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媒体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松井茂记著;萧淑芬译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86778774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媒体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 大众媒体与大众媒体法1
Ⅰ 大众媒体与表现自由的历史1
1 大众媒体的发达1
2 表现自由的历史2
Ⅱ 日本大众媒体与表现自由的历史4
1 日本大众媒体的发展4
2 明治宪法5
3 战败7
4 战后到现在9
Ⅲ 日本大众媒体之现况10
第一部19
第一章 大众媒体的表现与报导自由19
Ⅰ 表现自由的保障19
1 表现自由所及之范围19
2 表现自由之保障意义19
Ⅱ 大众媒体之表现与报导自由20
1 大众媒体的表现自由20
2 大众媒体与国民「知的权利」21
3 大众媒体的报导自由24
4 大众媒体居于优越的地位?25
Ⅲ 保障表现自由的理由何在?28
1 表现自由的价值28
2 「思想的自由市场」论29
3 民主主义程序论30
第二章 媒体之表现与报导自由的界限33
Ⅰ 表现自由也有界限的问题33
1 表现自由也受公共福祉的制约33
2 何种情形得以限制表现自由?——最高法院的看法34
Ⅱ 何种情况允许表现的自由受限制?38
1 美国的经验38
2 法院对表现自由的保障负有特别的责任40
3 表现自由的限制若是无法符合严格基准,就不应存在42
4 限制表现自由需符合什麽样的基准?43
Ⅲ 规制表现自由的法律所适用的特别基准45
1 规制表现自由的法律所适用的特别基准45
2 过度广泛理论46
3 明确性理论46
4 LRA准则47
5 程序保障的必要性48
第三章 检阅之禁止51
Ⅰ 不得实施检阅51
1 禁止检阅之意义51
2 最高法院的立场52
3 「检阅的禁止」应如何解释?53
Ⅱ 禁止检阅的具体事例55
1 税关检查55
2 禁止受刑人阅读之情形56
3 教科书检定58
4 法院的事则停止命令59
5 疑似检阅之其他事例62
第二部69
第四章 基于表现与报导内容之限制69
Ⅰ 基于表现与报导内容之限制应符合的基准69
1 基于表现、报导内容之限制,原则上应禁止…69
2 最具压制性的限制——对特定见解思想的扼杀71
Ⅱ 威胁国家安全的报导72
Ⅲ 破坏治安74
1 违法行为的煽动74
2 令人不快之言论77
Ⅳ 真实的报导78
Ⅴ 确保公正选举的限制80
1 选举与表现自由80
2 有关选举之报导的限制81
3 限制选举报导、表现的合宪性82
第五章 名誉毁损87
Ⅰ 何谓名誉毁损?87
1 刑法上之诽谤罪87
2 民法上之名誉毁损89
3 限制毁损他人名誉之表现的合宪性91
Ⅱ 成立名誉毁损之情形93
1 名誉之毁损93
2 对死者名誉之毁损96
Ⅲ 免责要件98
1 与公共利害有关之事实98
2 为增进公益之目的102
3 真实性的证明103
4 足证内容为真实之相当证据105
5 「公正评论」109
6 证明责任111
Ⅳ 何种救济方法可行?112
1 损害赔偿112
2 其他救济手段113
3 除去侵害请求权114
第六章 其他个人权利的侵害119
Ⅰ 个人生命、身体的侵害119
Ⅱ 隐私权利的侵害119
1 隐私权119
2 隐私权利的权利性质120
3 如何思考隐私权的问题?122
Ⅲ 隐私权侵害之成立要件与救济124
1 构成隐私权侵害之要件124
2 隐私权侵害之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125
3 表现自由与新闻报导自由之免责126
4 真实姓名的报导129
5 肖像权132
6 隐私权利受侵害之救济134
7 隐私侵害与人权救济136
Ⅳ 显然造成精神上苦痛之报导137
1 侮辱性质之表现137
2 媒体之报导所造成之精神上的苦痛139
Ⅴ 差别的表现141
1 人种差别的表现141
2 性差别表现与色情文艺142
第七章 猥亵之表现145
Ⅰ 猥亵表现之禁止145
1 刑法第一七五条145
2 爲什麽猥亵性表现之禁止可行?——最高法院多数意见之立场146
3 少数意见的立场147
4 猥亵性表现能否禁止?——再考149
Ⅱ 何谓猥亵表现?151
