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越国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越国史稿
  • 孟文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062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1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研究-越国(?~前3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越国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关于越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1

一 越国史研究的范畴1

二 越国史研究对于中国古史研究的意义3

三 有关研究越国史的资料5

第二节 越国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29

一 越国地区的自然环境29

二 越国地区的自然资源43

第二章 先越文化概述48

第一节 越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49

一 浦江上山遗址49

二 嵊州小黄山遗址51

三 跨湖桥文化53

第二节 越地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56

一 河姆渡文化56

二 马家浜文化63

第三节 越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67

一 崧泽文化67

二 良渚文化70

第三章 大禹的传说——越立国以前的历史75

第一节 大禹的传说75

一 大禹治水传说的起源75

二 越地有关禹的传说与故迹85

第二节 禹的世系与事功97

一 禹的世系97

二 禹的事功99

三 大禹精神109

第四章 越国的建立114

第一节 于越的族源114

一 于越的名称114

二 于越的族源120

三 马桥文化——越文化的源头130

四 于越与周边民族的关系136

第二节 无余立国143

一 少康中兴143

二 无余立国145

三 嶕岘故都150

第三节 越国与商王朝的关系153

一 商朝早期越人的北上154

二 武丁征东夷156

三 帝乙征东夷161

四 帝辛征东夷165

五 越商文化的相互影响168

第四节 越国与西周王朝的关系171

一 周公东征与“于越来宾”171

二 西周中后期的越周关系175

三 徐人入越180

第五章 越国的初步发展184

第一节 越国的初兴184

一 越国初兴于春秋早期184

二 春秋中期以后的越国185

第二节 允常称王190

一 允常称王190

二 埤中故都197

三 允常以前的越王世系199

四 允常时期的越国疆域201

五 印山越王陵205

第三节 吴越矛盾与早期的吴越战争207

一 吴越矛盾的由来和发展207

二 允常与阖闾之战211

第六章 越国的崛起214

第一节 夫椒之战和句践质吴214

一 句践即位和檇李之战214

二 夫椒之战和城下之盟216

三 句践质吴222

四 句践战败后的越国疆域225

五 平阳故都225

第二节 越王句践的改革227

一 卧薪尝胆227

二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230

三 越王句践的改革233

第三节 句践灭吴251

一 越国的外交政策251

二 越国的军事战略253

三 越国的灭吴战争257

第四节 鼎盛时期的越国267

一 句践称霸267

二 迁都琅邪277

三 朱句继霸282

四 句践以后的越王世系287

五 鼎盛时期的越国疆域288

第七章 越国的衰亡291

第一节 越国的衰落291

一 迁都于吴291

二 宫廷政变294

三 无颛的统治296

四 无强的统治与越败于楚297

五 楚败越后的越国疆域301

六 越国活跃于诸侯争战之间305

第二节 越国的灭亡307

一 秦将王翦降伏越君307

二 越国灭亡的原因308

第三节 于越族的流散311

一 于越流散的过程312

二 于越与百越诸族316

三 于越的海外流散及其影响345

第八章 越国的经济361

第一节 农业362

一 金属农具的广泛使用362

二 耕作技术的进步369

三 主要农作物的种类371

四 水稻种植业374

五 多种经营381

第二节 手工业385

一 青铜冶铸业385

二 冶铁技术409

三 陶瓷烧制412

四 纺织和髹漆419

五 造船业426

六 制盐业431

七 酿酒业432

第三节 城市与建筑433

一 建筑技术433

二 句践小城438

三 山阴大城440

四 高台建筑444

第四节 水利456

一 城市防洪工程457

二 平原水利工程458

三 山麓水利工程459

四 沿海水利工程462

五 河渎改造463

六 人工运河的开凿463

第五节 交通465

一 陆路交通465

二 水路交通466

三 港口:会稽、句章、琅邪475

第六节 商业478

一 商业流通的发展478

二 金属货币的出现481

三 富商大贾的出现486

第九章 越国的文化488

第一节 语言文字488

一 越语488

二 鸟书505

第二节 诗歌512

一 越国诗歌的起源513

二 《越人歌》517

三 《句践夫人歌》519

四 《采葛妇歌》与《木客吟》521

五 《军士离别词》与《河梁之诗》523

六 《伐吴之曲》与《祝酒词》525

七 《越王钟诗》527

第三节 艺术528

一 实用艺术的发展528

二 音乐的发展538

三 舞蹈的兴盛553

第十章 越国的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560

第一节 人口与居民560

一 人口560

二 居民563

第二节 社会分层与阶级结构568

一 国王和嗣王制度568

二 官吏573

三 国人580

四 自耕农的出现581

五 新兴地主582

六 奴隶制度的残存583

第三节 生活习俗585

一 断发文身585

二 贯头左衽593

三 饭稻羹鱼594

四 习水便舟595

第四节 社会风尚595

一 尚武轻死595

二 讲究武艺597

三 崇信鬼神599

四 龙舟竞渡617

五 衣食住行619

第十一章 越国名士及其思想632

第一节 文种632

一 文种生平632

二 文种的政治思想和伐吴九术642

第二节 范蠡646

一 范蠡生平646

二 范蠡的军事思想651

三 范蠡的哲学思想656

第三节 计然658

一 计然生平658

二 计然的经济思想662

第四节 西施的传说666

第十二章 越文化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以及对中华文明的贡献671

第一节 越文化与周边地区的交流671

一 水乳交融的吴越文化671

二 越与徐的文化交流678

三 越与楚的文化交流683

四 越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688

五 越与秦的文化交流690

第二节 越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691

一 稻作文化的发源地691

二 丝绸文化的发源地695

三 原始青瓷的发源地699

四 冶金术的创造者之一705

五 最早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民族7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