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营养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营养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32911462.jpg)
- 王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物营养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营养之原理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营养与动物1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之定义及内容3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4
第四节 营养学之历史5
第五节 营养学最近之发展11
第六节 结论12
第二章 动物体及其食物15
第一节 概述15
第二节 动物与植物16
第三节 植物及其生产物之化学成分20
第四节 动物体之成分24
第五节 动物体除去油脂后之成分31
第六节 结论33
第三章 水与动物35
第一节 概述35
第二节 水之性质36
第三节 水在动物体内之功能37
第四节 动物体内水分之来源39
第五节 动物体内水分之去路42
第六节 动物体水分之平衡44
第七节 特种禽畜之需水量46
第八节 结论48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50
第一节 概述50
第二节 单糖类51
第三节 双糖类56
第四节 高级糖类60
第五节 多糖类60
第六节 其他碳水化合物65
第七节 结论67
第五章 油脂类化合物69
第一节 概述69
第二节 油脂类化合物之分类70
第三节 油脂之成分71
第四节 油脂之性质74
第五节 其他油脂类化合物77
第六节 结论81
第六章 蛋白质84
第一节 概述84
第二节 蛋白质之成分及性质85
第三节 氨基酸88
第四节 蛋白质之分类97
第五节 蛋白质之鉴定101
第六节 结论103
第七章 蛋白质之营养价值105
第一节 重要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之存量105
第二节 主要氨基酸之营养价值105
第三节 必要氨基酸与非必要氨基酸112
第四节 蛋白质依据营养价值之分类114
第五节 蛋白质在营养上之补充作用115
第六节 饲养试验与氨基酸之测定117
第七节 氨基酸在营养上之其他功能118
第八节 结论121
第八章 消化与吸收123
第一节 概述123
第二节 消化器之构造124
第三节 血液与淋巴之循环130
第四节 消化之机械作用133
第五节 消化液136
第六节 结论147
第九章 消化与吸收(续)150
第一节 酵素150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之消化156
第三节 油脂之消化159
第四节 蛋白质之消化160
第五节 其他养料之消化163
第六节 养料之吸收163
第七节 粪168
第八节 结论169
第十章 养料之新陈代谢172
第一节 新陈代谢之意义172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之新陈代谢172
第三节 油脂之新陈代谢179
第四节 蛋白质之新陈代谢187
第五节 结论198
第十一章 动物体之无机质元素202
第一节 概述202
第二节 钙204
第三节 磷212
第四节 钠,钾,氯219
第五节 铁,铜223
第六节 结论232
第十二章 动物体之无机质元素(续)236
第一节 碘236
第二节 硫241
第三节 镁245
第四节 其他无机质元素248
第五节 酸碱之平衡253
第六节 结论260
第十三章 维生素264
第一节 概述264
第二节 维生素A268
第三节 维生素D283
第四节 维生素E299
第五节 结论303
第十四章 维生素(续)308
第一节 维生素B类化合物概述308
第二节 维生素B1或硫氨素312
第三节 维生素B2或核糖黄素323
第四节 菸草酸或抗蜀黍疹素330
第五节 其他维生素B类化合物334
第六节 维生素C341
第七节 其他维生素349
第八节 维生素间及其与他种物质相克相济之关系353
第九节 结论358
卷二 食料营养价值之估计365
第十五章 消化试验365
第一节 概述365
第二节 消化率之鉴定366
第三节 消化试验之实例368
第四节 消化试验之检讨370
