 建置沿革2
第三节 境域4
大事记5
第二章 行政区划6
第一节 明代6
第二节 清代6
第三节 中华民国7
第四节 解放后9
第三章 县城 乡镇17
第一节 县城17
第二节 乡镇18
第二编 自然环境26
第一章 地质26
第一节 地层26
第二节 岩浆岩28
第三节 构造28
第二章 地貌30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31
第一节 日照 太阳辐射33
第二节 气温33
第三章 气候 物候33
第二节 山脉33
第三节 降水37
第四节 温度 蒸发40
第五节 风霜雪41
第六节 物候42
第四章 水文43
第一节 地表水43
第二节 地下水45
第三节 水质46
第五章 土壤 植被47
第一节 成土母质47
第二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49
第三节 土壤特性52
第四节 植被53
第六章 自然资源55
第一节 土地资源55
第二节 矿产资源55
第三节 水资源58
第四节 生物资源58
第七章 自然灾害61
第一节 水灾61
第二节 旱灾61
第三节 低温阴雨63
第四节 冰雹大风63
第五节 寒露风64
第一节 族源72
第一章 族源 分布 姓氏72
第三编 民族72
第二节 分布73
第三节 姓氏77
第二章 民俗79
第一节 生产习俗79
第二节 生活习俗79
第三节 礼仪习俗81
第四节 社会习俗83
第五节 信仰习俗85
第六节 节庆习俗87
第三章 仫佬族语言90
第二节 拾金不昧 集资建校94
第一节 友爱互助 抚养孤独94
第四章 新风尚94
第五章 民族事务95
第一节 区域自治95
第二节 干部培养95
第六章 宗教97
第一节 道教97
第二节 佛教97
第三节 基督教97
第四编 居民100
第一章 人口100
第一节 数量与分布100
第二节 人口变动102
第三节 人口构成104
第二章 计划生育107
第一节 晚婚晚育108
[附]寿星111
第三章 居民生活112
第一节 农民生活112
第二节 职工生活115
第五编 政党 群团118
第一章 国民党地方组织118
第一节 组织概况118
第二节 主要党务活动119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21
第一节 地下党组织的建立与斗争活动121
第二节 组织建设122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127
第四节 宣传教育131
第五节 统战工作132
第六节 纪律检查133
第七节 整党整风134
第八节 重大运动135
第九节 拨敌反正139
第三章 群众团体141
第一节 农民组织141
第二节 工人组织142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145
第四节 妇女组织148
第五节 工商组织150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和消费者协会151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151
第六编 政权 政协154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154
第一节 选举154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54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155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157
第五节 代表联系制度159
第六节 视察活动160
第七节 重大提案处理162
第一节 机构设置163
第二章 县政府163
第二节 官吏和豪绅对人民压迫与盘剥166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169
第一节 机构沿革169
第二节 政务纪略174
第四章 县人民政协179
第一节 组织机构179
第二节 政协会议180
第三节 活动纪略181
第七编 民政 劳动 人事184
第一章 民政184
第一节 优抚184
第三节 救灾 救济185
第二节 安置185
第四节 社会福利187
第五节 婚姻187
第二章 劳动189
第一节 机构189
第二节 工人队伍结构189
第三节 劳动就业191
第四节 用工制度191
第五节 技工培训192
第六节 劳动保护192
第三章 人事193
第一节 干部调配193
第二节 编制管理194
第四节 干部任免培训195
第三节 干部考核奖励195
第四章 工资福利管理197
第一节 工资197
第二节 奖金 福利198
第三节 离休退休退职200
第八编 公安 司法204
第一章 公安204
第一节 机构204
第二节 治安管理205
第三节 户籍管理206
第四节 消防管理206
第五节 监狱 看守所207
第二节 法律监督208
第二章 检察208
第一节 机构208
第三章 审判210
第一节 机构210
第二节 案件审理210
第三节 陪审 复查211
第四章 司法行政212
第一节 机构212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212
第三节 律师 公证213
第四节 民事调解213
第三节 县大队部 人民武装委员会 人民武装部216
第二节 团务总局 民团司令部 军事科216
第一节 团练局 团防局 保卫局216
第一章 机构216
第九编 军事216
第二章 县属武装218
第一节 堡兵 民团218
第二节 县大队 民兵219
第三章 驻军与设施221
第一节 驻军221
第二节 设施221
第四章 兵役223
第一节 历代兵役223
第二节 当代兵役223
第一节 明清农民起义225
第五章 兵事225
第二节 民国战事226
第三节 红七军拂子岭之战227
第四节 抗日战事227
第五节 解放战事231
第六节 剿匪233
第十编 农业综述238
第一章 所有制 体制238
第一节 封建私有制238
第二节 土地改革239
第三节 互助合作240
第四节 人民公社241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43
第二章 农业生产244
第三章 农业区划246
第十一编 种植业250
第一章 耕地 劳力 农机具250
第一节 耕地250
第二节 劳动力251
第三节 农机具252
