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穿越舆论隧道 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穿越舆论隧道 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
  • 刘建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130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穿越舆论隧道 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从社会力学到问政于民1

绪论:把握民心 舆论有学1

一、舆论滔滔 万人传实1

二、论辩不绝 舆论成学3

三、类意识浮现 众口铄金7

第一章 秋风过耳的民意11

第一节 天视民听 天听民视11

一、舜治天下 听庶民之言11

二、道得众,则得国15

第二节 舆论并非宣传18

一、“言力心声”的常理19

二、公众信念的呼应21

三、传染与模仿的宣泄23

第三节 滚动的意识气团26

一、表层意识的活性与凝固27

二、舆论的传动与扩充30

三、舆论的弹性与暗流31

四、舆论的惯性与成见34

五、舆论张力与社会地震36

第四节 一场舆论风波的解析39

一、会场终于“爆炸”了39

二、收买舆论无效41

三、天道地则,人心所向43

第一节 人生的第三个环境45

第二章 来自生活实践的舆论45

一、公众意见网的包围46

二、形态多样的意识光环48

三、舆论场的刺激与感应51

第二节 舆论的衍生历程55

一、社会矛盾的炫示56

二、个人意见的耘云播雨61

三、偶然事件的击发65

四、作为社会向导的舆论领袖67

第三节 舆论是议论吗72

一、议论极限的突破73

二、议论量与舆论边际74

三、舆论的规模、密度和声势77

第四节 舆论的爆发模式79

一、“爆米花”式的“寻水立碑”79

二、“鞭炮”式与“妓女城事件”82

三、“选美”的“孵化”84

第三章 纷彩的舆论传播88

第一节 闪烁其辞的倾谈风88

一、流行语的洋洋大观89

二、议论与调侃的舌浪93

三、“顺口溜”骤起的年代102

第二节 身体语言的追索102

一、鼓掌诉情与三次不寻常的掌声103

二、群集行为的震撼105

三、出气室、忠字舞及升天闹剧108

第三节 票决普及的时代112

一、走出古希腊的市厘广场112

二、当代西方与中国的票决行为116

三、票决的舆论价值与贿选119

第四章 五种舆论传播形态122

第一节 社会传闻与闲话122

一、传闻隐现的狂热122

二、传闻的引力与巴士死女事件125

第二节 你懂得如何开会吗127

一、中外会议演变史127

二、会议状态与会议管理134

三、议题及议题表决术137

四、会议的程序与会议成本140

第三节 理论争鸣从何来145

一、中国理论争鸣史145

二、理论争鸣取胜法148

第四节 艺术作品中的舆论激情151

一、造型艺术的意见倾泻152

二、天安门广场的钢琴效应155

三、文学作品的舆论默化158

第五节 言行并用的舆论“集束”163

一、震慑人心的舆论行为组合163

二、综合舆论形态的法律限制166

第五章 从载舟之水到群体效应169

第一节 尊重民意--重要的社会“力学”公式170

一、民意能够验证吗170

二、民意是这样产生的173

三、民意的刚性与弱化176

四、民意让首脑们认识真理181

第二节 多种“类意识”的众意184

一、舆论量与意见正误185

二、阶级和阶层舆论的新概念187

三、团体舆论的粘合力191

四、群体舆论与围观现象194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声息198

第六章 聆听社会声纳198

一、生产工具通过人讲话199

二、不得其平则鸣203

三、生产经营的舆论引力205

第二节 政治意识的共鸣208

一、权力系统的反馈器208

二、政见的选择与形成212

第三节 社会舆论的对流与互动215

一、权力机构的舆论控制215

二、政府首脑的立言217

三、公众舆论的上达219

四、社会舆论的分离与融合224

第七章 舆论的膨胀与萎缩228

第一节 舆论流量与布量的增减230

一、从腹议、腹诽到牢骚230

二、舆论流态与时空分布232

第二节 舆论的增长与回落234

一、舆论有序化的出现235

二、舆论的转换与消失239

第三节 舆论增减六级律--股票风潮的警钟242

一、由默思走向室语243

二、从牢骚、传闻到议论244

三、社会争议的加剧245

四、主导舆论的形成246

五、聚众的冲击波248

六、骚乱的导火线与祸患248

第八章 舆论波动律与舆论对抗252

第一节 舆论的波状传播252

一、一场爆炸案与舆论波252

二、神秘的舆论波动律255

第二节 如何面对意见攻击261

一、攻击、辩论及武力冲突262

二、舆论对抗的社会变数267

三、从“杂文风波”到“雷锋塑像风波”271

第九章 舆论的两极走向278

一、诤言像光一样279

第一节 社会诤言的正向舆论279

二、朝闻道,夕死可矣282

三、诤言敲开历史之门284

四、舆论诊断与养士285

第二节 人类需要肯定的意识288

一、肯定真理、肯定榜样289

二、观念与道德的教化291

第三节 舆论制恶的效力294

一、“秉笔直书”的史官监督294

二、舆论监督是公民权利297

三、权力和社会的保险阀300

一、美言的“舔杀”和“捧杀”303

第四节 负向舆论的蛊惑303

二、吹破天的假话308

三、假话根由与言论的约束310

第五节 谬理如天书313

一、似是而非的“大道理”314

二、陷入哲学误区的谬理316

第六节 谣言的攻讦319

一、环境危机出谣言319

二、乱世谣言种种322

三、控制谣言的妙计327

第十章 认识舆论界329

第一节 新闻界的舆论风330

一、舆论合力让他们站成两排330

二、引导舆论要实话实说333

第二节 出版界的舆论潜能337

一、关于社会问题的不朽之作337

二、畅销书的舆论热342

三、“禁书”难禁之怪现象345

四、优秀图书的舆论标准346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舆论术350

一、形象设计师的用场351

二、西文思想库的观点制造商353

三、“中南海”的脑库在运作355

四、西方国会走廊客的游说358

一、人民代表从何方来362

第一节 纵观人代会362

第十一章 中国的议政与议事制度362

二、这是民意的权力366

三、百姓走进人代会370

第二节 政协:舆论领袖的聚议373

一、“还是几个党好!”373

二、反映社情民意与提案参政375

三、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378

第三节 基层管理中的舆论力量379

一、职工代表的议事与选举380

二、在村“人民小会堂”里382

三、居委会的“议事层”384

一、议会辩论与表决奇闻386

第十二章 谛视西方的舆论潮386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闸门386

二、议会的质询与弹劾390

第二节 多党制的舆论制衡392

一、多党与两党的舆论自由392

二、政党竞选的舆论战394

第三节 公众舆论的表达397

一、公民管理的发言权397

二、直接票决的国家命运400

三、请愿与听证会的申诉405

第一节 民意测验的破译408

一、社会问题的索解408

第十三章 打开社会幽门的钥匙408

二、民意探幽的曲径410

三、从“民意参考”到表达“钱意”414

第二节 搜索人的真实思想417

一、态度意念的设置与选择417

二、民意测验在美国的误导419

三、美国态度表如何表意422

四、中国态度表对思想的测试428

第三节 走向真理的认识之路435

一、获取社会反响的手段436

二、在随机和典型抽样中获取民意445

三、从民意经络中寻找真理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