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南合作与中国 南方国家和平崛起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南合作与中国 南方国家和平崛起之路
  • 文暖根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7427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南南合作-研究;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南合作与中国 南方国家和平崛起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南南合作的历史基础5

第一章 古老文化的发祥地7

一、非洲尼罗河文化7

(一)尼罗河与埃及古王国7

(二)尼罗河文化的伟大贡献8

(三)古埃及文化向西方的传播9

二、两河文化——古巴比伦文化9

(一)两河文化的起源9

(二)两河文化的辉煌成就10

(三)巴比伦的衰落10

三、古印度文化11

(一)古印度文化也是两河文化11

(二)古印度对文化的贡献11

(一)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起源及其汇合13

四、东亚的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古中国文化)13

(三)古印度文化的衰落13

(二)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14

(三)中国古代文化对东方和西方的影响16

五、美洲印第安古文化19

(一)美洲土著居民的来源19

(二)玛雅人的古文化20

(三)阿兹特克人的古文化22

(四)印加文化23

第二章 殖民统治下的苦难经历25

一、殖民统治下的拉丁美洲26

(一)被奴役和屠杀的印第安人26

(二)推行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28

(三)南美经济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29

二、从贩卖黑奴到非洲再分割30

(一)近代贩奴运动在非洲30

(二)西方列强瓜分非洲32

(三)非洲经济的畸形化35

三、从东印度公司到鸦片战争36

(一)葡萄牙在亚洲的侵略36

(二)荷属东印度公司对亚洲的侵略37

(三)英属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侵略38

(四)鸦片贸易与西方对中国的侵略41

第三章 可歌可泣的民族解放斗争46

一、早期的民族解放运动47

(一)拉美黑人的反抗斗争47

(二)非洲早期的反殖民压迫运动49

(三)亚洲早期的反殖民入侵运动51

二、民族觉醒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54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54

(二)亚洲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57

(三)非洲民族民主主义者的反殖民主义的斗争60

三、殖民体系危机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61

(一)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力量的大发展62

(二)十月革命后亚、非、拉反殖民统治的斗争65

(三)二战时期亚、非、拉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72

(四)二战后争取独立的斗争与殖民体系的崩溃78

第四章 南方国家独立后走过的道路87

一、独立后的发展时期(1945—1980年)87

(一)战后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88

(二)战后发展时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88

二、80年代的发展危机91

(一)国际环境急剧恶化及其原因91

(二)造成发展危机的国内因素93

三、90年代南方国家的改革与开放95

(一)非洲国家的改革与开放96

(二)拉美国家的改革与开放98

(三)亚洲国家的改革与开放100

(一)90年代南方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105

四、新的危机与新的探索105

(二)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106

(三)在危机下的新的探索107

(四)南方国家向何处去113

第二编 南方文化的复兴115

第五章 近代以来南方国家文化思想的主流117

一、拉丁美洲文化的统一性——泛拉美文化117

(一)历史原因117

(二)经济原因118

(三)社会原因119

(四)语言原因119

(五)心理原因119

二、泛非洲主义120

(一)泛黑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20

(二)泛黑人主义与泛非主义的提出121

(三)泛非主义的发展122

(四)从泛非主义到非洲统一运动123

三、泛阿拉伯主义124

(一)泛阿拉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24

(二)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成立及其宗旨124

(三)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活动及其思想125

四、泛东亚的儒学思想126

(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126

(二)和而不同127

(三)和为贵与和平共处127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南方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29

