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给水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实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杜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6780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0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房屋建筑设备-给排水系统-技术手册;建筑-供热-技术手册;建筑-通风-技术手册;建筑-空气调节-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给水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3 SI国际单位制基本量和基本单位1
1.1-4 部分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1
1.基础部分1
1.1 数学、物理1
1.1-1 罗马数字1
1.1-2 希腊字母1
1.1-9 热功率(功率、热流)单位的换算2
1.1-8 工程压力单位的换算2
1.1-5 国际单位之外的单位2
1.1-6 不再允许使用的单位2
1.1-7 单位的前缀2
1.1-14 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3
1.1-13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3
1.1-10 热量(功、能)的单位换算3
1.1-11 分式计算3
1.1-12 乘方和开方3
1.1-17 面积4
1.1-16 坡度4
1.1-15 百分数的计算4
1.1-18 体积5
1.1-24 质量和密度6
1.1-23 体积流量6
1.1-19 速度,直线运动6
1.1-20 匀速圆周运动6
1.1-21 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6
1.1-22 传动6
1.1-29 力的合成与分解7
1.1-28 摩擦力7
1.1-25 力7
1.1-26 重力7
1.1-27 弹力7
1.1-34 机械功8
1.1-33 杠杆定理8
1.1-30 斜面8
1.1-31 滑轮8
1.1-32 力矩8
1.2-1 流体静压强9
1.2 流体力学9
1.1-35 势能(位能)9
1.1-36 动能9
1.1-37 机械功率9
1.1-38 效率9
1.1-39 压强9
1.2-6 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10
1.2-5 流体在管道和风管中的压力损失10
1.2-2 大气压,绝对压力,真空度10
1.2-3 浮力10
1.2-4 流体压强的传递10
1.2-11 热水采暖系统自然循环压力11
1.2-10 流体连续性方程11
1.2-7 局部阻力压力损失11
1.2-8 阀门压力损失,阀门特性参数kv以及局部阻力系数ζ的换算11
1.2-9 流体直径(当量直径)11
1.2-14 沿程阻力系数12
1.2-13 雷诺数12
1.2-12 恒定流实际液体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不考虑管道阻力损失)12
1.2-15 泵的提升压力(扬程)13
1.2-19 活塞泵的体积流量14
1.2-18 正比例定律14
1.2-16 水泵的有效功率、轴功率、效率和配套功率14
1.2-17 风机功率14
1.3-6 在恒温时的气态方程15
1.3-5 水的体积膨胀15
1.3 热力学、燃烧学15
1.3-1 温度15
1.3-2 线性膨胀15
1.3-3 在热膨胀受到阻碍时的力的作用15
1.3-4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膨胀15
1.3-12 热量16
1.3-11 随时间的水体积的变化16
1.3-7 在恒压时的气态方程16
1.3-8 在恒容时的气态方程16
1.3-9 全气态方程16
1.3-10 隔膜闭式膨胀水箱的压力16
1.3-16 燃料的发热量17
1.3-15 汽化潜热(与压力有关)17
1.3-13 混合温度17
1.3-14 融解潜热17
1.3-20 热功率18
1.3-19 在任意状态下的燃气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18
1.3-17 热平衡18
1.3-18 华白数和相对密度18
1.3-25 设备连接值和调节值19
1.3-24 设备效率19
1.3-21 加热时间、取水点热水流量和温差19
1.3-22 燃料燃烧功率19
1.3-23 锅炉每小时的燃料消耗量19
1.3-29 热辐射20
1.3-28 热传导20
1.3-26 烟气损失,燃烧热效率和空气过量系数20
1.3-27 锅炉年利用率20
1.3-32 对数温差21
1.3-3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21
1.3-30 热对流21
1.4-3 剪切应力22
1.4-2 轴向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22
1.4 工程力学22
1.4-1 均匀荷载22
1.4-7 机械近似计算中的容许应力比较23
1.4-6 轴向截面系数23
1.4-4 弯曲应力23
1.4-5 弯矩的荷载23
1.5-6 并联电路24
1.5-5 串联电路24
1.5 电工学24
1.5-1 电流24
1.5-2 电压24
1.5-3 电阻24
1.5-4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24
1.5-10 桥式电路25
1.5-9 变压器25
1.5-7 全电路欧姆定律25
1.5-8 交流电流与交流电压25
1.5-15 电功26
1.5-14 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功率比26
1.5-11 直流电路功率26
1.5-12 交流电路功率26
1.5-13 三相交流电功率26
1.6-4 调节的分类、划分的依据和区别特征27
1.6-3 调节回路的其他例子(德国)27
1.6 控制和调节技术27
1.6-1 控制和调节的作用27
1.6-2 调节回路的表示(举例:室温的调节)27
1.6-6 调节技术中的参数值28
1.6-5 调节和控制的比较28
1.6-9 比例调节器(P-调节器)、特征和曲线29
1.6-8 室内和室外温度传感器位置安放的要求29
1.6-7 执行机构一览表29
1.6-13 阀门按制造形式的分类(部分常用的)30
1.6-12 控制的分类和区别特征30
1.6-10 积分调节器(I)和比例—积分调节器(PI)—阶跃响应30
1.6-11 调节对象、调节性质、调节参数的阶跃响应—波动性质30
1.6-16 流体开关(选择),比例式压力阀—设备31
1.6-15 根据曲线、kv和kvs值计算和选择阀门31
1.6-14 三通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的特征曲线31
1.7-2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32
1.7-1 计算机的组成32
1.7 计算机基础知识32
1.7-3 MSDOS命令显示文件目录33
1.7-5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34
1.7-4 程序流程图34
2.1-1 字体35
2.1 绘图标准35
2.技术交流的工具35
2.1-2 图线线型36
2.1-4 标题栏37
2.1-3 图纸幅面规格37
2.1-6 图名与比例38
2.1-5 会签栏38
2.1-7 尺寸标注39
2.2 基本几何图形画法41
2.2-1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42
2.2-3 直线的平行线、垂直线及等分线段的绘制43
2.2-2 绘图的一般方法与步骤43
2.2-5 圆弧连接44
2.2-4 正多边形的画法44
2.3-2 投影的分类45
2.3-1 投影的概念45
2.2-6 椭圆画法45
