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 法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 法理学
  • 沈宗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445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法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 法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1

第二节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

第三节 法学的历史发展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13

第五节 法学研究的方法17

第六节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20

第二章 法的概念25

第一节 法的基本特征25

第二节 法的要素31

第三节 法的本质38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42

第五节 其他思想家、法学家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44

第三章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49

第一节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的概念49

第二节 法与正义、利益关系学说的演变55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与正义、利益关系的理论与实践58

第四章 权利、义务、权力68

第一节 权利、义务与权力的概念68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的分类73

第三节 法律上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相辅相成75

第四节 历史上权利与义务的观念77

第五章 法的作用81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概念81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的体现82

第三节 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体现86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社会作用89

第五节 正确认识法的作用91

第六章 法的历史发展97

第一节 法的起源与未来97

第二节 法的变化99

第三节 法的借鉴与吸收101

第四节 有关“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性”的不同意见103

第五节 法的现代化106

第七章 资本主义法111

第一节 资本主义法的产生111

第二节 资本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115

第三节 资本主义法的渊源和分类122

第四节 资本主义法制125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128

第六节 二战后美国法律对民法法系法律的影响132

第七节 欧盟法律与两大法系的关系134

第二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43

第八章 依法治国总论143

第一节 法治、人治和法制的概念143

第二节 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论述150

第三节 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与原则151

第四节 依法治国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前景158

第九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163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定及其对法治发展的影响163

第二节 法律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的不同体现1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有关法律169

第四节 宏观调控与法律174

第五节 对外开放与法律177

第十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181

第一节 法治与政治、政治体制改革181

第二节 法治与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及其政策183

第三节 法治与国家187

第四节 法治与民主189

第五节 法治与人权195

第十一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文化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203

第二节 法治与道德208

第三节 法治与法律意识217

第四节 法治与法律文化219

第五节 法律与宗教224

第一节 科技进步呼唤法制建设227

第十二章 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227

第二节 当代科技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233

第三节 科技法制建设与科教兴国战略240

第三编 法的制定247

第十三章 法的制定247

第一节 法的制定和立法的概念247

第二节 法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53

第三节 立法体制、程序和技术260

第十四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269

第一节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的概念269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及其分类274

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284

第十五章 法律体系288

第一节 法律体系和部门法288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294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06

第四编 法的实施和监督311

第十六章 法的实施311

第一节 法的实施的概念311

第二节 法律的效力315

第三节 法律实效318

第四节 当代中国法的适用的原则324

第十七章 法律关系333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333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335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演变338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分类339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344

第十八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344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种类350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归结与免除356

第四节 法律制裁359

第十九章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365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概念365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目标与方法37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375

第四节 法律推理379

第二十章 法律监督388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388

第二节 国家机关的监督397

第三节 社会监督402

后记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