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礼仪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礼仪学
  • 杜桂林主编;杜沛鹤,魏束玲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274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礼仪-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礼仪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礼仪和礼仪学1

一、什么是礼仪1

二、礼仪的内涵3

三、礼仪的外延5

四、什么是礼仪学6

五、礼仪学的研究方法7

六、中华礼仪学的研究目的7

第二章 礼与法的关系9

一、礼与法相继而生9

二、礼与法的区别与联系9

第三章 礼仪的民族性13

一、礼仪是民族的标志之一13

二、礼仪的民族性包括两个问题14

三、小结14

第四章 礼仪的时代性16

一、礼仪与社会文明同步发展16

二、历代礼仪是互有增删损益的17

三、怎样评价孔子的礼仪观19

四、小议古今礼仪的传承变化20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礼炮声中诞生22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2

二、礼仪初定24

三、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25

四、五星红旗升起来了25

第六章 从人民礼制向公民礼制的过渡28

一、什么是人民礼制?28

二、什么是公民礼制?33

三、公民礼制的道德基础43

第七章 国礼46

一、国旗之礼46

二、国徽之礼54

三、国歌之礼57

四、首都的礼仪建筑和礼仪装饰60

五、外交之礼62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的党礼64

一、党有党旗、党徽、党歌64

二、新党员入党必须在党旗下举行宣誓仪式66

三、入党有严格的程序66

四、共产党有崇高的理想67

五、共产党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8

六、党的国际联络原则68

七、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69

八、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由选举产生69

九、党内的称呼70

十、党的生日70

十一、党的作风71

十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党礼71

十三、党的纪律是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73

第九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礼75

一、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75

二、军徽和军歌之礼76

三、军人的誓言76

四、军人着装之礼77

五、军人仪容78

六、军人举止78

七、军人礼节79

八、军队关于国旗、军旗的礼仪82

九、阅兵之礼86

十、海军之礼89

十一、小结101

第十章 中国共青团的团礼102

一、共青团的根本大礼是接受党的领导102

二、新团员入团必须履行入团程序102

三、入团一定要宣誓103

四、团旗和团徽是团礼的一部分103

五、青年团成立纪念日104

六、共青团员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是行为规范105

七、共青团员行使自己的权利也是一种行为规范105

第十一章 中国少先队队礼107

一、少先队的队名107

二、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107

三、少先队的性质107

四、建立少先队的目的108

五、少先队的队旗、队徽和队歌108

六、少先队的标志109

七、少先队的队礼109

八、少先队的呼号109

九、少先队的作风109

十、少先队的队员109

十一、少先队的组织110

十二、少先队的活动110

十三、少先队的奖励与处分办法111

十四、少先队队员入队仪式111

十五、少先队入队誓词112

十六、中国少先队队委级别标志112

十七、党对少先队的领导112

第十二章 学校的礼仪113

一、古代的学规简介113

二、当代的“学生守则”和“一日常规”115

三、学校重大礼仪活动122

四、学校日常教学礼仪126

五、校风132

六、校训133

七、校服133

八、校徽133

九、军乐队或鼓号队134

十、校园环境134

十一、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指导思想135

十二、怎样评价学生135

十三、优劣标准与奖惩措施138

十四、尊师爱生的新型关系139

第十三章 婚姻之礼140

一、恋爱之礼140

二、结婚之礼142

三、离婚之礼154

第十四章 敬贤之礼156

