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3097470.jpg)
- 王仲士,李声禄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7102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上编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探索建设道路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和曲折发展(1949—1978)20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和国民经济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传播(1949—1953)24
第一节 建立新中国和国民经济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传播24
一、建立新中国的指导思想中的哲学内蕴24
二、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和“不要四面出击”思想29
第二节 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的宣传学习和批判唯心史观3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36
二、学习社会发展史和思想改造运动40
三、批判唯心史观和电影《武训传》的讨论47
第三节 《实践论》和《矛盾论》的重新发表和广泛学习、研究51
一、“两论”的修改和重新发表的意义51
二、“两论”的学习和研究55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发展(1953—1957)65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65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65
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的辩证法思想7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学习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92
一、批判胡适实用主义等唯心主义9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99
第三节 结合过渡时期的实际开展哲学理论的研讨109
一、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问题109
二、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121
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131
四、关于真理问题139
一、《论十大关系》143
第四节 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143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论文158
三、中共“八大”文件和决议169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83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和贡献(1957—1966)205
第一节 马列主义哲学的学习、宣传和研究205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和出版205
二、毛泽东的读书建议和读书谈话209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系统阐发212
四、群众学哲学活动21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热烈争论和探索218
一、关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问题218
二、关于辩证法的规律的讨论221
三、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题224
四、关于思维方法、真理问题的讨论231
五、关于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讨论233
第三节 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科学成果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238
一、认识论的新阐发238
二、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新探索和新贡献248
三、对唯物史观的新探索和新贡献26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和开始纠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抗争和复兴(1966—1978)277
第一节 毛泽东哲学理论上的严重失误和教训278
一、关于阶级斗争理论278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281
三、英雄史观和个人崇拜287
第二节 反对林彪、“四人帮”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斗争292
一、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纯洁性而斗争293
二、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纯洁性而斗争302
三、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纯洁性而斗争309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终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兴328
一、全面清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唯心主义及形而上学328
二、批判“两个凡是”,为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斗争334
下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蓬勃发展(1978—2000)343
第五章 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局面(1978—1982)345
第一节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真理观的深入阐发345
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背景和历程346
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理论贡献354
三、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深远影响371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初步形成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376
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全面阐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376
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认识和工作重点的转移383
三、实行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结合389
第三节 哲学战线的拨乱反正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研讨的新局面394
一、拨乱反正,准确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395
二、重评哲学战线的“三次大论战”403
三、双百方针的恢复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的新局面的形成417
第六章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蓬勃展开和新发展(1982—1992)440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44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形成44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和精髓446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前进中有关哲学理论的新阐发450
第二节 改革开放条件下哲学理论热点问题的探讨和争鸣484
一、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485
二、主客体关系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490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和争鸣501
四、“文化热”的兴起及对文化的哲学探讨510
五、科技革命中的哲学理论研究524
六、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热及对人本主义的研究54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研究的蓬勃开展和新发展56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563
二、哲学基本问题和物质概念的研究和讨论574
三、认识论研究的全面展开和突破性进展585
四、唯物辩证法的深入研究和丰富发展600
五、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研究和新进展610
第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1992—2000)624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系统阐发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625
一、邓小平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新贡献625
二、邓小平理论的系统阐发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639
一、高举旗帜,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645
第二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645
二、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654
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构想660
四、“三讲”和“四个如何认识”:对党的政治和理论建设的新探索675
五、“三个代表”:建党治国理论的伟大纲领和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684
第三节 全面开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探索和建设68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模式的重新审视689
二、实践观的深入探讨694
三、元哲学问题的研究705
四、价值哲学的深化研究714
五、人学理论的全面研究727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研讨和展望743
后记762