第二章 农机农艺254
第一节 耕作制度254
第二节 良种推广254
第三节 土壤改良256
第四节 栽培技术258
第五节 作物保护260
第一节 粮食作物265
第三章 品种 产量265
第二节 经济作物268
第三节 园艺作物269
第四章 土特产271
第一节 茶叶 沙田柚271
第二节 珠豆 蒜芎273
第五章 机构274
第一节 农业局274
第二节 局属机构274
第十二编 林业278
第一章 面积 蓄积 产值278
第一节 采种 育苗280
第二章 造林 育林280
第二节 人工造林281
第三节 飞播造林283
第四节 育林285
第三章 护林286
第一节 制止乱砍滥伐286
第二节 防火286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287
第四章 林产品经营289
第一节 采伐购销289
第二节 林副产品291
第二节 国营场站294
第一节 行政机构294
第五章 机构与场站294
第三节 集体 个体林场295
第十三编 牧副渔业298
第一节 畜牧298
第一节 畜、禽饲养298
第二节 品种改良300
第三节 疾病防治302
第二章 副业304
第三章 渔业305
第一节 资源305
第二节 人工养殖305
第三节 天然捕捞306
第四节 机构307
第十四编 水利311
第一章 水利工程311
第一节 蓄水工程311
第二节 引水工程312
第三节 提水工程315
第四节 人畜饮水工程317
第五节 防涝排涝工程319
第二章 水利管理320
第一节 行政管理320
第二节 工程管理321
第三章 水土保持325
第一章 发展概况328
第十五编 工业328
第一节 煤炭331
第二章 工业门类331
第二节 食品332
第三节 冶金334
第四节 机械336
第五节 化工337
第六节 建材338
第七节 电力340
第八节 其他341
第一节 机构344
第二节 体制344
第三章 经营管理344
第十六编 交通 邮电350
第一章 交通350
第一节 铁路351
第二节 公路353
第三节 水路364
第二章 邮电365
第一节 机构365
第二节 邮政366
第三节 电信367
第四节 业务总量和固定资产369
第十七编 贸易372
第一章 商业372
第一节 个体商业373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374
第三节 合作店(组)374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375
第五节 国营商业382
第六节 集市贸易391
第二章 粮油购销393
第一节 收购393
第二节 销售396
第三节 储运397
第四节 加工399
第一节 外贸401
第三章 外贸 物资401
第二节 物资405
第十八编 综合经济管理408
第一章 工商408
第一节 工商登记408
第二节 商标广告410
第三节 经济合同411
第四节 集贸市场411
第二章 物价413
第一节 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413
第二节 市场零售价414
第三节 物价管理420
第二节 计量器具423
第三节 计量管理423
第一节 机构423
第三章 计量423
第四章 统计425
第一节 统计项目425
第二节 统计业务425
第十九编 财政 金融428
第一章 财政428
第一节 收入428
第二节 支出434
第三节 预算外收支441
第四节 管理443
第一节 机构446
第二章 金融446
第二节 货币及其流通447
第三节 存款449
第四节 贷款450
第五节 基本建设投资管理454
第六节 结算454
第七节 保险455
第八节 债券455
第三章 审计457
第二十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460
第一章 城乡建设460
第一节 县城建设460
第二节 乡村建设463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465
第四节 建筑业467
第二章 环境保护469
第一节 机构469
第二节 污染469
第三节 治理470
第二十一编 教育 科技472
第一章 教育472
第一节 行政机构沿革472
第二节 学宫 书院 义学 私塾473
第三节 幼儿教育474
第四节 小学教育474
第五节 中学教育477
第六节 职业教育480
第七节 业余教育482
第八节 少数民族教育483
第九节 教师484
第十节 教务管理486
第二章 科技489
第一节 机构489
第二节 活动490
第三节 成果492
第二十二编 文化496
第一章 文化娱乐496
第一节 设施496
第二节 活动497
第一节 专业与业余团队498
第二章 文艺团队与活动498
第二节 活动499
第三章 民间文艺500
第一节 谣谚 楹联 故事505
第二节 舞蹈506
第四章 文艺创作506
第一节 队伍507
第三节 作品507
第二节 活动508
第五章 电影508
第六章 图书510
第七章 档案511
第二节 广播512
第八章 新闻512
第一节 报纸512
第三节 电视513
第九章 文物胜迹514
第一节 文物古迹514
第二节 名胜517
附录518
第二十三编 卫生 体育526
第一章 卫生526
第一节 事业单位528
第二节 队伍 设备530
第三节 防疫保建531
第四节 公共卫生533
第五节 医疗535
第一节 病流536
第二节 防治536
第二章 血防536
第三章 药政管理539
第一节 药品生产539
第二节 药品经营与管理539
第四章 体育541
第一节 经费 设施541
第二节 学校体育541
第三节 群众体育542
第四节 体育竞赛544
第一章 传略548
第一节 革命烈士548
第二十四编 人物548
第二节 历代名人551
第二章 名录555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555
第二节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565
第三章 名人表573
第一节 劳动模范573
第二节 当代名人574
第二十五编 附录578
一、旧志序文选载578
二、旧八景诗580
三、碑文选582
四、其他586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编纂始末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