2.3 基本投影与展开图45
2.3-4 轴测投影46
2.3-3 三面正投影46
2.3-5 展开图47
2.4-2 剖面图的种类50
2.4-1 剖面图概念50
2.4 剖面图与断面图50
2.4-4 断面图的形成及与剖面图的区别51
2.4-3 剖面图的画法51
2.5-1 机械制图的基本视图52
2.5 螺纹的表示52
2.4-5 断面图的种类52
2.5-3 螺纹53
2.5-2 特殊视图53
2.6 管线图和轴测图54
2.5-4 螺纹的类型及其标注54
2.6-3 给排水施工图常用图例55
2.6-2 给排水平面图内容55
2.6-1 给排水施工图分类55
2.6-5 给排水系统图(轴测图)56
2.6-4 给水平面图与排水平面图56
2.6-8 供暖平面图57
2.6-7 供暖施工图常用图例57
2.6-6 供暖施工图组成57
2.6-9 供暖系统图(轴测图)58
2.6-12 通风平面图、剖面图59
2.6-11 通风施工图的常用图例符号59
2.6-10 通风施工图组成59
2.6-13 通风系统图(轴测图)60
2.7-1 常用建筑总平面图图例61
2.7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表示61
2.7-2 常用建筑构造及门窗图例62
2.7-4 建筑施工图65
2.7-3 建筑材料剖面图例65
2.8-1 人体尺寸66
2.8 参考尺寸66
2.8-6 手里拿着物品(提包、拐棍和雨伞)67
2.8-5 人体不同姿势的占地尺寸67
2.8-2 在墙之间的占地尺寸(人在活动时附加10%的宽度)67
2.8-3 人群的占地尺寸67
2.8-4 步伐67
2.8-7 厨房68
2.8-8 厨房洗涤盆、洗碗机和洗衣机69
2.8-9 洗脸盆70
2.8-10 浴缸71
2.8-11 淋浴盆72
2.8-12 冲洗盆73
2.8-13 坐便器74
2.8-14 小便器75
3.1-1 元素76
3.1 化学76
3.材料学76
3.2-1 水的温度、密度和比容77
3.2 材料的物理性质77
3.1-2 重要物质的名称与分子式77
3.2-2 饱和状态的水蒸气压力表79
3.2-3 重要固体的密度、比热和导热系数80
3.2-4 液态物质(在20℃时)的密度、比热和导热系数81
3.2-5 气态物质(在0℃,Pj=1.013bar时)的密度和比热82
3.2-8 水蒸气和干空气的比热83
3.2-7 0.1MPa时气体和蒸汽的导热系数83
3.2-6 气体的气体常数、密度和比热83
3.2-10 不同表面的辐射系数和黑度84
3.2-9 在运动空气中垂直平壁的换热系数84
3.2-12 不同材料的蓄热系数(24h)85
3.2-11 不同材料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值85
3.2-14 各种物质的沸点和气化热(在Pj=1.013bar时)86
3.2-13 各种物质的熔点和熔解热86
3.2-16 固体的线膨胀系数α(温度在0~100℃之间)87
3.2-15 液体的体积膨胀系数γ(在t=20℃和Pj=1.013bar时)87
3.2-19 105Pa时干空气密度88
3.2-18 气体和蒸气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88
3.2-17 导热系数近似值k88
3.3-5 铸铁牌号89
3.3-4 生铁牌号89
3.3 金属材料标准89
3.3-1 金属材料的分类89
3.3-2 常用钢铁产品名称与符号89
3.3-3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总原则89
3.3-10 碳素工具钢的牌号90
3.3-9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90
3.3-6 各类铸铁名称、牌号表示方法及实例90
3.3-7 铸钢的牌号90
3.3-8 碳素结构钢的牌号90
3.3-15 铝合金牌号91
3.3-14 铜合金牌号91
3.3-11 低合金结构钢的牌号91
3.3-12 合金钢的牌号91
3.3-13 纯有色金属代号91
3.3-18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92
3.3-17 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四位字符体系牌号92
3.3-16 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92
3.4-3 塑料机械和热特性及其用途94
3.4-2 PE和PP的熔化指标数(g/10min)94
3.4 塑料94
3.4-1 塑料缩写符号94
3.4-6 聚氯乙烯的耐腐蚀性96
3.4-5 聚乙烯的耐腐蚀性96
3.4-4 塑料在20℃时的耐抗性96
3.4-9 塑料的燃烧试验97
3.4-8 泡沫塑料的颜色标记97
3.4-7 塑料的特征颜色97
3.5-2 钢材表面原始锈蚀等级98
3.5-1 腐蚀的种类98
3.5 防腐98
3.5-4 纯金属的电极电位99
3.5-3 钢材表面除锈质量等级99
3.5-6 水和蒸汽设备对水的性质的要求100
3.5-5 金属表面的防腐100
4.1-2 麻花钻头钻削的参考值101
4.1-1 标准麻花钻头的组成和类型(德国标准)101
4.连接技术101
4.1 刀具与公差配合101
4.1-4 高速钢和硬质合金车刀切削用量参考值102
4.1-3 常用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主要几何角度和粗糙高度102
4.1-5 常用铣刀类型103
4.1-9 转数与对数分度轴直径关系的曲线104
4.1-8 铣削用量的选择104
4.1-6 常用铣刀的加工范围104
4.1-7 铣刀几何角度及参量104
4.1-12 基孔—轴的主要极限偏差ISO 286-2105
4.1-11 配合105
4.1-10 长度和角度的一般公差105
4.2-1 螺纹的种类106
4.2 螺纹106
4.1-13 基轴—孔主要的极限偏差ISO 286-2106
4.2-3 米制ISO螺纹尺寸(mm)(德国)107
4.2-2 英制螺纹的尺寸107
4.2-6 弹簧垫圈(标准型GB 93—87,轻型GB 859—87)108
4.2-5 带调节螺纹的六角螺母和垫圈(mm)108
4.2-4 带调节螺纹的六角螺栓(mm)108
4.3-1 常用熔化焊的方法、特点及其应用范围109
4.3 焊接109
4.2-7 螺栓和螺母的强度等级(mm)109
4.3-4 焊条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流种类110
4.3-3 焊条型号分类110
4.3-2 钎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110
4.3-11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111
4.3-10 铜及铜合金焊条111
4.3-5 焊条焊接位置及焊条耐吸潮表示符号111
4.3-6 碳钢焊条型号111
4.3-7 低合金钢焊条型号111
4.3-8 不锈钢焊条型号111
4.3-9 堆焊焊条型号111
4.3-13 钎料型号112
4.3-12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112
4.3-14 钎焊剂113
4.3-19 压力气瓶(德国)114
4.3-18 手工电弧焊焊接电流参考值114
4.3-15 焊条基本尺寸(mm)114
4.3-16 电焊钳规格114
4.3-17 气焊和电弧焊的焊缝准备114
4.4-2 危险的工作物质115
4.4-1 工作场所安全标志115
4.3-20 射吸式焊炬基本参数115
4.3-21 射吸式割炬基本参数115
4.3-22 气焊橡皮胶管115
4.4 工作安全标志115
5.1-4 无缝钢管,焊接钢管116
5.1-3 钢管116
5.管材、管件、型材和附件116
5.1 管材116
5.1-1 公称压力PN等级(bar)116
5.1-2 公称直径DN(mm)116
5.1-5 结构用冷拔(轧)无缝钢管(GB/T 8162—1987)117
5.1-6 结构用热轧(挤压、扩)无缝钢管(GB/T 8163—1987)119
5.1-7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结构用)(GB 3087—1982)120
5.1-8 高压锅炉用热轧(挤、扩)无缝钢管(GB 5310—1995)121
