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籍整理与版本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上海大学图书馆学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籍整理与版本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印刷术发明前的书本、版刻起源和唐五代刻版印本概况1
(一)印刷术发明前的书本1
①古代文献1
②简策形制的书籍3
③帛书9
④纸的发明和写本卷轴书籍11
(二)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印本14
①石经和拓本14
②版刻原始和早期印品15
(三)唐五代版刻印本概况20
①唐代印品21
②五代版刻概况22
第二章 宋代刻本26
(一)概述26
(二)宋代官刻本28
①监本28
②其它中央机构刻本29
③公使库本30
④各类地方政治、经济机构刻本32
⑤地方各类教育部门刻本34
(三)宋代坊刻本38
①概况38
②临安书棚本与陈起父子44
③福建坊刻本50
(四)宋代私刻本57
①宋代私刻概述57
②翻版例禁与私人刻书60
(五)宋代巾箱本64
①关于巾箱本64
②关于“纂图互注重言重意”书籍65
(六)宋刻本中之著名珍本66
(七)宋刻本的行款版式装帧特点68
①宋刻本的版式68
②宋刻本的行款69
③宋刻本的墨色69
④宋刻本的牌记69
⑤宋刻本的用纸70
⑥宋刻本的装帧73
(八)关于宋版书的评价75
①宋版书的可贵75
②宋刻本的缺点和佞宋之失77
第三章 辽金元刻书79
(一)辽金刻书79
①辽代刻书79
②金刻本80
(二)元刻本81
①概述81
②元代官刻本84
③元代坊刻本86
④元代私刻本88
⑤元刻本的优点与版式89
第四章 明刻本92
(一)概述92
(二)明代官刻本93
①经厂本93
②南、北 监本97
③其它官刻本98
④书帕本101
(三)明代坊私刻本101
①刻书最多的建宁书坊101
②镂版精好的吴中、新安刻本111
③明代季年的藏书家和出版家毛晋117
④明代刻书逊于宋元说119
⑤套印与版画121
⑥明刻本的版式特点125
第五章 请代刻本暨钞、校、稿、释、道藏版本127
(一)清刻本127
①概述127
②清代官刻书128
③乾、嘉时代刻本133
④《通志堂经解》和秦刻九经138
⑤清代精刻难得版本139
⑥清刻本的版式特点142
(二)钞本143
①钞本概述143
②钞本的特殊价值和作用149
(三)校本、稿本152
①校本152
②稿本153
㈣ 释、道藏版本153
①释教大藏经153
②道藏版本157
第六章 活字本和写刻本159
(一)活字本159
①宋代活字印书159
②西夏木活字印书160
③元明活字印本162
④清代活字本169
⑤翟金生泥活字印书试验的意义173
⑥中国活字印刷术走向世界175
⑦我国活字版印刷术未能发展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77
(二)写刻本178
①概说178
②名家写刻本181
③名家写刻本的优点186
第七章 版本鉴别189
一 版本鉴别工作的重要性189
①版本鉴别是版本学最主要的任务189
②因有作伪情事而需要鉴别189
③正常流传的古籍也需要鉴别190
④版本鉴别的依据190
二 利用书名页和牌记鉴别版本191
①书名页191
②牌记192
三 利用序跋题识鉴别版本196
①序跋196
②“书跋”198
③题识199
④综合利用古书序跋题识鉴识版本例200
⑤根据序跋考证作者著书及写刻的时代例210
四 根据古书中的刊工记载鉴别版本211
①良工良本212
②据刻本所载刻工姓名考刻本刊行时代212
③据刻本所载刻工姓名考刻书地域213
④据刻工记载知递修过程214
⑤宋元刊本刻工名表初稿214
五 根据书中讳字鉴别版本303
①讳字的由来和讳字现象的利用303
②历代避讳方式304
③历代讳字简表305
④讳字在古籍阅读、古籍整理和古籍版本鉴别工作中的利用313
⑤根据其它有特征的文字鉴别版本315
六 根据本书内容鉴识版本318
①鉴著者例318
②鉴书籍产生时地例319
七 利用本书以外其他书籍和文字资料进行版本鉴识320
①利用前代书籍资料鉴识版本321
②利用后人著作鉴识前代版本321
③利用间接材料鉴识版本322
④参考书目著录鉴识版本325
八 藏书印章与书版鉴别335
①印章简述335
②印章文字内容的文献价值335
③藏书印章的类别336
④一人多章现象341
⑤根据藏章了解藏书源流鉴识版本345
⑥印文识读347
⑦印章辨伪347
九 校勘与版本鉴析的关系348
①对校法和辨版本同异348
②其它校勘方法介绍350
1.关于校勘350
2.从事校勘工作应当具备的条件351
3.从事校勘要了解古书讹误的一般规律353
4.本校法356
5.他校法356
6.理校法357
7.校勘记的写法359
十 根据古籍的外观风格鉴识版本364
①纸张鉴识366
②书体鉴识373
③版式鉴识373
④行格鉴识373
⑤刀法鉴识374
⑥墨色鉴识375
⑦装帧特点376
⑧书影的利用377
十一 综合鉴析举例377
①唐人写本的鉴别378
②宋刻本的鉴别378
③元刻本的鉴别380
④明刻本的鉴别381
⑤活字本的鉴别382
⑥抄本的鉴别385
⑦稿本的鉴别387
⑧佛经的鉴别387
第八章 古籍的分类389
(一)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389
①图书分类思想的产生389
②图书分类思想的发展390
③四库全书总目分类法介绍393
(二)经部概况及部类分析394
①经部概述394
②经部类目析398
(三)史部概况及部类分析407
①史部概述407
②史部类目分析411
(四)子部概况及类目分析420
①子部书籍概述420
②子部类目分析423
(五)集部概况及类目分析430
①集部书籍概说430
②集部类目分析432
(六)图书馆类分古籍采用何种分类法为优问题探索435
①《四库法》的采用435
②新旧书统一分类问题467
③采用新分类法类分古书的优点467
④怎样以新法类分古书468
第九章 古籍的著录490
(一)著录工作的重要性及著录事项说明490
①著录在编目工作中的重要性490
②古籍著录事项说明491
③卡片式目录和书本式目录具体款目的形式493
(二)古籍的内容与形式500
①古籍内容构成500
②古籍的形式结构507
(三)古籍各著录项的具体要求529
①古籍书名著录要求529
②古籍著者著录要求532
③古籍版本项的著录要求534
④稽核项的著录536
⑤附注项的著录537
⑥提要项的要求537
(四)丛书和地方志的著录538
①丛书和丛书著录538
②地方志的著录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