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克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2374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农业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述1
一、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概念和类型1
(一)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概念1
(二)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类型3
二、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5
(一)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历史沿革5
(二)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9
三、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15
(一)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模式和结构15
(二)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增产原理21
四、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成就和展望29
(一)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成就29
(二)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36
第二部分 旱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49
一、发展旱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意义49
(一) 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49
(二) 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促进粮经结合、农牧结合51
(三) 为转移剩余劳动力开辟新路51
(四)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52
(五) 缓解旱农地区干旱、盐碱、沙荒的危害52
(一) 不同旱地区域的资源特点53
二、旱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特点53
(二) 旱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类型54
(三) 发展旱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应掌握的原则55
(四) 旱地立体农业工程主要技术环节56
三、南方旱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模式及技术58
(一) 小麦+玉米+甘薯(四川)59
(二) 大豆+花生+甘薯(福建)60
(三) 小麦十玉米+玉米+花椰菜(江苏)62
(四) 小麦+烟草+甘薯+蚕豆(四川)64
(五) 小麦+棉花+其他作物65
四、北方旱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模式及技术68
(一) 小麦+蔬菜+玉米+蔬菜69
(二) 小麦+玉米+大豆70
(三) 小麦+棉花+其他作物72
(四) 小麦+黄烟+冬春蔬菜73
(五) 小麦+花生+其他作物75
第三部分 稻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77
一、实施稻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意义77
二、稻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一般模式79
(一) 稻田立体种植79
(二) 稻田立体种养83
三、稻萍鱼立体农业模式的原理与技术88
(一) 稻萍鱼立体农业模式的基本原理89
(二) 稻萍鱼立体农业模式配套技术93
(三) 稻萍鱼立体农业模式应用的效益分析94
四、稻田立体种养的进展与发展前景96
第四部分 菜园立体农业工程技术104
一、菜园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意义104
(一) 缓解菜地日益减少和与粮争地的矛盾105
(二) 加速“菜篮子工程”的实施105
(三) 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105
(四) 有利于维护城郊菜区和城镇的生态环境105
二、蔬菜立体种植工程技术106
(二) 番茄套种平菇107
(一) 番茄甘蓝间作107
(三) 油菜套种蘑菇108
(四) 瓜、豆、菇立体种植模式108
(五) 山药(菜豆或黄瓜)、芋头、青菜(萝卜)立体种植109
(六) 马铃薯、玉米、大白菜立体模式109
(七) 蔬菜、西瓜、小麦、花生立体种植110
三、蔬菜立体种养工程技术111
(一) 水生蔬菜混种(养)萍、鱼、茭白、莲藕、菱、慈姑、水芋111
(二) 塘坑畦种菜混养鱼、萍112
(三) 菜+猪+鱼模式112
(四) 菜+禽+鱼模式112
(一) 福建的多茬种植113
(五) 菜+鱼+畜+禽复合模式113
四、蔬菜多茬立体工程技术113
(二) 四川的多茬种植114
(三) 东北地区的多茬种植115
(四) 高山的多茬种植115
五、区域性蔬菜立体栽培工程技术116
(一) 山区垂直气候差异的利用116
(二) 沿海、河谷、内陆和地区纬度差异的利用118
六、蔬菜设施栽培与立体种植技术118
(一) 设施主要类型118
(二) 设施栽培的小气候特点及其调控技术130
(三) 蔬菜设施栽培立体种植工程技术135
第五部分 山地果园立体工程技术140
一、山地果园立体工程技术的意义140
二、山地果园立体工程技术的概念与原理142
(一) 基本概念142
(二) 开发原理144
(三) 主要特征146
三、山地果园立体生产模式与工程技术148
(一) 应用“山边沟”技术开垦新果园149
(二) 应用综合技术改造山地旧果园154
(一) 光能利用率分析157
(二) 能量流分析157
四、山地果园立体工程技术的效益分析157
(三) 土壤含水量分析158
(四) 土壤流失冲刷量分析159
五、山地果园立体工程的技术评价160
(一) 山地果园立体工程系统界定与功能评价160
(二) 山地果园立体工程的技术评价与管理对策161
六、山地果园立体工程技术的推广与管理164
第六部分 立体林业工程技术166
一、立体林业工程技术的意义和作用166
二、立体林业工程技术的类型168
(一) 海拔1000m以上山地立体林业工程模式170
三、亚热带立体林业工程技术170
(二) 海拔800~1000m山地立体林业工程模式171
(三) 海拔800m以下低山丘陵地立体工程模式171
四、热带立体林业工程技术172
(一) 主要模式173
(二) 效益174
五、温带立体林业工程技术176
(一) 主要模式和工程技术176
(二) 效益177
六、农田防护林立体工程技术177
(一) 平原农田林网化178
(二) 丘陵梯田林网化179
(三) 沿海沙滩地林网化180
七、混交林立体工程技术181
(一) 混交林的类型181
(二) 混交林配置与排列方式182
第七部分 蔗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184
一、蔗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意义184
二、开发蔗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有利条件185
(一) 甘蔗的生长发育特性有利于蔗田的立体开发利用185
(二) 蔗田的自然环境给立体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86
(三) 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科技成果186
三、蔗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187
(四) 蔗区的社会文化条件给立体开发提供必要的保证187
(五) 甘蔗的高产特性为综合开发提供广阔前景187
(一) 蔗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理论依据188
(二) 蔗、菇、鱼共存的生物学基础188
四、蔗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基本内容189
(一) 种植业190
(二) 养殖业190
(三) 食用菌业191
五、蔗田立体农业工程的栽培技术194
(一) 蔗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要掌握的一般原则194
(二) 甘蔗与间套种作物的栽培管理195
(三) 蔗田棚式蘑菇栽培工程技术196
(四) 蔗田鱼类养殖工程技术200
第八部分 水体立体养殖工程技术203
一、水体立体养殖工程技术的意义和作用203
二、淡水立体养殖工程技术205
(一) 淡水立体养殖工程模式206
(二) 淡水立体养殖工程的主要技术212
三、海水立体养殖工程技术218
(一) 浅海立体养殖218
(二) 虾池立体养殖223
四、网箱养鱼及水层立体利用技术226
一、发展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意义227
第九部分 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27
(一) 增加耕地面积,减缓人地日益突出的矛盾228
(二)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28
(三) 吸纳更多劳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229
(四) 向生态的良性循环转化229
(五) 使农民的技术专长得到充分发挥230
二、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特点和类型230
(一) 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特点230
(二) 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原则231
(三) 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类型233
(一) 以花卉为主的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36
三、庭院立体农业工程种养技术236
(二) 以林业为主的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37
(三) 以果树为主的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41
(四) 以蔬菜为主的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44
(五) 以食用菌为主的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47
(六) 以养殖业为主的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51
(七) 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53
四、城镇庭院立体农业工程技术254
(一) 城镇庭院立体种养的意义254
(二) 城镇庭院立体种养技术254
一、重要意义和作用256
第十部分 立体农业在生态村建设中的应用256
二、主要原理260
(一) 理论上注意处理好四大关系262
(二) 实践上把握四大特点264
(三) 整体上讲求生态的动态平衡性267
三、典型经验和成效分析271
(一) 平原型生态村271
(二) 河网型生态村272
(三) 城郊型生态村273
(四) 庭院型生态村275
(五) 山区型生态村277
四、发展前景和展望279
参考文献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