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3057613.jpg)
- 乔志恒,华桂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3684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理疗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理疗学定义1
第二节 理疗学的起源与发展1
一、理疗学的起源1
第一章 概论1
二、理疗学的发展3
第三节 理疗的分类4
一、传统理疗的分类4
二、现代理疗的分类5
第四节 理疗的特点7
一、收效快7
二、无痛苦7
三、副作用少7
一、消炎作用8
二、镇痛作用8
三、抗菌作用8
四、疗效持久8
第五节 理疗的治疗作用8
四、镇静与催眠9
五、兴奋神经-肌肉9
六、缓解痉挛9
七、软化瘢痕、消散粘连9
八、加速伤口愈合9
九、加速骨痂形成9
十二、抗癌作用10
第六节 理疗的作用机制10
十、增强机体免疫机制10
十一、脱敏作用10
一、神经系统调节机制11
二、体液内分泌调节机制12
三、理疗作用的相关理论与假说13
四、理疗对机体作用的共性和特性17
五、影响理疗应答效应的因素18
一、救死扶伤19
第七节 应用理疗的基本原则19
三、心理因素20
四、整体观念20
二、明确诊断20
五、综合治疗21
六、方法优选22
七、因人施治23
八、治疗部位23
九、剂量学问题24
十、疗程确定24
第二章 直流及低频电疗法25
第一节 直流电疗法25
一、直流电的生理作用25
二、直流电的治疗作用29
三、直流电治疗技术和方法30
四、直流电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38
一、电离子导入原理39
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39
二、直流电离子导入技术和方法41
三、电离子导入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46
第三节 电水浴疗法49
一、电水浴作用原理50
二、电水浴治疗技术和方法51
三、电水浴疗法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54
第四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54
一、电刺激作用原理54
二、电刺激治疗技术和方法55
三、电刺激疗法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61
第五节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62
一、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作用原理62
二、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治疗技术和方法64
三、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65
第六节 间动电疗法65
一、间动电流作用原理66
二、间动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69
三、间动电疗法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70
第七节 超刺激电疗法70
一、超刺激电流作用原理70
二、超刺激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71
三、超刺激电疗法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72
第八节 低频高压电疗法73
一、低频高压电的作用原理73
二、低频高压电的治疗技术和方法74
三、低频高压电疗法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74
第三章 中频电疗法75
第一节 音频电疗法75
一、音频电流的治疗作用75
二、音频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77
三、音频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77
一、干扰电流治疗方法和作用原理78
第二节 干扰电疗法78
二、干扰电流的治疗作用79
三、干扰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80
四、干扰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82
第三节 调制中频电疗法82
一、调制中频电疗方法和原理83
二、调制中频电流治疗作用84
三、调制中频电流治疗技术和方法85
四、调制中频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86
第四节 音乐电疗法86
一、音乐电流的产生86
二、音乐电流的特点86
三、音乐电流治疗原理87
四、音乐电流治疗技术和方法87
五、音乐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90
二、高频电的物理学特征91
一、概述91
第一节 高频电疗的理论基础91
第四章 高频电疗法91
三、高频电疗法的分类95
第二节 短波电疗法95
一、短波的治疗作用和原理95
二、短波的治疗技术和方法96
三、短波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99
第三节 超短波电疗法99
一、超短波的治疗作用和原理99
二、超短波的治疗技术和方法101
三、超短波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04