5.1-9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和镀锌焊接钢管(GB/T 3092、3091—1993)122
5.1-10 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1992)123
5.1-12 承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高频焊钢管(SY 5038—83)126
5.1-11 承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 5036—83)126
5.1-13 结构用不锈钢热轧(挤、扩)无缝钢管的尺寸规格(GB/T 14975—1994)(mm)127
5.1-14 结构用不锈钢冷拔(轧)无缝钢管(GB/T 14975—1994)(mm)128
5.1-15 铜管(紫铜)129
5.1-17 不同温度的下降系数130
5.1-16 给水用聚氯乙烯(PVC-U)管材的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GB/T 10002.1—1996)(mm)130
5.1-19 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的外径和壁厚(GB/T 10002.3—1996)(mm)131
5.1-18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的规格尺寸(GB/T 5836.1—1992)(mm)131
5.1-20 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的公称外径、壁厚和压力(GB/T 13663—1992)(mm)132
5.1-21 给水用低密度聚乙烯管材的规格尺寸及其偏差(QB 1930—1993)(mm)133
5.1-22 给水用聚丙烯(PP)管材的公称外径、壁厚及其偏差(QB 1929—1993)(mm)134
5.1-23 ABS工程塑料管规格135
5.1-25 德国高密度聚乙烯燃气压力管(PE-HD)136
5.1-24 德国聚乙烯给水压力管136
5.1-27 德国聚丙烯管(PP)137
5.1-26 德国交连聚乙烯管(PE-X)137
5.1-29 金属塑料复合管138
5.1-28 衬里管138
5.1-30 液压挤压式管件系统钢管139
5.2-1 可锻铸铁管件(欧洲规格)140
5.2 管件140
5.2-3 钢制无缝等径三通和四通(GB 12459—90)(mm)143
5.2-2 钢制45°弯头、90°弯头和180°弯头(GB 12459—90)(mm)143
5.2-4 钢制无缝异径三通、四通(GB 12459—90)(mm)144
5.2-5 钢制无缝异径管(GB 12459—90)(mm)145
5.2-6 钢制有缝异径管(GB/T 13401—90)(mm)146
5.2-7 国产可锻铸铁管件147
5.2-8 焊接钢管件154
5.2-9 给水硬聚氯乙烯管件158
5.2-10 变接头159
5.2-11 ABS和PVC-U管件接头161
5.2-12 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管件162
5.2-13 铜管件工作压力165
5.2-14 铜管管件尺寸166
5.2-15 液压挤压式连接管件(德国,mm)172
5.2-16 卡套式连接接头(德国,mm)173
5.2-18 热塑性塑料熔焊参考值(德国)174
5.2-17 带压环卡套式连接接头(德国,mm)174
5.2-20 用于PN10的电阻丝熔焊和对焊PE-HD接头(德国)175
5.2-19 PE-HD压力管加热电阻丝-熔焊管件(德国)175
5.2-21 德国无承口连接的铸铁排水SML管和管件176
5.3-3 灰铸铁法兰的尺寸(GB 4216.2~6—84)179
5.3-2 法兰的分类与标准179
5.3 法兰179
5.3-1 法兰的作用179
5.3-4 灰铸铁管法兰公称压力、试验压力和工作压力(GB 4216.1—84)(MPa)181
5.3-6 平面整体钢制管法兰(GB 9113.1~2—88)(mm)182
5.3-5 灰铸铁管法兰用石棉橡胶垫片尺寸(GB 4216.9—84)(mm)182
5.3-7 凸面整体钢制管法兰(GB 9113.3~5—88)(mm)183
5.3-8 平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GB 9119.1~4—88)(mm)185
5.3-9 凸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GB 9119.5~10—88)(mm)187
5.3-10 平面对焊钢制管法兰(GB 9115.1~5—88)(mm)188
5.3-11 凸面对焊钢制管法兰(GB 9115.6~11—88)(mm)190
5.3-12 平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GB 9116.1~3—88)(mm)192
5.3-13 凸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GB 9116.4~8—88)(mm)193
5.3-14 钢制管法兰的石棉橡胶垫片(GB 9126.1~3—88)194
5.4-1 型材的分类196
5.4 型材196
5.4-2 钢材的规格表示方法及理论质量换算公式197
5.4-3 热轧圆钢和方钢的尺寸规格(GB/T 702—1986)198
5.4-4 扁钢规格(GB/T 704—1988)200
5.4-6 普通槽钢(GB 707—88)201
5.4-5 普通工字钢(GB/T 706—88)201
5.4-7 热轧等边角钢的尺寸规格(GB/T 9787—1988)202
5.4-8 热轧不等边角钢的尺寸规格(GB/T 9788—1988)205
5.5-3 管子的弯曲半径、弯曲方法和加热长度的确定208
5.5-2 管子的弯曲方法208
5.5 管子的加工与管道固定件208
5.5-1 管子的切断208
5.5-7 钢管的热膨胀209
5.5-6 钢管的管卡间距209
5.5-4 管卡间距的参考值209
5.5-5 充水的水平塑料管的管卡间距参考值209
5.5-13 铜管的管卡间距(m)210
5.5-12 铜管和不锈钢管的热膨胀210
5.5-8 L形钢管的自然补偿能力210
5.5-9 U形钢管补偿器的补偿能力210
5.5-10 U形钢管补偿器反作用力210
5.5-11 金属和橡胶波纹式补偿器的反作用力210
5.5-18 塑料管的热膨胀211
5.5-17 U形不锈钢管补偿器的补偿能力和臂长211
5.5-14 L形铜管的自然补偿能力和臂长211
5.5-15 U形铜管补偿器的补偿能力和臂长211
5.5-16 L形不锈钢管的自然补偿能力和臂长211
5.5-21 套筒式和波纹式补偿器在固定支架上的反作用力(根据生产厂家)212
5.5-20 L形塑料管的臂长212
5.5-19 L形塑料管的自然补偿能力212
5.5-23 风管的固定件(德国)213
5.5-22 带连接螺纹的管卡、滑动支架和卡箍(德国)213
5.5-25 金属和塑料胀管的允许负荷(kN,德国)214
5.5-24 镀锌安装附件(mm)和推荐的负载能力Fe(kN)214
5.6-2 常用给水控制附件216
5.6-1 给排水附件的分类216
5.6 附件216
5.6-5 阀门材料代号217
5.6-4 阀门型号的组成与含义217
5.6-3 常用配水附件的类型217
5.6-6 阀门的代号218
5.6-7 闸阀(JB 309—75)219
5.6-8 截止阀(JB 1681—75)221
5.6-10 旋塞阀(JB 312—75)223
5.6-9 节流阀(JB 1682—75)223
5.6-11 球阀(JB 1683—75)224
5.6-12 蝶阀225
5.6-13 隔膜阀(JB 1685—75)226
5.6-14 止回阀(JB 311—75)227
5.6-15 减压阀(ZBJ 16004—88)229
5.6-16 疏水阀(JB 2762—79)230
5.6-17 安全阀(JB 2202—77)231
6.1-2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233
6.1-1 水的重要性233
6.给水与排水技术233
6.1 给水技术233
6.1-3 给水管材的选用及特点234
