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话教育 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对话教育 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
  • 钟启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4659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对话教育 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编 终身学习与学校教育3

1.“教育制度”与“学习社会”3

一、公共教育与学校3

二、教育功能的再探讨7

三、终身学习与学习社会11

2.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13

一、世界课堂的变化13

二、课堂改革的课题15

三、课堂改革与课程创造17

四、“学习共同体”的追求18

3.国际理解教育21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演进21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追求23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开发25

4.环境教育:历史与现实27

一、环境教育的先驱作用27

二、引领教育改革的环境教育30

三、生存于21世纪所必须的“环境伦理”32

5.媒体教育:意义与课题34

一、媒体教育的意义与课题34

二、媒体教育的三大潮流36

三、行为指向型媒体教育的范畴38

四、媒体教育的可能性40

6.健康教育42

一、“健康教育”概念的演进42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43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实践45

7.学生辅导48

一、“学生辅导”的概念48

二、“校规”与“学生辅导”50

三、“学生辅导”的实践课题51

四、“理解”即“辅导”54

8.苏醒吧,薄弱初中57

一、“薄弱初中”的难题57

二、改革的序曲58

三、改革的方略60

四、薄弱初中当自强63

9.“学习共同体”的实验学校64

一、实验学校的缘起64

二、实验学校的特色65

三、实现改革的要诀71

一、世界全球化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73

10.全球化时代的市民性教育73

二、全球化对“世界市民”的挑战75

三、全球学习:面向全球化的教育学回应76

第二编 课程重建与教学范式81

11.课程概念与课程研究81

一、何谓“课程”81

二、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系谱及其批判82

三、课程研究的世界动向85

12.学校建设的指针:重建“课程”89

一、日本大学生“学力低下”问题与应对策略89

二、教育实践的课题与教师的困惑91

13.课程的综合领域的研究94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94

二、IT课程与课程的信息化96

三、环境教育课程99

14.综合学习时代的课程论102

一、对传统的分科主义课程挑战的端绪102

二、传统的学科研究式微之征兆105

三、“统合”: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核心概念108

15.知识整合:课程编制的目标111

一、“学科教学”的确立及其编制原理111

二、“学科教学”批判与“综合学习”的思想背景112

三、“综合学习”的确立及其编制原理115

四、知识整合:课程编制的目标116

16.“学校知识”的特征:理论知识与体验知识117

一、拷问“学校知识”的合法性117

二、“学校知识”的历史性格119

三、“体验知识”的重新审视120

四、课程编制的认识论基础121

17.教学范式与课堂文化123

一、“教”的两种涵义与《梅诺篇》的启示123

二、“模仿范式”与“变革范式”的差异125

三、新《学习指导要领》的失误126

四、“课堂文化”转型的课题128

18.论“教学的创造”131

一、教学范式的转换131

二、从“传递中心教学”到“对话中心教学”的转换132

三、“对话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135

19.“教学过程”概念的重建137

一、“教学过程论”的研究:动态分析与结构模型137

二、教学过程的分析单位与社会关系142

三、教学的阶段论与组织形态论145

一、教学研究范式的若干问题148

20.教学研究的两种范式148

二、量化研究的问题150

三、对质的研究的期待155

第三编 新素养论与学力论争163

21.素养观的演进与意义的创造163

一、何谓“素养”163

二、“素养”观的演进164

三、素养与意义之创造166

四、知识·智慧·德性与素养167

一、学力论争的历史线索170

22.日本的学力论争:线索与构图170

二、学力论争的现代构图174

23.如何应对学力问题:教育实践的课题179

一、问题的症结何在179

二、矛盾与悖论180

三、思考“学力问题”的要点181

四、学习的创造与充实182

24.“扎实学力”与学习动机184

一、如何看待学力184

二、从重视记忆到重视思考185

三、何谓“扎实学力”的扎实性185

四、关于学习动机186

五、引发学生能力的是教师187

25.自信:概念界定与教育策略189

一、“自信”概念的界定189

二、儿童“自信”的早期培育191

三、促进儿童“自信”形成的教育策略193

26.我们的中小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素养196

一、21世纪需要怎样的“语文素养”196

二、关注五种“语言意识”197

三、培养学生的“元语言能力”199

四、提高教师的“CR能力”200

一、范式、理论及其选择202

27.数学教育学研究范式的探讨202

二、数学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种传统204

三、数学教育学的认识论与四种研究逼近206

28.英语学科与英语素养209

一、“学校英语”与“实用英语”的融合209

二、有必要早期学习外语(英语)吗?211

三、21世纪英语教育展望213

29.音乐教育与音乐学科215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学科的本质215

二、音乐学科的课程编制与教学原理217

三、从“缪斯教育”看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方向221

30.劳作科:走向劳动世界的启蒙——以劳作与农业教育为中心223

一、劳作的地位及其教育涵义223

二、新的学习方式:劳作与体验学习225

三、劳作的教育性227

四、劳作教育的新进展229

第四编 教育评价与教师教育233

31.教育评价改革:视点与方法233

一、评价改革的视点233

二、评价改革的方法237

一、日本教育评价研究的趋势242

32.课程评价:从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242

二、日本课程评价的要素244

三、作为课程评价的教学评价246

四、课程评价研究的课题248

33.教师评价:涵义与局限250

一、教师评价的意义与视点250

二、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趋势252

三、教员人事考核的影响与问题253

四、教师在哪些方面能够加以“评价”255

34.学校评价的作用与实践257

一、开放学校的创造与学校评价257

二、学校评价政策的发展与现状258

三、学校评价的性质与作用260

四、丰富学校评价的实践指引260

五、“学校自律性”探讨262

35.国际视野中的教师教育研究:课题与展望264

一、不断受到批判的教师教育——话语结构264

二、教师教育的场所——“教育学院”研究265

三、教师教育的承担者与责任的研究267

四、关于教师教育的顾客的研究——学生、教师、社会268

五、教师教育计划的研究——教师与研究人员的关系268

一、教育改革的现状:美国晚近的教师教育改革271

36.教师教育的改革:以日、美比较为中心271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日本特征274

三、走向国际交流与合作278

37.何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279

一、从教师体验看“实践性知识”279

二、从概念界定看“实践性知识”283

38.为了“实践性知识”的创造287

一、教学中的体验与经验287

二、教学体验与教学法则化288

三、“实践性知识”的创造与信息的获得289

四、为了“实践性知识”的创造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