第四节 微波电疗法104
一、分米波疗法104
二、厘米波疗法107
三、毫米波疗法107
二、高频电热治疗技术和方法109
一、高频电热治疗作用和原理109
第五节 高频电热疗法109
三、高频电热疗法的适应证111
第五章 光疗法112
第一节 光疗的理论基础112
一、光的本质112
二、光波单位112
三、光谱112
五、光的传播113
四、光的发生113
六、光的照度定律116
七、光的能量117
八、光能测量单位117
九、光波波长与光化效应117
十、光化学效应118
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119
一、红外线作用原理119
三、红外线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20
二、红外线治疗技术和方法120
第三节 可见光疗法121
一、可见光作用原理121
二、可见光治疗技术和方法121
三、可见光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21
四、核黄疸的蓝紫光疗法122
第四节 紫外线疗法122
一、紫外线作用原理122
二、紫外线治疗技术和方法128
三、紫外线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36
四、光敏疗法137
第五节 激光疗法139
一、激光疗法的理论基础139
二、激光器的种类和作用原理142
三、高强度激光在治疗中的应用148
四、低强度激光在治疗中的应用150
五、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154
六、激光防护156
第六章 超声波疗法157
第一节 超声波治疗原理157
一、超声波的定义157
二、超声波的发生157
三、超声波的物理特性157
四、超声波的生物物理特性162
五、超声波治疗原理163
六、超声波的治疗作用163
第二节 超声波治疗技术和方法164
一、超声波治疗的设备164
二、连续超声波和脉冲超声波166
三、超声波治疗的方法166
四、超声波复合疗法171
五、其他疗法171
第三节 超声波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71
一、超声波疗法的适应证171
二、超声波疗法的禁忌证172
第七章 磁场疗法173
第一节 磁场作用原理173
一、磁体与磁极173
二、磁化与磁感应173
三、磁场与磁力线174
四、磁导与磁阻174
五、磁电关系175
六、磁场的作用原理175
七、磁场的生物学效应176
八、磁场的治疗作用177
第二节 磁场治疗技术和方法178
一、静磁场疗法178
二、动磁场疗法180
三、磁处理水疗法182
四、磁场疗法的剂量、疗程及注意事项182
一、磁场疗法的适应证183
第三节 磁场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83
二、磁场疗法的禁忌证184
第八章 温热疗法185
第一节 温热治疗原理185
一、热的物理学基础185
二、温热的生物学效应186
一、石蜡的治疗作用原理187
二、石蜡的治疗技术与方法187
第二节 石蜡疗法187
三、石蜡治疗的注意事项188
四、石蜡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89
五、石蜡的清洁189
第三节 湿热罨包疗法189
一、热罨包疗法189
二、Kenny湿敷温热法191
三、湿敷布法191
二、砂粒治疗技术和方法192
第四节 砂粒疗法192
一、砂疗作用原理192
第五节 其他温热疗法193
一、泥疗法193
二、化学热袋疗法194
三、坎离沙疗法194
一、水的组成196
二、水的物理性质196
第一节 水疗基础理论196
第九章 水疗法196
第二节 水疗作用原理199
一、温度作用199
二、机械作用201
三、化学作用202
四、水疗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202
第三节 水疗室建筑与设备205
一、水疗室建筑205
三、水疗法应用问题206
二、水疗室设备206
第四节 水疗法分类207
第五节 水疗技术和方法208
一、擦浴208
二、冲洗208
三、湿布包裹209
四、局部浸浴211
五、全身浸浴213
六、淋浴220
七、哈巴德槽浴223
八、步行浴223
九、涡流浴224
十、气泡浴225
十一、水中运动225
十二、水疗法的注意事项228
一、脊髓不全损伤229
十三、水疗法适应证与禁忌证229
第六节 水疗在康复中的应用229
二、脑血管意外偏瘫230
三、肩-手综合征230
四、共济失调231
五、帕金森综合征231
六、肌营养不良231
七、骨折后遗症231
八、骨性关节炎232
九、强直性脊柱炎233
十、类风湿性关节炎234
第十章 生物反馈疗法236
第一节 生物反馈疗法原理236
一、自我调节236
二、生物反馈与控制论237
三、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238
四、生物反馈作用原理239
第二节 生物反馈治疗分类240
一、肌电生物反馈(EMGBF)240
二、手指温度生物反馈(FSTBF)240
三、血压生物反馈(BPBF)240
四、心率生物反馈(HRBF)241
五、脑电生物反馈(EEGBF)241
六、皮肤电生物反馈(GSRBF)241
第三节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和方法241
一、仪器及电极241
二、训练前准备243
三、训练方法和技巧243
四、家庭训练251
五、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与评价251
第四节 生物反馈疗法评价与展望253
主要参考文献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