6.1-8 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235
6.1-7 水处理的方式235
6.1-4 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235
6.1-5 生活与生产给水的水源235
6.1-6 表面水净化流程235
6.1-10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236
6.1-9 德国居民日生活用水消耗量细目236
6.1-13 汽车库内的汽车冲洗用水定额238
6.1-12 工业企业建筑卫生器具设置数量和使用人数238
6.1-11 工业企业建筑生活用水定额238
6.1-14 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流出水头239
6.1-17 卫生器具的同时给水百分数240
6.1-16 设计秒流量系数α、κ值240
6.1-15 峰值流量计算公式240
6.1-18 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241
6.1-21 循环总管管径的参考值245
6.1-20 PE-X管DN12的总压力损失(参考值)245
6.1-19 PE-X管的管道摩擦阻力损失245
6.1-22 镀锌钢管的管道摩擦阻力损失246
6.1-23 铜管的管道摩擦阻力损失247
6.1-24 PVC-U管的管道摩擦阻力损失(PN16,t=10℃)248
6.1-25 PE-HD管的管道摩擦阻力损失(t=10℃)249
6.1-26 给水不锈钢管的管道摩擦阻力损失250
6.1-28 局部水头损失占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251
6.1-27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251
6.1-29 给水局部阻力系数ζ252
6.1-31 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水压计算方法253
6.1-30 热水器的压力损失253
6.1-34 其他类型水表的型号254
6.1-33 叶轮式(旋翼式)水表的型号254
6.1-32 水表的类型254
6.1-37 翼轮复式水表技术参数255
6.1-36 螺翼式水表技术参数255
6.1-35 旋翼式水表技术参数255
6.2-2 水泵的种类256
6.2-3 水泵的基本参数256
6.2 压力提升设备256
6.2-1 压力提升的方式256
6.2-5 给水泵的型号与性能257
6.2-4 水泵的特性曲线257
6.2-6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性能258
6.2-7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外形及安装尺寸261
6.2-8 LD-Z型泵性能267
6.2-9 BG型管道离心泵性能268
6.2-10 G型管道离心泵性能269
6.2-12 WPS自动给水设备270
6.2-11 TPE系列气压罐自动给水设备270
6.3-3 污水管道的最大计算充满度272
6.3-2 排水系统的组成272
6.3 排水技术272
6.3-1 排水系统的分类272
6.3-5 排水管道标准坡度和最小坡度273
6.3-4 卫生器具排水的流量、当量和排水管的管径、最小坡度273
6.3-8 排水立管管径274
6.3-7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确定的设计秒流量系数274
6.3-6 排水管道计算274
6.3-10 排水管道允许负荷卫生器具当量值275
6.3-9 卫生器具同时排水百分数275
6.3-11 室内排水管道水力计算表(n=0.013)276
6.3-15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通气管最小管径(mm)277
6.3-14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L/s)277
6.3-12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277
6.3-13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横管最小坡度和最大计算充满度277
6.3-16 横管水力计算图278
6.3-17 通气系统的类型与通气管的作用279
6.3-21 清通设备的种类与作用280
6.3-20 排水系统中管材和管件允许使用的材料(德国和欧洲标准)280
6.3-18 通气管最小管径的确定280
6.3-19 通气管的敷设要求280
6.3-25 存水弯的种类和作用281
6.3-24 地漏的类型和设置的要求281
6.3-22 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281
6.3-23 立管上检查口设置的要求281
6.3-28 立管中的压力特性与立管的要求(德国)282
6.3-27 立管与水平支管的连接282
6.3-26 存水弯的水封高度282
6.3-32 污水排出量(L/s)284
6.3-31 沉淀池的结构尺寸284
6.3-29 大便器与立管的连接284
6.3-30 沉淀池,额定量284
6.3-37 砖砌化粪池285
6.3-36 淀粉分离器285
6.3-33 轻质液体分离器285
6.3-34 油脂分离器285
6.3-35 防壅水倒灌双闭锁装置285
6.3-38 砖砌沉淀池293
6.3-39 砖砌隔油池294
6.3-41 公共污水处理系统295
6.3-40 隔轻质燃油装置与其他装置顺序(德国)295
6.3-44 在运行粗糙的100m直管的压力损失Hv100296
6.3-43 污水提升设备,总扬程和系数Kp的确定296
6.3-42 地下渗透法和砂滤法小型净化设备(德国)296
6.3-47 小型污水提升设备的功率曲线和有关数据(德国厂家)297
6.3-46 污水压出管和流量关系297
6.3-45 附件和管件的当量长度La297
6.3-48 污水提升设备型号、性能298
6.3-49 PW型污水泵性能299
6.3-50 PWF型泵性能表300
6.3-51 PWL型污水泵性能表301
6.3-52 WG、WGF型污水泵工作性能302
6.3-56 WG、WGF型污水泵外形和安装尺寸303
6.3-55 6PWL、8PWL型泵外形和安装尺寸303
6.3-53 PW型污水泵外形和安装尺寸303
6.3-54 PWF型耐腐蚀污水泵外形和安装尺寸303
6.3-57 WL型立式污水泵性能304
6.3-58 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305
6.3-59 卫生器具安装图306
6.3-60 部分卫生器具的结构尺寸(德国)308
6.3-62 残疾人卫生间布置的参考(德国)310
6.3-61 卫生间的布置参考310
6.4-2 压力流雨水排出系统的特点及与传统雨水排出系统的比较311
6.4-1 雨水排除系统的分类311
6.4 雨水系统311
6.4-7 雨水悬吊管和埋地管的最大计算充满度312
6.4-6 雨水立管的最大允许汇水面积312
6.4-3 雨水排出量?r(L/s)的计算和排出系数?312
6.4-4 雨水立管、连接管和连接的降水面积312
6.4-5 屋面雨水斗的最大排水流量312
6.4-8 我国部分城镇降雨强度313
7.1-3 按燃烧特性分类330
7.1-2 按气源分类330
7.燃气330
7.1 燃气概述330
7.1-1 常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330
7.1-5 各种单一可燃气体的热值331
7.1-4 燃气的热值331
7.2-1 室内燃气系统的组成332
7.2 室内燃气管道的安装332
7.1-6 我国典型燃气的热值332
7.2-2 室内燃气管道安装的一般要求333
7.2-3 燃气用户引入管334
7.2-6 室内燃气管道系统的漏气检查335
7.2-5 室内燃气管道系统安装质量检验335
7.2-4 燃气引入管沉降补偿装置335
7.3-1 一般民用燃气表的安装336
7.3 燃气附件与设备的安装336
7.3-3 大型燃气表的安装337
7.3-2 燃气表的集中安装337
7.3-7 燃气热水器的安装338
7.3-6 家用燃气灶具的安装338
