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
  • 陈健生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8520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造林-关系-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地区;造林-关系-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退耕还林与西部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西部生态重建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与界定1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1

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涵义6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新趋势8

第二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11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11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12

第三节 生态退化与西部地区生态问题15

一、生态退化的基本原理15

二、西部地区生态退化的三大问题17

三、西部地区生态退化的三大原因23

第四节 退耕还林:西部地区生态重建的必然选择28

一、生态重建理论的提出28

二、退耕还林:抑制生态退化、恢复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9

第二章 退耕还林:背景、现状与政策演进31

第一节 退耕还林的实施背景与意义31

一、退耕还林与西部大开发31

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34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与区域分布38

一、退耕还林工程是六大林业工程之一38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总体进展40

三、工程的建设目标41

四、退耕还林工程的地域空间分布42

五、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践44

第三节 退耕还林的政策演进48

一、退耕还林实践演进的三个阶段49

二、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的演变53

三、退耕还林政策演变的特点与关键55

一、退耕还林生态产品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属性分析60

第三章 退耕还林的经济学分析60

二、“以粮食换林草”的政治经济学解释63

三、退耕还林的外部效应及其补偿机制69

四、退耕还林的产权经济分析77

第四章 退耕农户的经济行为分析83

第一节 退耕农户土地的二元配置格局83

一、两种耕地的不同功能83

二、退耕土地的机会选择问题84

三、坡耕地种粮的影响因素85

第二节 退耕农户微观经济运行的环节86

一、退耕还林中的“退”87

二、退耕还林中的“还”89

三、退耕还林中的“补”91

四、退耕还林中的“管”93

五、退耕还林中的“收”95

第三节 退耕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培育与路径选择96

一、经济补助期间退耕农户的自主发展97

二、经济补助期后退耕农户的自主发展101

三、就业能力培育:退耕农户自主发展的关键102

第五章 退耕农户的自我发展模式——以四川省三个地区为例106

第一节 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106

一、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涵106

二、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下农民增收效益分析108

三、农户分散型发展模式带动生产要素的流动109

四、尚需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111

五、对分散型发展模式的评价112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113

一、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的内涵113

二、效益分析115

三、合理性分析116

四、存在的问题117

五、产业化带动型发展模式的评价118

第三节 政策引导型农户自我发展模式120

一、大竹县实施退耕还林的条件121

二、大竹县退耕农户抽样调查结果分析122

三、大竹县退耕还林存在的几个问题125

四、建立政策引导的后续产业发展机制126

五、政策引导型农户自我发展模式的认识127

第四节 资源综合利用型农户发展模式128

一、“沐川模式”的内涵128

二、“沐川模式”的发展历程129

三、对“沐川模式”的效益评析131

四、对“沐川模式”的进一步思考135

五、结论和建议138

第六章 退耕还林的保障体系建设140

一、1978—2003年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分析141

第一节 退耕还林的粮食保障141

二、2004—2013年我国粮食供求预测144

三、退耕还林的粮食供给:政策环境及其调整148

四、建立退耕还林粮食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150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经济保障153

一、林业对国家财政投资的依赖153

二、退耕还林在国家财政支农中的地位155

三、财政支农持续性增长:退耕还林经济保障的基础156

四、直接向农民补贴:退耕还林经济保障的有效形式160

五、建立林业财政制度:退耕还林经济保障的制度安排162

第三节 退耕还林的政策保障164

一、关于退耕还林补助的政策保障164

二、关于后续产业培育的政策保障166

三、关于种苗供给的政策选择169

四、关于退耕区农村生活能源的政策保障170

第七章 退耕还林与减缓山区贫困174

第一节 农村贫困的现状与分布特征174

一、农村贫困:发生状况与地域分布174

二、山区贫困的特征177

第二节 环境与贫困:理论与现实179

一、生态脆弱地区与贫困发生率的关系179

二、环境与贫困:相互作用181

三、环境与贫困相互作用中的政策因素185

第三节 森林扶贫:减贫的新途径187

一、森林扶贫的理论与国际经验188

二、退耕还林减贫的特点191

三、政策障碍导致退耕农户返贫193

第四节 山区扶贫的制度安排195

一、落实山区林权制度196

二、建立山区生态移民制度198

三、完善山区农业补贴制度199

四、强化林业、环境与扶贫之间的协调机制200

第八章 退耕还林研究综述203

第一节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203

一、退耕还林理论研究203

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12

三、退耕还林工程改进建议219

四、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224

五、退耕还林与增加农民收入227

六、退耕还林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229

七、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232

第二节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234

一、国外退耕还林概况234

二、国外退耕还林的理论研究236

参考文献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