一、美国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原因129

二、南方国家文化面临的挑战131

(一)科学的反和平利用131

(二)霸权的思想文化133

(一)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南方国家跃进式发展136

三、南方文化所面临的机遇136

(二)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世界人民的了解和团结137

(三)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全球文化的多元化137

第七章 审时度势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139

一、美国资本主义的弊端140

(一)美国企业权力过大140

(二)新经济虚火上升140

(三)非理性繁荣141

(四)转移国人视线141

二、欧洲走向民主社会主义的探索143

(一)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现状及其社会影响144

(二)社会民主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145

(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展望147

三、东欧、俄罗斯崛起之路148

(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149

(二)西化的改革路线是错误的152

(三)在危难中东欧民主社会主义的崛起153

四、发展中国家向何处去156

(一)民族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156

(二)各具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兴起162

第八章 南方国家文化复兴的战略方向165

一、民族的文化166

(一)民族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文化166

(二)民族的力量在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167

(三)发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169

二、开放的文化170

(一)人类文化发展史就是文化交流发展史170

(二)不同文化互相借鉴才能共同繁荣171

三、科学的文化172

(一)科学的文化是反对唯心论的172

(二)科学的文化是反对极端个人主义的173

(三)科学的文化是反对掠夺式破坏活动的174

(一)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176

四、大众的文化176

(二)经济的决赛取决于大众文化水平的决赛177

五、合作的文化178

(一)人类社会的生产是人们的合作活动178

(二)合作的文化提倡各国间的文化合作178

(三)合作的文化是不分南北的179

(四)合作的文化提倡文化多元化180

六、公正的文化——社会主义的文化180

(一)向往社会主义是时代潮流180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继续扩大影响181

(三)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人类的未来182

(四)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183

第三编 南南合作的方面185

第九章 和平共处、睦邻友好187

一、南方地区动乱发生的原因187

(二)中东地区188

(一)非洲地区188

(三)克什米尔地区190

(四)阿富汗190

二、地区动乱造成的损失191

三、实现地区和平在于和平共处195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

(二)从《奥斯陆协议》说起196

(三)《奥斯陆协议》对巴、以都有益197

(四)共处需要各方努力198

第十章 南方国家的区域合作200

一、非洲的区域合作200

(一)从泛非会议到非洲联盟201

(二)目前非洲国家的共同体203

(三)非洲合作的困难和希望204

(二)拉美一体化发展历程206

(一)从泛美主义到中南美洲一体化206

二、南美的区域合作206

(三)区域合作中的困难和希望210

三、亚洲的区域合作212

(一)亚洲区域组织发展大事记212

(二)亚洲几个大的区域组织概况213

(三)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困难和希望221

第十一章 从南南合作到南北合作226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27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一般情况227

(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大活动227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与优势228

(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应坚持的一些原则229

二、美洲自由贸易区230

(一)美洲自由贸易区在起步230

(三)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231

(二)美洲自由贸易区取得进展原因231

三、亚欧会议组织232

(一)第一次会议232

(二)第二次会议233

(三)第三次会议233

(四)第四次会议234

四、其他南北合作的组织235

(一)环地中海区域合作组织235

(二)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237

第十二章 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238

一、现行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合理性239

(一)现行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产生的时代背景239

(二)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合理性239

二、新的世界形势需要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243

(一)新时代的新特点243

(一)“2020”方案244

三、几种国际组织的新方案(设想)244

(二)国际组织活动的根本原则244

(二)莫勒方案247

(三)三元综合方案251

(四)完善联合国组织的方案252

第十三章 天人合一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258

一、破坏自然环境的六大问题258

(一)地球变暖258

(二)物种减少259

(三)过度捕捞260

(四)森林减少260

(五)水短缺261

(六)海洋污染261

二、南方国家自然灾害严重262

(一)南方国家自然生态原本就薄弱262

(三)自然生态破坏程度与不同国家执行不同政策有关263

(二)环境破坏的危害也因社会有所不同263

三、南北合作,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而斗争265

(一)贫困是全球的最大挑战265

(二)保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出路266

第四编 南南合作与中国269

第十四章 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271

一、中国工业化的三个时期271

(一)1949—1965年272

(二)1966—1976年272

(三)1977年以后272

二、现时的中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大国273

(一)中国仍处在工业化中273

(二)工业化在全国极不平衡273

(三)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落后274

(四)中国在世界大国发展中的地位274

三、为了发展必须争得和平276

第十五章 中国是开放的大国280

一、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历史281

(一)开放促进增长281

(二)中国开放的几个历史阶段281

二、中国是怎样不断扩大开放的284

(一)经济改革284

(二)政治改革286

(三)社会改革287

(四)文化改革291

第十六章 中国是推动国际合作的大国295

一、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296

(一)中国在亚太合作组织中的作用296

(二)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作用297

(三)中国在东南亚合作中的推动作用299

二、中国在一些合作论坛中的主导作用301

(一)中非合作论坛301

(二)亚洲合作论坛303

(三)亚欧合作会议与中欧合作会议304

三、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促进作用305

(一)中国反对西方大国侵略南联盟战争306

(二)中国反对美英发动第二次侵伊战争306

(三)世界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下的世界和平307

(四)世界多极化,还是尊重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好308

第十七章 中国是永远不称霸的大国310

一、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310

二、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312

三、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14

四、中国的和平崛起315

(一)中国的崛起不同于西方大国的崛起316

(二)中国和平崛起取决于两个因素316

(三)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界意义316

后记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