7.3-4 燃气阀门的安装338
7.3-5 活接头的安装338
7.3-11 供给燃气用具足够空气所需房间的容积339
7.3-10 燃气用具连接管339
7.3-8 其他用户燃具的安装339
7.3-9 燃气旋塞阀339
7.4-1 燃气用具的同时工作系数340
7.4 室内燃气管道的计算340
7.3-12 燃气管道允许使用的管材340
7.3-13 镀锌钢管的螺纹连接340
算公式341
7.4-2 燃气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计341
7.4-3 燃气管道沿程压力损失计算图342
7.4-4 燃气管道管件与附件的局部阻力损失计算表348
7.4-5 燃气管道管件与附件的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图(用当量长度法)349
7.4-9 室内燃气管道计算举例350
7.4-8 燃气管道最不利管路的计算350
7.4-6 燃气管道的附加压头350
7.4-7 燃气管道的最大允许压力损失(压降)350
7.5-1 液化石油气用户供应方式354
7.5 液化石油气供应354
7.5-2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构造及技术特性355
7.5-3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放置与安全保护356
7.5-5 液化石油气贮罐的设置357
7.5-4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检修357
7.5-6 液化石油气贮罐与有关设施的防火间距(m)358
8.1-4 热水供应系统的综合图式359
8.1-3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359
8.热水359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选择359
8.1-1 (生活)热水供应设备的任务和要求359
8.1-2 (生活)热水供应设备的节能措施359
8.2-1 人体和家庭清洗的专门热水消耗量363
8.2 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363
8.2-2 热水用水定额364
8.2-4 水温365
8.2-3 水质365
8.3-2 热水小时变化系数366
8.3-1 计算公式与适用条件366
8.3 热水量、耗热量的计算366
8.3-5 当供给热水温度为65℃时热水量及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数367
8.3-4 当供给热水温度为60℃时热水量及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数367
8.3-3 当供给热水温度为55℃时热水量及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数367
8.3-7 当供给热水温度为75℃时热水量及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数368
8.3-6 当供给热水温度为70℃时热水量及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数368
8.4-1 直接加热方式369
8.4 热水加热装置369
8.3-8 当供给热水温度为80℃时热水量及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百分数369
8.4-2 间接加热方式371
8.4-3 热水加热装置的选择372
8.4-5 加热器传热系数373
8.4-4 水加热器加热面积及贮水器贮水容积计算373
8.4-7 常见热水加热装置的规格及安装示意图374
8.4-6 贮水器的贮热量要求374
8.5-3 凝结水管管径379
8.5-2 蒸汽管道常用流速379
8.4-8 电加热的热功率(W/m)与特点379
8.5 热水供应管网的计算379
8.5-1 热媒管网的计算379
8.5-5 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380
8.5-4 配水管网水力计算380
8.5-7 不保温热水管道的单位长度热损失[kcal/(h·m)]382
8.5-6 管段周围空气温度t0值(℃)382
8.5-11 循环管网计算步骤及方法383
8.5-10 机械循环水泵所需流量、扬程计算383
8.5-8 管段起、终点水温(t0,tz)近似计算法383
8.5-9 每米长普压钢管在不同保温层厚度时的展开面积(m2)383
8.6-1 管道敷设的要求384
8.6 热水管道和附件敷设384
8.6-4 热水立管与水平干管的连接方式385
8.6-3 自动排气阀385
8.6-2 冷、热水表的安装385
8.6-5 饮用热水装置的连接方式386
9.1-2 采暖系统的分类387
9.1-1 供热设备的要求387
9.供热387
9.1 采暖的要求和系统的分类387
9.1-3 热水采暖系统形式388
9.2-1 采暖系统设计程序392
9.2 采暖热负荷计算392
9.2-5 居住及公共建筑物采暖室内计算温度393
9.2-4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393
9.2-2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定义393
9.2-3 建筑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的确定393
9.2-8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参数395
9.2-7 辅助用室的冬季室内空气温度395
9.2-6 集中供暖的车间空气温度规定值395
9.2-9 温差修正系数n值398
9.2-13 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W/(m2·K)]399
9.2-12 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t](℃)399
9.2-10 内表面换热系数an及内表面换热阻Rn值399
9.2-11 外表面换热系数aw及外表面换热阻Rw值399
9.2-16 部分材料热阻指标400
9.2-15 多种材料围护结构平均传热阻修正系数?值400
9.2-14 常用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λ400
9.2-17 非保温贴土地面传热系数402
9.2-19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403
9.2-18 高层建筑外墙传热系数403
9.2-21 冷风渗透耗热量407
9.2-20 按各主要城市区分的朝向修正率σ(%)407
9.2-22 冷风侵入耗热量408
9.2-24 工业区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占房间围护物耗热量的百分数409
9.2-23 工业厂房及其辅助用房间室内空气温度的确定(℃)409
9.2-26 建筑物热负荷估算410
9.2-25 用于计算工业建筑大门冲入冷风量的系数a及A值410
9.3-1 热水采暖系统管道管径计算412
9.3 供热水力计算412
9.3-2 在θpj=80℃时热水采暖钢管管径计算(德国)418
9.3-3 在θpj=80℃时热水采暖铜管管径计算421
9.3-6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局部阻力系数ζ=1的局部损失动压值Pd=ρv2/2422
9.3-5 热水供暖系统局部阻力系数ζ=1的局部损失动压值Pd=ρv2/2422
9.3-4 热水及蒸汽供暖系统局部阻力系数ζ值422
9.3-7 当量阻力法计算热水采暖管管径423
9.3-9 低压蒸汽采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表(K=0.2mm,P=5000~20000Pa)424
9.3-8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ld(m)424
