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013204.jpg)
- 郝立忠著(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4069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解读马克思哲学基本精神的关键2
二、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最佳视角8
三、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可靠标准14
四、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本体论情结”及其化解20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27
第一节 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7
一、指导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需要28
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31
三、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的需要33
第二节 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原则与方法35
一、坚持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地位35
二、坚持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一脉相承36
三、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7
四、坚持理论表述上的与时俱进3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理论概括40
一、面向现实,以批判现实、认识现实、改造现实为主旨41
二、面向人民群众,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己任44
三、面向发展,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动态统一、与人民利益的动态统一46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地位和作用47
第四节 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现实意义54
一、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54
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奠定基础55
三、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56
四、有利于回答现当代西方哲学家的诘难5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59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60
一、哲学观60
二、哲学基本问题60
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与多”65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唯一性”66
二、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现形态的“多样性”68
三、哲学基本问题“一与多”的理论界限69
第三节 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72
一、哲学评价的层次72
二、哲学评价的标准75
三、两大哲学基本形态的划分77
第四节 理论与实际关系视野下的哲学两大基本形态80
一、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区分和把握两大哲学形态的关键80
二、用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取代“两个对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内在要求82
一、在理论上,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价值和地位,同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哲学作斗争84
第五节 明确哲学基本形态划分标准的现实意义84
二、在实践上,有利于明确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标准,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实践8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基础和理论特征8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现实基础89
一、科学的发展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产生创造了条件89
二、严重的社会现实为唯物主义辩证法提供了现实需求90
三、哲学理论的发展为终结传统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9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94
一、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特征的主要依据95
二、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96
三、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特征9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几个理论问题103
一、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103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104
三、哲学与非哲学106
四、马克思哲学的阶段划分107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111
六、唯物唯心之争能否超越114
七、决定论与非决定论115
一、黑格尔与形而上学119
第一节 黑格尔的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119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119
二、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方法122
三、黑格尔哲学的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123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革命128
一、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革命128
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传统形而上学方法的根本区别130
三、国内外学术界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误解138
第三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方法的批判138
一、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界定139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陷入形而上学的原因分析141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根本缺陷的揭露143
四、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46
第五章 马克思对所在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155
第一节 马克思对所在时代意识形态问题的解决155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界定156
二、马克思对所在时代德国意识形态的批判163
第二节 马克思对所在时代经济问题的解决177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及其方法的批判178
二、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180
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运行及前途的分析研究181
第三节 马克思对所在时代政治问题的解决183
一、对黑格尔法哲学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行批判184
二、阐明自己的历史观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188
三、积极投身到为无产阶级谋解放的斗争中194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196
第一节 马克思为所在时代资本主义诊明了病症196
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197
二、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的体制性原因198
第二节 马克思的批判为资本主义的改良提供了动力200
一、马克思的思想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01
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与“社会主义”对立中进行的改良204
三、现代资本主义沿着马克思描述的方向发展211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学的研究重点、发展趋势和主要局限216
一、西方马克思学的研究重点216
二、西方马克思学的发展趋势222
三、西方马克思学的局限性226
第七章 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影响236
第一节 对马克思哲学与政治学和经济学关系的认识236
一、马克思哲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是相互联系的237
二、马克思哲学是一个社会和历史分析的实际方法238
三、马克思经济学是哲学的实践方面239
一、革命学说与用和平手段达到目的思想的影响241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政治学的影响241
二、阶级斗争理论与实现和维护大多数人利益思想的影响246
三、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256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265
一、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评价266
二、马克思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68
三、《资本论》的影响273
第八章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277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对所在时代哲学的影响277
一、对为工人阶级谋求利益和解放的进步人士的影响278
二、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产生的贡献280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282
一、马克思哲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283
二、马克思哲学对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296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301
一、当代西方哲学对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301
二、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理论的互动304
三、揭示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306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中国化和世界化31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313
一、哲学现实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难题313
二、关注哲学的现实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31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的理论前提320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的实践要求32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32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32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内容329
三、苏联、东欧剧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启迪34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34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现实基础34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理论基础34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基本条件347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途径351
第十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态和面临的时代课题353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态和历史任务35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本体论与反本体论之争354
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形态的原则与方法355
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形态的初步理解362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任务364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若干时代课题365
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36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人与社会发展36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全面现代化36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管理现代化375
一、管理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先导375
二、管理现代化是提高政府国际竞争力的首要目标377
三、管理现代化实现程度是政府国际竞争力的检验尺度378
四、政府管理系统工程及其现代化建设379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境遇及其原因与对策38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尴尬境遇的学理分析385
一、用黑格尔哲学来诠释马克思386
二、用费尔巴哈哲学来诠释马克思389
三、用现当代西方哲学来诠释马克思,食洋不化392
四、坚持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空洞的词句39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尴尬境遇的社会环境与条件分析39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397
二、在宣传普及上,未能弘扬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397
三、实践中存在着割裂理论与实际关系的形而上学倾向400
第三节 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尴尬境遇的思路与措施403
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判断标准,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404
二、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宣传和普及406
三、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407
结语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