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071713.jpg)
- 张建仁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2101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4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52页
- 主题词:农业用地-土地利用-研究-湖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湖北农村城市化的特点、趋势及其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4
一、湖北农村城市化的特点4
(一)湖北农村城市化的历史演变特点4
(二)湖北农村城市化的总体水平及特征6
(三)湖北农村城市化的空间差异特点9
(一)湖北农村城市化总体变化趋势11
二、湖北农村城市化的趋势11
(二)湖北农村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变化趋势14
(三)湖北农村城市化的主导因子变化趋势14
三、湖北农村城市化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16
(一)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大16
(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化17
(三)鄂东建设用地远大于鄂西18
(四)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并有所增加,耕地质量有所降低20
一、湖北农村城市化与农地总量变化的关联分析21
(一)湖北农村城市化综合评价21
第三章 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的相互关联性机理分析21
(二)湖北农村农地总量变化规律23
二、湖北农村城市化与农地结构变化的关联分析25
(一)湖北农用地结构变化的特点25
(二)农地结构变化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特征研究26
(三)湖北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减少的关系31
(四)农村城市化与农地结构变化的相关分析35
(五)实证研究: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城市化、经济发展与耕地减少的关系37
(一)湖北农地保护水平综合评价38
三、湖北农村城市化与农地保护水平的关联分析38
(二)湖北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地保护水平变化轨迹42
(三)湖北农村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相互关联性模型的建构45
四、基于检验结果的相互关联性机理分析46
第四章 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现状、趋势及成因和后果49
一、湖北省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现状49
(一)湖北省农地利用条件分析49
(二)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现状52
(三)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与人口、经济匹配状况评价60
(一)湖北省农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65
二、湖北省农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及供需预测65
(二)湖北省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供需预测69
三、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73
(一)农地利用存在区域差异73
(二)农用地持续流转,耕地面积锐减,农地利用率波动变化,人地矛盾日益尖锐74
(三)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布局结构问题76
(四)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比较严重,农地质量下降79
四、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变化及问题产生的原因80
(一)制度和体制原因80
(二)经济原因85
(三)管理和监督上的原因87
(四)观念和意识上的原因88
五、湖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变化的后果89
(一)湖北省农地利用变化及其问题的经济后果89
(二)湖北省农地利用变化及各种问题的社会性后果91
(三)湖北省农地利用变化及其问题的生态环境后果92
(四)影响城乡区域的一体化发展95
(一)农村城市化驱动下土地利用的变革97
一、城乡关系及其优化97
第五章 城乡协调、生态和谐的农地保护模式97
(二)城镇关系优化与农地保护99
二、城乡协调、生态融合的农地保护模式设计105
(一)农地保护的意义及目前面临的困难105
(二)当前农地保护的几个误区113
(三)理顺以下几个关系是保护农地的前提116
(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协调、生态融合的农地保护模式120
三、湖北省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地保护对策研究132
(一)重新定位省域内城镇功能,完善城市体系133
(二)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农地比较利益134
(三)加快湖北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作用135
(四)转变思想,加强农地保护的意识136
(五)农地保护土地制度创新136
(六)加强农地管理和监督体制建设138
(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39
(八)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由弱质产业转变为强质产业140
后记141
参考文献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