9.3-11 室内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管径计算表(P=200kPa,K=0.2mm)425
9.3-10 低压蒸汽采暖管路水力计算用动压头(Pa)425
9.3-12 采暖管路局部阻力当量长度(m)(K=0.2mm)426
9.3-13 低压蒸汽采暖系统干式和湿式自流凝结水管管径计算表427
9.3-16 室内高压凝水管局部阻力当量长度(m)(K=0.5mm)428
9.3-15 闭式高压凝水管径计算表(P=200kPa,K=0.5mm,ρpj=7.88kg/m3)428
9.3-14 开式高压凝水管径计算表(K=0.5mm,ρpj=5.8kg/m3,P=200kPa)428
9.4-1 散热器的类型429
9.4 散热器与附件的选择429
9.4-3 散热器面积的计算430
9.4-2 散热器的选择要求与布置430
9.4-6 地面式采暖敷设和运行的说明(德国)431
9.4-5 散热器片数(或长度)的确定431
9.4-4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的确定431
9.4-11 功率特性曲线与界限曲线432
9.4-10 基本特性曲线432
9.4-7 地面式采暖的温度(德国)432
9.4-8 对地面表面的热流密度q的影响因素432
9.4-9 地面铺层的导热系数λ,W/(m·K),Rλ=d/λ(厚度d,mm)432
9.4-12 热负荷特性曲线与Rλ的关系(与厂家有关)433
9.4-16 地面式采暖热负荷与热水管敷设间距(德国)435
9.4-15 地面式采暖敷设实例435
9.4-13 地面结构(湿式和干式)435
9.4-14 散热管的排列435
9.4-22 地面式采暖分水器上调节阀的节流曲线(德国)436
9.4-21 地面式采暖的加热回路和管长436
9.4-17 Rλ对所需媒质温度的影响436
9.4-18 地表面温度的确定436
9.4-19 地面式采暖隔热最小热阻Rλ436
9.4-20 塑料管的压力损失436
9.4-25 钢制散热器热工性能437
9.4-24 铸铁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W/(m2·K)]437
9.4-23 铸铁散热器性能表437
9.4-28 三通和四通混合阀(选择曲线)与调节器438
9.4-27 在大流量时温控阀的压力损失(Pa)(德国)438
9.4-26 温控阀的压力损失曲线(德国)438
9.4-31 块状辐射板的总散热量(W)439
9.4-30 带状辐射板规格表439
9.4-29 块状辐射板的规格表439
9.4-33 NBL型暖风机技术性能表440
9.4-32 NC型暖风机技术性能表440
9.4-37 热水采暖系统的定压441
9.4-36 膨胀水箱的作用441
9.4-34 BS19 49H-16Q型热动力式疏水器最大连续排水量441
9.4-35 除污器(或过滤器)规格表441
9.4-41 水膨胀444
9.4-40 采暖设备的水容积444
9.4-38 开式膨胀水箱规格表444
9.4-39 水膨胀百分数(n)444
9.4-44 GQS系列气压供水设备性能表445
9.4-43 膜式封闭膨胀水箱的选择举例445
9.4-42 膜式封闭膨胀水箱的选择(根据热负荷)(德国)445
9.5-1 热补偿器类型446
9.5 热补偿器与管道活动支座446
9.4-45 Y43H-10型活塞式减压阀选用表446
9.4-46 Y43H-16型活塞式减压阀选用表446
9.5-2 DN50、70、80、100方形补偿器线算图447
9.5-3 DN125、150、175、200方形补偿器线算图448
9.5-4 DN250、300、350、400方形补偿器线算图449
9.5-6 T形补偿管段线算图450
9.5-5 计算Px、Py及σw的辅助数值450
9.5-7 夹角大于90°的L形管段短臂固定点上补偿弯曲应力系数C线算图451
9.5-8 夹角大于90°的L形管段短臂上的变形弹力Px、Py的系数A、B线算图452
9.5-9 Z形管段的最大补偿弯曲应力σw(max)的系数Cmax线算图453
9.5-10 Z形管段的变形弹力Px、Py的系数A、B线算图454
9.5-12 波纹管补偿器性能455
9.5-11 管道活动支座最大允许跨距455
9.5-13 在不同传热系数时的保温层厚度456
9.5-15 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热阻R0457
9.5-14 保护层对保温层计算厚度的修正值δk457
9.6-3 锅炉的辅机458
9.6-2 锅炉本体的组成458
9.5-16 单向套管式补偿器主要尺寸458
9.6 锅炉458
9.6-1 锅炉的分类458
9.6-5 锅炉型号的表示459
9.6-4 锅炉基本参数459
9.6-7 热水锅炉参数系列(GB 3166—82)460
9.6-6 蒸汽锅炉参数系列(GB 1927—80)460
9.6-10 燃料品种代号461
9.6-9 燃烧方式代号461
9.6-8 锅炉本体形式代号461
9.6-14 快装链条炉排炉数据462
9.6-13 立式直水管锅炉数据462
9.6-11 卧式内燃回火管锅炉数据462
9.6-12 LSG型立式弯水管锅炉数据462
9.6-15 快装纵置式倾斜往复炉排锅炉数据463
9.6-17 链条炉排横锅筒锅炉数据464
9.6-16 快装纵置式平推往复炉排锅炉数据464
9.6-20 往复炉排纵锅筒锅炉数据465
9.6-19 振动炉排纵锅筒锅炉数据465
9.6-18 往复炉排横锅筒锅炉数据465
9.6-22 倒转链条炉排锅炉数据466
9.6-21 链条炉排纵锅筒锅炉数据466
9.6-26 燃料的分析基准467
9.6-25 燃料的成分467
9.6-23 燃油、燃气纵锅筒锅炉数据467
9.6-24 锅炉常用燃料467
9.6-28 燃料的发热量468
9.6-27 燃料不同基成分换算系数表468
9.6-33 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点(平均值)469
9.6-32 限制发散物的原则性措施469
9.6-29 燃烧的条件、过程与故障的影响因素469
9.6-30 有害发散物的来源469
9.6-31 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气体469
9.6-37 水冷炉排主要参数470
9.6-36 燃烧设备470
9.6-34 设计用代表性煤种成分与低位发热量470
9.6-35 设计用代表性燃油成分及部分参数470
9.6-40 倾斜往复炉排工作特性471
9.6-39 链条炉排部分参数471
9.6-38 双层炉排锅炉基本参数471
9.6-43 平推往复炉排结构参数472
9.6-42 平推往复炉排的工作特性参数472
9.6-41 倾斜往复炉排尺寸参数472
9.6-47 燃油雾化的方式、雾化喷射角和喷射形状(德国)473
9.6-46 沸腾炉热力特性参数473
9.6-44 风力抛煤机主要技术参数473
9.6-45 振动炉排的工作特性473
9.6-51 燃油流通量和预热474
9.6-50 黏滞度-温度曲线474
9.6-48 燃油的燃烧参数474
9.6-49 燃油的烟气损失474
9.6-55 燃气的发热量和华白指数475
9.6-54 煤的分类和发热量475
9.6-52 燃油额定流通量475
9.6-53 Danfoss公司喷嘴油流通量475
9.6-62 燃油的输送系统476
9.6-61 储油系统建设原则476
9.6-56 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消耗量(标准状态下的平均值)476
9.6-57 锅炉每生产1t蒸汽所产生的烟气量估算参考值(m3)476
9.6-58 各种燃料烟气中的CO2含量和O2的含量476
9.6-59 炉体散热损失(%)476
9.6-60 燃烧热平衡476
9.6-65 储油罐的注油管、通气管和取油管(德国)477
9.6-64 燃油贮存室基础面的最小尺寸477
9.6-63 电池组式地上塑料储油罐(德国)477
9.6-68 油管长度的确定(德国)478
9.6-67 地下储油罐的安装要求和双层油罐尺寸(德国)478
9.6-66 地下双壁储油罐和有关附件(德国)478
9.6-71 储油罐注油管和通气管管径479
9.6-70 蒸汽压力使用的近似值479
9.6-69 根据压力和状态的蒸汽分类479
9.6-75 常用运灰渣系统480
9.6-74 燃煤锅炉房运煤系统480
9.6-72 贮煤场的面积480
9.6-73 灰渣量与灰渣场面积480