第五节 鉴定消化率之其他方法373
第六节 总消化养分及养分比率374
第七节 影响消化率之因子376
第八节 结论382
第十六章 生产试验385
第一节 生产试验之原则及方法385
第二节 活重试验386
第三节 活重试验之检讨389
第四节 屠宰试验390
第五节 屠宰试验之检讨394
第六节 生产试验之方式395
第七节 结论396
第十七章 平衡试验——物质之平衡398
第一节 概述398
第二节 氮之平衡399
第三节 氮碳之平衡401
第四节 矿质之平衡402
第五节 动物体气体进出之测定403
第六节 吸呼系数406
第七节 吸呼系数之应用409
第八节 结论413
第十八章 食料之热能量415
第一节 概述415
第二节 热能之单位及其测定器416
第三节 食料之热能量与其成分之关系420
第四节 养料之热能量422
第五节 食物热能量之计算426
第六节 结论428
第十九章 动物体之热能430
第一节 动物体热能之产生430
第二节 动物之体温431
第三节 动物体温之调节433
第四节 动物体热能之测定438
第五节 动物体热能之平衡445
第六节 结论447
第二十章 食料营养价值估计方法之比较449
第一节 概述449
第二节 Kellner氏之淀粉当量450
第三节 Armsby氏等之净热值452
第四节 影响净热值之因子458
第五节 淀粉当量与净热值之检讨461
第六节 北欧各国估计饲料营养价值之饲料单位制464
第七节 结论466
卷三 各种动物营养上之需要469
第二十一章 动物体之基本代谢作用469
第一节 动物绝食时之分解作用469
第二节 基本代谢作用470
第三节 基本代谢作用之单位标准474
第四节 人体基本产热量之计算479
第五节 影响代谢作用之因子481
第六节 结论489
第二十二章 维持492
第一节 概述492
第二节 绝食与维持时营养上需要之比较493
第三节 维持时热能之需要494
第四节 维持时蛋白质之需要499
第五节 维持时其他养料之需要503
第六节 影响维持时营养上需要之因子504
第七节 结论506
第二十三章 生长509
第一节 生长之意义及单位509
第二节 生长与维持之比较510
第三节 生长之速度及其测定511
第四节 乳与哺乳幼动物之生长515
第五节 内分泌与生长之关系518
第六节 生长时所需之热能518
第七节 生长时所需之蛋白质525
第八节 生长时所需之矿物质531
第九节 生长时所需之维生素533
第十节 动物年龄与食料利用效率之关系534
第十一节 动物生长时营养不足与过多之影响537
第十二节 结论539
第二十四章 生殖543
第一节 生殖之生理543
第二节 胎儿之发育及成分546
第三节 繁殖用动物应喂以充分之食料549
第四节 生殖时需要之养料550
第五节 蛋之生产555
第六节 结论561
第二十五章 泌乳564
第一节 乳腺之构造及发育564
第二节 乳之分泌569
第三节 乳之性质及成分573
第四节 产乳所需之养料579
第五节 影响牛乳成分之因子584
第六节 影响牛乳产量之因子591
第七节 结论597
第二十六章 肥育601
第一节 肥育之意义及目的601
第二节 阉牛各时期之成分603
第三节 动物体油脂之构成及积贮604
第四节 肥育时需要之养料607
第五节 影响油脂质地之因子609
第六节 影响肥育效率之因子612
第七节 结论615
第二十七章 工作618
第一节 工作及力之单位618
第二节 肌肉热能之来源619
第三节 工作时养料之需要624
第四节 工作之效率625
第五节 影响役畜工作能力及效率之因子628
第六节 结论631
第二十八章 毛类之生产633
第一节 毛之构造与性质633
第二节 毛之成分638
第三节 产毛所需之养料641
第四节 影响羊毛质地之因子642
第五节 影响羊毛产量之因子646
第六节 结论651
表一 养料之种类,主要功能及其所含可供动物利用之元素15
表二 植物体内之元素及存在量21
表三 植物体内之化合物23
表四 主要饲料之成分23
表五 家畜体之平均成分25
表六 各种家畜成分之比较(消化器官内所含之物质不在内)25
表七 主要动物蛋白质之成分26
表八 主要动物油脂之成分27
表九 各种动物全身灰分之成分28
表十 各种动物骨骼灰分之成分29
表十一 各种动物肌肉灰分之成分29
表十二 动物体主要矿质之存量30
表十三 各种动物每日之排尿量42
表十四 主要禽畜每日排出之粪量及其所含之水分44
表十五 油脂及碳水化合物成分之比较71
表十六 各种脂酸之成分及融点71
表十七 重要之纯三脂酸甘油74
表十八 蛋白质之成分86
表十九 动植物蛋白质成分之比较86
表二十 重要蛋白质分子量之估计87
表二十一 重要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之存量106