一、中共中央邀请各界民主人士云集北平157

二、各界人士欢迎毛主席进驻北平163

三、实现政治协商的载体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64

四、人民政协的职能165

五、人民政协的组织166

六、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166

七、三大法宝167

八、从六条标准到四项原则168

九、从八字方针到十六字方针169

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71

第十五章 尊老之礼176

一、为什么要提倡尊老176

二、尊老理论的核心是孝道178

三、尊老与孝道的关系181

四、古代尊老理论的经典是《孝经》182

五、古代尊老模式初探182

六、古代尊老的礼节188

七、现代尊老的礼节193

八、敬老之礼的法律保障204

九、敬老之节206

十、老年优待证207

十一、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208

十二、伦理亲疏与遗产继承209

第十六章 爱幼之礼213

一、胎教之礼213

二、伺候月子214

三、命名214

四、庆祝生日215

五、启蒙教育216

六、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217

七、少生优育,提高民族素质219

八、要平等地善待孩子219

九、要学会向孩子说一声“谢谢”219

十、大人做错了事,也应说一声“对不起”220

十一、不要失信于儿童220

十二、不要以暴力制止孩子哭泣220

十三、甘为孺子牛221

第十七章 丧葬之礼222

一、发讣告223

二、发布公告224

三、悼词225

四、灵堂227

五、追悼大会227

六、遗体告别仪式228

七、哀乐229

八、挽联230

九、挽词230

十、挽诗230

十一、祭诗231

十二、殡葬改革232

十三、奠仪234

十四、谥号234

十五、立碑237

第十八章 风俗节令之礼238

一、话说过年238

二、话说拜年248

三、元宵节253

四、正月的其他风俗礼仪254

五、二月初一“中和节”257

六、二月二,龙抬头258

七、二月十五日是“花朝节”,芒种是“饯花节”259

八、从三月“上巳”节,到三月三的“修禊”节259

九、从寒食到清明264

十、五月五日端阳节267

十一、六月二十四——关老爷的生日268

十二、七月七日乞巧节268

十三、八月十五中秋节268

十四、九月九日重阳节269

十五、冬至节270

十六、腊八节272

十七、阳历节令简介273

第十九章 仪表之礼275

一、勤理发,常洗澡275

二、谨着装,慎修饰276

第二十章 举止之礼284

一、规范的站法284

二、规范的坐法285

三、规范的走法286

四、生活中常用的礼节287

第二十一章 社会交际之礼294

一、正确处理领导与服从的礼仪关系295

二、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礼仪分寸296

三、服务之礼296

四、与会之礼297

五、旅游之礼298

六、与外宾交际,要不卑不亢,保持人格、国格298

七、尊重女性,爱护儿童298

八、问路之礼298

九、乘车之礼299

十、运动场上的礼仪300

十一、献花之礼301

十二、探望之礼303

十三、做客之礼303

十四、待客之礼306

十五、宴席之礼307

十六、购物之礼309

第二十二章 书信与公文之礼310

一、怎样打电话和打电报310

二、怎样写私人书信312

三、怎样写通知、聘书、奖状之类的公文331

四、怎样处理公文340

第二十三章 道德观念与礼貌用语351

一、道德观念与礼貌用语的关系351

二、传统道德观念简介353

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57

四、礼貌用语简介358

第二十四章 诗词唱和与诗词应用之礼370

一、什么叫诗词唱和370

二、诗词唱和的规矩371

三、诗词应用之礼378

第二十五章 颜色之礼382

一、赤色(红色)382

二、黄色385

三、青色386

四、白色386

五、黑色387

六、绿色387

七、五色388

八、桃色388

九、绯色388

十、灰色388

十一、紫色388

第二十六章 方位之礼389

一、南北389

二、东西390

三、左右391

四、先后393

五、上下393

六、中外394

第二十七章 全书结语——道德礼仪四字经395

一、小平理论395

二、一国两制395

三、“四有”标准396

四、雷锋精神397

五、人民公仆397

六、人生哲理397

七、社会公德398

八、人民代表398

九、人民政协398

十、民主党派399

十一、家庭伦理399

十二、君子之风399

十三、为人之道400

十四、讲究信誉400

十五、尊师重教400

十六、教子之方400

十七、家庭教育401

十八、讲究礼仪401

十九、探亲访友401

二十、迎宾之礼402

二十一、送客之礼402

二十二、娴于辞令402

二十三、终身大事402

二十四、创业之路403

二十五、培养习惯403

参考文献404

后记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