9.6-76 锅炉房除灰、渣系统推荐表481
9.6-81 每米高度所产生的抽力482
9.6-80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482
9.6-77 烟囱的作用482
9.6-78 机械通风烟囱高度确定482
9.6-79 烟囱的尺寸482
9.6-84 部分除尘器的性能与外形尺寸483
9.6-83 旋风除尘器效率(%)483
9.6-82 各种除尘器的性能及能耗指标483
9.6-86 锅炉房工艺布置的要求485
9.6-85 锅炉房的位置要求485
9.6-89 锅炉房对给、排水专业的要求486
9.6-88 锅炉房对电气专业的要求486
9.6-87 锅炉房对土建专业的要求486
9.6-91 改建和扩建锅炉房所需的资料487
9.6-90 锅炉房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487
9.6-92 德国威能公司壁挂式锅炉原理图488
9.7-1 锅炉水质标准489
9.7 锅炉水质处理489
9.7-2 离子交换器设备计算490
9.7-3 钠离子交换器主要工艺指标491
9.7-4 国产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性能492
9.7-5 主要的水处理系统及其适用范围493
9.7-6 水质指标单位换算494
9.7-8 炉内水处理常用软水剂的性能作用495
9.7-7 机械过滤器主要工艺的设计指标495
10.1-1 湿空气的密度、水蒸气压力、含湿量和焓(大气压B=1.013×105Pa)496
10.1 空气的状态参数与建筑物对空气的要求496
10.通风与空调496
10.1-6 舒适性空调的温、湿度和空气速度498
10.1-5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498
10.1-2 干空气成分的体积百分数498
10.1-3 空气压力对热容、密度、温度和湿度的影响498
10.1-4 某些工作场所的群集系数φ498
10.1-11 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换热系数αw[W/(m2·K)]499
10.1-10 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m2·K)]499
10.1-7 空气压力对空气的热容、密度、温度和湿度的影响499
10.1-8 通风的任务和要求499
10.1-9 空调舒适性的影响参数499
10.1-12 室外气象参数500
10.1-14 机械工业部分使用环境的室内参数要求503
10.1-13 室内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503
10.1-17 电子工业部分工作间内空气温湿度基数及允许波动范围504
10.1-16 光学仪器工业室内参数要求504
10.1-15 各种计量室的室内参数要求504
10.1-18 纺织工业有关空气温湿度要求506
10.1-22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空气温湿度508
10.1-2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空气温湿度508
10.1-19 医药工业室内空气参数要求508
10.1-20 造纸工业室内空气参数要求508
10.1-25 湿空气的焓509
10.1-24 橡胶工业有关车间内空气温湿度基数及允许波动值509
10.1-23 纪录介质库的温湿度509
10.1-26 湿空气h-d图(10.13mbar)510
10.2-2 自然通风风速计算511
10.2-1 自然通风类型511
10.2 通风空调系统的类型与确定511
10.2-3 进、排风窗局部阻力系数ζ值512
10.2-4 常用避风天窗的局部阻力系数ζ值512
10.2-8 系数m2值515
10.2-7 温度梯度△tH值515
10.2-5 室内工作地点温度(℃)515
10.2-6 排风口温度计算公式515
10.2-12 系数m3值516
10.2-11 系数m1值516
10.2-9 夏季车间自然通风计算表516
10.2-10 进、排风口面积计算表516
10.2-14 散热量有效系数m值517
10.2-13 进风有效系数β的确定517
10.2-17 机械通风的分类519
10.2-16 通风井中空气浮力计算519
10.2-15 通风井中空气速度计算519
10.2-22 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换气次数520
10.2-21 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520
10.2-18 热风采暖的送风温度520
10.2-19 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520
10.2-20 工艺性生产厂房的空调新风量[m3/(h·人)]520
10.2-23 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t1l(℃)521
10.2-24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522
10.2-27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td(℃)523
10.2-26 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t1l(℃)523
10.2-25 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系数523
10.2-28 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系数值524
10.2-31 无罩设备和用具显热冷负荷系数CCL526
10.2-30 有罩设备和用具显热冷负荷系数CCL526
10.2-29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CCL526
10.2-33 空调系统的分类527
10.2-32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CCL527
10.2-36 各种空调系统适用条件和使用特点528
10.2-35 各种空调系统比较528
10.2-34 空调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W/(m2·K)]528
10.2-37 常用空调系统比较529
10.2-38 空调加湿方法汇总530
10.2-41 电加热器温升的经验数据532
10.2-40 各种加湿器的加湿能力532
10.2-39 各种加湿方法的比较532
10.2-43 气流组织和送风量533
10.2-42 集中空调系统划分原则533
10.2-45 生物洁净室与工业洁净室的区别534
10.2-44 单向流与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比较534
10.3-1 沿程压力损失的基本计算公式535
10.3 风管的水力计算535
10.2-46 生物洁净室分类535
10.2-47 无菌手术室净化空调形式535
10.3-2 钢板圆形风管计算536
10.3-3 钢板矩形风管计算539
10.3-4 钢板非标准矩形风管计算545
10.3-6 局部阻力系数547
10.3-5 风管的局部阻力计算公式547
10.3-7 柔性管、隔热管的热损失和温度降565
10.3-9 风管水力计算举例566
10.3-8 柔性管的压力损失(与厂家有关)566
10.4-2 离心式通风机型号组成顺序567
10.4-1 通风机的性能参数567
10.4 通风空调系统的设备与附件567
10.4-5 风机特性曲线568
10.4-4 通风机的六种传动方式568
10.4-3 轴流式通风机型号组成顺序568
10.4-7 通风机性能范围及主要用途569
10.4-6 通风机性能的变化569
10.4-9 风机盘管基本参数与允许噪声571
10.4-8 风机盘管类型571
10.4-12 空气过滤器572
10.4-11 风机盘管新风供给方式572
10.4-10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噪声极限值(dB)572