表二十二 各种家畜消化器官之容量127
表二十三 各种家畜肠部之长度128
表二十四 各种动物唾液之反应137
表二十五 原酵素及其活动素151
表二十六 重要酵素之种类152
表二十七 畜体内养料之吸收面积164
表二十八 各种糖被吸速度之比较166
表二十九 人及牛尿液中碳及热能与氮之比较177
表三十 各元素在人体所占之百分率203
表三十一 乳液成分与生长率之关系210
表三十二 各种干食料每公吨之含碘量239
表三十三 重要蛋白质硫氮二质之含量244
表三十四 重要食物之含硫量245
表三十五 重要矿质在禽畜肌肉中之存量246
表三十六 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性质之比较269
表三十七 各种动物对于维生素A之最低需量276
表三十八 四种主要牧草中氮与胡萝卜素之含量277
表三十九 维生素B1之受热损毁量与pH之关系313
表四十 各种动物对于硫氨素之最低需量321
表四十一 各种动物对于核糖黄素需量之估计329
表四十二 猪狗猴对于菸草酸之需量333
表四十三 主要食物菸草酸之含量333
表四十四 猪狗鸡鼠等对于噃酸之需量336
表四十五 干三叶草之成分368
表四十六 粪之成分369
表四十七 消化试验之结果369
表四十八 精料消化率之鉴定370
表四十九 主要饲料对于各种家畜消化率之比较377
表五十 许氏猪种生长肥育比较试验之饲料配合量387
表五十一 许氏猪种肥育比较试验记载表388
表五十二 猪种生产力之比较389
表五十三 许氏屠宰试验之结果392
表五十四 许氏之屠宰记录392
表五十五 猪体之成分394
表五十六 干三叶草及尿粪中之含氮量400
表五十七 供试阉牛体氮质之进出情形400
表五十八 供试阉牛体氮碳二质之进出量402
表五十九 每百克体蛋白质分解时各种成分之去路408
表六十 各种物质燃烧于氧气测热器内每消费一公升氧所生之热能量419
表六十一 几种主要化合物之成分及氧化时之产热量421
表六十二 主要养料之总热量422
表六十三 狗体之特种生热作用424
表六十四 主要食料之热量426
表六十五 人畜之体温(肛门温度)432
表六十六 人体热能去路之估计434
表六十七 蒸发及辐射与传导损失之热与气温之关系434
表六十八 豚鼠之体温及呼出之CO2量与气温之关系435
表六十九 主要动物之转递温度437
表七十 各种养料氧化时消耗一公升氧或产生一公升CO2所生之热量441
表七十一 各种呼吸系数每消耗一公升氧或产生一定量CO2所生之热量441
表七十二 氮碳平衡试验之结果443
表七十三A 测定干猫尾草与谷粒净热量之记录454
表七十三B 每千克干猫尾草之增生热量454
表七十三C 每千克一号混合谷粒干物质之增生热量454
表七十三D 维持所需之净热量及其计算方法455
表七十三E 干猫尾草之净热量及其计算方法456
表七十三F 谷粒之净热量及其计算方法456
表七十四 每百磅可消化养料与饲料之净热量457
表七十五 淀粉喂牛或猪时所生之热量459
表七十六 代谢热量中用以产乳或产肉之效率460
表七十七 淀粉当量与净热值之比较461
表七十八 重要饲料对于乳牛所具之饲料单位价值464
表七十九 阉牛在试验期间之进食量与热能产生量473
表八十 阉牛基本代谢作用产生之热量473
表八十一 狗体放热量与体重体表之关系475
表八十二 各种动物体放热量与体重体表之关系476
表八十三 计算体表面积之常数值477
表八十四 Dubois氏所定人之体表面积(平方公尺)查对表478
表八十五 圆球体积与体表之关系481
表八十六 人体各时期之基本代谢作用482
表八十七 体重,体高及体表均相接近之男女体内基本代谢作用之比较484
表八十八 人体绝食及进食时之代谢作用486
表八十九 阉牛之产热量(十二小时站立,十二小时卧下)487
表九十 人体各种活动所生之热量488
表九十一 猪维持时所需之新陈代谢热495
表九十二 猪维持时所需之净热量495
表九十三 绵羊维持时所需之热量496
表九十四 按体表标准计算牛羊维持所需之净热量497
表九十五 马维持时所需之新陈代谢热498
表九十六 母鸡维持时所需之净热量498
表九十七 鸡体维持时所需之新陈代谢热499
表九十八 主要畜禽维持时热能之需量506
表九十九 主要动物各时期体重占长成动物体重之百分数512
表一百 Holstein小牛体重增加之绝对量514
表一○一 人类胎儿之生长速度515
表一○二 小牛各生长时期每日平均增加之体重及积贮之热量(以活重1,000磅为标准)522
表一○三 猪各生长时期每日平均增加之体重及积贮之热量(以活重1,000磅为标准)523
表一○四 来航小公鸡生长所需之净热量524
表一○五 牛体生长时蛋白质之需量526
表一○六 绵羊生长时需要之蛋白质527