1 猥褒之定义151
2 目前猥亵性质之判定基准152
3 儿童色情表现154
第八章 其他因表现、报导导致之问题157
Ⅰ 广告是否也受保护?157
1 政府对于广告之限制157
2 广告限制之合宪性158
Ⅱ 著作权与公开发表的权利160
1 著作权161
2 公开发表的权利164
Ⅲ 以青少年保护爲目的对表现与报导所为之限制……166
1 青少年保护育成条例规定之有害图书的限制……166
2 以保护青少年爲理由而限制表现自由之合宪性167
Ⅳ 教科书检定169
Ⅴ 接受公正裁判的权利170
第九章 对表现、报导内容中立限制173
Ⅰ 政府对于无关表现、报导内容之中立性质的规制,究竟可以到什麽程度?173
Ⅱ 表现内容中立性质上之相关规制事例174
1 有关报纸、杂志、书籍贩卖之限制174
2 因独占禁止之观点所作成之限制175
第三部181
第十章 采访自由181
Ⅰ 采访自由亦受宪法保护181
1 采访自由181
2 采访自由之界限182
Ⅱ 因报导与采访之内容而限制采访自由之情形184
1 国家机密之保护184
2 唆使国家公务员泄漏机密184
3 侵入住宅与隐私侵害187
Ⅲ 非因报导内容或采访内容之制约189
1 教唆、煽动以及唆使他人违法189
2 因采访造成之个人身体之伤害190
3 集团性过度采访191
Ⅳ 对将来之采访活动显然会造成困难之措施191
1 消息来源之强制公开191
2 文书提出命令与强制作证195
3 大众媒体之搜索与扣押197
第十一章 请求政府公开资讯的权利201
Ⅰ 请求政府公开资讯之权利保障201
1 国民知的权利与政府资讯的公开201
2 日本「知的权利」之保障201
3 接近国会的权利203
4 接近行政资讯之权利204
Ⅱ 接近法院的权利206
1 审判之公开与接近法院之权利206
2 法庭内采访208
3 法庭内之照相摄影209
4 法庭内之纪录211
5 法庭内之电视采访212
6 接近裁判纪录之权利213
Ⅲ 接近政府资讯之差别待遇214
1 接近政府资讯之差别待遇不应存在214
2 有关表现、报导以及采访之理由的差别215
3 非因表现、报导或采访相关理由而受差别待遇之情形217
Ⅳ 资讯公开制度218
1 资讯公开法、资讯公开自治条例218
2 资讯公开请求权219
3 公开原则与程序219
4 公开之例外221
5 例外事由(1)——个人资讯222
6 例外事由(2)——法人资讯222
7 例外事由(3)——有关国家安全与外交之资讯223
8 例外事由(4)——有关公共安全之资讯224
9 例外事由(5)——意思形成过程之资讯224
10 例外事由(6)——行政执行资讯225
11 独立行政法人等226
12 资讯公开与大众媒体227
第四部231
第十二章 传播自由与新兴媒体之自由231
Ⅰ 传播自由与其规制231
1 传播规制之历史与现状231
2 传播制度概略232
3 传播之自由与其规制的容许性234
4 视听大众的权利236
Ⅱ 传播之表现与报导内容之规制237
1 传播之表现与报导内容之规制范围237
2 公正的必要性237
3 妨害「公安及善良风俗」之表现238
4 传播之正确性与客观性239
5 名誉毁损、隐私权以及其他个人权利之侵害……241
6 选举与传播242
7 传播与著作权243
Ⅲ 非基于表现或报导内容之规制33
1 传播执照制度243
2 非基于表现或报导内容之规制事例244
Ⅳ 新媒体与表现的自由246
1 新媒体的发达246
2 有线电视246
3 卫星传播247
第十三章 网际网路251
Ⅰ 网际网路之发达与网际网路上之表现251
1 网际网路251
2 网际网路与表现的自由252
3 表现自由之保护的认定254
Ⅱ 各种具体案例256
1 名誉毁损与隐私的侵害256
2 猥亵性表现与儿童性表现258
3 著作权之侵害259
4 青少年之保护260
Ⅲ 伺服器业者的责任262
第五部267
终章 对大众媒体之接近权与社会的责任267
Ⅰ 大众媒体作爲一种社会性权力267
Ⅱ 大众媒体之社会责任论268
Ⅲ 近用权269
1 近用权之意义与展开269
2 对报纸等媒体之近用权271
3 限定的近用权之保障273
Ⅳ 大众媒体之自主规制275
1 自主规制之法律性质276
2 自主规制之问题277
Ⅴ 大众媒体侵害人权时之行政救济279
Ⅵ 大众媒体之编辑权以及其内部的自由279
1 编辑权279
2 内部自由论与社会对大众媒体之监督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