10.4-13 防火、防排烟阀门574
10.4-14 风管基本系列管径575
10.4-16 风管系统的强度与密封的要求576
10.4-15 金属风管制作的要求576
10.4-21 风管及部件安装的要求577
10.4-20 一般风阀的类型与要求577
10.4-17 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577
10.4-18 空气净化系统风管的制作577
10.4-19 风管的材料类型577
10.4-24 测点的要求578
10.4-23 通风与空调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项目578
10.4-22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的要求578
11.1-5 建设工程总费用的组成579
11.1-4 建设工程预算的分类与用途579
11.建设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579
11.1 预算的基本概念579
11.1-1 建设项目的概念579
11.1-2 工程项目的分类579
11.1-3 建设工程预算的概念579
11.1-10 安装工程费用及取费方法580
11.1-9 预算定额的组成《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580
11.1-6 施工定额的概念580
11.1-7 施工定额的分类580
11.1-8 预算定额的概念580
11.1-14 工程造价预算书的校核与审查581
11.1-13 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价差的调整581
11.1-11 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581
11.1-12 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用系数计算的费用581
11.2-4 卫生器具制作安装582
11.2-3 低压器具、水表组成与安装582
11.2 安装工程量的计算规则582
11.2-1 管道与支架安装582
11.2-2 阀门、水位标尺安装582
11.2-8 通风空调工程管道制作安装583
11.2-7 燃气管道及附件、器具安装583
11.2-5 供暖器具安装583
11.2-6 小型容器制作安装583
11.2-11 除锈、刷油工程工程量计算方法584
11.2-10 通风空调设备安装584
11.2-9 通风空调工程部件制作安装584
11.2-14 刷油、防腐和绝热工程计量单位585
11.2-13 绝热工程量计算方法585
11.2-12 防腐蚀工程工作量计算方法585
11.2-20 绝热工程586
11.2-19 橡胶板及塑料板衬里工程586
11.2-15 除锈工程586
11.2-16 刷油工程586
11.2-17 防腐蚀涂料工程586
11.2-18 手工糊衬玻璃钢工程586
11.2-21 工业管道安装587
11.2-22 工业与民用锅炉安装590
11.3-3 工程量清单格式的填写591
11.3-2 工程量清单计价591
11.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591
11.3-1 工程量清单的概念591
11.3-5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预算计价的不同592
11.3-4 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调整592
11.5 费用的分类593
11.4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593
12.1-4 室内通风空调设备评定的声平dB(A)(参考值)594
12.1-3 噪声声平的近似值594
12.隔声与消防594
12.1 隔声594
12.1-1 声音的概念、分类和声音的传播594
12.1-2 噪声源594
12.1-11 吸声材料(结构)595
12.1-10 隔声板材595
12.1-5 工作地点允许的声压595
12.1-6 百货商店等室内允许的声压595
12.1-7 对附近允许发出的声响595
12.1-8 隔声方式(根据施工方法)595
12.1-9 窗户、门、墙的隔空气声的平均值(D)595
12.2-1 建材的防火等级596
12.2 防火与消防596
12.1-12 吸声材料的作用596
12.1-13 消声器分类596
12.1-14 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596
12.1-15 隔振器材或隔振器分类596
12.2-3 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597
12.2-2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597
12.2-6 汽车加油机、地下油罐与建筑物、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598
12.2-5 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指标598
12.2-4 厂房的防火间距598
12.2-10 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599
12.2-9 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599
12.2-7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599
12.2-8 甲类物品库房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599
12.2-13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600
12.2-12 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m)600
12.2-11 储气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600
12.2-18 城镇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601
12.2-17 防火墙要求601
12.2-14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601
12.2-15 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601
12.2-16 疏散宽度指标(m/百人)601
12.2-21 储罐区冷却水的供给范围和供给强度602
12.2-20 堆场、储罐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602
12.2-19 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602
12.2-23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603
12.2-22 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的建筑物603
12.2-27 消防水泵房604
12.2-26 消防水箱的要求604
12.2-24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要求604
12.2-25 室内消火栓的要求604
12.2-28 灭火设备605
13.1-4 管材606
13.1-3 管道工程常用的五金材料606
13.工业标准和工程规范目录606
13.1 材料类606
13.1-1 型材606
13.1-2 辅料606
13.2 工程设计类607
13.1-6 管件607
13.1-5 法兰607
13.3 施工类608
主要参考文献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