表一○七 幼猪生长时蛋白质之需量528
表一○八 猪体各时期每增重百市斤所需之饲料535
表一○九 主要家畜之发情期,发情周期,排卵期及适当之交配期545
表一一○ 长成之牛猪及其胎儿体之成分548
表一一一 母猪怀孕时子宫内每日增积之热能量及其他成分551
表一一二 鸡蛋之成分558
表一一三 鸡体与蛋成分之比较559
表一一四 人体血液与乳液成分之比较569
表一一五 牛乳,牛血清与牛体灰分之比较570
表一一六 各种哺乳动物乳液之成分574
表一一七 乳液灰分之成分574
表一一八 乳液矿质之存在情形575
表一一九 乳液油脂之成分576
表一二○ 各种乳牛所产乳液之成分584
表一二一 气候与时季对于乳量及乳脂之影响589
表一二二 世界各种重要乳牛之最高产乳量591
表一二三 泌乳期中乳量与乳脂之变化592
表一二四 未成年乳牛产乳量应乘之因数593
表一二五 年龄与产乳量及产脂量之关系594
表一二六 未肥育及各肥育期阉牛之成分602
表一二七 阉牛各时期之平均成分603
表一二八 食料对于动物体油脂之影响611
表一二九 肥育生长幼猪各时期之需料数量613
表一三○ 肌肉活动时各期变化之比较623
表一三一 体重1,000磅之马工作一小时所需之淀粉当量624
表一三二 Merino干污毛之成分639
表一三三 纯毛所含各元素之成分639
表一三四 羊毛(Lincoln)之矿物质640
表一三五 各种绵羊毛之长度643
表一三六 各种羊毛能纺毛纱之支数644
表一三七 世界绵羊名种之产毛量647
表一三八 一年中各季之产毛量649
表一三九 母公羊历年产毛量之比较649
表一四○ 绵羊体重与产毛量之关系650
表一四一 绵羊绉纹与产毛量之关系651
图一 用水测热器之构造8
图二 碳在自然界之循环17
图三 氮在自然界之循环18
图四 氧在自然界之循环19
图五 植物养料之来源及吸收情形21
图六 牛体各时期成分除去油脂后所占之百分率32
图七 猪体各时期成分除去油脂后所占之百分率33
图八 供试女孩减食后体重之变化45
图九 动物营养过多时体重之变化46
图十 重要淀粉粒之形状61
图十一 单独蛋白质与成长之关系109
图十二 离氨基酸与色氨基酸于营养上之影响109
图十三 脬氨基酸与生长之关系110
图十四 蛋白质在营养上之补充作用116
图十五 供试动物生长速度之比较118
图十六 羊胃之构造125
图十七 马胃及盲肠之构造126
图十八 鸡之消化器官130
图十九 循环系简图131
图二十 小肠之分节运动135
图二十一 酵素作用与反应时间之关系155
图二十二 酵素适宜之pH及消化液之pH156
图二十三 绒毛之构造165
图二十四 养料吸收之路线166
图二十五 各种养料新陈代谢之关系199
图二十六 钙质在动物体内之新陈代谢209
图二十七 重要饲料之含钙量211
图二十八 重要饲料之含磷量216
图二十九 维生素A之鉴定试验275
图三十 日光,紫外光及血液含磷量与季候之关系293
图三十一 维生素B1与生长之关系318
图三十二 维生素B1效力之鉴定试验319
图三十三 核糖黄素与生长之关系325
图三十四 维生素B2之鉴定试验327
图三十五 维生素C与豚鼠生长之关系345
图三十六 消化试验笼之构造368
图三十七 密闭循环呼吸测验器之构造404
图三十八 开通循环呼吸测验器之构造405
图三十九 Benedict氏移动呼吸测验器之构造406
图四十 蛋白质除外后根据呼吸系数计算油脂与碳水化合物分解百分比之王氏查对图409
图四十一 呼吸系数与分解养料之关系411
图四十二 Atwater氏炸弹式测热器417
图四十三 Benedict氏氧气测热器418
图四十四 气温与代谢作用之关系438
图四十五 Atwater-Rosa-Benedict呼吸测热器之构造440
图四十六 动物绝食时各种养料之分解情形470
图四十七 Dubois氏人之体表面积查对图478
图四十八 代谢作用与年岁之关系482
图四十九 各种食料所产增生热量之比较487
图五十 人体各种活动所生之热量488
图五十一 Holstein小牛生长期中体重之变化512
图五十二 猪体生长时各部发育之程序513
图五十三 人体生长时每公斤体重每日所需之热量519
图五十四 幼鼠热能给源之多少与生长速度之关系520
图五十五 幼童与成年人每公斤体重每日所需之热量521
图五十六 猪胎体重增长之速度547
图五十七 蛋之构造557
图五十八 乳房之构造565
图五十九 各种内分泌腺与乳腺之关系568
图六十 乳牛泌乳期中产乳量之变化571
图六十一 动物体油脂之来源606
图六十二 毛囊之构造634
图六十三 毛之横断面及纵断面635
图六十四 Lincoln羊各部毛所能纺之支数644
图六十五 羊体各部毛之划分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